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經驗分享(中國律師

作者: mina22223 (Mina)   2021-01-19 13:30:06
剛剛放榜不久,有幸上榜,想來分享心得。
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應屆出國讀LLM,沒參加過台灣律師考試,但考過NY Bar。因緣際會必須在中國定居,所以決定考中國律師,第一次報考,準備得也不是太認真,以客觀題186(及格線180)、主觀題113(及格線108)低空飄過。
報考手續及流程這裡就不贅述,有很多前輩心得及相關網站可參考,這裡單純分享心得。
我跟大部分台灣考生不太一樣,因為我是住在上海,所以直接在上海考試,並不是在廈門考試。以及我是全職考生,比起在職考生有比較多時間。
[課程]
我大陸朋友推薦報名了“覺曉法考”的客觀題全程班,會安排計劃課程、做題等,教材是大陸朋友幫我寄來台灣(當時因為疫情一直待在台灣)。
他們有非常多模擬題庫,後面練習主觀題甚至能線上AI批改,我覺得題庫資源真的不錯,但不建議報全程班,後面會提到。
[客觀題備考心得]
我總共認真準備的時間不到兩個月,甚至教材完全沒看、課程也只聽了一半,在這種狀態的我都可以考過,通過台灣律師考試的眾多神人更可以!
我報的班大概二月底三月初開始進行課程,但我因為一些個人因素大概四月才開始聽課,也因為各種因素一直靜不下心讀書,每天讀書時間大概有三小時,
所以我真的全心投入考試(客觀題)的時間大概只有一個月不到,當時我課程有一半沒聽,包括民法、民訴和商法外的其他小法沒聽課程,其他聽過的課程也是都忘得差不多,並且我完全沒讀過任何一本教材!
我只讀了覺曉法考他們整理的體系圖跟幾本小法速記的小講義,並開始邊做題目,從模擬題中記知識點,並對照到體系圖加強記憶,我考前那週密集做了很多套題,他們有分科的題目,也有模擬客觀題的全科的題目。
之前看過一些台灣前輩的考試經驗,說部分小法(國際法、法制史、法治理論、公司法外的商法等等)可以直接放掉,我確實沒怎麼讀小法,其實連小法速記的講義都沒看完,後面都是靠做題來記憶知識點;
說到這裡應該能發現,做題真的是重中之重。
另外,考前幾天覺曉法考會在微信公眾號上面發考前幾頁紙,我覺得非常有用,我考前幾天只看這個跟我錯的題目。
總而言之,我滿推薦大家去買覺曉的題庫跟體系圖,再加上去拿免費的考前幾頁紙,就很充分能通過了!
中國民商法跟台灣很像,公法可能要重新學一下,但像行政法幾乎都只有程序規定類的,沒什麼太高難度,死記硬背的地方比較多。
考試只考純法條操作,不會有任何艱澀的法律概念或學說實務爭議,只要了解非常表層的知識,客觀題大概就沒問題了,但是一定要多做題目,考前至少完整做過三套模擬題;想要更穩一點的話,每一個分科各做過一套題,全套模擬題做2-3套,再把錯題記下來,應該就很OK了!
不推薦報班還有一點,他們會分配班級並有班主任,然後規定每天要上去打卡自己的進度,因為我當時也沒什麼進度 所以都不太鳥那個班主任,加上我真的非常不喜歡這種被緊迫盯人的感覺,還因此跟他們工作人員有過矛盾。但如果喜歡被管、被鞭策的人可能會滿適合他們這樣的模式。
[主觀題備考心得]
客觀題考完到主觀題的時間不到一個月,而且客觀題考完我大概休息了四五天才開始複習,但我是在客觀題成績公佈後才比較投入,故實際投入時間大約17天左右。
我當時決定用電腦考試,而非紙筆考試,所以我同時也在練習拼音打字。
我準備主觀題時沒有報覺曉的班,但有買了他們的三個題庫以及法條定位課;邊聽法條課邊做題,但題庫的題目真的非常多,我是沒有全部做完的。
我每天幾乎都會寫2-3個大題跟幾個小題,並在考前做過完整的主觀題模擬考2-3次、每科的模擬考各一次。寫完題目看他們的擬答 記一下答題方式,中國考試的寫法不用寫得太深入太文言,甚至可以略過大前提、小前提,直接寫涵攝就可以。
考試也只要寫到構成要件,法條幾乎都有構成要件,而且電腦考試有附電子法條,連司法解釋都有, 所以熟悉法條位置,考試時直接去找法條,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構成要件。
考試前還可以去官方的模擬答題系統練習,適應一下怎麼用電子法條,但覺曉上面的答題系統做的和官方的一模一樣,所以用了他們的 就不用再去官方的模擬答題系統練習。
主觀題對台灣人比較困難的應該是第一題,法治理論,就是一堆吹捧共產黨的東西,要去背那些套話,死記硬背!
我應該是考前一週才開始背,但我覺得非常難背,因為沒有邏輯可言,後來我去看了擬答,了解一下怎麼論述,再記一些常用到的套話。
不過我當天上考場還是忘得差不多,只能用我所記不多的套話寫一寫,加上複製了一些題目本身的文字,然後吹捧了一下共產黨做得多好等,完成這一題。
我考試當天,因為不太熟悉考場鍵盤,且本身還不夠熟悉拼音打字,加上旁邊人瘋狂打字聲音等,讓我越來越緊張,打字也越來越慢 甚至有時候都忘記字要怎麼拚,所以我答題字數並不多,但都有寫到我覺得要寫的,也有在時間內做完並且檢查。
主觀題考試最後一題是商法跟行政法二選一,我本來打算選商法,但當時看到題目發現商法考得滿難的,所以我選了行政法,其實中國行政法跟台灣的完全不是同個等級,也是很法條操作的,且通常考行政法都考得滿淺的,完全沒有艱深的公法概念,所以建議大家也不用覺得一定要選考商法,可以看一下題目再決定。
我考完其實覺得答得並不好,比我大學考期末考答得爛多了,本來覺得沒什麼希望,自己也複習得不夠多,但沒想到還是及格通過了。
最近幾年因為中國政府想增加法律人到一定人數,所以近2-3年都有放水趨勢,想考的人真的可以好好把握這幾年!
希望這篇文對想考的人有點幫助,少走一點彎路!
作者: d60917 (zdspy2號)   2021-01-20 00:47:00
推強者同學!
作者: dos771215 (Dos)   2021-01-21 14:32:00
可以加我,我們有個中國大陸律師群,都是台灣人
作者: shi1920 (紅茶拿鐵去冰半)   2021-01-21 17:27:00
推認識的,真心恭喜!
作者: skyeCTC (skyeCTC)   2021-02-03 16:40:00
無論是為什麼必須定居中國,都謝謝這篇分享心得。另外想請問NY bar和中國法考的難易度比較,謝謝!P.S.看得出倒數第三段的真心誠意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