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22 15:04:16標題: 法國極右翼指責馬克宏政府 稱其應對羅浮宮竊案負責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218207
自由時報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
法國巴黎羅浮宮19日發生皇室珠寶竊案,使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其盟友遭極右翼譴責打擊犯
罪不力,未能充分保護國家遺產。
根據政客(Politico)報導,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前成員馬雷夏爾(Marion Marech-
al)提議,取消馬克宏執政期間向法國高中生提供的200歐元文化代金券,並將這些資金
用於保護法國國寶。
馬雷夏爾稱法國成為世界的笑柄,並呼籲法國文化部長達蒂(Rachida Dati)要求羅浮宮
館長和安保負責人辭職。
國民聯盟高級官員唐吉(Jean-Philippe Tanguy)主張,法國政治和媒體體系對犯罪過於
寬容的意識形態應對這起搶劫案「負責」。
唐吉在社交媒體上指出,法國博物館(羅浮宮)就如法國歷史建築和教堂一樣,故意沒有
達到與其所藏珍寶同等的安全標準。
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稱這起事件是「恥辱」,並質問「國家的崩潰
會走多遠?」
截至20日,竊嫌仍逍遙法外,羅浮宮已連續第二天對公眾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羅浮宮內部爭論的焦點。工會多次就其所謂的惡
劣工作條件和安保人員人手不足發出警告。由於大眾旅遊推動遊客數量不斷增長,保全人
員已多次罷工,最近1次是在6月。
───────────────────────────────────────
羅浮宮劫案 專家:竊賊手法業餘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86515
聯合報 編譯梁采蘩/綜合報導
法國巴黎羅浮宮十九日上演「七分鐘珠寶大劫案」,四名劫匪利用羅浮宮館外施工工地的
升降平台破窗闖入後,砸開展示櫃洗劫珠寶,得手八件王室珍寶。當局追緝行動隨即展開
,目標是在珠寶流入黑市前尋回。私家偵探從犯案手法中的幾點研判,這群竊賊「不是職
業級」,現在就算想脫手珠寶恐怕也很難大賺一筆。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藝術犯罪調查員威特曼說:「現在圈子內
,大家都在討論此案。」威特曼現經營自己的藝術品追回事務所,而他所謂的「大家」,
既包括珠寶竊賊,也包括以追緝失竊珠寶為生的私家偵探。
根據FBI,全球遭竊藝術品的黑市網絡每年交易數十億美元違法藏品,範圍從杜拜與德
里的鑽石切割坊,到紐約、安特衛普與特拉維夫的珠寶商。光在美國,每年記錄的珠寶竊
案損失就超過十二億美元。
私家偵探表示,若無勒贖或快速變現機會,竊賊很可能會將羅浮宮寶石走私給願意重新切
割、改造成較小且難以追蹤飾品的黑市珠寶商,再販售到任何市場。
目前尚不清楚這次犯案是否由有組織犯罪集團主導。最惡名昭彰的珠寶竊盜幫派,是與東
歐巴爾幹地區有關的「粉紅豹」(Pink Panthers),過去廿年間在歐亞多地犯下數十起
珠寶竊案,涉案金額高達數億美元。
但威特曼指出,「粉紅豹」幾乎從不留任何線索,這次羅浮宮劫案卻有多項錯誤,包括劫
匪竟留下作案用的卡車與用來切割窗戶及展示櫃的角磨機,以及偽裝用黃色工程背心。
更關鍵的是,劫匪還弄丟一頂拿破崙三世皇后尤吉妮的一八五五年王冠,上面鑲有近一千
四百顆鑽石與五十六顆祖母綠。官員指出,這頂王冠後來在博物館外街道上被發現時已受
損。
威特曼說,「幹這票的人膽子大,但技術很業餘」。
具有藝術品犯罪調查經驗的私家偵探羅曼也說,劫匪竟然弄丟這頂王冠,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會把王冠搞丟,就不是職業的」。
諷刺的是,這些竊賊恐怕難從這批贓物中賺到太多。羅曼指出,竊賊通常只能拿到寶石市
價約一成的報酬,部分原因是他們必須與知情者分贓,以確保對方不透露犯罪行跡。
───────────────────────────────────────
真人版怪盜《亞森羅蘋》!巴黎羅浮宮上演「教科書級」白晝搶案:7分鐘洗劫拿破崙國
寶,法蘭西王冠落地受損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75073
風傳媒 李忠謙
宛如經典法國怪盜小說《亞森羅蘋》(Arsene Lupin)或好萊塢電影《瞞天過海》(
Ocean's Eleven)的情節,巴黎時間19日上午9點30分在羅浮宮博物館上演。這座⅔y
最富盛名的博物館在開館僅僅30分鐘後,就被一夥專業竊賊用了短短七分鐘闖入了珍藏法
國王室珠寶的「阿波羅廊」(Galerie d'Apollon),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洗劫了拿破崙
時代的無價國寶。這群罪犯在案發後迅速逃逸,只留下一個受損的皇后冠冕與整個法蘭西
的錯愕與憤怒。
法國《世界報》指出,這起案件是羅浮宮自1911年《蒙娜麗莎》失竊以來最嚴重、最大膽
的犯罪,更暴露了在近期連串博物館竊案浪潮下,法國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脆弱性。法國
總統馬克宏痛斥此舉為「對我們歷史的攻擊」,並且展開牽動全球的國寶奪還行動。
七分鐘的完美風暴:「搬家神器」成破口
這場劫案的過程,其精準、迅速與大膽程度,令法國警方與內政官員都感到咋舌。案發時
,竊賊團隊將一輛在巴黎街頭極為常見、用於高樓層搬運家具的卡車式電動升降梯,直接
開到羅浮宮南側、緊鄰塞納河的法蘭索瓦·密特朗河岸(Quai Francois Mitterrand)。
在博物館內遊客正逐漸湧入的同時,兩名蒙面竊賊搭乘升降梯,在光天化日之下來到二樓
阿波羅廊的窗外。目擊者稱,他們登上升降梯、打破窗戶、進入室內,「整個過程不超過
30秒」。
盜賊使用手提砂輪機等電動工具,無視刺耳的警報聲,暴力切割開兩個高度戒備的防彈玻
璃展櫃,將珠寶掠奪一空。整個行動從破窗到逃離,僅歷時七分鐘。隨後,他們從容地沿
著升降梯回到地面,與另外兩名騎著重型機車接應的同夥會合,消失在巴黎的車流中。法
國現任內政部長、前巴黎警察局長洛朗·努涅斯(Laurent Nuñez)對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表示:「這是一起重大搶劫案,他們的行動非常、非常迅速……他們是專業人士。」
竊賊在逃離前,甚至還試圖點燃升降梯的吊籃銷毀證據,至於案發地點距離巴黎警察總部
,直線距離更是僅有800公尺。
失落的帝國榮光:拿破崙之愛與歐仁妮的冠冕
這次竊賊的魔爪伸向了法蘭西帝國的歷史榮光,根據法國文化部與羅浮宮發布的聲明,共
有兩組極具歷史意義的珠寶套組遭竊,總計八件珍寶被盜走,失竊物品包括:
瑪麗-路易絲皇后的祖母綠與鑽石套組:這套華麗的項鍊與耳環,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贈予其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絲皇后的愛情信物,見證了那段風雲變幻的
歷史。
瑪麗-艾蜜莉王后與奧坦絲王后的藍寶石套組:其中一條項鍊、一頂冠冕(tiara)及一副
耳環被盜,這套珠寶屬於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妻瑪麗-艾蜜莉王后。
歐仁妮皇后的收藏:一枚鑲有超過200顆珍珠與近2000顆鑽石的華麗冠冕(tiara),以及
一枚鑽石胸針。
然而,在這場混亂的劫案中,最具戲劇性的一幕,莫過於竊賊在倉皇逃離時,遺落了整起
事件中最具象徵意義的國寶之一——歐仁妮皇后的皇冠(Crown of Empress Eugenie)。
這頂為拿破崙三世之妻歐仁妮皇后在1855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上所打造的皇冠,鑲嵌有八隻
黃金雄鷹、1354顆明亮式切割鑽石、1136顆玫瑰式切割鑽石以及56顆碩大的祖母綠。它不
僅是珠寶工藝的巔峰之作,更是法蘭西第二帝國輝煌的象徵。不幸的是,這頂在現場附近
被尋回的皇冠已然受損,其損壞狀況仍在評估中。巴黎檢察官辦公室還透露,有第二件珠
寶也在竊賊逃跑過程中被「遺失或拋棄」,但未說明具體是哪一件。
羅浮宮在聲明中強調,這些失竊物品擁有遠超市場價格的「無法估量的遺產與歷史價值」
。巴黎市中心區市長艾瑞爾·韋爾(Ariel Weil)直言:「這不僅是物質上的價值,更是
象徵性的價值。」
法蘭西之怒:這是對我們歷史的攻擊
事件發生後,羅浮宮立即啟動緊急預案,疏散館內所有遊客並宣布閉館一天,以便「保存
調查所需的痕跡與線索」。手持步槍的士兵在著名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處巡邏、氣氛肅殺。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社群平台X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在羅浮宮犯下的盜竊案,是對我們
所珍視的遺產的攻擊,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歷史。」他更宣誓「我們必將追回這些作品,肇
事者也將受到法律制裁。為實現此目標,各方正全力以赴」。
巴黎檢察官勞爾·貝庫奧(Laure Beccuau)已正式立案展開調查,調查人員正徹夜檢視
竊賊遺留的物品與無數的監視器畫面。
館內當時的遊客經歷了驚魂一刻,來自波多黎各的旅遊部落客約瑟夫·桑切斯(Joseph
Sanchez)回憶,他當時正擠在人群中準備一睹《蒙娜麗莎》的風采,保全人員突然高喊
要求所有人撤離。當時羅浮宮的遊客爆發恐慌,許多人以為發生了火災或恐怖攻擊。桑切
斯在受訪時表示,他們是跟著人群在博物館的大理石階梯上狂奔,最後被留在大廳一個多
小時才被允許離開。
博物館之國的連環失竊案
這起事件,讓人們不禁回想起羅浮宮歷史上幾次著名的竊案。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1911
年館內油漆工文森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將《蒙娜麗莎》藏在衣服下偷走,
讓這幅畫作一舉成名。此外,1976年查理十世的鑽石寶劍、1990年雷諾瓦的畫作也曾被盜
。然而這次劫案的背景,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正經歷一波令人不安的博物館竊案浪潮。
今年九月,竊賊從距離羅浮宮僅幾站地鐵的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用噴燈和砂輪機盜走價值
約70萬美元的原生金塊;同月,利摩日的國立陶瓷博物館價值約950萬歐元的中國瓷器被
盜;去年十一月,巴黎的干邑-傑博物館(Cognacq-Jay Museum)遭手持斧頭和棒球棒的
歹徒洗劫。
荷蘭藝術犯罪專家亞瑟·布蘭德(Arthur Brand)指出,鑑於近期的犯罪模式,羅浮宮失
竊並不令人意外,但闖入法國最重要的博物館盜竊王室珠寶,「堪稱藝術盜竊的終極之作
」。這起事件也迅速演變為一場政治風暴。右翼議員埃里克·西奧蒂(Eric Ciotti)怒
斥:「政府任由王室珠寶被盜,這是其崩潰的終極象徵!當國家連自己的珍寶都無法保障
,整個民族便岌岌可危。」共產黨參議員伊安·布羅薩(Ian Brossat)則質疑,去年夏
天羅浮宮員工就曾因博物館過度擁擠、工作條件惡劣而罷工示警,「為何部長沒有聽取他
們的警告?」
諷刺的是,馬克宏總統在今年一月才宣布將對羅浮宮進行大規模翻新擴建,並承諾將改善
安全設施。如今,這番話言猶在耳,國寶卻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洗劫一空。內政部長努涅
斯無奈地表示:「近年來羅浮宮的安全措施已有所加強,但我們無法防範一切。」這句話
,為這起震驚全球的劫案,留下了一個沉重而無力的註腳。
───────────────────────────────────────
法國檢察官:4人參與羅浮宮竊案 財損估達8800萬歐元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220005.aspx
中央社 綜合巴黎外電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19日遭賊竊闖入並偷走多件珠寶館藏,一名巴黎檢
察官今天表示,這起膽大包天的竊案造成財損估達8800萬歐元(約新台幣31億3200萬元)
。
法新社報導,巴黎檢察官貝庫歐(Laure Beccuau)告訴法國RTL廣播電台說,羅浮宮博物
館館長預估的財損是這個數目,不過,如果竊賊「起歹念想熔化珠寶」銷贓,變現金額將
會低於該數目。
法國文化部日前表示,以下8件物品確認遭竊:瑪麗-艾蜜莉王后(Queen Marie-Amelie)
與奧坦絲王后(Queen Hortense)珠寶套組的冠冕、瑪麗-艾蜜莉王后與奧坦絲王后藍寶
石珠寶套組的項鍊、瑪麗-艾蜜莉王后與奧坦絲王后藍寶石珠寶套組的一只耳環、法蘭西
皇帝拿破崙(Napoleon)妻子瑪麗-路易絲皇后(Empress Marie-Louise)套組的祖母綠
項鍊、瑪麗-路易絲套組的一對祖母綠耳環、被稱為聖物匣式胸針的胸針、拿破崙三世(
Napoleon III)之妻尤吉尼皇后(Empress Eugenie)的冠冕,及尤吉尼皇后的大型蝴蝶
結胸衣飾(胸針)。
蒙面竊賊總共盜走9件19世紀王室珠寶,但逃離時遺落尤吉尼皇后的后冠,導致這件珍品
受損。根據羅浮宮網站,這頂后冠鑲有1354顆鑽石和56顆祖母綠寶石。
貝庫歐證實有4人參與19日竊盜案,並表示當局正在分析犯案現場發現的指紋。
調查人員正仔細檢查羅浮宮周圍及巴黎主要道路的監視器畫面,尋找這4名竊賊蹤跡。他
們犯案後騎乘摩托車逃逸。
法國官員表示已出動一組60人調查團隊處理此案,初步研判是犯罪集團精心策劃和執行這
起竊盜案。
這起案件再度引發外界熱議法國博物館維安不足,法國司法部長達馬南(Gerald
Darmanin)坦言羅浮宮維安確實有漏洞。
內政部長努涅斯(Laurent Nunez)指出,這起竊案過程僅短短7分鐘,據信是經驗老道的
團隊所為,有可能是「外國人」。(編譯:洪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