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9-25 13:38:41標題: 盟邦轉向承認巴勒斯坦國 考驗川普中東政策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25538
自由時報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美國多個盟邦近日在聯合國大會期間相繼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反映出國際社會因加
薩戰爭對華府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對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政策構成嚴峻考驗。
路透報導指出,川普上任初期曾承諾迅速解決加薩戰爭,如今卻愈加像旁觀者,遲遲不願
約束以色列。以國總理納坦雅胡本月稍早為打擊哈瑪斯領袖,對卡達展開攻擊行動,甚至
未告知川普,顯示美以溝通出現裂痕,也讓川普政府力促停火與釋放人質的最新努力注定
失敗。
與此同時,英法加澳等美國重要盟邦不顧川普警告,仍於聯大召開前後宣布承認巴勒斯坦
國,凸顯川普在該區域影響力受挫。華府智庫「中東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卡圖勒斯直言,
川普在最重要的以巴議題毫無重大進展,情況比他剛上任時更糟。
川普在中東影響力受挫
這些舉動進一步挑戰川普自稱「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也引發外界質疑其是否真有資格問
鼎諾貝爾和平獎。法國總統馬克宏廿三日在聯大場邊受訪時明言,若川普真想獲得和平獎
,就必須結束加薩戰爭,「有能力做到的人是美國總統,他能做得比我們更多,因為我們
並未提供武器讓這場戰爭持續」。馬克宏強調,川普只有終止戰火,才可能獲得諾貝爾和
平獎。
分析認為,川普不願對納坦雅胡施壓,可能是意識到這場戰爭比他預期更複雜,也可能認
為納坦雅胡終將依自身及以色列利益行事,美國能改變的不多。也有看法認為,川普或是
忙於國內事務而分心。儘管川普曾對納坦雅胡處理加薩戰爭表達不耐,卻在聯大演說重申
對以色列的強烈支持不會因盟邦承認巴勒斯坦國而動搖。
「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中東分析家布魯曼菲德指出,雖然美國盟邦沒有公開
批評川普,但已傳達清楚訊息:「一切取決於川普,他對以色列總理說一句『夠了』,戰
爭就能結束。」
七成六民意指沒資格獲和平獎
華盛頓郵報廿四日報導,該報與益普索(Ipsos )本月中所做民調顯示,七十六%的美國
人認為,川普沒有資格獲得和平獎,認為值得者僅佔廿二%;共和黨人中,認為和不認為
有資格獲獎的比率各佔四十九%。六十%的受訪者對川普處理烏俄戰爭的表現給予負評,
五十八%不認可他處理加薩戰爭的表現。
───────────────────────────────────────
法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建國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25108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尤寶琪/綜合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廿二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討論「以巴兩國方案」的峰會發表演說,正式承
認巴勒斯坦建國,獲得現場一四○多位代表熱烈掌聲。
此舉將激怒以色列與美國。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預計九月廿九日會晤美國總統川普,決定
如何回應,以色列官員透露可能以併吞約旦河西岸作為反擊,而且不排除對法國祭出反制
措施。
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廿二日在聯合國主持這項「兩國方案」解決以巴衝突峰會,馬克宏呼
籲結束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釋放遭哈瑪斯挾持的人質,並重申需要訴諸兩國方案解決以
巴衝突。
馬克宏指出,「沒有任何理由能為加薩戰爭開脫」,而如今「時機已經成熟,緊急狀況無
處不在。和平的時刻就是現在,再拖下去就太遲了」,並表示「法國今天承認巴勒斯坦國
,為了實現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和平共處」。
隨後安道爾、比利時、盧森堡、馬爾他和摩納哥等國也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先前英國、
澳洲、加拿大和葡萄牙相繼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目前聯合國一九三個成員國中,約四分
之三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
然而,這波國際承認巴勒斯坦國風潮,預料不會對當地情況產生任何實質影響。以色列正
對加薩發動另一場大規模攻勢,並在其占領的約旦河西岸擴大屯墾區。
遭美拒發簽證而無法赴紐約與會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在兩國方案峰會發表視
訊演說,呼籲控制加薩地區的哈瑪斯組織向自治政府繳械,並譴責哈瑪斯二○二三年襲擊
以色列。
阿巴斯說,「哈瑪斯將不會在治理加薩扮演任何角色」。由於遭美國拒發簽證,阿巴斯未
能親自出席峰會。
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所在地約旦河西岸城市雷馬拉,當地居民對獲得各國承認反應相當冷
淡,新聞節目幾無播放馬克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畫面,大多數人也不關心。十八歲的居
民柴恩說,當然這是件好事,「但就算全世界都承認,巴勒斯坦處境也不會變好」。
───────────────────────────────────────
日首相石破茂:遲早承認巴勒斯坦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9027693
聯合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石破茂廿三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表示,日本遲早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同時強
烈譴責以色列地面進攻加薩。
目前近八成聯合國會員國已承認巴勒斯坦國。在加薩戰爭將滿二年之際,英國、加拿大與
法國等多國本周紛紛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希望施壓以色列停火。
石破茂在聯大總辯論表示,「以色列官員的言論似乎明確否決巴勒斯坦建國概念,令我相
當憤慨」。
石破茂表示,「對日本而言,問題不是承認巴勒斯坦國與否,而是何時承認。以色列政府
持續的片面行動,令人無法接受。我必須清楚表明,如果再出現阻礙實現兩國方案的舉動
,日本將被迫採取新的因應措施」。
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導致一二一九名以色列人喪生
,引發加薩戰爭。戰爭爆發近二年,以軍行動已造成逾六五○○○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美國川普政府主張,承認巴勒斯坦是在「獎勵」哈瑪斯的攻擊行動。除了日本,南韓與新
加坡同樣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
石破茂表示,「哈瑪斯發動的恐怖活動,以及我們如今在加薩見到的毀滅性景象,令許多
人深感哀痛。最重要的是,巴勒斯坦能以可持續的方式,與以色列和平共存」。
共同社先前報導,美國要求日本政府不要承認巴勒斯坦,甚至稱承認巴勒斯坦將嚴重影響
日美關係。法國、英國則私下遊說日本,在本屆聯大總辯論採取一致立場承認巴勒斯坦。
日本最後選擇「遲早會承認」這項說法。
───────────────────────────────────────
國際承認巴勒斯坦 反制以色列效果有限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50923-S55R
前言:近來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與葡萄牙等國紛紛承認巴勒斯坦,希望給以色列(
在加薩走廊的殺戮)壓力。承認巴勒斯坦的意義為何?承認巴勒斯坦有助以色列停止加薩
戰爭嗎?本文將從以巴衝突的起源,國家承諾的國際法意義,以及學者對現況的分析切入
,盼帶領讀者了解以巴問題的來龍去脈。
台灣醒報 記者呂翔禾 分析報導
近來英國、法國、加拿大與澳洲等國因為以色列持續對加薩走廊進行種族屠殺,紛紛承認
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希望藉此施壓以色列在加薩戰爭停火。對此,外媒綜合報導指出,
明確化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雖讓以色列憤懣,但仍無濟於事;學者黃奎博受訪時坦言,若
區域外強權干涉,或是阿拉伯國家加強合作,加薩戰爭比較有機會結束。
以色列未遵兩國方案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近日紛紛承認巴勒斯坦,以西方國
家來說相當少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紛爭從1917年的《貝爾福宣言》,英國承諾在阿拉
伯人口佔90%的巴勒斯坦地區幫助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就已開始;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
過第181號決議,將巴勒斯坦託管地分為兩個國家: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但以色列透過軍
事優勢與美國支持下,並沒有實際落實兩國方案。
阿拉伯國家雖然發動對以戰爭,盼迫使以色列讓巴勒斯坦建國,但最終多由以色列獲勝,
讓巴勒斯坦無法順利建國。而後來巴勒斯坦也分裂為哈瑪斯與巴勒斯坦自治組織2個武裝
組織,讓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更加複雜化。
2023年10月,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發射超過5千枚火箭彈,造
成以色列有至少1200人死亡、250人被擄走,以色列軍隊隨即展開報復。
西方國家漸失耐心
中間雖然歷經過幾次短期停火,且美國、卡達與埃及等國持續居中協調,但因為以色列堅
持要消滅哈瑪斯,而哈瑪斯希望以色列全面撤出加薩走廊,因此雙方對於長期停火遲遲沒
有共識。從衝突爆發至今,加薩走廊已經有6.5萬人因衝突死亡,過去比較支持以色列的
西方國家,也開始出現不滿。2024年,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
今年9月,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與葡萄牙也相繼宣布承認巴勒斯坦。不過,巴勒斯
坦長期與以色列紛爭下,沒有確定邊界、首都與軍隊,處於「準國家」的處境,若給予國
家承認,在道德與政治上會有不少宣示作用,但對以巴停火幫助恐有限。
承認難改變現狀
《衛報》指出,目前承認以色列主要是表達對於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的不滿,還有強化以
色列非法侵占的依據,並對背後的美國暗助以色列、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以哈停火的
行為表達不滿。但《衛報》也直言,承認巴勒斯坦只是象徵性的,英國前外交部長拉米也
說,這很難改變現狀。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受訪時表示,巴勒斯坦從觀察員變成非會員觀察國,代表愈來愈多
國家在聯合國大會希望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會員國,但在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提案上,因為美
國有5大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讓巴國正式成為會員國的提案屢次遭到封殺,但巴國仍不
斷提案,盼國際看到誰在從中阻擋。
文字承認已不容易
黃奎博指出,近兩年來的加薩戰爭,讓愈來愈多國家支持巴勒斯坦,或是對以色列在處理
巴勒斯坦議題上感到不滿,但承認在國際法上有法律與事實承認,承認後是否會建立外交
關係,都還有很多變數,這些都比較是法律與文字上的行為。雖然對很多國家來說已經非
常不容易,但實際上對以哈停戰的效果仍很有限。
「過去也不是沒有採取過行動!」黃奎博強調,阿拉伯國家曾對以色列發動過軍事行動,
但多以失敗告終,因此後來轉為多邊協商或是第三方斡旋的方式處理,但如今有能力處理
以巴問題的國家,不是反對巴勒斯坦建國,就是處於觀望態度,而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
也不在乎此事的國際觀感。
投鼠忌器難強硬行動
黃奎博歎說,除非區域外強權有具體行動,或是阿拉伯國家團結抵制以色列,加薩戰爭才
可能結束,但國際政治相當複雜,若採取這些行動,也可能引發許多意想不到的後遺症,
因此各國也不敢貿然行動。
全球目前有151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且五大常任理事國中,除了美國以外都已經承認巴
勒斯坦,但因為美國屢屢發動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因此讓巴勒斯坦入會、擁有投票權的
提案都無法通過。以色列則總是以「承認巴勒斯坦將助長恐怖主義」為由,拒絕任何形式
妥協,持續在加薩進行軍事行動,以消滅哈瑪斯為唯一目標。
美國抵制挺巴提案
《紐約時報》刊登投書指出,承認巴勒斯坦以外,各國也要實際讓以色列的侵略行為負起
國際責任。《國際法院》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薩的強制犯罪行為,有關屠殺平民、摧毀
基礎建設導致飢荒等行為,已經有違反國際法的疑慮。
《以色列時報》提到,國際刑事法院雖對哈瑪斯領導人發布通緝令,但同時也對以色列總
理納坦雅胡因違反戰爭罪而發布通緝令,但只有會員國有逮捕義務,且此義務又非強迫。
而且美國為了支持以色列,甚至不惜將撤銷國際刑事法院的經費來源。
國際法也束手無策
目前看來,雖然各國相繼承認巴勒斯坦,且國際法院、國際刑事法院都指出以色列對加薩
走廊的行為有嚴重違法國際法的疑慮,甚至都發布通緝令了,但仍然是拿以色列無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