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新加坡啟動核能技術可行性研究: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成關注焦點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pse.is/84hra5
原文:
在全球加速能源轉型的浪潮下,新加坡近期正式委託英國工程顧問公司Mott MacDonald展
開為期兩年的研究,全面評估先進核能技術在新加坡的應用可行性。這項研究重點鎖定小
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與新世代核能設計,從安全性、技術成熟度到商業落地潛力,逐
一檢視,成為外界觀察新加坡能源戰略轉折的關鍵訊號。
目前,新加坡政府尚未做出是否引入核能的最終決定。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強
調,所有政策推進必須以安全、可靠、經濟性與環境永續為前提。不過,隨著電力需求持
續攀升與碳中和目標壓力倍增,核能已被視為一項可能選項,新加坡希望藉由國際專業顧
問的協助,累積必要的專業知識與制度能力,以便在未來具備完整決策依據。
Mott MacDonald在核能產業深耕逾60年,曾參與英國Hinkley Point C核電計畫與法國
ITER核融合專案,具備豐富的技術與政策顧問經驗。此次承接的研究任務,是EMA在2024
年底公開招標後,從20多家國際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顯示新加坡對專業技術與國際合作的
高度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SMR被認為特別符合新加坡的國情需求。傳統核電廠通常規模龐大,難以
在地狹人稠的國土內建置;相較之下,SMR功率約為傳統三分之一,體積更小且可在工廠
預製後運至場地安裝,提升靈活性與安全餘裕。這類特性使其成為新加坡能源戰略的重要
考量對象。
根據EMA的研究方向,除SMR外,還將探討第四代核能設計,例如高溫氣冷式與熔鹽反應爐
,這些新興方案以創新冷卻技術與燃料體系為核心,強調更高效率與安全性。若能逐步成
熟,將可能突破傳統核電的限制,為新加坡提供長期低碳能源來源。
新加坡在政策面也展現積極布局。2022年EMA的報告曾指出,核能未來可能提供約10%的全
國能源需求,對達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貢獻重大。近年,新加坡已與美國、阿聯酋等國簽
署核能合作備忘錄,涵蓋技術交流、人員培訓與新技術研究,為可能的落地鋪路。
東南亞鄰國同樣展現核能興趣。馬來西亞已完成前期可行性研究,印尼計劃在2034年啟動
首座核電廠,菲律賓則目標於2032年前部署超過1 GW核能容量。整體區域的能源安全壓力
與減碳挑戰,使核能逐漸成為共同選項,新加坡在其中的研究與探索,亦具備示範效應。
然而,核能議題在新加坡社會仍存在不少爭議。環境永續團體對於廢料處理與事故風險保
持高度疑慮;另一方面,能源專家則認為,若能完善制度與國際合作,新加坡具備高度技
術基礎與治理能力,有望成為東南亞推進核能的先行者。
新加坡此次展開的核能技術研究,並非立即推動落地,而是為未來數十年的能源戰略保留
彈性與籌碼。在能源需求持續攀升、碳中和承諾壓力與區域競合格局下,核能或許不是唯
一答案,但卻是新加坡無法忽視的重要選項。
心得:
新加坡在能源戰略上的謹慎與前瞻,與其說是「擁抱核能」,更像是為未來留一手籌碼。
新加坡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又背負碳中和的壓力,因此選擇由國際顧問公司進行長
達兩年的研究,既展現務實,也避免過早被外界解讀為已做出政策轉向。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