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殖民時期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 丹麥總理正式向格陵蘭婦女道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9-25 11:48:25
標題: 殖民時期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 丹麥總理正式向格陵蘭婦女道歉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9250010.aspx
中央社 綜合哥本哈根外電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今天在格陵蘭正式向過去遭強制節育的受害者道歉;這項節育計畫
不僅讓格陵蘭人留下難以抹滅的身心創傷,也使格陵蘭與前殖民國丹麥關係緊張。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在1960年代末期至1992年間,丹麥政府為了控制格陵蘭島人口
數量,在未取得同意的情況下,對大約4500名格陵蘭婦女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約占當
時格陵蘭育齡婦女的一半,其中年紀最輕的女孩只有12、13歲。
身穿黑衣的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的道歉儀式
中表示:「我認為,除非我們敢於揭開最黑暗的篇章,否則我們就無法實現許多人渴望更
平等、更恰當的關係。」
佛瑞德里克森對受害者說:「因此,我今天的道歉不僅關乎過去,也關乎現在與未來,以
及我們彼此之間必須存在的信任。」
許多受害女性曾飽受嚴重腹痛之苦,甚至因此失去生育能力、身心受創。
同樣身著黑衣的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說:「獲得道歉並不代表
我們接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但下一步該怎麼做,取決於我們所有人。」
許多身穿黑衣的受害者聆聽佛瑞德里克森的道歉,頻頻拭淚。
66歲的退休人士柏特森(Kirstine Berthelsen)告訴記者,她曾經歷兩次子宮外孕、長
時間住院、手術,並切除一側輸卵管,這些問題都與植入子宮內避孕器有關。
柏特森說,能親耳聽見這番道歉,對她而言至關重要。
她說:「這樣我才能繼續我的人生,不再讓仇恨、憤怒與負面情緒從內心將我吞噬。」(
編譯:劉文瑜)
───────────────────────────────────────
丹麥向格陵蘭婦女道歉 揭露者:感覺身體也被殖民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9250022.aspx
中央社 記者辜泳秝 斯德哥爾摩專電
丹麥政府曾於1960年代開始強制對超過4000名格陵蘭青少女植入子宮內避孕器。丹麥總理
佛瑞德里克森於當地24日時間下午5時,在格陵蘭島正式跟當年受壓迫的婦女道歉。當年
揭露此事的呂柏斯受訪表示除了身體不適,感覺自己的身體也被殖民,但她樂見此事發展

丹麥政府在1960年代開始,為了控制格陵蘭島的人口數量,未取得同意下,對約4500名的
格陵蘭少女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其中年紀最輕的女孩子只有12、13歲。這些少女不了
解避孕器的功用也不清楚植入避孕器的風險或副作用,有些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植入避孕
器,部分女性因此終生不孕。
格陵蘭自治政府在1992年接手丹麥政府,直接負責格陵蘭島的醫療衛生工作,期間也有類
似的強制避孕案例,因此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也與佛瑞德里克
森共同向曾被強迫避孕的婦女道歉。
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24日在格陵蘭首都努克(Nuuk),代表丹麥政府向
受害的格陵蘭婦女表示歉意,因為格陵蘭人身分,而發生在她們身上錯誤的事情道歉,她
也為格陵蘭婦女被奪走的東西與對她們所造成的傷害道歉。
尼爾森表示,抱歉是一個乘載了巨大意義的詞,他代表格陵蘭政府向這些在格陵蘭政府接
手醫療部門之後受到不可接受手段所對待的年輕女性們道歉。
丹麥廣播公司(Dan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訪問當地女性呂柏斯(Naja
Lyberth),她是當年發生這個影響整個格陵蘭女性世代事件的揭露者,呂柏斯表示,她
樂見丹麥和格陵蘭政府的正式道歉。
她說,當政府承認錯誤,就像是他們把格陵蘭婦女當成有相同價值的人,就跟其他丹麥公
民一樣是有人權的人。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呂柏斯13歲時曾被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這件事讓
她身體不適以外,也讓她感覺自己的身體被殖民,對她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2017年她在
臉書上發文詢問是否有相同經驗的婦女,有大約200個人回應,這段黑暗的歷史才為人所
知。
卸任的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ute B. Egede)對丹麥廣播公司表示,道歉不代表事情結束
了,這個案子從他任內就一直在進行,至今已經拖了好多年,他認為經濟補償也會延宕,
這對受害的婦女不公平。
他說,這個案子需要格陵蘭單方面來推動讓他感到失望,最讓他不滿的是,若不強硬,丹
麥政府就不會有所行動。這可以從美國開始對格陵蘭產生興趣看出來,從那時候開始,一
切就動起來,甚至連公開道歉都完成了。
丹麥政府9月22日公布,將提供受害婦女經濟補償,賠償細節將由丹麥與格陵蘭自治政府
共同商討。(編輯:陳承功)
───────────────────────────────────────
丹麥「生仔考牌」機制拆散母女 掀抗議
因紐特人事主評估不過關 地方政府認程序缺陷
https://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s/20250826/ttag1_r.htm
【明報專訊】
丹麥一名格陵蘭裔年輕母親因無法通過「育兒能力測試」(FKU),本月11日女兒出生後
隨即被政府人員帶走寄養。這宗因「生仔考牌」機制而引發的拆散母女事件在當地引發爭
議和民眾抗議,事緣丹麥今年1月已預告5月起實施新法,以文化差異理由禁止「育兒能力
測試」適用於格陵蘭裔居民,惟女事主仍於4月被安排做測試。丹麥社會大臣對個案表示
關注,涉事地方政府承認程序上有缺陷;當事人已提出上訴。
英國《衛報》上周六(23日)報道,18歲的因紐特人(Inuit)女子布倫隆德(Ivana Ni-
koline Bronlund)今年4月懷孕期間,被現居地丹麥本土哈維德夫所屬的霍耶-措斯楚普
(Hoje-Taastrup)自治區政府人員安排做「育兒能力測試」,後於6月完成測試。在預產
期前3個月,布倫隆德被告知因她早年遭養父性侵曾有心理創傷,其嬰兒未來需要寄養。
結果布倫隆德的女兒阿維婭—盧烏娜(Aviaja-Luuna)8月11日出生後一小時便被帶走,
布倫隆德只獲安排每兩星期探望女兒一次,每次兩小時,至今唯一一次會面在上周初。
布倫隆德的養母批評政府的評估結論,她說:「感覺就像如果你要成為一名母親,你就不
被允許有創傷。」
關注人士發起示威助維權
丹麥的「育兒能力測試」用於評估父母的心理健康及育兒能力,但被批評因文化偏見而歧
視格陵蘭因紐特人。丹麥於今年1月宣布同年5月起禁止對格陵蘭背景人士使用該測試,惟
布倫隆德被安排在4月做測試,並於6月出結果,當時新例已生效。格陵蘭和丹麥本土的關
注人士質疑當局處理布倫隆德的個案失當,有人計劃下月中在丹麥駐冰島大使館外示威。
布倫隆德並非孤例,關注組織正致力幫助另一名格陵蘭裔母親,爭取能跟出生不久後便被
政府帶走的女兒團聚。
丹麥社會大臣安諾生(Hastorp Andersen)強調,地方政府考慮安排寄養任何格陵蘭裔兒
童,或考慮讓格陵蘭裔家庭接受「育兒能力測試」測試時,必須先徵詢特殊社會或教育需
要特別顧問機構VISO的意見。霍耶—措斯楚普自治區政府兒童及青少年事務總監曼格赫西
(Anya Krogh Manghezi)指出,經審視發現1月已就布倫隆德的個案聯絡VISO,但承認其
後應就新法即將實施進一步徵詢意見。曼格赫西又辯稱,其部門只關注育兒家庭的條件是
否符合法律規定,並為有問題家庭提供最適切解決方案。
布倫隆德接受《衛報》訪問時剖白誕下女兒前的掙扎,她說:「我不想分娩,因為我知道
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她又指自己在探望女兒後曾在車上忍不住大哭:「我極度心碎,不
知道沒有她能怎麼辦。」當局將於下月16日聆訊其上訴。
(衛報)
「育兒測試」被批歧視
丹麥設立的「育兒能力測試」(FKU)是為測試父母養育子女能力的心理測試內容涵蓋認
知水平、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親子依附等範疇,設計初衷是保障兒童在安全健康的環境
中成長,但測試深受丹麥語言與文化框架限制,難以兼顧其他族群的背景,判斷標準被詬
病不適合格陵蘭裔人士,質疑帶有文化歧視,如貶低甚至否定格陵蘭裔獨特的族群共同育
兒文化,以及非語言親子溝通方式,部分格蘭陵裔父母更因文化差異被評為有認知障礙。
政府顧問機構丹麥人權研究所(DIHR)亦曾抨擊「育兒能力測試」,該機構2022年一份報告
亦指出,當時丹麥本土有5.6%格陵蘭裔兒童獲安排寄養,相比之下,丹麥裔兒童只有1%。
今年5月,丹麥實施新法明確禁止測試應用於具格陵蘭背景的家庭。資料來源:
(歐洲新聞網、丹麥人權研究所)
───────────────────────────────────────
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 丹麥將向格陵蘭婦女正式道歉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9240381.aspx
中央社 記者辜泳秝 斯德哥爾摩專電
丹麥政府曾於1960至70年代之間,強制對超過4000名格陵蘭青少女植入子宮內避孕器。丹
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將於今日丹麥時間下午5點,在格陵蘭島正式跟當年受壓迫的婦女道
歉。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已於23日晚間到達格陵蘭島(Greenland)
,準備今天的道歉儀式。她在儀式之前,跟曾經受丹麥政府不當政策壓迫的格陵蘭婦女見
面。
丹麥政府在1960到1970年代間為了控制格陵蘭島的人口數量,未取得同意對約4500名的格
陵蘭少女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其中年紀最輕的女孩子只有13歲。這些少女有些在不知
情的狀況下被植入避孕器,不了解避孕器的功用也不清楚植入避孕器的風險或副作用,部
分女性因此終生不孕。
格陵蘭自治政府在1992年接手丹麥政府,直接負責格陵蘭島的公共衛生工作,期間也有類
似的強制避孕案例,因此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也將與佛瑞德里
克森共同向曾被強迫避孕的婦女道歉。
佛瑞德里克森在個人臉書上用丹麥文與格陵蘭文表示,回到格陵蘭島讓她開心,雖然這次
是為了嚴肅的原因,她將會正式的向格陵蘭婦女道歉,這對丹麥與格陵蘭歷史上黑暗的篇
章來說是重要的一步。
百林日報(Berlingske)報導指出,當地婦女將在總理正式道歉的場合上進行無聲的抗議
,她們將在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致詞時背對她,藉此表達她們的反對與悲傷,也抗議丹
麥對待格陵蘭人的錯誤方式。
報導寫到,組織抗議的當地婦女彼得森(Amarok Petersen)表示,她一直到2000年代時
到丹麥讀書才發現自己原來也被裝了子宮內避孕器,這讓她非常震驚。
2023年10月,有67名格陵蘭婦女對丹麥政府求償,但沒有得到回答,後來有更多婦女加入
求償行列,143名婦女在2024年對丹麥政府提告,控訴丹麥政府剝奪她們的人權,並要求
總金額43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2億元)的賠償。
報導指出,這個案子已討論數年,但丹麥政府直到今年8月才火速處理。先是在8月27日用
新聞稿表達道歉;9月9日公布對此案的公開調查;9月22日公布政府將提供受害婦女經濟
補償,賠償細節將由丹麥政府與格陵蘭自治政府共同商討。到今日在格陵蘭島首都努克(
Nuuk)公開正式道歉,這些動作都發生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
該報分析,佛瑞德里克森需要做這個重要的動作,但此案並不會因此結束,這是很敏感的
事件,她必須展現她與格陵蘭人站在一起,畢竟美國的壓力當前。格陵蘭總理尼爾森也可
以藉此展現他的領導力,在美國與經濟的壓力之下,格陵蘭需要丹麥的善意與合作。(編
輯:吳柏緯)
───────────────────────────────────────
數千人被強裝避孕器!丹麥為歷史醜聞道歉 議員:川普壓力加速和解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89454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24日親赴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首府努克(
Nuuk),在莊嚴儀式中,親自向長達30多年「強迫避孕計畫」的受害者公開道歉。根據《
法新社》報導,這項被總理形容為「共同歷史中黑暗篇章」的致歉,以及丹麥政府成立「
和解基金」的舉動,是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曾公開表達欲「接管格陵蘭」的強硬外部壓力所
致。
這項駭人聽聞的「強迫避孕計畫」自1960年代末期開始,一直實施到1992年。期間,丹麥
當局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強行為約4500名育齡的因紐特(Inuit,是美洲原住民之一)
女性裝上子宮避孕器(IUD),約佔當時因紐特育齡女性總數的一半。該計畫旨在降低因
紐特人的出生率,卻導致無數女性不孕,並遭受長期的身心痛苦。這僅是丹麥與格陵蘭之
間多項敏感爭議之一,包括強迫收養和強行帶離因紐特兒童等。
謝姆尼茲:川普「覬覦」格陵蘭才促成
格陵蘭在丹麥國會的代表議員謝姆尼茲(Aaja Chemnitz)明確指出,此次道歉是「直接
受到外部壓力,特別是來自美國,正迫使丹麥加大努力」的結果。她更表示:「我擔任國
會議員10年,從未見過如此大的努力,直到現在。」
此前,川普曾多次基於安全理由表達欲收購這塊戰略位置重要且資源豐富的北極領土,甚
至傳出不排除武力取得的可能性,美方也曾藉此批評丹麥對格陵蘭的不當歷史對待,甚至
有與川普相關人士進入格陵蘭進行「認知滲透」,試圖惡化丹麥與格陵蘭的關係。
在親自致歉之前,佛瑞德里克森已於8月底發布書面道歉聲明。她22日更宣布將成立一筆
「和解基金」,用以賠償「強迫避孕計畫」的受害者以及其他因因紐特血統而遭受歧視的
格陵蘭人。
這項醜聞最早於2022年透過一系列播客節目揭露,隨後丹麥與格陵蘭政府同意啟動獨立調
查,該調查已於近期完成。目前,另一項針對此計畫法律影響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其報告
預計將於2026年初公布,主要任務是判斷丹麥的這項強迫避孕計畫是否構成「種族滅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