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irxd (小熊哥)》之銘言:
: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 金庸的一籌大小範圍可以變化很大的
: 我同意 但我的前提是"假設這一籌一樣大籌"
: 也就是若一版差10 那二版也差10 一版差20 則二版也差20 以此類推
: 金庸向來的慣例是不太會去調配角等級的 何況是這種驚鴻一瞥的龍套
: 當然您也可以主張是不同大籌 兩邊都沒證據就是了
: : 原文:
: : 說到武功內力,法王均勝一籌,
: : 何況李莫愁手中又抱著一個嬰兒,按理不到百招,她已非敗不可。
: : 原文:
: : 「先師見那巖石觸手深陷,就與上次一般無異,更是驚奇,
: : 心想:『黃藥師的功夫明明遜我一籌,怎地也有這等厲害的指力?』
: : 就跟二版慕容復可以稍弱於蕭峰一樣,這個詞範圍可以很大
: : 別的不說,渡難也是勝卜泰一籌,如果一籌大小一定是沒贏多少
: : 那渡難就和卜泰頗接近了。
: 沒有說沒贏多少喔 只是假設全部人(那八個)的降幅都一樣 相對差距不變
我是認為一版到二版的差距有變動
如果沒有變動,我個人認為比較難說明為什麼這段要更改。
: : 這裡我再解釋的詳細一些
: : 我的看法是,從一版到二版,
: : 雙煞的武功設定上修
: : 其餘六人的武功設定下修
: : 所以你說的成昆武功從二版到三版設定下修,是和其餘六人相同的情況。
: 這樣推當然可以 但判斷的證據和理由是什麼?
: 為什麼一樣都上限被拿掉 雙煞是變強 成昆是下修?
上限被拿掉,有可能是下修也可能是上修,要視情況而定。
其他六人是下修,成昆也是下修。
為何八人中有人上修有人下修?
因為那個描述就是八個人一起描述啊
已經說了雙煞又更勝他人一籌,
再挑出來描述就有點重複了。
: : 再分析仔細一些,
: : 蝠王和滅絕的武功本來差距就沒有太多
: : 光明頂上,有提到蝠王和左使,沒傷的話均可和滅絕一戰
: : 如果仍套用一版的設定,那八人包括雙煞在內,
: : 就被限縮在蝠王到滅絕這個小範圍內,所以雙煞勝過其他六人不能太多。
: 沒錯 而到了二版我認為這點依然沒有改變
: : 但是二、三版沒有滅絕這個上限,相當的蝠王也被拿掉
: : 那其他六人的武功可以從本來和蝠王相當,下修到和何太沖相當,或是略勝何太沖一些
: : 而雙煞則提升到比滅絕還強,兩者武功差距拉大,但總和戰力不變。
: 這樣就變成雙煞比其他六個高手強約三倍囉?
: 我是覺得若真是這種差距那應該叫遠勝了
所以前面有舉例說明金庸的一籌可以差多少....
: 我也不覺得那八人拆分的三組彼此之間戰力如此懸殊
: 因為在張大教主眼裡他們是被一併歸納了
: 原文=>張無忌暗暗稱奇:"這八人的武功著實了得,實不在何太沖夫婦之下。"
: 他前面已經有看出雙煞比其他六個強一籌 但也沒震動他到幫這兩人另起評語
: 好比什麼那兩位老者更不下玄冥或似乎還在楊左使之上 之類的 都沒有
: 所以我是認為和一版其實差不多 三組人彼此差距有限
這樣似乎就沒有從一版到二版修改的必要了。
: : 對比謝遜的狀況,本來成昆在二版是被張無忌評為幾已不輸渡厄等三僧
: : 三版把比較基準改為謝遜,張無忌直接認為當時成昆勝過謝遜,
: : 本來成昆武功可以和三渡相當或略遜(六人武功和蝠王相當、略遜滅絕)
: : 下修到勝過謝遜(下修到何太沖相當或略勝)
: 問題為什麼這就是下修呢? 如果是相當或略勝那說得過去
: 因為有鎖死等級就是差不多或贏一點
: 但光是"勝過本身"並沒有定位上的涵義吧?
: 我勝過你1也是勝過 勝過你1000000000000000也是勝過
: 成昆這裡為什麼不是看成上限(三渡)被拿掉 所以變強呢?
不在何太沖之下,也沒有說就不能勝過很多啊XD
直觀上來說,本來成昆勝過謝遜就是不用張無忌評論大家也知道的
謝遜自述也是說他師父勝過他,空見也說謝遜不是練了少林九陽後的成昆對手
(題外話,張翠山殷素素聽了謝遜說話也是認為成昆勝過謝遜「一籌」)
那麼張無忌說句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似乎不能幫成昆加分
如果說評論為幾乎不輸渡厄,看起來就是加分很多
因為張無忌都說三渡的內力返照空明,功力精純,非自己可及
: : 應該是比較接近其餘六人的情況而下修
: : 韋一笑稍遜滅絕這個二版也是這樣設定
: : 滅絕和龍王打平,龍王和獅王打平
: 滅絕和龍王交手只是簡單試探吧 龍王發現倚天劍太威就撤了 沒真正打到什麼
: 獅王戰龍王 盲眼+神兵在手 怎麼估也很難講
: : 張無忌覺得獅王比蝠王強。
: 他也覺得楊殷兩人換成范遙和蝠王情況會差不多
: 所以我是認為蝠王論真功夫輸其他人一點點 但靠天下無雙的輕功身法可以彌補這樣
: : 如果說只是為了改蝠王略遜滅絕,我覺得沒必要拿掉。
: 看完二版我是覺得滅絕如果沒倚天劍 蝠王不見得會輸她
: 或者說那級的人(法王使者 空聞滅絕宋大俞二等)差距都很小
: : 這個我同意,而且三版還被弟子說據說他老婆比他還強。
: 我也是感覺老婆比較強哈哈 但假設一樣比較方便些
: : 我覺得這不是線性的,在內力真的打到快沒有前,實力不會受到那麼大的影響
: : 何況第一場三渡是佔上風的,落下風的張無忌狀況都沒那麼差了
: 我也覺得不是線性 但您應該也同意實力有掉吧 只是掉多少就大家各自判斷這樣
: 這個也只是debuff其中之一 當時的渡難至少吃了三個 最傷的是沒有伏魔圈
: (有伏魔圈 對面三十二個也沒在怕~沒伏魔圈 才八個人就要吃土 這差距太大了)
這就是打防禦和打進攻的差別啦
32個也攻不進來,是說防禦非常強,打不進去。
: : (之後出手幫三渡也沒看到張無忌說快沒力了)
: : 張無忌本來就為了顧面子沒有採用最好的戰略
: 所以您覺得是愛面子苦戰明教...要這樣看我也沒意見 因為爭論這個不會有結果
: : 要我說的話三渡已經說可以圍毆可車輪戰
: : 那右使、蝠王就該一起上,至少也該在旁邊待機輪替
: : 結果張無忌居然讓外公被打到掛都沒換人。
: 殷天正的死完全是意外吧 不然張不會讓他打好打滿的
: 如果不是當初在光明頂大損真元 鷹王應該是還活得好好的 很難說他是被打到掛掉
旁觀眾人都看出殷天正會敗
關鍵是渡劫先敗還是殷天正先敗
這時還不趕快換人真的是太好面子
如果殷天正快撐不下去時,趕快換蝠王上場
那明教就可操必勝之算,這時范遙和蝠王也都沒動作啊。
另外第三場,最後打到三渡的黑索都沒了
這時再怎麼樣也很難說金剛伏魔圈還在吧
可是旁觀明教眾人,楊逍范遙彭和尚等等在內
也沒出來擠兌三渡說金剛伏魔圈已經被打破了,你們怎麼還出掌對付張教主?
(當然三渡大概也聽不到就是了)
: : 如果就戰場實際狀況來說,要讓渡難不能協防另外兩人,打到更近的距離是必要的
: : 明教三人必須經歷一段推進的過程才能讓張無忌切開伏魔圈。
: 但是原文沒寫張成功切開伏魔圈呀 只寫明教由於楊殷漸漸支持不住被迫變陣
: 如前一篇講的 沒有任何文字或線索告知讀者伏魔圈已經被破
第三場打到三渡都失索了,也沒有特別文字告知讀者金剛伏魔圈已破。
: : 第二場張無忌也可以擠兌渡厄說
: : 如果打到底,剩下來的會是誰
: : 渡厄也明白只會剩他和張無忌啊,他自己又打不贏張無忌
: : 誰會勝誰會敗很明顯。
: : 但是張無忌的性格就不是這樣,他就不想這樣擠兌三渡嘛....
: 張無忌用性格解釋還說得通 但楊逍殷天正這兩個老江湖沒道理不做吧?
: 好就算這兩個打架很忙沒空 那范遙、韋一笑總可以了吧
: 憑他們的眼力和武學素養 我是不覺得己方破陣這麼大的變化他們會看不出來
: 這兩位基本上都是基掰人 只要抓死這點洗個臉
: 三渡難不成要在徒子徒孫和其他高手面前把自己的話吞回去嗎
: 更別說打到後來已經要分生死看誰先倒決定勝負了
: 如果早早就破了伏魔圈那明教早就算贏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就是張楊殷三人,和三渡三人彼此之間本來有互相協防
但是協防次數越來越少,最終戰局分成兩邊
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說,此時伏魔圈被破。
楊逍殷天正他們為什麼不跳出來
就跟第三場楊逍幹嘛不跳出來一樣
而第二場明教本來也以擠兌的,擠兌的方法上篇有述。
問題是楊逍也沒這麼做。
: : 遇險招的應該是卜泰吧?
: 我本來也記得是卜泰 但重看一次以後發現有寫索外七人連連倒退
: 感覺留在索內和渡難單挑的應該是之前搶進的郝密
: 但應該無傷大雅啦 反正我們基本都把雙煞當成級數一模一樣的兩人對吧
: : 卜泰是使點穴橛的老者
: : 郝密是使判官筆的老者
: : 郝密被張無忌震掉一枝判官筆
: : 卜泰則繼續和渡難打
: : 雖說是迭遇險招
: 可是也才短短數招就迭遇險招 他還拿武器打對方空手耶 對方還坐著不動還沒開伏魔圈
: 我是覺得這裡實在太落漆了 很難想像玄冥他們在同樣的情境下單打一渡可以慘成這樣
: 我認為如果換成鹿杖客 渡難不但絕對得站起來全力打更有機會被單吃
: 不知你以為如何? 就因為這段我是認為雙煞遠遠沒到玄冥的等級 也沒贏過法王使者
這個就難說了,鹿杖客長處就是在掌力掌毒
也許渡難就是坐著用須彌山掌和他拼隔空掌力,避免玄冥神掌的毒傳到身上。
就跟渡難也是坐著跟殷天正拼掌力一樣。
: : 可是你看卜泰看到情勢不利後的反應
: : 是從圈中躍出,之後也沒有什麼事
: : 我想近鬥兇險,這是理所當然,金庸也屢屢提到
: : 原文:
: : 武學中有言道:“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短刀長不逾五寸,當真是險到了
: : 極處,他刷刷刷三刀,全是進攻的殺著,絕不防及自身。
: : 近鬥時本來就比較傾向攻擊,比較不注重防守
: "渡厄和渡劫身在數丈之外,已隱然感到他二人兵刃上發出來的勁風,
: 若被欺近身來,施展短兵刃上的長處,勢必更為厲害。"
: "那兩名黑鬚老人越鬥越近,兵刃上的威力大增,尋瑕抵隙,步步進逼,
: 竭力要撲到三僧身邊。"
: 怎麼看近身戰都是雙煞自己的強項 結果如願和人家近身一對一 沒幾招就被打到快吃土
: 你跟我說他和玄冥差不多 我是真心覺得說不過去
我上篇也說了,雙煞武功長處就是要近戰才能發揮,這我同意。
然而近戰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比遠鬥來的兇險的
渡難是用長索不利近戰,但是可沒說他空手也不擅長近戰,至少他也會金剛指力。
苗人鳳對胡斐近戰時也是「兩人迭遇險招,但均在極危急下以巧妙招數拆開」
比如說同樣A,B兩人交戰,A比B強,
如果遠鬥,A遇險招機率是5%,B遇險招機率20%,
如果近戰,A遇險招機率是20%,B遇險招機率80%,
可能就會看到B迭遇險招了。
: : 渡難一掌虛耗後,卜泰的一指禪的點穴功,也是一招就讓渡難危急
: 只是渡難低估他 失算了 重點還是一掌虛耗導致被有機可趁吧
: 不然伏魔圈最終形態一結起來那八人無論如何衝不進去的
: : 那卜泰在近鬥下面對武功比較高的渡難,迭遇險招也不是不能理解
: : 而他拉開距離後就沒事了,也可見這是近鬥造成的。
: 那只是因為渡難沒有追擊吧 可能是因為要維持伏魔圈的站位
: 又可能是因為張無忌當時已經要去抓謝遜了 三渡的任務還是要先顧住重點人物
: 原文完全沒寫三渡有繼續追擊那八人 不然那八人哪有那麼輕易就能全身而退
: (前面原文有寫只要達摩堂或羅漢堂有幾名好手來援,便可克敵取勝。
: 現在還真的有十幾個援軍來幫忙了 他們反而不出手? 三渡怎麼變這麼客氣?
: 估計就是因為張無忌還在現場試圖帶謝遜離開 所以暫時沒空追殺那八人)
: : 當然卜泰的武功長處就是要近鬥才能發揮,不搶前也沒有意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