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蒙元時期的高利貸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11 19:10:05
比較熟悉蒙元歷史的人大概知道 從成吉思汗開始 蒙古國跟穆斯林回回商人
的關係非常密切 第一次西征爆發的原因 也是因為這些被派去花剌子模
的穆斯林回回商人所引起的
後來 蒙古國的大汗 后妃 諸王 公主們 都開始"投資"穆斯林回回商人
希望他們的錢能夠透過它們的經營手段 越變越多
而這些穆斯林回回商人為了快速利用這些資金賺回更多的錢
除了經營正常的商業活動外 便開始進行"發放高利貸" 謀求厚利
史料上把這種幫蒙古貴族經營高利貸的商人稱為"斡脫"商人
斡脫 蒙古語Ortoq的音譯 來源於突厥語 意思是合夥
元代的文獻裡說:"斡脫,謂轉運官錢,散本求利之名也."
所以 我們可以把斡脫商人 稱為"奉聖旨、諸王令旨隨路做買賣的人"
斡脫商人經營的高利貸 也有個俗名 稱作"羊羔息"
黑韃事略說:"則自韃主以至偽太子、偽公主等,皆付回回以銀,或貨之民而行
其息。一錠之本,展轉十年後,其息一千二十四錠"
所以 一年的利息是100%(1倍) 10年就是1024倍
另有文獻說:"取借回鶻債銀,其年則倍之,次年則並息又倍之,謂之羊羔利,
積而不已,往往破家散族,至以妻子為質,然終不能償."
描述似乎跟黑韃事略並無大的差別
這實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蒙古國漢人官員耶律楚材 史天澤 譚澄 等人 紛紛上書窩闊台大汗
希望能大加限制 否則國民無以為生
於是窩闊台大汗下詔:
"以官民貸回鶻金償官者歲加倍,名羊羔息,其害為甚,詔以官物代還,
凡七萬六千錠。仍命凡假貸歲久,惟子本相侔而止,著為令。"
窩闊台下令 政府幫人民代償債金給斡脫商人 並且規定 無論債務
經過多久 利息只能跟本金一樣多 不能再升高利息錢
這其實立意甚好 這幫斡脫商人本就是幫蒙古貴族放高利貸
現在政府幫還債務 其實只是蒙古貴族們少收利息而已 但是卻能
至少讓人民不至於妻離子散 另外又讓商人們以後不能收太高利息
來迫害窮苦百姓
很可惜 這項命令似乎並沒有徹底執行
這道命令是在窩闊台12年(1240年)頒布的 他一年後便去世 之後的脫列哥那
就又更向回回商人 奧都剌合蠻 傾斜 連耶律楚材都被氣死
貴由汗當政一年便去世 之後 海迷失 更是迷信薩滿巫師 不管政事
以至於1249年 姚樞向當時還是籓王的忽必烈上書時 仍提到羊羔息的
問題 顯示仍繼續迫害著蒙古國的人民
忽必烈繼位後 中央政府設立了"斡脫總管府" 並且再度頒布詔旨:
"欽奉聖旨,債負止還一本一利,雖有倒換文契,並不准使,並不得將欠債
人等強行扯拽頭疋,折準財產,違者治罪."
大概在忽必烈在位之後 回回斡脫商人的羊羔息問題慢慢地消失
但高利貸問題卻沒有消失 經營高利貸的群體 從回回商人 變成了
"權豪勢要之家"
所謂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你說利息只能跟本金一樣多 我照樣有方法
繞過去!!!
方法就是 將原本的利息加到原本的本金裡 成為更大的"新本金"
接著再修改契約 將本金修改成新本金 那麼就永遠不會有利息超過本金
的事發生了!!
這是比較可惡的高利貸 在元朝時期 大部分通行的高利貸利率
有月利1/10 以及 年利息等同本金 兩種方式 還是很高
所以在元朝時期 高利貸非常盛行
是當時社會動亂矛盾產生的一大來源
作者: aurorahuangh (摩利支天洞玄)   2016-11-11 23:59:00
謝謝專業的知識分享!
作者: supersars (綠豆加薏仁)   2016-11-14 01:12:00
這點會不會與元朝濫發紙鈔有關十三世紀的東亞,金融不若現代發達,高利貸不少不知與王安石變法的官方青苗法比較,哪種較可惡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11-14 19:50:00
跟元代紙鈔通膨嚴重該是有關係 不過我對這方面還未曾研究過
作者: supersars (綠豆加薏仁)   2016-11-14 22:43:00
這個問題可以拿來`當博士論文的題目了
作者: yenyikoto (非誠勿擾)   2016-11-20 11:25:00
好文
作者: alonzo701002 (宛如飛翔)   2016-11-26 18:44:00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6-12-15 07:28:00
好扯的高利,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