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16 09:04:02標題: 川普嗆停購大陸食用油 報復陸方不買黃豆「敵對行為」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9073123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陳宥菘、謝守真、大陸中心、編譯葉亭均、周辰陽/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情勢持續升溫,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表示,他考慮對中國採取報復性的貿易行動
,包括停止採購中國食用油;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表示,中國一貫的霸凌策略對
美國沒有用,呼籲中國必須上談判桌與美國溝通。
川普十四日在社群平台表示,他相信中國是有目的性地選擇不購買美國黃豆,讓美國黃豆
農民遭遇困難,這是經濟上的敵對行為。川普說,美方正考慮報復行動,包括終結中國食
用油和其他產品貿易;他說,美國可輕易生產食用油,無須向中國購買。
哈塞特:川普願談生意、也善談判
哈塞特十四日接受福斯新聞網訪問表示,中國上周的確對美國使用了傳統的霸凌策略,不
但在川習會前夕告訴媒體,他們要封鎖稀土,也不願接聽美方電話說明情況;中國的手段
是他們一貫霸凌手法,但對美國沒用。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十四日接受CNBC專訪時則透露,美中官員本周一已在華盛頓舉行
工作層級會談,他認為雙方仍有機會解決關鍵礦物出口限制的爭端。
針對美國是否會對大陸商品加徵百分之一百關稅,葛里爾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
國人的行動,是他們選擇讓局勢大幅升級」。
葛里爾說:「我們認為仍有機會解決問題,但不能允許中國維持這樣的制度,讓他們對全
球的高科技供應鏈擁有否決權。我想他們已經發現自己太過分了」。
哈塞特則說,川普永遠願意談生意也善於談判。他引述貝森特說,中國必須加入國際社群
行列,而非擅自採取封鎖,並指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對美出口已減少超過一半,中國今年
把很多應該賣給美國的產品賣到歐洲,但歐洲也面臨中國祭出的稀土管制,對中國經濟來
說不是一件好事。
哈塞特說,美方期待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好關係,以及對中國加入守法的國
際社群的期待;不過,美國對中國也有很多籌碼,希望中國能夠回到談判桌,盡快與美國
財政部長貝森特一起協調,讓事情取得進展。
貝森特:川普、習近平仍計畫會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十五日表示,他預期美國總統川普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
貝森特也預告說,川普此趟亞洲行會先訪問日本,再前往南韓參加APEC領袖峰會。他
也會提前啟程與中方代表見面。
貝森特說,川普與習近平之間有非常好的關係,他們對彼此的信任也是美中情勢尚未升溫
的原因。他相信美中情勢仍有機會降溫,貝森特並指出,美國有比稀土更強大的反制手段
。路透日前報導指出,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哈山預告川普預計廿六日訪問馬來西亞,將與大
馬共同見證泰國和柬埔寨簽訂停火協議。
大陸航空業 籲美撤銷「禁飛俄領空」命令
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之際,美國政府上周提議禁止大陸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線飛越俄羅斯領空
,最快下月生效。多家大陸主要航空公司近日聯合致信美國運輸部,要求停止實施此禁令
。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表示,美方對大陸航空公司運營施加限制,不利兩國人員往來,
也損害自身利益。他並指,美國公眾也提出了大量反對意見,中方支持大陸企業維護自身
合法權益。
美國運輸部九日發布擬議命令稱,美國航空公司長期對大陸航空公司飛越俄羅斯領空的安
排表示不滿,理由是對方得以縮短航程、減少燃油消耗、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明顯優勢。
美國運輸部指,已給大陸航空公司兩天時間回應這項提案,最終命令最快可能在十一月生
效。
路透昨報導,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六家大陸主要航空公司十四日呼籲美
國政府停止這項禁令。東航在文件中指出,此舉可能會讓飛行時間延長兩到三小時,顯著
增加轉機延誤的風險,並導致燃油消耗上升。
中國國航和南航則說,這項決定將對大量中美乘客造成不利影響,「他們的旅行計畫將被
破壞」。同時,美國聯合航空點名呼籲美國政府將該禁令擴大至香港國泰航空,指其美國
航線也途經俄羅斯領空,及其他香港航空公司。
自從俄羅斯二○二二年三月入侵烏克蘭後,俄國與美國互相禁止對方航空公司飛入己方領
空。由於大陸航空公司不受俄羅斯領空禁飛限制,被視為利用此一優勢在國際航線上擴大
市場份額。據報導,美國航空協會、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等對美國運輸部新措施表示
讚賞,並呼籲繼續維持美國和大陸航空公司客運航班數量的平衡。
美媒:習近平賭川普「難忍股市大跌」 自認找到美方弱點
華爾街日報十四日報導,美中貿易戰再度激化,但北京認為已找到華府的致命弱點,就是
美國總統川普對股市的癡迷。
接近北京決策圈人士透露,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押注美國經濟無法承受美中長期貿易
衝突。中方堅持立場,是相信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將重創市場,市場可能再度崩潰,終將迫
使川普在本月底舉行的川習會上進行談判。
川普積極行使權力,但股市始終能制衡川普。川普常將股市視為經濟政策的即時指標,並
在社群媒體上吹捧股市創新高,將功勞歸於政府的放鬆管制與減稅等政策。相反地,當股
市波動,特別是對他的激進貿易政策作出反應時,他常會退讓或提新方案。
許多經濟學家警告,美國難以承受另一場重大美中貿易衝突。市場十日對中國新稀土限制
及美國可能反制的劇烈負面反應,再次提醒美國經濟脆弱性,也是北京想利用的漏洞。此
外,中國經濟雖長期低迷,前景不確定,但習近平受市場影響的程度極低。
川普十四日在白宮受訪時談及美中貿易爭端,他說,「我和習近平有很好的關係,但有時
他會有點焦躁」。川普承認中方近期稀土出口管制到最新航運制裁行動的嚴重性,但他捍
衛自己的經濟策略,宣稱「我們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成功」。
接近北京決策過程人士透露,習近平的強硬是因為他相信川普最終會屈服讓步,這種信心
源自五月達成的美中貿易休戰協議,當時川普對中國產品加徵超過百分一百關稅,在中方
用稀土磁鐵作籌碼後讓步。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駐中國大使龐德偉一直在安排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通
話,關注焦點現在轉向預期月底在南韓舉行的川習會。
中共駐美大使:關稅、貿易戰 只會兩敗俱傷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大陸駐美大使謝鋒指出,關稅、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盼美方回歸理
性。同時,謝鋒強調台灣問題是對中美關係最具顛覆性的問題,美方務必恪守一個中國原
則,停止錯誤信號。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指責大陸故意停止進口美國大豆,並表示作為報復措施,將停止從大陸
進口食用油。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下午回應指,「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不符合
任何一方利益,雙方應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礎上協商解決問題」。
據大陸駐美使館官網昨日消息,謝鋒十四日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於紐約舉行之年度頒獎
晚宴上指出,美方再次威脅提高對大陸關稅後,美國股市匯市應聲下挫,並引發全球市場
恐慌。他籲美方在平等協商基礎上對話,不要再走經貿關係緊張升級的老路死路。
謝鋒還表示,「台灣問題是對中美關係最具顛覆性的問題。」美方務必停止歪曲聯大第二
七五八號決議,停止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謬論,不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
大陸不買美國大豆 川普威脅停買陸食用油 誰比較受傷?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71916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14日猛烈抨擊中國暫停採購美國黃豆,形容這是「經濟上的敵對行為」,揚
言美方可能採取報復措施,停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和其他貿易方面的業務往來。
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食用油」主要不是用於烹飪,而是廢棄食用油(used cooking oil,
UCO),用作生質柴油和再生燃料的原料。2024年,中國占美國UCO進口的60%,總量約100
萬噸,價值數十億美元。停止進口將推高美國燃料成本,影響加州和中西部煉油廠,進而
提高汽油和柴油價格。
中國是全球最大UCO出口國,美國占其出口的30-40%。中國可轉向歐洲(荷蘭、英國)和
亞洲市場銷售UCO,且歐盟的再生能源需求正上升。
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動植物油脂約3100萬美元,但這遠小於美國對中國大豆出口的規模
(高峰期達140億美元)。川普稱「美國能輕易生產食用油」,但UCO的國內供應有限,轉
向自產需時間和投資,可能導致短期供應鏈斷裂。
美國大豆出口約40-50%銷往中國,中國凍結採購導致美國大豆價格暴跌,2025年迄今已跌
逾20%,許多農民收成成本高於售價,面臨破產風險。美國農民試圖轉向印度、歐洲或東
南亞,但這些市場規模遠小於中國,且運輸成本更高。中國轉買巴西大豆,導致全球供應
過剩,進一步壓低美國農民收入。川普為鞏固基本盤,考慮推出100億至150億美元的農業
紓困金。
這場對峙凸顯美中貿易戰的互傷性質:中國傷害美國農民,美國的報復則可能自傷能源產
業。短期內,美國農民可能需政府補貼或尋找新市場;長期看,雙方需談判化解,否則全
球供應鏈重組將推高食品和能源價格。從政治角度,北京的策略巧妙,但川普的強硬回應
可能鞏固其支持者,轉移國內焦點。
───────────────────────────────────────
特朗普預測中國將恢復採購美國大豆 農民籲「要貿易,不要補貼」
https://is.gd/kRgJuX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預計在本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北
京將恢復購買美國大豆。然而,白宮官員警告,在聯邦政府仍未重新開放的情況下,對受
困農民的補貼方案將被延後。
作者:陳米亞(法廣)
根據彭博社報導,特朗普周四在白宮對記者說,他計畫在10月底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
會期間與習近平進行會談,並將大豆議題列為優先關切,向他施加壓力,以結束中國長達
數月購買美國大豆的禁令。
他說:「大豆這件事,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進展。他(習近平)有想和我討論的事,我
也有要和他談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大豆。」
這場美中貿易戰對美國農業界帶來嚴重衝擊,尤其是大豆農戶首當其衝。中國作為全球最
大的大豆進口國,於今年春季停止從美國進口此一關鍵農作物,作為對特朗普政府祭出高
額關稅的報復措施。儘管雙方達成部分貿易停火協議,中國依然將採購重心轉向巴西與阿
根廷等其他出口國。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計畫推動農業補助,原先最早將在本周公布,不過,農業部長羅琳
斯(Brooke Rollins)指出,政府暫時無法啟動對農民的援助計畫,原因在於聯邦政府仍
處於資金停擺狀態。她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我們必須先讓政府重新運作,之後才能
推出一項有助於農民長期發展的重大方案。」
大豆農民正面臨銷售市場萎縮的壓力,尤其是曾大力支持特朗普的農業州,因中國長期停
止採購導致農產品滯銷。來自密蘇里州的第四代農民阿諾德(Brad Arnold)告訴美國「
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中國不買我們的大豆,對我們的營運與收入造成巨大影響
。」他說,雖然國內有生質柴油等替代用途,但規模過小,無法彌補失去中國這個主要買
家的損失。
「我們更希望的是貿易,而不是政府補助。」阿諾德強調,農民在土地與設備上的投資龐
大,並非能輕易退出的產業。他說:「你不能今天不種田了,明天就改行。這是長期且沉
重的財務承諾。」
根據美國大豆協會(ASA)數據,在2018年貿易戰爆發前,美國平均每年將28%的大豆出口
至中國。然而該數字於2018-19年度驟降至11%,雖於疫情期間回升至31%,至2023-24年又
降至22%。
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格爾特(Scott Gerlt)指出,目前正值收成季節,年輕農民面臨高風
險,急需市場恢復或臨時援助。他警告:「如果我們現在退出市場,只會促使南美國家繼
續擴大生產,長遠來看不利美國農民。」
來自伊利諾州的農民加夫納(Scott Gaffner)告訴美國媒體CBS,以往大多數來自他600
英畝土地的大豆都銷往中國,但今年無單可接,只能將收成暫存於穀倉等待行情回升。「
我們很焦慮,不明白為何這麼久還未解決。」他批評美中高層在西班牙會面卻關注TikTok
而非農業,「我們的收割時鐘正在滴答作響,時間不等人。」
加夫納認為,一次性補貼並非長遠之計。「我們不想要援助,我們要的是貿易。如果中國
轉向他國建立穩定供應鏈,未來即使美中關係恢復,也難以重拾市場。這對下一代而言,
是個巨大的損失。」他兒子科迪(Cody)則坦言:「若我繼續務農,還得找第二份工作養
家。」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同樣表達憂慮,他種植4,000英畝的大豆、
玉米與小麥。他在雅虎財經的訪問上坦言,與中國的貿易戰正在摧毀產業,「新一季大豆
銷往中國的訂單為零,這對我們產業是五級警報。」
中國過去為美國大豆最大買家,占出口總量25%。但自貿易戰起,中國轉向巴西購買,使
巴西在產量與出口上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