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21 15:12:58標題: 高市早苗在眾院首相選舉勝出 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210116.aspx
中央社 記者戴雅真 東京專電
日本眾議院今天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獲得多數支持,獲指名為日
本第104任首相,即使參議院投票結果不同,根據日本憲法規定,她也將成為日本史上首
位女首相。
日本的首相指名選舉是在參眾兩院全體會議上分別進行記名投票,獲得超過半數選票的議
員即當選首相。若無人過半數,則由得票數前兩位的議員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較多者當
選首相。
若兩院指名結果不同,且在兩院協議會也無法達成共識,根據日本憲法規定,以眾院的投
票結果為準。
因此,實際上高市在眾院被選為首相,也就代表她篤定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日本第
104任首相。
新內閣預計於本週內成立,將面臨經濟振興和外交安全等多項課題。高市早苗預定於24日
發表施政方針演說。(編輯:周永捷、陳妍君)
───────────────────────────────────────
自維聯盟簽字拍板 高市今成首女日揆 自民黨納維新會三大條件:副首都社保改革削議席
https://is.gd/X8G8NU
https://i.imgur.com/S8sCOwJ.jpeg
【明報專訊】
日本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周一(20日)就12項政策達成共識,正式同意組成聯合政府。自
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與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昨天在國會簽署聯合執政協議書,維新會將在今
天(21日)臨時國會的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支持高市,意味高市篤定成為日本首名女首相
。然而,「自維聯盟」在參眾兩院皆未過半,高市仍需爭取其他在野黨支持才能通過各項
政策,尤其是追加預算案。
政治資金食品消費稅 定新機制協商
高市在與吉村簽署協議時說:「我非常期待與你合作,共同增強日本經濟實力,並重塑日
本成為對未來世代負責任的國家。」吉村表示,他確信雙方「對推動日本前進的熱情是一
致的」。公明黨宣布退出聯合政府僅10天後,自民黨迅速完成重組執政聯盟。根據合作協
議,自民黨接受維新會提出的三大核心條件:
(一)推動災害發生時支援首都運作的「副首都構想」,力求明年在國會完成立法;
(二)落實社會保障改革,且同意定期持續協商;
(三)削減眾議院一成議席數目,將在臨時國會提相關法案並推動通過。
至於存在重大分歧的廢除企業及團體政治獻金及停徵食品消費稅兩年政策,自、維同意設
立新協商機制繼續討論,其中企業獻金議題定在2027年9月高市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屆滿前
得出最終結論。
自民黨曾向維新會提出「閣內合作」,邀請維新會成員出任內閣、副大臣及政務官,但維
新會堅持以「閣外合作」形式參與政權運作。吉村解釋稱:「我們目前仍是一群缺乏執政
經驗的議員,所以與其爭取內閣職位,我們更希望先以執政聯盟身分,專注落實我們的政
策。」不過,維新會國會對策委員長遠藤敬將兼任首相補佐官,這是考慮到自維將面對少
數派執政困局,遠藤與朝野各黨均有聯繫,將可擔任政府與在野陣營之間的溝通橋樑。
高市內閣女性料新高 維新會暫不加入
自、維兩黨在眾議院共擁231席,雖仍差兩席未過半,但足以確保高市在周二的國會首相
指名選舉中勝出,高市同日將就任首相,並公布內閣名單。高市曾承諾將內閣的女性比例
提高至「北歐水平」,其中財務省出身的參議員片山皋月有望成為日本首名女財相。安倍
晉三第二次拜相時,在2014年9月創下5名女性閣員的紀錄,但個半月後其中二人即涉及醜
聞下台。
高市主張「負責任的積極財政」,提倡增加開支及減稅以緩衝消費者面對的通脹壓力,並
批評日本央行加息的決定。野村證券策略師清水文香(音譯)表示:「市場期待高市的經
濟政策,包括財政擴張和貨幣寬鬆,似乎正推升股價及令日圓走弱。」受自維聯盟建立的
消息刺激,東京股市昨一度升逾3%。分析認為,主張削減預算的維新會可能會限制高市部
分支出計劃。維新會與高市在國家安全及移民政策上皆立場強硬,主張修改和平憲法,擴
大國防建設以威懾中國,並實施更嚴格移民管制。
(路透社、朝日新聞、每日新聞)
知多點:日首相指名選舉 參眾院分開投票
國會參眾兩院分頭舉行議員記名投票,在首輪投票未有任何候選人得票過半下,將由得票
最多的兩名候選人躋身次輪決選。決選採取多數制。按慣例參院議長將不參與投票,而眾
院議長和兩院副議長參與投票。
如兩邊投票結果不相同,將召開「兩院協議會」,由獲三分之二成員支持的候選人當選。
若無法達到該情况,採取眾院結果優先決。
候選人資格方面,按憲法參選人必須是國會議員以及持平民身分,由於眾議院實際地位較
高,因此一般來說參議員不會參選,參選並獲指名的通常是眾議員兼政黨黨魁。
(讀賣新聞)
日「政界再編」首幕總結:自民黨暫保政權 下回大選見真章
隨着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敲定聯合執政協議,石破茂辭職引發的連鎖反應暫告一段落。然
而,這場被日本輿論稱為「政界再編」(即政壇重組)的洗牌大概才剛開始,各大政黨按
其政策主張、意識形態和政治利益重新合縱連橫,到底是短暫還是長久、疏遠還是密切、
無力還是有效,仍有待選民的重新檢驗。換言之,日本政壇重組會如何發展下去,還看被
認為有可能在明年初舉行的下回大選。
公明黨退出 挫自民黨擴聯盟美夢
在黨總裁選舉前,自民黨人顯然發着擴大執政聯盟來鞏固政權(重建參眾兩院議席過半)
的美夢,尤其是原先熱門小泉進次郎的政治靠山菅義偉幕後拉攏維新會,在永田町已非秘
密。惟「自公+1」構想的暗湧,在於受自民黨統一教會和「回扣門」醜聞(即「政治和金
錢」問題)間接拖累的公明黨也有離心。
高市本月4日當選自民黨總裁後,竟未先安撫威脅如她上位則可能退出執政聯盟的公明黨
,翌日反而先跟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秘密接觸。高市之後跟公明黨代表齊藤鐵夫首
次會面時就「歷史認識」和「過度排斥外國人」問題上達成共識,但在「政治和金錢」問
題未過關,尤其是高市任命「回扣門」其一最受爭議人物萩生田光一擔當黨要職,而且自
民黨抗拒公明黨主張向企業政治捐款設限的提案。
到10日齊藤跟高市再會面後,正式投下自公聯盟解體的政壇震撼彈。外界認為,高市原已
為玉木預留副首相暨財相的禮遇,但國民民主黨因公明黨退出而卻步。原已積極串連在野
陣營推動政權輪替的立憲民主黨,則趁機促進「立民-國民-維新」三黨合作(並醞釀邀請
公明黨),甚至拋出玉木拜相的誘餌,但玉木一邊表態有當首相的覺悟,一邊逼迫立民遷
就自己的政策立場。在「立國維」合作陷僵局下,維新會決定重新接過自民黨橄欖枝,只
是這次來自高市而非小泉——其實維新會和高市的政策立場分歧也有限,右翼意識形態更
是相近。
自公聯盟過去26年來大部分時間穩定日本政局,其合作基礎是選舉配票和權力共享,但兩
黨意識形態和政策立場的差異頗為明顯,尤其是安倍晉三回朝後力推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
的解釋,作為集體自衛權的法律基礎,跟公明黨一貫和平主義立場相違背。如今自公聯盟
失去國會多數,兩黨另尋出路,引發這次「政界再編」。
理念近高市遠立民 玉木猶豫失機
從高市當選自民黨總裁以來的日本政局發展,可見各黨合縱連橫時,意識形態和政策立場
的相合程度要比以往更關鍵。以玉木雄一郎為例,他會在高市和立民之間猶豫並非無因—
—事實上,立民、國民兩黨雖系出同源(可追溯至2009至2012年執政的民主黨),但當初
「分家」原因正是政策立場迥異——在積極財政、反間諜法立法、外國人議題、核能、安
全保障等主要政策上,玉木的立場跟高市非常接近,反跟立民頗為水火不容。這可解釋為
何玉木當初對高市的邀請顯然心動,卻向捧自己拜相的立民黨諸多要求。玉木如今仍向高
市示好,表態願在經濟財政等雙方理念一致的政策議題上合作。
維新會保持距離防受拖累
然而,在群雄並起的當前國會形勢下,即使是自民黨也難以組建穩固的執政聯盟,維新會
這次雖肯聯手,但暫拒派員入閣,顯然有觀察自民黨和提防受其過分拖累的意味。在財政
和安保議題方面,高市早苗要推動自己政策料不會有過多阻力,但在政治和金錢問題上,
高市甚至未必可保證獲維新會支持,隨時成為引致她被自民黨內部逼宮或被迫提前大選的
導火線。
無論如何,這場令和時代的「政界再編」大戲,只是過了執政聯盟重構的第一幕,其結果
就是自維聯盟取代自公聯盟。惟目前政治平衡仍顯得脆弱下,提前大選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這會否觸發進一步「政界再編」值得關注。
明報記者
───────────────────────────────────────
「政策控」高市早苗 打動維新會共譜新局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28890
自由時報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日報導
日本首位女首相在望
即將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高市早苗,能夠在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後,在短短五天內與
日本維新會結盟,除了雙方理念相近、各取所需之外,高市的誠懇與對治國大業的熱情,
讓維新會的兩位共同黨代表吉村洋文與藤田文武敬佩不已,推祟高市是「值得學習的政治
家之一」,可說是促成兩黨聯姻的最大動力。
高市在本月四日當選自民黨總裁,被視為打破日本政治的「玻璃天花板」,不料「玻璃天
花板」的構造並非單層。接著,高市十日又面臨結盟廿六年的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原本在總裁選舉前各方就研判,高市較可能與稅制改革主張相近的國民民主黨合作,但公
明黨的退出打亂佈局。由於國民民主黨舉棋不定,高市決定另覓新的合作對象。原本在選
前與小泉進次郎初步達成聯手共識的日本維新會,並未料及小泉會敗選,而最後找上他們
的會是高市。
高市當選總裁後,八日與自民黨幹部拜會維新會黨團,當時雙方尚無合作跡象。藤田表示
,當時他只是禮貌性地將他對憲法第九條修正的構想、國防方針、外國人政策、情報、反
間諜法等相關的提案和手冊送給高市。
結果,在十五日自民、維新兩黨舉行黨魁會談,開始協商合作的可能性時,高市竟然拿出
藤田送她的手冊,裡頭劃了很多紅線,並標示重點。高市在短短一週內將厚厚的手冊全部
看完,而且充分理解維新會的主張,還清楚地記在腦子裡。雙方會談時,高市還拿出手冊
說,「重點在這裡對不對?」。對於他們的提問,高市仔細聆聽,並以她的想法清楚地回
答。
高市是日本政壇有名的「政策控」,不擅於應酬、喜歡關在家裡研究法案和政策。藤田雖
然早有耳聞,卻仍實際感到震撼。他說,即使對維新會這種在野黨,和他們這類年輕政治
人物,高市仍是禮數周到地正面迎戰,讓他感到十分感謝與敬佩。
吉村和藤田一樣,也被高市的熱情點燃「小宇宙」。身為大阪府知事,吉村起初是透過電
話和高市交談,由於實在太熱血,他在十五日當天也特地從大阪趕到東京參加黨魁會議,
現場交手讓他相信兩人有共同的「波長」。他和藤田對高市都不是僅止於「表面友好」,
而是從政策內容、溝通態度、準備充分等面向,給予高市最高的肯定。
───────────────────────────────────────
不當柴契爾 但學梅克爾:一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權力運作模式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84599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在國會指名選舉中當選,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日本《President》雜誌前總編輯小倉健一撰文批評,高市為確保權力,背棄保守派信念
,她不當「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轉向德國前首相梅克爾的務實路線,借鑑在
野黨政策穩定政權,淪為「投機政客」。
高市長期以保守派「鐵娘子」形象示人,崇尚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強調靖國神社參拜等民
族主義立場。但在秋季例大祭前,她以「外交考量」放棄參拜靖國神社,震驚支持者。小
倉健一批評,這顯示高市為登首相寶座,向黨內自由派、日本維新會及中韓等鄰國妥協,
淡化「保守之星」光環。此舉與柴契爾的堅定信念相反,更似梅克爾的務實執政,後者以
吸納對手政策,如最低工資、去核削弱在野黨,換取16年穩定政權。
自民黨在眾議院失去單獨過半數,公明黨又退出執政聯盟,高市轉而與日本維新會及理念
迥異的NHK黨結盟。她全盤接受維新的「國會議員總席次削減」條件,無視自民黨內阻力
,展現「梅克爾式」妥協。小倉指出,高市將借鑑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的經濟政策,如減
稅應對物價上漲,作為未來數月施政重點,帶來短期經濟穩定,例如儘速追加預算。
小倉建議,投資者無需關注高市記者會,而應聚焦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的政策文件,這些
將成為高市「抄襲」的藍本,搶先佈局市場先機。
高市放棄「鐵鎧」,選擇無意識形態的靈活策略,短期或穩政權,長期卻恐陷停滯。柴契
爾以信念促改革卻分裂英國,梅克爾以妥協穩德國卻招致無聊評價,高市選擇後者,未來
是「改革者」或「投機政客」,仍待觀察。小倉結論,這場「無原則的政治鬧劇」已開幕
,投資者應密切觀察在野黨動向,洞悉日本政經下一步。
───────────────────────────────────────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 日本首位女領導人延續安倍路線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210117.aspx
中央社 記者戴雅真 東京專電
日本國會今天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465個席次中拿下237
票,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數支持,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
相。
30年從政路
高市早苗現年63歲,從政逾30年。1993年以無黨籍身分首次當選眾議員,之後9度連任,
政治歷練豐富。1996年加入自民黨後,歷任沖繩及北方對策擔當大臣、經濟產業副大臣、
通商產業政務次官、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及總務大臣等要職。
她出身電視節目評論界,擅長政策論辯,被視為保守陣營的論戰型政治人物。
高市的政治生涯深受前首相安倍晉三提拔與影響。2006年安倍首次執政時,她首次入閣,
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負責沖繩北方對策、食品安全與少子化等議題。
2014年,安倍再度執政時任命她為日本首位女性總務大臣(相當於內政部長),任期累計
近1500天,為歷代最長之一,確立其黨內地位。
她與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會」關係密切,為黨內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她主張修改憲法
第9條、提升自衛隊角色、擴大科技與產業振興政策,理念上延續安倍晉三「積極和平主
義」與「自由開放印太」戰略,被外界視為「安倍路線繼承者」。
「高市經濟學」承襲安倍理念 主張減稅與積極財政
在經濟政策上,高市主張延續「安倍經濟學」三支箭: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改革,
並提出以自身名字命名的「高市經濟學(Sanaenomics)」。
她認為日本潛在成長率長期停滯,應採取擴張性政策振興產業。其經濟藍圖主張政府主動
投資科技與能源轉型領域,帶動就業與創新。
高市強調「減稅與擴大公共支出」並行,以刺激內需與企業投資,同時反對日本央行過早
升息,認為金融緊縮將削弱復甦動能。
高市在選舉政見中提出削減燃油稅、檢討臨時稅率、設置福利稅收抵免、強化外資投資審
查、制定反間諜法等。她主張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時代,日本必須以產業政策帶動科技自
主,減少對中國關鍵原料與半導體製程的依賴。
https://i.imgur.com/Cwcw8o4.jpeg
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她被視為
「安倍路線的繼承者」。(中央社製圖)
外交方針:深化日美同盟 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
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高市將日美同盟視為日本外交與安全的基石。她在選前接受美國華
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提問時指出,「日美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
與繁榮的根基」。
她強調,在中國、北韓與俄羅斯軍事活動日益頻繁的情勢下,日美必須加強合作,共同應
對挑戰,提升嚇阻力與反應力。
經濟面上,她主張推進日美投資與貿易協議,落實7月達成的關稅協定,確保日美在經濟
安全上的實質合作。她並指出,日本將繼續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FOIP)構想,鞏固
與美國、印度、澳洲及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建立更堅固的區域安全網絡。
國防戰略:提升自衛隊功能 建構「國防軍」
在安全保障領域,高市主張擴大防衛能力,推動自衛隊「國防軍化」,強化遠距打擊與網
路戰力。
她支持將防衛預算逐步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2%,並發展飛彈防禦系統、人工智慧
(AI)武器、太空與電磁波作戰技術,以應對複雜的新型安全威脅。
她表示,日本需在「自由民主夥伴國」的聯合架構中提升嚇阻能力,並透過多邊合作強化
集體防衛網絡。
對中與對台政策:強調台海和平 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高市對中國立場強硬,長期關注台海局勢。她在哈德遜研究所的書面回答中明確指出,「
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是日本關切的議題」,並強調「絕不能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
現狀」,呼籲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
她形容台灣是日本「極為重要的友人與夥伴」,雙方共享自由、民主與法治等價值觀。她
重申「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指出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110公里,若台海爆發衝突,
日本勢必受到直接影響。
高市強調,雖然日本與台灣無正式邦交,但在經濟、科技與人道領域的實務合作「應該更
加深化」。她也呼籲,為防止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日本與台灣及歐美民主國家應建
立「準安全同盟」,共同維護地區和平。
高市在宣布參選自民黨總裁時曾表示,「日本正面臨來自內外的巨大危機,必須建立能讓
人民的不安轉變為希望的政治」。
她主張,在能源、少子化、經濟安全與國防等多重挑戰下,日本需要能明確指示方向、敢
於決斷的領導。
外界認為,高市的當選不僅象徵女性政治參與的新里程碑,也意味日本保守派在「後安倍
時代」的再整合。她將以「安倍學派」繼承者的姿態,推動憲改、加強國防、促進經濟復
甦與強化印太戰略。
順利當選首相的高市不僅改寫日本政治史,也將在外交與安全上,讓日本於印太與台海局
勢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編輯:周永捷、陳慧萍)
───────────────────────────────────────
日本維新會從地方走到執政核心 政治影響力勢必擴大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210118.aspx
中央社 記者戴雅真 東京專電
日本維新會正式加入執政聯盟,與自民黨攜手組成「自維聯合政權」,並在首相指名選舉
支持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促成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誕生。雖然維新決定不入閣、採
「閣外合作」形式,但作為執政陣營,其政治影響力勢必持續擴大。
日本國會今天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465席次中拿下237票
,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數支持,獲指名為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
首相。
地方起家 以改革打出大阪模式
日本維新會前身為2010年成立的地方政黨「大阪維新會」,以「大阪都構想」為號召,主
張消除府市二重行政、推動地方分權。歷經多次分合與轉型,如今發展成為「日本維新會
」,目前在國會擁有眾議院35席、參議院19席。
維新的起點與自民黨有著密切淵源。2010年,大阪自民黨分裂為改革派與保守派,改革派
以橋下徹、松井一郎為核心,成立「大阪維新會」,自此掌握大阪政權。
2008年,律師出身的橋下徹以電視名人之姿當選大阪府知事,年僅38歲,成為史上最年輕
知事。2010年,他與30名支持改革的議員(多數來自自民黨)創立大阪維新會,初期允許
「雙重黨籍」,只要認同「重振大阪」理念即可加入。後來自民黨內青年與改革派紛紛轉
籍,幾乎把大阪自民黨挖空。
2011年4月的統一地方選舉中,維新大勝、議員席次突破百人。同年11月的「大阪雙選舉
」中,橋下辭去知事改選市長、松井當選府知事,雙雙勝出,確立維新在大阪政壇壓倒性
優勢。
進軍國政 從地方勢力到全國政黨
2012年9月,橋下以大阪維新會為基礎成立「日本維新會」,正式進軍國政。同年12月眾
議院選舉中,維新一舉奪下54席,躍升為第二大在野黨。
2012年11月,維新與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創立的「太陽黨」合併,石原就任代表(黨
魁)。然而,兩個派系在黨內始終存在對立,也被稱為「東西對立」,最終於2014年決裂
。石原派成立「次世代黨」,橋下派則重新以「日本維新會」名義結黨,並與「眾人之黨
」分裂出的「連結黨」合併為「維新黨」。
大阪都構想 二度公投皆險敗
橋下徹創黨理念是「以大阪都構想,讓大阪再次偉大」。構想旨在把現行制度改為類似東
京都的「都區制度」,廢除大阪市、分設多個特別區,重新分配財源與行政權,使大阪府
市一體化運作。
2015年5月舉行第一次「大阪都構想案」公投,以約1萬票之差遭否決,橋下宣布市長任期
屆滿後退出政壇。之後,橋下與松井退出維新黨,重組「大阪維新會」。同年11月大阪雙
選舉中,松井連任大阪府知事,橋下指定的接班人、眾議員吉村洋文當選大阪市長。2016
年8月,政黨再度改名為「日本維新會」,沿用至今。
2019年,吉村洋文與松井一郎對調職務,再次推動公投。然而2020年11月的第二次公投,
仍以1.7萬票之差否決,松井宣布任期屆滿後退出政壇。
去年眾議院選舉,黨魁馬場伸幸因日本維新會表現不佳引咎辭職,吉村洋文當選黨魁。目
前,日本維新會仍牢牢掌握大阪府知事與市長兩大職位,並在府、市議會都擁有絕對多數
。大阪市議會中維新43席、自民11席;大阪府議會中維新51席、自民僅有6席。
透過推動地鐵民營化、財政改革與地方治理創新,維新贏得廣泛支持,成功讓大阪自民黨
淪為地方少數勢力。這個從地方起家的政黨,如今不僅進軍中央,還成為日本政局新權力
平衡的關鍵角色。(編輯:陳妍君)
───────────────────────────────────────
小野田紀美 從高市鐵粉變成可靠左右手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218643
自由時報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1日報導
可望進入高市內閣的參議員小野田紀美,是高市這次參選自民黨總裁時競選團隊的主要幹
部之一,她成功地扮演「早苗隊隊長」的角色,在適當的時機為團隊帶來活力。高市早苗
曾在一次助講說,小野田不是「妹妹」是「可愛的女兒」,如果要用台灣的政治人物來類
比,很接近「小英與美琴」組合。
高市將任用小野田擔任經濟安保相,這是小野田首次入閣,經濟安保相也是高市上一個內
閣職務,她交棒給最能信任的小野田擔任,小野田也將負責近期最受日本民眾關心的外國
人政策。
1982年出生於美國的小野田,是美日混血兒,不過一歲以後就搬回日本岡山,父親在她兩
歲時人間蒸發,留下她和媽媽,還有未出生的妹妹。單親家庭長大的小野田姊妹非常獨立
,感情融洽,擁有美國血統的兩姊妹都身材高大,五官立體,但她們並沒有走模特兒的路
線,小野田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CD、遊戲製作公司,負責公關與行銷,2011年當選東京都
北區議員,2016年當選岡山縣的參議員。妹妹的職業是大卡車司機,也曾兼差擔任她的秘
書。
小野田擔任參議員後曾擔任自民黨的網路媒體局次長,當時策劃的網路節目,有一個系列
為「突襲!隔壁的議員會館」,小野田是初生之犢,拿著麥克風突襲黨內資深議員的辦公
室,高市早苗和安倍晉三都被她「騷擾」過,透過小野田百無禁忌的提問,也讓該系列的
專訪變得生動有趣。
2018年底,小野田因為這個系列第一次與高市有近距離的接觸,畢竟高市是眾議員,小野
田是參議員,兩人問政的空間不同,資歷也相差懸殊,這次專訪,小野田第一次和高市交
換名片。
不過小野田有多次公開說過,她從擔任地方議員時就是高市的粉絲,一路追蹤高市的腳步
進入國會,從未掩飾她對高市的仰慕。
高市也對小野田極為賞識,在2022年的小野田競選參院員連任時,高市在助講時表示,小
野田不是「妹妹」是「可愛的女兒」。
小野田因為修憲、安保政策等主張與執政聯盟的公明黨不同,雙方關係惡劣,2022年競選
連任時,公開聲明不接受公明黨的協助,她也是32位自民黨區域候選人中,唯一未獲公明
黨推薦的候選人,小野田一戰成名,以得票54%的超高票當選。
安倍在2022年7月8日於奈良的街頭助講時遭到暗殺身亡,而前一天晚上就是去岡山為小野
田站台,日媒報導,兇嫌其實在該場演講就準備動手。
小野田公開挺高市,但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因為同為岡山選出的眾議員加藤勝信也有
參選,在地方的潛規則下,小野田被迫必須支持加藤,她也因此遭到高市粉絲的責備,選
後她表明在第二輪時投給了高市。
今年加藤加入小泉進次郎的陣營成為小泉團隊的競選總幹事,小野田擔心再次被同鄉綁架
,利用社群平台先聲奪人,表示力挺高市,結果也順利進入高市團隊,成為早苗隊的隊長
。小野田以活力帶動團隊,高市當選總裁後她發表感言說,她從擔任地方議員時就追著高
市的腳步,這樣一路應援了十幾年,現在覺得真的太好了,她也強調,未來恐怕將是荊棘
之路,高市想要重置自民黨的「背脊骨」,她希望在場的議員能夠當「肌肉」,這樣才能
讓自民黨有力量再次站起來。
───────────────────────────────────────
石破茂內閣總辭 自民黨與公明黨合作26年告終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210062.aspx
中央社 綜合東京外電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上午率領內閣總辭,並發表執政一年多來的感想。而石破茂卸下首相
職務,也代表公明黨與自民黨合作26年的關係劃下句點。
時事通信社報導,石破茂今天回顧執政一年多的經歷,並提到與美國川普政府協商關稅時
強調,「實現對日美雙方都有利的協議」。
他也提到作為少數執政黨在國會運作面臨的嚴峻挑戰。他說:「我始終懷抱著真誠且鄭重
的態度面對各政黨與黨團,並以抱持誠實地向民眾說明的理念,全力以赴。」
石破茂去年10月1日就任日相,在職天數共386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任的36名日相之
中,在職長度排名第24位的人。
由於公明黨不滿自民黨未充分說明「政治與金錢」問題,本月稍早決定退出聯合政府等因
素,導致日本政壇出現劇烈變化,加上自民黨總裁與首相由不同人擔任的局面持續延長,
因此石破茂的在職天數超越前首相菅義偉的384天。
石破茂去年就任後,隨即解散眾議院並舉行大選,但由於自民黨派閥政治獻金事件使民眾
不信任感強烈,最終使執政黨失去眾院過半席次。之後,他雖致力與美方協商關稅,但在
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再次受挫,也在參院成為「少數執政黨」,最終在黨內的壓力下宣
布辭職。
日本國會今天下午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新任總裁(黨主席)高市早苗,有望被指
名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並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編譯:楊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