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關稅談判 美:能達成協議剩少數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8-03 08:36:33
標題: 關稅談判 美:能達成協議剩少數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914028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編譯茅毅/連線報導
美國最新關稅稅率預定七日生效,各國仍在繼續爭取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機會,美國總統川
普一日受訪時表示,美方在七日前不會修改對很多國家的稅率,除非這些國家能說服美國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也說,關稅已在一日全部就緒,預計到年底前達成協議,可能只剩
少數幾個。
葛里爾:專注落實貿易協議內容
被問到包括台灣、印度及瑞士等國家,能否在七日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葛里爾在彭博
播客節目中表明,貿易協議差不多已定案,雙方不同意就不會有協議,「各國都清楚」。
但葛里爾也說,若有國家希望與美國談,那他們永遠可以繼續談。相信很多國家都很積極
,希望找到降低貿易赤字和開放市場等方法,但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如今更關心
如何落實已達成的貿易協議。
葛里爾以印尼為例,雅加達在美印貿易協議中承諾取消所有關稅,並對農產品取消非關稅
貿易障礙,USTR將觀察印尼動向,以確保印尼是否執行他們做出的承諾;若印尼沒履
行承諾,那川普將恢復徵高關稅,「這是我們打算的做法」。
葛里爾也表示,川普接受他感到滿意的貿易協議,像美國和印尼也許幾周或幾月後會有協
議的文本,但部分國家會只有稅率。
對很多國家仍計畫與美方持續談判,葛里爾說,這些國家勢必要與他們國內的選民對話;
他一日收到很多國家貿易代表寄發給他的訊息或電郵,也相信這些貿易代表正不斷聯繫美
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財長貝森特。
葛里爾說,只要這些國家提案,他就會與他們對話,並向川普報告,但現在USTR專注
落實已達成的貿易協議,並做正確的事來改變貿易體系,以利美國勞工。
年底前預計達成協議「取決川普」
至於到年底前,預計還會達成多少其他協議時,葛里爾一日在福斯財經新聞網節目中答道
,可能只剩少數幾個,「這取決於川普總統」,「我們不需要更多複雜的談判」。
葛里爾說,就像川普所言,關稅就是協議,這由美國與貿易夥伴間的貿易狀況決定,當然
每個國家不同,川普會全面檢視再做決定。
葛里爾表示,數十個國家將支付關稅百分之十五,最高可達百分之五十,中國最高超過百
分之五十,這是可見的最高稅率,對美國來說是好的協議。川普同意各國計畫,包括某種
程度關稅、投資、採購與開放市場,雙方就能達成協議。
葛里爾說,大家看到美國與韓國、日本、印尼、歐盟及其他國家達成協議,川普想要協議
,但某些時刻關稅優於協議,以聚焦確保維護美國製造業及降低貿易逆差。
───────────────────────────────────────
川普沒有縮!全球關稅戰不再TACO 專家預測:不是說說而已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15002
今日新聞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賭上他作為強硬談判者與精明交易人的聲譽,對各國實施
逼人且極具保護主義色彩的對等關稅政策。專家指出,除了台灣或印度等少數國家可以在
緩衝其內與美方達成協議之外,川普這次不會退縮,擺脫先前「TACO」的評價。
根據法新社報導,白宮在隔日、8月1日時公布了一張照片,可以看見川普將手機貼在耳邊
,並且配文:「打電話、談判、讓美國再度偉大!」
川普堅信關稅既是工具也是展現美國經濟實力的象徵,每當他宣布一項貿易協議時,支持
者總會將其視為他高超談判能力的展現。這一週的關稅調整也不例外。
川普在7月31日一口氣公布了68個國家及歐盟的新關稅稅率,其中台灣面臨20%關稅。但原
訂在8月1日生效的關稅,如今將延後至8月7日實施。
不過川普經常更改立場、設定貿易期限後又撤回或延長,最近一次的案例是給墨西哥90天
的暫緩期。這也讓他被人取笑,更戲稱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
總是退縮)。
這些暗示川普只會嘴上說說、對貿易沒實際行動的笑話,過去曾令川普感到不快。但分析
人士認為,川普這次不會再「TACO」了。
據大西洋理事會智庫的國際經濟專家利普斯基(Josh Lipsky)表示,川普這次「並沒有
退縮」。利普斯基告訴法新社,川普正在「實現甚至超越」他競選期間在關稅議題上的承
諾。
艾維克顧問公司(Evercore ISI)公共政策分析師阿克斯(Matthew Aks)則表示,他不
認為這項命令會有「重大轉變」,除了台灣或印度等少數國家可能在這七天緩衝期內與美
方達成協議。
川普的「交易的藝術」
在川普於1987年出版的自傳《交易的藝術》中,他寫道:「交易是我的藝術形式。別人可
能擅長在畫布上作畫或寫出優美詩句,我喜歡談交易,最好是大交易。那才讓我感到刺激
。」
川普在書中解釋,他總是透過保持彈性來「保護」自己,「我從不會對一筆交易或一種方
法太過執著。」
不過報導指出,但儘管外界評論他在貿易政策上的反覆態度,川普實際上幾乎沒有偏離他
的一貫戰略,而這點可能會帶來政治上的代價。
據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在七月中旬公布的民調,僅40%的受訪者支
持總統的貿易政策,而有56%對其表示批評。
據專家看法,川普保護主義攻勢的痕跡,也已體現在最新的就業數據上。5月與6月的新增
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創下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新低。
───────────────────────────────────────
泰國10大減讓清單曝光 換取川普降關稅至19%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8020196.aspx
中央社 綜合曼谷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把對泰國銷美商品課徵的「對等關稅」從36%顯著降至19%,並已於1日生效
。泰國媒體報導,泰國政府已公布得以談成顯著降低稅率的減讓綜合清單。
泰國民族電視台(Nation TV)彙整,泰方同意以10大主要讓步項目換取美方調降稅率:
美國銷泰商品幾乎全面豁免關稅
泰國已承諾對總計約1萬1000個品項美國商品當中的超過1萬項實施零關稅,主要是泰國國
內沒有生產或產量不足的商品,例如醫療器材、高階汽車零件、特定類型的食品等。
削減非關稅貿易障礙
泰國承諾將削減各種非關稅障礙(NTBs),包括針對美國商品的衛生法規、海關程序及認
證流程,其中包括採用「事後稽核」(post-clearance audit)制度,允許商品先行通關
、再後續檢查,以加速流程並降低美國出口商的成本負擔。
對美國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與基建投資
泰國已承諾為進入3大重點產業的美國企業提供快速通道服務與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優
惠措施,這3個產業分別為:潔淨能源、半導體/資訊與通訊技術(ICT)、以及物流。此
舉旨在將泰國打造成為美國在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地區的投資樞紐。
採購美國能源與飛機
泰國公、私部門正共同準備向美國企業採購液化天然氣(LNG)以及波音(Boeing)新型
飛機,這可望有助縮減泰國對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順差。
承諾5年內減少對美貿易順差70%
泰國提出路線圖,計劃將當前對美國每年逾1200億泰銖(約新台幣1100億元)的巨額貿易
順差,至2030年降至僅剩30%,作法包括增加進口並從投資流動上進行再平衡。
採用新的原產地規則(RVC)
泰國已同意實施更嚴格的產品原產地驗證制度,目的是要防止出現「中國商品繞道泰國」
的洗產地情況,確保泰國產品不被用作逃避關稅的管道。
降低美國數位/雲端服務稅率
泰國已提供對諸如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等美國數位
服務公司兩年期的臨時5%稅率減免,以鼓勵更多美國科技投資及服務進入泰國市場。
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配額
泰國已同意提高玉米、大麥與黃豆等美國農產品進口配額,藉以支持本地飼料業發展,同
時回應美國農業界的訴求。
保護特定戰略性商品
儘管大開零關稅之門,泰國仍將保留部分關鍵戰略商品的現行關稅,這包括:稻米、糖、
加工水果、食品工業中具高度競爭力產品等,以保障本地農民與生產者。
遵守泰國柬埔寨停火條件
雖未正式明訂在貿易協議中,外界普遍認為泰國願意「降低邊境緊張局勢」是美方決定調
降對等關稅稅率的一項潛在因素。(譯者:何宏儒;核稿:嚴思祺)
───────────────────────────────────────
隨機定案?川普最後一刻變臉 39%懲罰性關稅突襲瑞士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087885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美國總統川普在 8 月 1 日關稅大限前宣布對多個國家單方面設定的關稅,瑞士遭課徵
39% 懲罰性關稅,是全球數一數二高稅率,且與歐盟的 15% 天差地遠。彭博周五 (1 日
) 報導,瑞士原本以為雙方已達協議,只差川普拍板臨門一腳就定案,卻在大限來臨前最
後一刻才得知川普完全不這麼想,最後川普竟在憤怒之下決定拉高關稅,就連稅率也是隨
機決定的。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一個多月以前,瑞士和美國包括財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貿易
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在內的談判官員,就已經同意貿易協議草案,因此瑞士認
為,川普政府最後的同意只是待走的形式。
等到到了瑞士時間7月31日晚間8點、也就是華盛頓下午2點時,瑞士總統凱勒蘇特 (Karin
Keller-Sutter)決定致電川普,希望確保協議生效,否則在沒有正式簽署協議的情況下,
美國隔天就要對尚未簽約的國家加徵關稅。
川普只想看商品貿易逆差
此時距離川普設定的關稅大限只剩不到12個小時,凱勒蘇特卻在通話過程中發現,她和川
普對瑞美貿易關係的看法南轅北轍:川普不再像之前一樣抱持開放態度——他之前願意把
服務、外國投資、合作協議等也一併納入貿易平衡考量,而是把矛頭直指商品貿易逆差。
對川普來說,將近400億美元的貿易失衡,代表瑞士「就像在偷美國的錢」。知情人士說
,川普希望瑞士提出更多讓步措施,但瑞士未能提出改善貿易平衡的新提案。幾個小時過
後,川普在憤怒之下隨機決定對瑞士加徵39%關稅。
這因此使瑞士陷入與歐盟不同的處境:根據與美國達成的初步協議,歐盟僅需繳納15%關
稅,附帶對美國的投資承諾與採購商品承諾。
白宮拒絕回應此報導,一名不願具名的白宮官員表示,這通電話的結果顯示,瑞士拒絕在
貿易壁壘上有實質的讓步。他說:「像瑞士這麼富裕的國家,如果不做出重大讓步,就不
可能達成協議。」
藥廠關稅豁免生變,川普主導談判成敗
彭博指出,更重要的是,瑞士藥廠據傳原本在協議草案中已經豁免關稅,但美國態度卻大
幅改變。
川普周五簽署行政命令、發布預定8月7日生效的全球關稅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表示,關稅目的在鼓勵像製藥公司這類製造商回美國生產。
他向彭博電視說:「我們和瑞士之間根本沒談妥如何縮小貿易逆差。他們大量出口藥品來
美國,而我們希望這些藥能在美國本土生產。」
針對瑞士與美國談判代表已經準備好協議草案、等待簽字生效,葛里爾斥之為「誇大其詞
」。
葛里爾如此解釋:「國與國之間會來回交換文件,但真正關鍵還是領袖的決定,在一切尚
未敲定之前,任何事都不能算同意。」
貿易代表:8月7日還會不會有協議,川普說了算
瑞士政府拒絕對報導置評,凱勒蘇特發言人說,在8月7日之前還有協商空間,瑞士永遠對
談判抱持開放態度。
但葛里爾卻在彭博受訪時說,8月7日之前,重點不在「新的」談判。
他說:「如果有國家提出談判要求,我當然會和他們對話,只要他們有提案,我會聽,然
後也會向總統報告。」
他說:「我們現在的重點是執行政策,並改變現有的貿易制度,讓它真正對美國勞工有利
。」
───────────────────────────────────────
川普關稅大棒 經濟學家:美國未必是贏家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30330
自由時報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攻勢,讓許多國家淪為輸家—從寮國、阿爾及利亞等貧窮小國,到加
拿大、瑞士等美國富有的貿易夥伴,現在都面臨高額關稅。
美聯社2日報導,最接近贏家的,或許是那些屈服於川普要求、避免遭受更嚴重打擊的國
家。但從長遠來看,是否有人能真正獲勝仍未可知,即使是美國這個川普保護主義政策的
預定受益者,也未必例外。
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Barry Appleton)指出,「在許多層面上,大家
都是輸家。」
川普重返白宮才剛滿半年,舊有的全球經濟秩序已被他破壞殆盡。以往建立在共識與規則
上的體系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川普本人訂下規則的制度,利用美國龐大的經濟力
量,懲罰那些不願簽署協議的國家,並向願意低頭的國家榨取重大讓步。
曾任世界貿易組織(WTO)副秘書長的「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客座學者沃爾夫(Alan Wolff)認為,「最大的贏家是
川普本人」,「他打賭,憑藉威脅就能把其他國家拉上談判桌,而他成功了,而且是戲劇
性地成功。」
4月2日,川普援引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告貿易逆差構成國家
緊急狀態,將對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進口商品,徵收最高50%的對等關稅,並對幾
乎所有其他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
川普在前述所謂的「解放日」宣布關稅政策後,因金融市場大幅動盪而暫時退讓,並將對
等關稅暫緩90天,以給予各國談判機會。
最終,一些國家屈服於川普要求,同意支付4個月前仍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額關稅,以換取
繼續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即使美國連續19年對英國保持貿易順差,而非逆差,華府仍要
求倫敦讓步。
即使若干國家尚未達成協議,且稅率比4月宣布的條件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川普上任之
前。例如,安哥拉的關稅雖然從32%降至15%,但在2022年時還不到1.5%。而台灣的關
稅雖然從32%降至20%,衝擊仍然存在。
川普也同意將非洲南部小國賴索托的關稅,從4月宣布的50%降至15%,但對當地經濟造
成的傷害,恐怕已難以挽回。
不願屈服的國家,以及以其他方式激怒川普的國家,則遭受更嚴厲的打擊,即使部分貧窮
國家也未能倖免。
寮國的人均經濟產值僅約2100美元,阿爾及利亞為5600美元,但寮國仍被課徵40%關稅,
阿爾及利亞則為30%。
儘管自2007年以來,美國每年對巴西出口金額都超過自巴西進口,川普仍宣布對巴西課徵
50%關稅,主因是他指控巴西當局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政治迫害。
美國長期盟友加拿大也被課徵35%關稅,部分原因是加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引發川
普不滿。
川普宣稱關稅是向外國徵稅,但實際上支付的是美國進口商,而他們將試圖提高價格,將
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高盛經濟學家指出,海外出口商僅吸收約5分之1的關稅成本,大部分
負擔將落在美國企業與消費者身上。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估計,川普的貿易戰已將美國平均關稅,從2025
年初的2.5%,推升至目前的18.3%,創1934年以來新高,每戶家庭將因此增加2400美元
(約7.1萬台幣)的額外成本。
沃爾夫說:「美國消費者是最大的輸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