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7-26 13:00:16標題: 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有何影響?是挺哈瑪斯嗎?重點一次看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7260006.aspx
中央社 綜合巴黎外電
法國總統馬克宏24日表示,法國將在9月於聯合國大會時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專家表示
,此舉可能加諸歐洲更多國家跟進的壓力,也可能讓哈瑪斯在停火談判時採取更強硬立場
。
華盛頓郵報指出,法國將成為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最大西方強權與首個七大工業國集團(G7
)成員。法國這項宣布適逢加薩(Gaza)傳出越來越多饑荒報導之際。
法國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 歐洲各國面臨跟進壓力
十多年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 PA)持續爭取成為聯合國正式
成員國。雖然聯合國已於2012年承認巴勒斯坦為「永久觀察員」,然而取得完整成員國資
格需經安理會批准;美國多次動用否決權封殺巴勒斯坦。
雪梨大學和平與衝突研究高級講師梅拉茲(Eyal Mayroz)表示,馬克宏此舉將給其他歐
洲國家額外壓力,迫使它們效仿跟進,尤其英國。英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正面臨工
黨黨內日益高漲的呼聲,要求承認巴勒斯坦國。
140多國承認巴勒斯坦 歐洲國家近年跟進
馬克宏這項宣布,將讓法國加入140多個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之林。包含俄、中、印度、
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在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
宣布建國時,便予以承認。然而,由於華府堅持透過談判實現兩國方案,美國與大多數西
歐國家當時並未跟進承認。
但在以色列對加薩用兵期間,態勢出現轉變;挪威、西班牙、愛爾蘭與斯洛維尼亞都在去
年承認巴勒斯坦國。
馬克宏承認巴勒斯坦國 不代表為哈瑪斯背書
哈瑪斯歡迎馬克宏的決定,稱這是朝向正義和巴勒斯坦人自決的「積極步驟」。梅拉茲表
示,國際對以色列施壓加劇,可能導致哈瑪斯在停火談判採取更強硬立場。
不過華郵認為,馬克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並非對哈瑪斯背書,因他同時呼籲哈瑪斯必須
解除武裝。他先前曾表示以哈衝突落幕後,哈瑪斯不應在加薩扮演任何角色。今年4月,
馬克宏已表態支持由治理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接管加薩。
目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理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而加薩走廊則由哈瑪斯(Hamas)控制
。雖然同屬巴勒斯坦陣營,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與哈瑪斯向來對立。
儘管獲得許多西方國家支持,坐困以色列所占領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卻政令難行,且在許多巴勒斯坦人心中聲望不高,主因在於人們對其貪腐與無能的質疑。
(譯者:陳亦偉;核稿:徐睿承)
───────────────────────────────────────
受夠加薩戰爭了!馬克宏嗆聲:9月承認巴勒斯坦國際地位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897187
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綜合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廿四日宣布,將在九月聯合國大會宣布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法國此
舉在全球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戰爭導致加薩人民飢荒而激憤的情勢下顯得
意義重大。
馬克宏在社群媒體寫道,「我已決定法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信守法國對中東公正及持久
和平的歷史承諾。我將在九月的聯大中正式宣布;讓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和平是有可能
的」。
法國將成為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儘管以色列、美國、英
國和日本強烈反對或不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但巴勒斯坦已獲俄羅斯、中國大陸和印
度等全球一四二國承認。
馬克宏在社媒發文中強調,「當務之急是結束加薩戰爭並拯救平民」。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副手謝赫則感謝法國,並認為馬克宏的立場反映法國對國際
法的承諾,以及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與獨立建國的支持。
美聯社報導說,加薩烽火連天且人道危機慘烈,法國此一象徵性舉動對以色列施加強大外
交壓力,將成為承認巴勒斯坦的最主要西方國家與歐洲大國,可能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
巴勒斯坦人尋求在遭占領的約旦河西岸、遭併吞的東耶路撒冷,以及加薩建立獨立主權國
家,前述地區是以色列一九六七年中東戰爭時占領的領土,但以色列政府及其大多數政界
人士長期反對巴勒斯坦建國。
對此,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在X寫道,美國強烈反對(馬克宏)在聯大中承認巴勒斯坦的計
畫;此一魯莽決定只對哈瑪斯的宣傳有利且妨礙和平。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則聲明,「我們強烈譴責馬克宏總統的決定,此舉鼓勵恐怖主義,可
能催生另一個伊朗代理人,就像加薩般。在此情況下,巴勒斯坦國將成為消滅以色列的跳
板,而非(巴以)和平共處」。以色列副總理李文也抨擊法國此舉「直接援助恐怖主義」
,是「法國史上的汙點」。
馬克宏在哈瑪斯前年攻擊以色列後,常公開譴責反猶太主義,但也對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
行為漸感沮喪。以哈戰爭已造成數萬人喪生,加薩鬧饑荒,全球憤怒情緒高漲。馬克宏呼
籲以哈立即停火、釋放人質,對加薩平民提供大規模人道援助,並提議哈瑪斯去軍事化與
協助巴勒斯坦建國。
法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後,美以廿四日正召回各自參與加薩停火談判的代表團。美國總
統中東特使威科夫並指控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在談判時未展現誠意。他在X寫道,「
為了帶人質回家,現在我們將考慮替代選項,並試圖為加薩人民創造更穩定的環境」。
哈瑪斯則對威特科夫前述說法感到驚訝,強調哈瑪斯一向歡迎調停並對加薩的全面(停火
及人質)協議抱持開放態度。
───────────────────────────────────────
承認巴勒斯坦:馬克龍的承諾
https://is.gd/W3DhRM
法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這是周五《世界報》頭版聚焦的一大主題,持續的加沙人道
災難與外交僵局促使馬克龍總統最終作出決定。法國希望帶動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推
動「兩國方案」解決中東問題。
作者:林蘭(法廣)
署名克萊爾・加蒂努瓦的撰文寫道,周四當法國駐耶路撒冷總領事將馬克龍總統的信遞交
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時,這位89歲領導人沒有表現出對法國終有所行動的欣慰
。馬克龍在信中承諾:法國將在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並寫道:「
法國希望以此為中東和平作出決定性貢獻」。作者介紹說,這一極富象徵性和政治表態是
對阿巴斯6月10日給馬克龍和沙特王儲本・薩勒曼信函的回應,阿巴斯在信中譴責哈馬斯
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犯下的屠殺,主張解除哈馬斯武裝,並承諾對巴勒斯坦權力機
構進行改革。
馬克龍說正是「基於這些承諾」法國做出承認的決定。而事實上,促使愛麗舍宮打破長期
猶豫的還有其它一系列現實:首先,是以軍在加沙地帶犯下的種種暴行,導致今天的饑荒
肆虐。法國難以眼見其悲劇繼續而無動於衷。法國外交部23日就明確表示:加沙的「饑荒
風險」是以色列封鎖造成的「結果」。其次是以哈停火談判的屢屢失敗,美國特使維特科
夫周四從多哈空手而歸再次顯示談判破裂,也強化了巴黎在其他外交路徑上推動和平的決
心。加之以色列當局日益公開表達徹底「抹除」巴勒斯坦的意願。周三以色列議會通過一
項雖非約束性動議,要求吞併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並將「建立巴勒斯坦國」的選項從任
何未來議程中刪除。
走出毀滅性邏輯
愛麗舍宮中東事務顧問周四表示,總統已作出決定,法國不再為避免激怒以色列或違背美
國立場而延遲表態。外長巴羅下周一將在由法國與沙特共同主辦的「推進兩國方案」國際
會議上正式宣布總統的承諾。法國希望藉此會議聯合其他國家施壓,迫使以色列儘快允許
人道援助進入加沙。外交部強調,承認巴勒斯坦國是「走出毀滅性邏輯」的關鍵一步。
不出意外以色列對法國的決定極為憤怒。總理內塔尼亞胡譴責這是對「恐怖主義的獎勵」
,是對以色列「生存的威脅」,為「消滅以色列國」鋪路。他表示:「讓我們說清楚:巴
勒斯坦人不是想建立一個與以色列並存的國家,而是要用他們的國家取代以色列。」相對
地,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副主席侯賽因・謝赫則稱這是法國對「國際法的堅守」,對「巴勒
斯坦人民自決權和獨立建國權利的支持」。哈馬斯方面也稱此為「積極的一步」。
法國外交官指出,這個決定是總統一種「立場澄清」,因為自4月9日馬克龍在從埃及回國
的總統專機上表達將「在未來數月承認巴勒斯坦」以來,外界對法國的意圖一直存在疑慮
。當時,馬克龍回憶自己親訪被以軍空襲重傷的加沙婦女與兒童,極受震撼。隨行出訪的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戰略歐洲」博客主編瑞姆・蒙塔茲評論說,「很少看到他如此動
容……那或許是馬克龍第一次真正觸碰到了加沙人的創傷。」
「道義責任」
目前全球有148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而馬克龍想要的不僅是讓法國成為第149個,同時
也希望,以此行動換取更多阿拉伯及穆斯林國家願同以色列推動關係正常化。文章回顧了
原定在6月18日舉辦的聯合國「雙重承認」會議,因加沙屠殺引發阿拉伯世界極大憤怒而
落空。法國期望藉此會議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也因盟友普遍態度謹慎而受阻。尤其在以色
列6月12日對伊朗發動空襲後,會議被無限期推遲。
此後,馬克龍和外長巴羅都不斷重申將「堅定」地承認巴勒斯坦,稱這是一種「道義責任
」。直到現在,馬克龍邁出這關鍵一步,是希望仍有機會激活外交動力,挽救「兩國解決
方案」。沙特阿拉伯周五稱這是「歷史性決定」,呼籲其他國家採取「類似的積極行動」
。法國外交部也明確表示:現在不再為承認巴勒斯坦設置任何附加條件。即使到9月,法
國成為唯一做出承認的國家,巴黎也相信這將足以向以色列施加壓力。
文章提到,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已在去年5月承認巴勒斯坦,但這些舉措並未真正推動
局勢。一位外交官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法國的承認,可能是局勢扭
轉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