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疑問] 中國編外官吏的普及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25 00:07:24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ODmyycX ]
作者: hgt (王契赧)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疑問] 中國編外官吏的普及
時間: Fri Nov 25 00:02:56 2016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共產黨 民國 清朝 明朝等等
: 地方要實際推動政事 常在官方正式編制以外
: 另行選募編制外人員
: 像是縣官的邢明錢穀等師爺要縣官自己出錢養
: 底下辦理各種事務的書辦也有所謂編制外的白衣書辦
: 抓賊的吏也有白丁群來"義勇"協辦抓賊
: 沒有這些編外人員 很多事情光靠編制內正式官吏
: 光算人數 有實務經驗的就知道不可能靠那點人完事
: 可是編外官吏許多並沒有正式薪給 那靠的就是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人吃人了
: 這種皇朝官吏常態編制 是從哪個朝代開始?
: 秦朝的時候 官吏的員額有比較齊全嗎?
其他朝沒研究 講講元朝
元朝的吏員幾乎大部分都沒有品級 不知道算不算你說的
編外官員 因為元朝是征服王朝
就算小到縣級單位 都有"達魯花赤"設置
"達魯花赤"就是監督官 他是不做事的 有點像是監軍性質
他是專門監視下面做事的人 所有事都必須經過他同意才能動
    所以蓋在公文書上的大印  是掌握在達魯花赤手裡
    縣級單位還有"縣尹" 就是我們熟知的縣令 他跟達魯花赤是同品級
但因為達魯花赤多是蒙古或色目人 縣尹是漢人或少數南人
所以基本上是縣尹提出方案 達魯花赤同意後 方能實行
那誰真的下去執行呢?? 就是這些吏員
所以阿 南宋地區的士人 沒有了科舉之後 只能通過當吏員
累積經驗後 調去上級部門繼續累積經驗 才有可能被統治者
挑出來當"官" 這是當時士人的晉升管道
如果這些沒有品級的"吏員" 算是你所說的"編外官員"的話
那麼元朝應該是"編外官員"最多的一個朝代!!!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6-12-18 08:25:00
長知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