Re: [閒聊] 元朝的種族政策與平民生活

作者: supersars (綠豆加薏仁)   2016-12-01 00:39:39
※ 引述《hgt (王契赧)》之銘言:
: 蒙古人的確是沒有用法律明確規定蒙古 色目 漢人 南人如何劃分
: 但統治者確實對漢人南人有所偏見 常常頒布對漢人南人不利的法令
: 例如成吉思汗曾下令 殺一個穆斯林罰40個巴里失金幣 殺一個漢人
: 罰一頭驢
: 進入元朝 蒙古人打死漢人 要付燒埋銀(喪葬費) 被罰出征
: 但漢人毆傷蒙古人 確有可能被判死 忽必烈時就有一例
: 漢人毆傷蒙古人 被忽必烈親自下令處死
: 後來甚至下令 蒙古人毆傷漢人 不能提報官府 違者處罰
: 連囚犯待遇都會有不同 蒙古囚犯的餐飲由官府提供 但一般囚犯
: 必須自理 除非家裡太窮 政府才幫你料理
: 而南人更慘 因為沒有科舉 根本沒有入仕為官的機會 所以也不需要特別
: 立法規定南人不能當官 但至少高級書吏還能當
: 但是元武宗不知道是不是特別討厭南人
: 竟然特別下令把廉訪司裡的南人書吏給革職XD
: 至於依照能力選人 也是有條件的 就是要蒙古貴族有一定的交情
: 這就是所謂的"根腳" 如果你跟蒙古人有交情 又有能力 那很可能
: 會當大官 但是沒有交情 就沒有人推薦 再厲害也沒用XD
這應該跟十三世紀的蒙古人心態有關吧。
蒙古人靠馬背打天下,而宋金強幹弱枝的弊病有關。
那些知識份子,兵馬都殺到汴京城下了,朝廷文人只有爭辯與黨爭,
根本沒人能抵抗蒙古的一擊,難怪元朝帝王如此輕視南方的讀書人。
相對於南宋,金朝故土的北方讀書人就實際多了,迂腐程度沒那麼深。
南方的讀書人都在四書五經,大談理學之時,能夠生產物資嗎?
能夠種稻麥嗎? 能夠打仗嗎? 能有經濟頭腦幫元朝廷賺錢嗎?
當時南方士族,有很大一部份是很迂腐的,跟晚清念八股文的士人差不多。
有能力的讀書人,在當時的制度有出不了頭,讓元廷看不見他們的能力,
是一種長期的偏見。
: : 他又提到蒙古對中國建設卓越,除了打通大運河比較有名,
: : 對於商業發展有正面影響,海上貿易也是元朝開始重視,宋朝多採取消極限制的做法。
: : 對農民採取低稅的政策,主要都靠商業稅收維持國家財政,這點我有點懷疑
元朝初期的財政,是擴張型財政。
自由貿易量如果很大,像耶律楚材一樣二十稅一的話,
稅收量就大很恐怖。
不過元代的農民政策,對於農民生產是不關注的,即使稅率和南宋一樣,
收到的稅也比南宋時期少很多。
對農民而言,收5%的稅率,比利用大運河作貿易的商人,繳20%的稅金重很多啊。
中國河川為東西向,偏偏相同緯度的農作物都差不多,只有南北貿易才有巨利。
在南方,一擔荔枝只能值五枚銅錢,從成都運到南京,價格漲不多,
但是從杭州運到通州,價格就嚇死人了。
: 元朝在北方和南方是實施不同稅法的 在北方 百姓必須繳丁稅糧
: 絲料 包銀 而南方維持南宋時期的兩稅制 繳秋稅糧以及夏稅金
: 秋稅糧是按每畝糧食產量抽一部份出來當稅 夏稅金則是按秋稅糧
: 所繳的數量來課一些銀兩 因為南方畝產量較高 所以一般來講
: 南方農民負擔較輕 北方人負擔較重 因為北方是按丁計稅的
: 而且畝產糧食又不如南方
: 但是這也僅是元朝初期的狀況 元朝中期的稅額 比初期高了20倍
: 但國家卻還是入不符出 因此常常在加一些雜稅 目前學者統計
: 至少有40項以上的雜稅
: : 總之,他描述的元朝似乎是平民生活負擔很輕,自由程度很高,而且民族間的交流
: : 和平正向,沒有什麼對漢文化有打壓破壞的舉動。
: : 請問這種觀點是現代主流的看法嗎? 還是只是他對蒙古比較正面描述?
當時的漢文化可是非主流的,用不著特別打壓。
比起雍乾時代的文字獄,那又如何?
作者: chrischiu (mini)   2016-12-09 23:28:00
劉基在被朱元璋請去之前,還拼命報效元庭,似乎沒太大民族矛盾
作者: supersars (綠豆加薏仁)   2016-12-13 00:10:00
民族矛盾有很大一部份是朱元璋政權喊的消滅陳友諒之前,他可是不大喊民族矛盾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