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教] 陽頂天一個人能扛六大派嗎?

作者: firxd (小熊哥)   2015-12-13 14:07:32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 引述《firxd (小熊哥)》之銘言:
: : 我同意 但我的前提是"假設這一籌一樣大籌"
: : 也就是若一版差10 那二版也差10 一版差20 則二版也差20 以此類推
: : 金庸向來的慣例是不太會去調配角等級的 何況是這種驚鴻一瞥的龍套
: : 當然您也可以主張是不同大籌 兩邊都沒證據就是了
: : 沒有說沒贏多少喔 只是假設全部人(那八個)的降幅都一樣 相對差距不變
: 我是認為一版到二版的差距有變動
: 如果沒有變動,我個人認為比較難說明為什麼這段要更改。
嗯? 那些敘述裡面最被直接影響的人 不就是韋一笑和何太沖嗎
韋一笑本來被寫死稍遜滅絕 這個不見了
那八人本來目測都贏何太沖 現在變成目測不輸他(當然雙煞還是贏他)
要說明應該不難吧 搭配後續張無忌判斷 說換蝠王+右使會和鷹王+左使差不多
稍微拉一下蝠王讓劇情和人物強度更連貫這不就可以是理由嗎
反而所謂壓其他六人並提升雙煞 我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更動的必要
: : 這樣推當然可以 但判斷的證據和理由是什麼?
: : 為什麼一樣都上限被拿掉 雙煞是變強 成昆是下修?
: 上限被拿掉,有可能是下修也可能是上修,要視情況而定。
我在問的其實就是 "這情況"具體是指什麼情況?
又既然是視情況 那就不能說"因為上限拿掉了所以某某人是升級的"對吧?
應該是 "因為某某情況 某某人是升級的"
: 其他六人是下修,成昆也是下修。
: 為何八人中有人上修有人下修?
: 因為那個描述就是八個人一起描述啊
就因為是被一起描述 所以那八人武功的基數一起被下修 我想這應該算直觀?
: 已經說了雙煞又更勝他人一籌,
: 再挑出來描述就有點重複了。
一版的一籌說實話很小一籌 最多也沒到蝠王和滅絕的差距
(雙煞勝旁人一籌 但八人還是都和韋一笑差不多 比滅絕稍遜)
這裡既然沒被挑出來特別描述 那為何不能判斷就跟一版情況一樣?
玄冥級和何太沖級是接近三倍的差距
何太沖倒也罷了 武林中贏他的沒有五十也有四十
但玄冥可是天下有數的高手等級 比少林峨嵋掌門都強
若雙煞真的是這級數 那原文沒描述&張無忌沒反應我就覺得是相當不合理的情境
這裡增添描述應該也不算重複 如前所言 一版的一籌實際上是小小一籌
若作者真的有心要拉拔雙煞 這裡就是最好的機會了 但沒有
又或者前面描寫雙煞勝一籌時 也可加上似乎還贏過楊左使之類的描述 也沒有
: : 沒錯 而到了二版我認為這點依然沒有改變
: : 這樣就變成雙煞比其他六個高手強約三倍囉?
: : 我是覺得若真是這種差距那應該叫遠勝了
: 所以前面有舉例說明金庸的一籌可以差多少....
我本來就同意一籌是浮動的(雖然我認為多數情況下可視為30%左右 後續會說明)
不過您前面那個例子舉的甚好
"說到武功內力 法王均勝(李莫愁)一籌"
這裡因為內力外功都是法王贏 我個人解讀其實會是法王贏了兩籌以上 因為是均勝
(好比單論內力 楊逍勝何太沖一籌 而單論武技(外功) 楊逍勝何太沖可能兩籌以上
所以綜合起來楊逍比何強100%以上 大概是這種概念
當然中文上面是沒有兩籌這種用法 我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而採用 請不用太較真)
然後來看個似曾相識的對照組吧
"渡難專心致志對付那黑鬚老者,不論武功和內力修為都是勝了一籌,
他坐在松樹穴中,並不起身,十指拍、戳、彈、勾、點、拂、擒、拿,
數招之間,便令那黑鬚老者迭遇險招。"
這裡的渡難可還吃了好幾個debuff喔
玄冥級之於三渡我認為差不多可視同裘千仞之於五絕 就是後者比前者強 但只強一些些
而這樣的情境和戰況 若說渡難是金輪 你會覺得郝密是裘千仞嗎?
至少我無法想像金輪(好啦他向來苦戰好像沒說服力 你想的話也可以換成黃藥師洪七公)
坐著不動光幾招就把老裘打到單方面迭遇險招
(一燈可是說過倘若全力周旋或可勝得一招半式)
但如果那老裘其實不是真的老裘 是李莫愁扮的這樣就合理多了
: : 我也不覺得那八人拆分的三組彼此之間戰力如此懸殊
: : 因為在張大教主眼裡他們是被一併歸納了
: : 原文=>張無忌暗暗稱奇:"這八人的武功著實了得,實不在何太沖夫婦之下。"
: : 他前面已經有看出雙煞比其他六個強一籌 但也沒震動他到幫這兩人另起評語
: : 好比什麼那兩位老者更不下玄冥或似乎還在楊左使之上 之類的 都沒有
: : 所以我是認為和一版其實差不多 三組人彼此差距有限
: 這樣似乎就沒有從一版到二版修改的必要了。
前面已有說明 比起雙煞八人
我是覺得說作者想改身為主要配角的韋一笑和基本戰鬥單位何太沖這樣還更有可能
: : 問題為什麼這就是下修呢? 如果是相當或略勝那說得過去
: : 因為有鎖死等級就是差不多或贏一點
: : 但光是"勝過本身"並沒有定位上的涵義吧?
: : 我勝過你1也是勝過 勝過你1000000000000000也是勝過
: : 成昆這裡為什麼不是看成上限(三渡)被拿掉 所以變強呢?
: 不在何太沖之下,也沒有說就不能勝過很多啊XD
當然可以 但贏到要三倍就是玄冥那級囉 我是覺得其實就約莫1.5~1.8
: 直觀上來說,本來成昆勝過謝遜就是不用張無忌評論大家也知道的
: 謝遜自述也是說他師父勝過他,空見也說謝遜不是練了少林九陽後的成昆對手
: (題外話,張翠山殷素素聽了謝遜說話也是認為成昆勝過謝遜「一籌」)
個人是覺得一籌在多數情況下約是30%左右 特例或稍勝一籌這種寫法不在此限
李莫愁那例子你把它視為兩籌 加上金輪以苦戰聞名 好像也就相差彷彿
一論的王重陽贏黃藥師30%好像也挺合理的 不知你怎麼看
: 那麼張無忌說句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似乎不能幫成昆加分
那句沒記錯的話是旁白講的喔!
: 如果說評論為幾乎不輸渡厄,看起來就是加分很多
所以還是視情況對吧! 和所謂上限有沒被拿掉沒有關係 先釐清這點我想是好的
我舉成昆當例子就是想導出這個結論
: 因為張無忌都說三渡的內力返照空明,功力精純,非自己可及
: : 滅絕和龍王交手只是簡單試探吧 龍王發現倚天劍太威就撤了 沒真正打到什麼
: : 獅王戰龍王 盲眼+神兵在手 怎麼估也很難講
: : 他也覺得楊殷兩人換成范遙和蝠王情況會差不多
: : 所以我是認為蝠王論真功夫輸其他人一點點 但靠天下無雙的輕功身法可以彌補這樣
: : 看完二版我是覺得滅絕如果沒倚天劍 蝠王不見得會輸她
: : 或者說那級的人(法王使者 空聞滅絕宋大俞二等)差距都很小
: : 我也是感覺老婆比較強哈哈 但假設一樣比較方便些
: : 我也覺得不是線性 但您應該也同意實力有掉吧 只是掉多少就大家各自判斷這樣
: : 這個也只是debuff其中之一 當時的渡難至少吃了三個 最傷的是沒有伏魔圈
: : (有伏魔圈 對面三十二個也沒在怕~沒伏魔圈 才八個人就要吃土 這差距太大了)
: 這就是打防禦和打進攻的差別啦
: 32個也攻不進來,是說防禦非常強,打不進去。
"與這八人相鬥,再久也不致落敗,只須黑索再縮短八尺,便組成了"金剛伏魔圈"
只要有伏魔圈三渡基本就是有勝無敗 那八人最終能打到平手就謝天謝地了
但失去伏魔圈以後就變成三渡會被收拾丟掉 有圈沒圈差多少就自行判斷吧
: : 所以您覺得是愛面子苦戰明教...要這樣看我也沒意見 因為爭論這個不會有結果
: : 殷天正的死完全是意外吧 不然張不會讓他打好打滿的
: : 如果不是當初在光明頂大損真元 鷹王應該是還活得好好的 很難說他是被打到掛掉
: 旁觀眾人都看出殷天正會敗
: 關鍵是渡劫先敗還是殷天正先敗
: 這時還不趕快換人真的是太好面子
這裡要說好面子其實也沒錯 應該說是眾人要顧全教主外公殷天正的顏面
那種情況除非殷天正自己喊換人 不然其他人都不可能喊的
但以殷的傲氣也不可能這樣做 到此為止我和你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我前面在講的是
"不然何不開頭就楊殷二對一 小張一挑二 難道要說人家就苦戰明教專選笨的戰略先用?"
這和面子似乎沒什麼關係吧 而是明教沒必要用不好的戰略開局
: 如果殷天正快撐不下去時,趕快換蝠王上場
: 那明教就可操必勝之算,這時范遙和蝠王也都沒動作啊。
: 另外第三場,最後打到三渡的黑索都沒了
: 這時再怎麼樣也很難說金剛伏魔圈還在吧
沒錯 打到最後索噴掉 比拚內力時 伏魔圈已經不在了
: 可是旁觀明教眾人,楊逍范遙彭和尚等等在內
: 也沒出來擠兌三渡說金剛伏魔圈已經被打破了,你們怎麼還出掌對付張教主?
那是因為三戰名目上的主帥並不是我們張大教主 訂的勝利條件也不一樣
那達摩院老僧道:"金毛獅王囚於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看守地牢的是敝派三位長老。
宋夫人武功天下無雙,只須勝了敝派這三位長老,便可破牢取人。
條件很清楚 打贏了三渡就能帶人走 而不是破圈
張大教主在表面上是宋夫人的跟班 明教其他人又有什麼立場出言擠兌呢?
"張無忌叫道:"芷若,快絆住他!"斜身一閃,抱起了謝遜,
只須將他救出了三松之間,少林派便無話說。"
這樣也算贏 但也和破圈沒有關係就是了
: (當然三渡大概也聽不到就是了)
: : 但是原文沒寫張成功切開伏魔圈呀 只寫明教由於楊殷漸漸支持不住被迫變陣
: : 如前一篇講的 沒有任何文字或線索告知讀者伏魔圈已經被破
: 第三場打到三渡都失索了,也沒有特別文字告知讀者金剛伏魔圈已破。
這其實有耶 只是是在前面36回
"少林三僧三索去其一,"金剛伏魔圈"已被攻破。"
這邊三索都去兩索了 伏魔圈當然也是被破了
應該不會有奇葩主張掉一索才是破 掉兩索可沒說是破 這種東西吧......=="
所以我是認為很清楚
這邊也看得出黑索(武器)對三渡有多麼的重要 因為只要失去其中一條就無法成陣了
所以打贏沒陣沒武器還剛大戰一場的一渡 我實在不覺得這能代表什麼
何況一打一還被沒陣沒武器剛大戰一場外加坐著不動的一渡短短時間打到快吃土
你跟我說這人和玄冥差不多 我真心覺得說不過去
: : 張無忌用性格解釋還說得通 但楊逍殷天正這兩個老江湖沒道理不做吧?
: : 好就算這兩個打架很忙沒空 那范遙、韋一笑總可以了吧
: : 憑他們的眼力和武學素養 我是不覺得己方破陣這麼大的變化他們會看不出來
: : 這兩位基本上都是基掰人 只要抓死這點洗個臉
: : 三渡難不成要在徒子徒孫和其他高手面前把自己的話吞回去嗎
: : 更別說打到後來已經要分生死看誰先倒決定勝負了
: : 如果早早就破了伏魔圈那明教早就算贏了
: 我覺得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 就是張楊殷三人,和三渡三人彼此之間本來有互相協防
: 但是協防次數越來越少,最終戰局分成兩邊
: 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說,此時伏魔圈被破。
要我說的話 若伏魔圈真的被破那明教早贏了 就和前晚一樣
雙煞八人那邊 我每個都用最寬厚的方式估計好了
青海三劍和另外三人不輸何太沖 我大方給他每人都算1.25何太沖 這總夠優惠了吧!
雙煞我也姑且假設他超猛 和玄冥差不多好了 兩人都3倍何太沖
這樣總戰力是多少呢? 3*2+1.25*6 = 13.5
然後明教這邊我都用最嚴苛的估計
楊逍(何2倍以上 算2倍)+殷天正(何2倍以上 算2倍)+張無忌(和3渡總差不多 打折算2.5渡)
1渡你說頂兩法王嘛 這樣張最少最少就是5個法王=10個何太沖以上
總戰力是多少呢? 2*2+10 = 14
前面只不過13.5 在三渡沒圈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收拾對方
現在我們明教有14 還有天下第一高手壓陣
三渡沒圈還可以跟我們打超久? 還可以打到兩邊要各死兩個?
何況這是最寬鬆的情況 要我說的話前面總戰力差不多只有10而已
後面最低最低也有14 上看17
我實在看不出不靠伏魔圈三渡是要怎麼和明教打到同歸於盡
: 楊逍殷天正他們為什麼不跳出來
: 就跟第三場楊逍幹嘛不跳出來一樣
: 而第二場明教本來也以擠兌的,擠兌的方法上篇有述。
: 問題是楊逍也沒這麼做。
前面已有說明
: : 我本來也記得是卜泰 但重看一次以後發現有寫索外七人連連倒退
: : 感覺留在索內和渡難單挑的應該是之前搶進的郝密
: : 但應該無傷大雅啦 反正我們基本都把雙煞當成級數一模一樣的兩人對吧
: : 可是也才短短數招就迭遇險招 他還拿武器打對方空手耶 對方還坐著不動還沒開伏魔圈
: : 我是覺得這裡實在太落漆了 很難想像玄冥他們在同樣的情境下單打一渡可以慘成這樣
: : 我認為如果換成鹿杖客 渡難不但絕對得站起來全力打更有機會被單吃
: : 不知你以為如何? 就因為這段我是認為雙煞遠遠沒到玄冥的等級 也沒贏過法王使者
: 這個就難說了,鹿杖客長處就是在掌力掌毒
: 也許渡難就是坐著用須彌山掌和他拼隔空掌力,避免玄冥神掌的毒傳到身上。
內力如果勝過使用神掌的人是可以不被入侵的
: 就跟渡難也是坐著跟殷天正拼掌力一樣。
OK 渡難可以不站起來 但鹿杖客沒幾招就被打到迭遇險招你覺得合理?
我是覺得非常不合理 應該拚到幾百招以後才分勝負還差不多
而且我可能會押鹿杖客贏
: : "渡厄和渡劫身在數丈之外,已隱然感到他二人兵刃上發出來的勁風,
: : 若被欺近身來,施展短兵刃上的長處,勢必更為厲害。"
: : "那兩名黑鬚老人越鬥越近,兵刃上的威力大增,尋瑕抵隙,步步進逼,
: : 竭力要撲到三僧身邊。"
: : 怎麼看近身戰都是雙煞自己的強項 結果如願和人家近身一對一 沒幾招就被打到快吃土
: : 你跟我說他和玄冥差不多 我是真心覺得說不過去
: 我上篇也說了,雙煞武功長處就是要近戰才能發揮,這我同意。
: 然而近戰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比遠鬥來的兇險的
: 渡難是用長索不利近戰,但是可沒說他空手也不擅長近戰,至少他也會金剛指力。
以己之長 攻敵之? 敵人沒陣沒武器剛大戰一場還坐著不動結果自己沒幾招快吃土
你跟我說這兩個人沒差多少 真心接受不能
: 苗人鳳對胡斐近戰時也是「兩人迭遇險招,但均在極危急下以巧妙招數拆開」
: 比如說同樣A,B兩人交戰,A比B強,
: 如果遠鬥,A遇險招機率是5%,B遇險招機率20%,
: 如果近戰,A遇險招機率是20%,B遇險招機率80%,
: 可能就會看到B迭遇險招了。
如果像苗胡那樣兩邊都迭遇險招 那我同意你這裡的說法
(兩邊戰力接近 皆迭遇險招這是合理的描述)
更可能可以接受郝密沒輸渡難太多
但不是啊 我只看到郝密單方面被壓著打而已 啊不是近身戰很強 連給對方危機都做不到?
而且對方還吃了3~4個debuff
: : 只是渡難低估他 失算了 重點還是一掌虛耗導致被有機可趁吧
: : 不然伏魔圈最終形態一結起來那八人無論如何衝不進去的
: : 那只是因為渡難沒有追擊吧 可能是因為要維持伏魔圈的站位
: : 又可能是因為張無忌當時已經要去抓謝遜了 三渡的任務還是要先顧住重點人物
: : 原文完全沒寫三渡有繼續追擊那八人 不然那八人哪有那麼輕易就能全身而退
: : (前面原文有寫只要達摩堂或羅漢堂有幾名好手來援,便可克敵取勝。
: : 現在還真的有十幾個援軍來幫忙了 他們反而不出手? 三渡怎麼變這麼客氣?
: : 估計就是因為張無忌還在現場試圖帶謝遜離開 所以暫時沒空追殺那八人)
作者: corlachang (可樂)   2015-12-13 14:39:00
坐著打除了冲哥會拿來說嘴,一般都認為是劣勢。不過三渡僧不是,他們可是練伏魔圈陣法坐禪幾十年了。所以坐著打三渡僧反而挺舒服的,不好拿這個當作評標。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3 22:15:00
回文整篇不見了....兩籌的用法有喔,番僧的武功就遜何太沖兩籌已經發出去沒暫存檔了,結果PTT當機回溯整篇就飛了...囧簡單的說我同意一籌大概30%啦渡難就卜泰160%,換算回來,卜泰大概渡難六、成功力略勝法王使者這樣七我的估計法王使者沒那麼強法王使者大概就一渡50%左右當然啦,問題還是出在何太沖身上他到底有多弱?他和老婆聯手真的會打輸楊逍嗎?
作者: k800i (K800i)   2015-12-13 23:24:00
有多次都是渡厄出手救援師弟,加上作者旁白結陣時他得降低配合。也許渡厄強度可能是小張那一級的後段,而其他二渡跟空聞、空智差別不大,也許稍勝些,靠陣法威力才發揮出破100%的神力。渡難單挑卜泰,依作者描述,感覺很像是吃憋後暴怒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3 23:30:00
可是何太沖他們一直覺得師父是死在楊逍手裡我覺得他們先天上心裡就有陰影了
作者: k800i (K800i)   2015-12-13 23:31:00
發出十二成功力(武俠打鬥落下去的形容詞)這樣。渡難是贏在氣勢,佛都發火了。不過這也只是一種觀點。
作者: Fuck (法克)   2015-12-13 23:41:00
叫我有事?
作者: lijay (流雲)   2015-12-13 23:48:00
我覺得何太沖沒這麼差,小張少年時評他功力不輸俞二,萬安寺時功力也被拿來和空智、宋大、俞二比較,若武技稍差掉到張四殷六那附近,應不至於兩個還打不贏二使四王。數百招能敗鐵琴夫婦聯手我記得是楊逍自評,且離圍攻光明頂還差好幾年。我是把何太沖估法王級70%左右,三個這等級的能抗衡一渡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4 00:11:00
當年五大派逼上武當山對質張翠山那時,俞蓮舟可是評估在場所有來客論單對單沒有人是武當六俠的對手當年武當六俠之中只有宋大俞二能和三空相當,可是就連張翠山、莫聲谷、甚至當年自認一輩子也及不上楊逍的殷梨亭都被評估穩勝何太沖,這差距可不是只有一點而已
作者: lijay (流雲)   2015-12-14 00:23:00
相信楊逍自評也不是問題啊,以書中來看二使四王很早成名,很可能比七俠、鐵琴夫婦早踏入高原期,小張少年時楊逍或許能打贏兩個,但光明頂、伏魔圈時強度未必是如此,殷六莫七經過數年和宋大俞二的差距也快速拉近。沒人是武當五俠對手我覺得有可能,但張翠山當時根本不行,俞二那句我是相當保留,另外即使何掉到殷莫的程度,以光明頂的表現來看鷹王有可能打兩個莫七?再回一下原PO,雙煞我是放在法王級頂,我會說不輸左使鷹王其餘六人約是七俠後段、鐵琴夫婦,三個能扛一渡
作者: MASOMASO (MASO)   2015-12-14 09:10:00
怎麼聽起來阿苦是在酸路障客...我沒甚麼啦 但打打浪費時間沒問題阿(挺)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5 16:11:00
何太沖那是五年多前,搞不好這幾年有拉近名門正派的功力特性另外,雙煞和那六人差距最少也是2打三可以立佔上風的程度雙煞打渡劫,渡劫一下子就應付維艱三人打渡難,數十招內不分勝敗可見雙煞至少是其他人將近2倍,因為他們是短時內即佔上風甚至近距離二打一可以很快宰了一渡若三人戰力=一渡,代表雙煞打三人聯手可以一下子就讓對方應付為艱但兩個滅絕聯手打三個蝠王聯手我怎麼看都不覺的三個蝠王會應付維艱初版這樣寫把蝠王武功貶的太低所以二版才改掉八人都不輸蝠王的敘述至於上限滅絕,個人認為以雙煞很快能打掉一渡的描述展現的戰力不在法王使者之下,因此金庸就不把他們寫死在滅絕之下了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5 21:24:00
雙煞聯手大約等於有黑索的渡厄,如果你要說立佔上風或對方應付維艱就表示贏很多,那等於是在說渡厄大勝渡劫但這與事實不符,從書中描述他們都是打很久才看出高下雙煞能很快打掉的是沒有黑索在手的渡難,但是單煞打渡難顯然比他們聯手對渡劫還難堪得多
作者: lijay (流雲)   2015-12-15 22:54:00
雙煞能佔上風的是有黑索渡劫,虛耗一掌而被攻入的是渡難。左使鷹王若改圍攻最弱的渡劫,配上稱手兵刃,我覺得也有機會佔上風,雙煞贏多少很難評,但基本上至少法王級即使認為雙煞比法王強的人也應是認為較靠近法王而非玄冥吧?玄冥跟三渡差距極小,一渡略可打平二法王,玄冥也可打平丐幫兩長老,丐幫長老在屠獅英雄會擊敗華山矮老者看起來不大費力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1:00:00
矮老者和何太沖差不多玄冥我是認為沒那麼強張無忌一開始估三渡是從玄冥估到張三丰還沒實際交手,估的範圍還太廣了光估掌力,玄冥說不定可和三渡對掌,但是玄冥輕功比王府二流武士還爛,這點不利因素加上去,玄冥等級就被拉低了我覺得玄冥大概是三渡75%這樣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4:31:00
我是看到失掉一索的渡難 會很快被雙煞買單因為渡劫渡厄並沒失索 而他們打另外六人應該小佔上風才對至於法王使者撿尾刀 以第二戰的過程 我看不出來就是了要知道在比功力之前 渡難是占上風的當然渡難占上風的原因 是鷹王後來續航力不足換個講法 渡難和法王+使者在穩定輸出戰力期間是旗鼓相當的直到鷹王因體力關係影響到他的輸出戰力後才開始落下風但雙煞打渡劫 一直到打成2打5 1打三 然後相持一陣子後索圈開始縮短 這時金庸寫明 雙方相鬥100餘招而個人是把[一時相持不下的時間]看得比[半响]還多一點所以雙煞打一渡大概是3~4十招就讓對手應付維艱了而楊逍殷天正 合打渡難可是打了差不多400招殷天正才和渡難比掌力的再者雙煞強一籌我不覺得是30%,我比較傾向是雙煞合力戰力比其他組高了一籌,因為3人組戰力明顯弱於雙煞合力若雙煞只是其他人的1.3倍,那雙煞合力2.6應弱於3但書上寫起來的雙煞戰力應該是比三人組還強即便用你的設定 雙煞合力=渡厄 三人組等於渡劫 也是一樣雙煞應該至少是其他人的1.6或1.7才會有此結果另外武當山那段 除了三空外沒人是武當諸俠敵手我覺得是金庸忘了何太冲存在了 不然武當諸俠也沒和何太冲交過手如何能知道何太冲不如莫七等人要知道何太冲功力是夠的 只是招式可能不如武當武學還有何太冲年紀並不算多大,大概和宋大差不多和三空與張三丰用內力對答也沒說他功力稍遜至於和渡一對一,其實其他人都沒有過 真正近距離接招的就蝠王 而且還是超級掉漆的表現至於鷹王 他和渡難對掌也是30幾掌就開始不行了要知道渡難可不是專心打鷹王 而是一邊和楊逍鬥巧招用大概6.7成功力和鷹王對掌而已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0:00
可能是聽了內力對答後就覺得何太沖太遜不是六俠敵手...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31:00
對掌時黑索力道只是弱了大半 可不是就此沒力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1:00
比較麻煩的是楊逍認為自己能打敗何太沖和老婆聯手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32:00
那不太可能 當時6.7的內力還很差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2:00
要說楊逍估錯了,楊逍和崑崙派又有數次大戰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33:00
殷六也覺得自己終身打不贏楊逍 但我覺得他不至於沒機會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3:00
而且三版還加說,他老婆武功比他稍高兩儀劍法又是配合良好的雙人陣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4:00
一般來講這個功力是可以直接加總而且楊逍踏斷劍分襲兩人,兩人還都感到胸口一熱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36:00
剛出場總要威風點XD 類似謝遜那樣 開始寫得好像稍遜張三丰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36:00
虎口一震,半身發熱 才對另外白鹿子到底是不是死在楊逍手裡也很奇怪當初謝遜講說當世勝過他的高手著實不少裡面有提到崑崙掌門崑崙掌門那時不是白鹿子就是何太沖可是白鹿子會死在楊逍手裡,然後兩個何太沖還打不贏楊逍看起來謝遜好像比楊逍弱很多的樣子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39:00
還有謝遜打到情勢凶險危急的青海派高手又是哪個啊?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40:00
青海派可能未必跟謝遜是單挑就是了就像五老齊上,謝遜可能也擋不住就是了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41:00
不過謝遜事後很稱讚青海派的實力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41:00
但是怪的是,後面又說玉真觀跟謝遜沒樑子只是想搶屠龍刀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42:00
可能因為謝遜當初想去殺人沒殺成 謝遜逃走後 沒留字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16:42:00
謝遜都到青海派踢館了,青海派大有理由說跟謝遜有仇啊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16:43:00
青海派自然不知道這個來踢館的人是誰只知道是個被自己打跑的無名高手這件事也不會宣揚在外 不比作案成功的案件是全武林皆知外人更不會知道這段故事另外成昆打崑崙派兩高手 感覺上也沒勝過很多金庸還用[以武功論原是不輸]這種並非大勝的形容詞若何太冲夫妻連楊逍都輸的話 那成昆打崑崙派2人應該是贏不少才對啊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28:00
所以說了雙煞他們根本從未遇上真正的伏魔圈過,楊殷卻是一上陣就面對完整版伏魔圈且全程都是打黑索,這立足點根本就差太多了失掉黑索的渡難對雙煞會很快買單,那你怎知道同樣情況渡難近身對上神完氣足的楊殷不會被扁更慘楊殷在打渡難400招之前早已支持不住,用非完好的狀態來打有陣法加持的渡難,這能證明什麼?而何太沖的實力本來就很弱,楊逍的自評、何班夫妻的害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36:00
渡難那時是單挑 沒陣法加成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36:00
怕反應你都不相信,俞蓮舟的評估你又說金老忘記何太沖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37:00
實際上有什麼明確的反論證明何沒那麼弱?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37:00
渡劫可沒失去黑索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38:00
而且用目視測量弱者實力本來就是強者的特權,難不成今天張三丰還得要一個個打過一輪才知道三空二老有多強?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39:00
問題在於何太冲功力是俞二等級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39:00
但是所謂「應付維艱」根本證明不了什麼,我前面也說了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0:00
渡厄=雙煞聯手,如果雙煞辦得到50招內讓渡劫應付維艱,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0:00
應付維艱就證明很多事情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1:00
那只能證明渡劫就是比雙煞聯手弱,但沒弱很多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41:00
比較支持何太沖沒那麼弱的,就是張無忌小時看到他展現功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1:00
若青海三劍只是何太冲 渡厄打三劍佔上風正常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42:00
力時,不在俞二、金花、滅絕之下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2:00
既然張無忌拿何太冲出來比較 代表那八人總有人是何太冲這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2:00
至於韋一笑那邊,原文有說「他大驚之下,急忙運功支撐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43:00
不過小張無忌那時還很弱就是了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3:00
可見韋一笑當時只是想送帖,根本沒想過要運功和渡厄打等到被渡厄婊了後才想到要運功對抗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4:00
可是高手不會沒有護身真氣啊被搭一下就差點軟倒也差太多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46:00
我記得何太沖是不是有在版主整理的500bug裡?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6:00
張三丰肯定有護身真氣對吧?結果被遠弱的雜魚剛相轟到吐血重傷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47:00
何太沖的等級是真的滿難排的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7:00
小腹是要害啊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47:00
而且張三丰都還是練擁有長駐反震效果的九陽神功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48:00
對方還是隔物傳勁楊殷二人可沒辦法50招讓渡難應付維艱他們至少400招左右是持平(渡難單挑二人 無陣法)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6 23:51:00
就回到原來問題上,楊殷打的渡難到底有沒有伏魔圈加成?這個問題沒有共識就會導出不同結論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52:00
先不論有沒有陣法加成,他們過去打的那一個小時是完整伏魔圈沒問題吧?然後他們撐了1小時候支持不住才聯手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55:00
再者渡難單挑二人之後 才有殷天正內力發揮到極致的敘述所以那1小時 渡難是在一旁納涼嗎?別忘了三僧功力總和=張無忌 你有伏魔圈加成但明教這邊功力總和可是勝過三渡的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6 23:58:00
我看不懂這問題,打伏魔圈不就是越打越累,所以殷天正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6 23:58:00
有張無忌幫打還喊不公平也很怪啊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0:00
不對喔,其實是「三僧+三樹」才是明教面對的抗力總和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1:00
幹嘛加三樹?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1:00
文中還有特別寫渡劫倚靠大樹之力才能抵抗張無忌的九陽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2:00
那只是靠牆打的方式而已不靠大樹就是要站起來走動而已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7 00:03:00
三渡太笨了,桑結五個師弟靠牆打,可以打敗九難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4:00
總不能說他一移動就算輸吧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7 00:04:00
一開始就靠樹打,張無忌大概會被打死XD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5:00
所以九難內力比輸就是因為沒靠牆壁嗎?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5:00
我的看法是金剛伏魔圈本身就是以坐在樹中為陣型的在有三條數丈長的黑索在手的情況下沒有走動的必要,所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7 00:06:00
可是金剛伏魔圈是要練來圍陽頂天的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6:00
以背倚大樹基本上只有優勢沒有劣勢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6:00
渡厄後來去幫渡劫時也是站起來沒坐著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7 00:07:00
總不能想說,一定要陽頂天到三棵挖空的樹中間吧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7:00
除非伏魔圈被破或是失去黑索,坐著打才會有劣勢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7 00:08:00
渡厄是站起來跑去坐在渡劫身邊吧.....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7 00:09:00
渡厄眼見勢危,霍地站起,身形一晃,已到了渡劫身旁,伸出左手搭在他的肩頭 沒提到又坐下來至少沒像一燈一樣 金庸有特地強調一燈又盤腿坐著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7 00:11:00
我覺得沒樹的話,就是會被九陽神功打的一直退退退
作者: lijay (流雲)   2015-12-17 16:44:00
其實若以河間雙煞那方的角度來評估這場,理論上他們應該不知三渡誰強誰弱,當然了事後看來也是視為同級,雙煞那批八人分三團至少也是彼此認同差不多實力我想認同雙煞有法王級沒問題,爭議在稍強稍弱,而其餘六人約等於何太沖,三人卻扛一渡,以此來看這時的法王級不太可能一打兩個何太沖。不然何太沖功力有法王級,整體實力弱到只有一半,這武技也差得太誇張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8 08:44:00
不需要應去湊伏魔圈威能啥的啦那是張無忌戰鬥表現的問題第三戰 張一人打伏魔圈 還不是打了半個時辰以上結果還說張無忌功力深 還能拚2.3個時辰張的戰鬥表現就是沒辦法很快壓倒敵人若三僧總合=張 但以武技而言三僧技巧高於張只有兩僧的狀態下算起來約張無忌7成這邊七成是指功力,而二僧功力不如張沒錯但藉由比較豐富的經驗與武技,他們還是有辦法和張周旋只是功力續航不如張 所以只能撐不到一個時辰
作者: lijay (流雲)   2015-12-18 09:34:00
小張少年時的判斷和萬安寺的評價都是法王級,除非你認為空聞到宋大、俞二間不是法王級,反倒是何太沖級聯手打不贏楊逍一直都是自評,而且還是五六年前,現在討論的是五六年後何的功力也許是宋大、俞二那批最弱的,但就是被拿出來比較,事實上比宋大、俞二稍弱一點的還有張四,但張四沒有被拿來比,何的功力下限我認為是張四,考慮武技後也許殷六莫七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8 10:33:00
何太冲功力有法王級可從三個面向來看一是武當山他敢插口和三空聊天對答其實那不是他的場子 他不主動講話也沒差武當諸俠就沒人講話招呼客人,何太冲會在那當口主動招呼應該是對他功力有自信 不至於明顯矮人一截才會搶著替主人答話 一來也可以顯一顯功力耍一下威風再來就是小張無忌看到的 而小張無忌之前2.3年一直在武當山受張三丰和武當諸俠等人照顧內傷 和指導內功進修而小張無忌的寒毒內傷非同小可 是需要武當諸人全力照護才能免強拖命的狀態.因此小張無忌對於武當諸俠的功力程度了解程度應該不會太差.而且他很鄙夷何太冲 又很敬重自己師們長輩.沒明確把握應該不至於把何太冲和武當諸俠相提並論第三者就是萬安寺那邊 金庸沒必要在那場合舉個差很多的人通常這種時候被列舉時的人物大都是同級數的另外關於八人三組分隊的問題青海三劍是同門 和河間雙煞既然有此稱呼想必早就習慣聯手我想他們不會因戰力考量就把青海三劍或雙煞拆夥我認為是 三劍一組 雙煞一組這絕對是固定的剩下的三人搭一組 三組戰力不會湊的剛剛好一樣啥的彼此之間還是會有高有低 只是都有一定程度以上而已
作者: shadeowna (shade)   2015-12-19 01:12:00
我想一直以來的共識都是只有強者能正確估量弱者的實力,而弱者頂多只能知道對方比自己強(或根本不知道),但也未必能知道對方真正實力在哪裡以上面講的何太沖來說,他以設定上來說就是那群人裡面最弱的那一個,所謂的他對自己有「自信」,是什麼自信?何太沖有辦法知道自己和三空、和張三丰實力差距嗎?那時連三空當場都直接對張三丰叫陣要一決勝負了,照你所說三空敢戰老張,代表三空有自信、所以他們和老張實力差不多?接著再講到小張就更誇張了,這個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練過武的小孩子,要把他的看法當真?他對武當諸人的了解程度再高也不會高過待了數十年的他父親張翠山,而張翠山都能夠發表出謝遜幾乎不下張三丰的發言了而這個小張的評價,甚至馬上就直接被楊逍給打臉,楊逍直接乾脆評價何班雙劍合璧還是輸給自己,何班的反應也是害怕之情遠大過憤怒楊逍一次踢出兩枚斷劍分襲兩人,他們各自擋下都還能擋到半身發熱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9 08:31:00
弱者不能孤是因為強者可能保留實力就會贏弱者兩者差距太多時這情形更明顯以張翠山當時的實力而言 遠弱於謝遜 那張三丰要指導他自然不必顯露出多高的實力即可但小張無忌不同 他的內傷即便張三丰全無保留也無法治癒在照顧張無忌寒毒傷勢這點上頭 武當諸人不會保留實力而且張無忌在武當被指導的武學重點是內功進修結合這兩個因素 張無忌的看法還是很有參考性的另外張翠山並沒有在武當待很久時間 他出場時才21.2歲而已武功定位個人認為和楊過剛離開古墓戲耍洪凌波時類似何太冲那個是三空先發聲 張三丰接話招呼之後三空發聲向張三丰拜壽,但此時武當還沒答話時何太冲卻搶者答話,這一定是他有自信不會和三空的發聲有明顯差距才會幹的事情,否則若輸人一截的話 那場和他沒必要主動跳出來啊 至於張三丰 輸給他又不是丟臉的事情楊殷支持不住的影響個人覺得不大那種比較類似 因為他們是一開始還好 後來慢慢撐不住少打幾個字 那種壁較像是短時間輸出跟不上的支持不住而非體力耗費過多的支持不住就好像一個人有體力跟敵人打上7.8百招但碰到強敵可能1.2百招就支持不住但這種支持不住不是他體力耗太多影響實力而是他扛不住對手攻勢一旦壓力減輕,又可以持續打上幾百招當然也許不能打上7.8百招那麼久但起初的1.2百招內應該是和他正常情形的實力相仿二論洪七公和郭靖打上300招後 也沒提到歐陽鋒跑來鬧場時洪七公因為剛剛大戰一場實力有影響任我行第二戰吸一口氣後 精神大振 也沒去提到剛剛才被方證逼到真氣運轉不順的情形楊殷的情形我比較會認為是這種至少楊還能大打巧招 殷天正鬥到後來慢慢內力運轉到極致我覺得他們二打一時還是屬於正常戰力穩定輸出的情形當然時間會比一開始就這樣打還短這種體力有影響的 通常金庸是會描述的例如 殷天正獨鬥六大派 打宋遠橋時很明顯就有影響至於三空當然知道自己不如張三丰 所以才說要三打一啊會想三個打一個當然是把對方估很高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19 12:25:00
我的看法不太一樣只看楊殷支持不住的話,會覺得明教處於劣勢但是同時明教也壓縮索圈超過一丈表示明教這邊也同時在壓迫伏魔圈支持不住比較不像是楊殷體力消耗太多不行而是要再往前壓縮索圈,楊殷已經支持不了了而且周顛看到楊逍鬥渡難才覺得楊逍原來武功這麼高應該是楊逍在招數上到後面才發揮到極致後面有描述如果殷天正支持不住,就是明教輸了如果說前面殷天正就已經支持不住,後面就不會說殷天正支持不住算明教輸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19 23:33:00
我傾向那是索圈抗力太大造成的原文寫左占便宜沒錯 但沒說任我行真氣暢通後戰力受到影響至少在任打到體力不支之前 他的輸出戰力和平時差別不大索圈抗力太大 造成他們前進時 抗力越來越強如果照金剛伏魔圈設定 三索渾如一體那你有沒有2打一都是一樣的 往前走就是會碰到三索組成的抗力.所以三打三不可行張能前進 但其他兩人不行一頓飯時分時 他們還能一起壓逼 但之後越來越難半個時辰後終於沒辦法了 改用2打1 1打2的方式這時三索也拆成兩方 2索打張 1索打楊殷這時的確是沒抗力問題 所以殷天正能打到渡難的近距離殷天正可是退了6.7步後 才距離渡難丈許而若不這樣打 三索又會合為一體所以你不能因為抗力消失就再改變戰法就是因為改戰法才能拆開三索的 何必又給他們機會合體?2打1 1打2 兩方戰局都會戰時僵持 才有辦法讓三僧不能互相援助>整個過程應該是這樣 一開始三打三由於距離較遠 抗力比較弱 然後張無忌功力遠勝一渡所以張無忌要壓逼索圈很容易 而沒有面對張無忌的兩渡必須要應付殷天正和楊逍的同時 分力去照顧渡厄(假設是他面對張無忌,這時由於索圈範圍較大 那支援的時間然會拉得比較長 所以楊殷還有辦法應付 張也順利帶著兩人慢慢前進但等索圈縮小後 三渡彼此之間的照護時間就會縮短三索組成的索圈會越來越變成一體楊殷應付的餘裕就慢慢不足 好比渡難 他一面應付殷天正一面幫渡厄打張無忌 在距離比較遠時 他攻擊這兩人時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打到這兩個點 但距離拉近後 他不須花太多便可同時對張無忌和殷天正遞招楊逍那邊情況也相同,還有一點就是兵刃差異明教三人組是短兵器 就算張無忌對一渡佔了優勢他也鞭長莫及沒辦法幫楊逍和殷天正 只能藉由威壓一渡讓其他兩渡來幫手減輕楊逍他們的負擔而已三渡就不同 黑索很長 因此有餘裕的人可以立刻幫處在劣勢的隊友.這也是明教戰力高過少林 卻不能壓勝的原因之一當然這差距在戰場兩分後就沒有了
作者: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15-12-20 00:42:00
張無忌可以移動啊
作者: wfelix (清雲)   2015-12-20 16:01:00
那就變張無忌到處跑 而且移動速度再快也比不上鞭子一甩吧伏魔圈存在的話 就不該有1打2 2打1這種態勢另外伏魔圈也沒那麼神 金庸可是寫卜泰破了伏魔圈雖然是因為渡難分心的原因 但也代表分心之前 三渡已組成伏魔圈了,但雙方仍舊是勝敗一時未決我絕得伏魔圈擺的成只是很強的防禦陣但並不會增加三渡本身功力至於後來明教可以讓他們不互相連結是因為[戰力]集中的原因可以把伏魔圈想成是個一直環繞的防禦網攻擊力道不足時 不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明教把兩個較弱的組成一股力量 張無忌則是另一股這也符合 伏魔圈組成後 32敵人也打不進去因為人多時 也沒辦法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某幾個點不然32人打不贏伏魔圈,那伏魔圈戰力也太扯等能打8個雙煞+24個何太冲這比五絕一人扛全真七子還誇張啊若把伏魔圈想成可把戰力多少以下隔絕在外類似周芷若那樣,那這樣設定就很合理初期門檻大概是法王 後來大概是要玄冥以上而法王 使者一人不夠力 要兩人合力才行但也要跨過初期門檻的人才有辦法去合力周芷若直接就被結界排除了真武七截在三版刪掉了大概金庸自覺唬爛過頭但伏魔圈32人也打不進卻仍保留另外張無忌也提到即便五人合力也不見得打的破堅壁原本他落下風時,是想說先烙跑,再約明教四高手五人一起上穩贏,這時他已經領教伏魔圈的攻擊威力數百招了估算戰力應該很準,其本上也是,兩法王 兩使者各扛一渡張單挑一渡,那自然穩贏但想烙跑時才撞上三索組成的堅壁這時他又嚇到,認為五人一起上也不見得能贏所以我才會認為伏魔圈在攻擊力上的總輸出並無啥加成但三索形成的防御圈卻很變態雙煞他們攻擊時也是感到圈子似乎有無窮彈力把人震出去楊殷二人也是慢慢前進後 感到抗力爆增還有一點就是,金庸是寫不會落敗,以及32人也打不進去卻不講組成伏魔圈後便可痛扁那八人,只強調人多個兩三倍也不怕我用另一種講法好了,三僧組成索圈後,三人渾如一體就相當於五絕級高手在那全力施展武功這時武功等及不夠的人是連靠都靠不進去的不單是周芷若這種差太多的甚至何太沖之流也不見得能靠近金輪和一燈對決時,黃蓉連想上前幫手都辦不到三僧若把發出去的掌風索勁都攪在一起可能就有類似威力但也因為這樣,所以只能在伏魔圈範圍內才能這麼打所以才會只講組成後敵人多個幾倍也打不進去卻不說組成後可輕易打掛敵人也因為是這種效果,所以跨過門檻甚多的張無忌就沒差第三戰他一人挑伏魔圈,也打了半個時辰都平分秋色甚至還說他有體力能打持久戰這是因為三僧總功力並無增加所以功力相當但回氣比較快的張無忌就佔便宜了第二戰張佔上風沒錯啊 但張獲勝時間和渡難獲勝時間接近啊第二戰我講過啦 因為戰力集中啊戰力集中兩人可扛一渡 張一人牽制兩渡啊原本三打三時 你讓張只牽制一渡 餘下兩人卻都扛不住一渡三個對陣 張大贏又如何 另兩個輸你等於一勝兩敗阿?就好像上駟對下駟 改店策略就從輸三場變成贏兩場至於三渡為何會讓明教變陣?因為明教在外圍啊明教要怎麼變陣 三渡又沒辦法管另外 張無忌不可能直接估計他一人可扛三渡啦而且可扛三渡是單指功力部分 加上攻擊招式其實張無忌是輸第三戰能打個平分秋色是因為三渡一開始用防禦陣防禦超強 但攻勢沒那麼凌厲 形成消耗戰但消耗戰之下 張無忌內功高 比消耗戰不會輸而三渡原本大概以為消耗戰必贏 誰知道張無忌續航力在他們估計之上 一打三還能耗贏他們就改變打法更專注於攻勢 而這時張無忌認為自己會輸所以不是三渡=張無忌,那是只看功力部分至於三索合一很強 但明教有人能扛啊 張無忌可以扛你三索合一打張無忌 明教兩法王合力變成可以上前幫忙這時三渡就面臨抉擇 若三人都打張 那會被楊殷二人偷襲所以他們只好分一索去應敵啊若兩法王不合力 則他們無法逼近到能威脅三渡的攻擊距離三渡自然可以持續合力三個何太冲是扛一渡 三渡合體要組成伏魔圈才有但組成伏魔圈是有範圍的 好比你往前一步就踏入伏魔圈但後退一步就離開範圍三個何太冲當然抵不住三渡合力 所以進入範圍內就會被迫退也因為這樣敵人在多2.3倍也沒用 因為他們頂多能打到伏魔圈外圍游鬥而已所以我覺得8人陣後來是在伏魔圈範圍附近和三渡纏鬥再者以第二戰來看 張無忌一打2 和兩法王挑一渡時間大概耗了半個時辰左右這時張無忌已經快打掛渡劫了 而渡難也把殷天正壓到快吃鱉對比第三戰 張無忌打了半個時辰 雙方還平分秋色這時旁白說 若張一對一 甚至一對二 早就贏了那和第二戰的結果其實也差不多 第二戰他一打二本就半個時辰就快贏了>只是渡難也是在同樣時間下就快打掛鷹王張無忌不敢賭下去太陽偏東 當頭直射 那個我寫過了啊比武開始是午初11點出頭左右 偏東 半個時辰後剛好正午這時是當頭直射 再漸漸偏西 如果午初就叫偏東那午末就算偏西了啊 何況還是漸漸的漸漸偏西時就是看出雙方快分出勝負的時機那的確是半個時辰而已另外那個早已獲勝 總不會是一對一和 一對二一模一樣圈成型不是三條索隨便揮 都是五絕攻擊你可想成圈一成型 三個人如同合體成一個高手而張無忌和三人相鬥就如同兩個五絕高手在打如果打得激烈時 旁人有沒有辦法插手上前幫忙?有啊 等級要夠的人才行 等級不夠的人連靠近都困難至於八法王合力 兩兩扛一渡 是辦不到的因為他們沒有張無忌這種吸怪機啊當三渡 拚張無忌時 餘勁就足以讓 等級不夠的人無法靠近但等級高一點的 類似玄冥 蒙古三傑這等級的人 是能上前插手助力的若是八法王 分四組 三渡不需要專心對付其中一組啊他們每一組只是能在餘勁中 插手幫忙的等級而非能直接面對五絕高手的等級啊除非那八個高手有練過先天八卦陣之類的可以在戰鬥中把戰力相加如一體否則五絕高手一打八很容易把那八人各個擊破啊黃藥師打七子 若七子沒結陣是打不贏黃藥師的而個人認為 人越多 戰力要完美相加的困難度越大兩人的話由於考慮面比較少 聯手合體的難度比較低當然這裡不求雙劍合璧或雪山金烏還是夫妻刀法那樣超過相加的戰力 而是兩個100的發揮出180~200戰力即可至於處劣勢的人 為何就不能想辦法擺脫劣勢?你都舉 渡厄去幫渡劫了 渡傑若落敗 少林就輸了怎麼張無忌佔優勢的情況下 還放任渡厄去幫渡劫?楊逍在戰局不利時 一樣能 把聖火令當暗器 干擾雙渡一來幫殷天正分擔劣勢 另一方幫張無忌看能否加快他們都處於劣勢 但要改戰略 對方似乎也不一定能阻止啊至於三渡為何不應變 因為他們有陣形限制啊三渡不能隨便離開 三松之間 否則謝遜被救走少林就算輸了(第三戰有提到 若把謝遜救離三松範圍就算贏了)所以明教在外圍要怎麼改變戰略 三渡沒辦法阻擋前一晚的問題我寫過了 三渡必須特定範圍內才有那威力在這範圍之外 就沒有渾如一體的神效所以那八人 一開始可以各打各的 三渡還沒完全合體啊雙方距離數丈之外 打了一陣子 索圈縮短了大約一丈出之後說再縮短八尺就組合伏魔圈了當然伏魔圈時 青海三劍那些人 是攻不進去的但是在伏魔圈範圍之外 他們是撐得住的假設索圈最大範圍是5丈 然後3丈內就進入伏魔圈範圍四丈到3丈間是逐步合體 抗力會逐步增強到三丈內完全合體 這時等級不夠的人連靠近都難但不代表他們不能在3丈外跟你纏鬥啊這就是伏魔圈的問題 他必須要特定範圍內緊密配合而打8人 16人 甚至 32人時 只要對方沒有水平太高的人三渡可以把招式緊密配合,你可想像成 他是一個五絕高手揮動兵器 擋住一群雜魚進攻在他功勁全開尚未衰減之前 雜魚們 只能在圈外游鬥而已但三人渾如一體畢竟不是真正的一個人離太遠的他們沒辦法 緊密配合無法把距離拉那麼遠都還緊密另外 就算在合體範圍內 只要三人有人出包 那合體也會失效渡難就是在合體之時 分心去打張無忌 結果合體態勢裂解立刻讓雙煞找到機會攻進去你自己想看看 光是分心一掌而已就這麼慘了那麼雙法王合力 只要有辦法在張和三渡大拼鬥時幫忙又未何不能裂解伏魔圈?至於三渡有沒有應變>有啊 雙煞那次讓他們有心理準備渡難這次可沒失索 繼續專心一打二而兩渡以他們更豐富的武學經驗 在功力輸人下和張無忌纏鬥我想雙渡和張無忌第二次對決,應該不會認為兩個人打一個人有機會贏 唯一勝機就是看渡難能否早一步擺平那兩人在此之前 他們是能拖盡量拖我想這就是差距 第二戰 兩渡打張時 應該是一開始就不存勝機,因此戰鬥技巧全力以拖延戰術為主但第三戰 當局面變成三打一 周在一旁看戲時三渡一定是認為己方勝算頗高 這時戰鬥技巧不會以拖延戰術為戰略 反倒是贏對方才對而在金庸中 存心拖時間的一方 雖然會因此放棄獲勝的機會但大多能達到想拖時間的目地而明教這邊的一方 由於雙法王纏住一渡 讓三渡無法合體有勝算的機會下就沒啥保留在那邊硬幹回到你舉的例子 王重陽VS黃藥師 旁邊若是 大小武等級的應該是連靠近幫忙都不行 但若是黑風雙煞合力或許有機會靠上去幫忙打,而這時王重陽會怎麼做?也許會百忙中發招逼退雙煞 沒有出手擋架時 就先閃避遊走但這兩件事對三渡而言卻是做不太到的 合體時 一但有人分心抽手 那合體態勢就會受到影響閃避遊走 王重陽是單一個體 他不管怎麼閃他就還是王重陽不會變 但三渡除非一起動 否則合體態勢就會改 郭靖在神雕時 就是逼全真教的人 一個動其他人也要跟著動 不然北斗陣就散了可是三渡要在那邊顧謝遜 若暫時離開圈子那明教讓張去打 另兩人把謝遜抱走就結束了至於八人幹掉三渡,是因為渡難被打到近距離加上失索這使渡難沒辦法拖戰 而其餘六人組打2渡 他們只需撐一段時間 等雙煞幹掉渡難後再來夾擊 夾擊方法很簡單一樣3.4人以拖戰法纏住一渡 剩餘4.5人全力圍毆另一渡 贏了後再八人圍爐一渡三渡入無合體伏魔圈 八法王打三渡也可用這方式打因為有些時候分散反而好啊好比5人和3人打平 兩邊都是100分好了那一邊可以分成 3人60分打兩人66分和2人40分打1人33分60分打66分 你是面對高出1成的戰力但33分打40分 卻是高出己方戰力將近2成我覺得這種打法之下 3打2就算落下風 敗的也比1打2那組慢還有就是人少打人多時 佔上風時對方比較容易拖時間除非你像郭靖一樣 能開分身否則一人很難圍兩人當然這是在戰力差距在一定程度內的一碰就瞬殺的那種人多反而沒用相反的 人多那組戰力佔上風時 由於還會有圍毆優勢落下風的人除非有特別的防禦武器 不然很容易短時間就被打掉.明教打少林 剛好兩邊都是 人多的一方落下風所以形成持久拖延戰而那場打下去少林本來就是穩輸啊只是謝遜喊停+張無忌不想硬拼而已不然渡難他們三人可是沒辦法抽手要張無忌來化解的而張無忌自己要收就收 顯示他就是穩佔上風才能說收就收只是張無忌的表現就是那樣 當對方想拖時間時 他沒有速決方式 最佳方式是乾坤七層 但乾坤七層無法讓渡字級的窩裡反所以也沒速決效果還有就是聖火令武功 只是第二戰他沒用第三戰用了卻被說三渡不怕還是他的剋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