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川普上任滿月 淹沒戰術讓批評者無力招架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tinyurl.com/26abupzo
https://tinyurl.com/246vta48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以迅雷不急掩耳速度推出多項行政命令並以爭議
發言充斥新聞版面,這種"淹沒"戰術讓批評者難以招架。(路透社/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滿1個月,大量且快速的行政命令與爭議發言充斥新聞
版面,這項被稱為「淹沒戰術」(flood the zone),也讓他的批評者,甚至連同黨人士都
無力招架。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這項策略是為了向川普的支持者表明致力
信守競選承諾、與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做出鮮明對比,並將華盛頓擾亂到他在第一屆
任期內從未達到的程度。
這種速度和數量有時會讓川普的一些共和黨盟友感到沮喪,他們和川普的民主黨對手一樣
,都在試圖跟上川普的步伐。一些初步行動正面臨到法律挑戰,例如億萬富豪馬斯克
(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想要解散特定機構。這些行動也冒著可能讓美國人
感到倦怠的風險。
儘管如此,這項戰略在某些方面確實發揮了作用,使川普的批評者陷入困境。民主黨反對
川普凍結國會撥款、將政府定位為敵視移民,以及推動佔領外國領土的計劃。但到目前為
止,他們在資訊或方向上幾乎沒有共識。
報導引述接近川普的人士表示,制定這項策略的目的,是為了讓爭議在下一個引人注目的
提案或聲明前難以持續下去。川普上任第一天就簽署了嚴厲打擊南部邊境的行政命令,但
他也刻意納入了赦免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的暴動者。
白宮副幕僚者布多維奇(Taylor Budowich)說:「我們只知道一種速度」,「這與過去4年
形成鮮明對比。」
川普的白宮真人秀2.0版
報導指出,曾經是真人實境秀的明星,川普熱愛在鏡頭前表演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根
據川普身邊的工作人員透露,川普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親力親為。
例如在2月18日這一天,當記者被帶入橢圓形辦公室參加川普與約旦國王的會晤時,川普
確保他展示了一張顯示他新改名的美國灣(Gulf of America)大地圖;川普也帶記者聽馬
斯克描述他打破官僚主義的計劃;同一天深夜,川普在白宮接待剛被俄羅斯釋放的教師福
格爾(Marc Fogel),福格爾感謝川普實現了他95歲母親的願望讓他返家。
川普經常在行程滿檔的一天,於有限的媒體互動中不斷延長時間。他每次都會回答記者眾
多的提問。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計算,川普光是在第一週就回答了136個提問
。這使得川普能夠佔據鎂光燈,並親自擔任自己的新聞秘書。
擔任白宮新聞秘書的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只做出零星的簡報,川普的活動在所有新
聞聯播網上進行,川普的白宮聯絡室主任史蒂文.張(Steven Cheung)在社群媒體上貼出
各大媒體對馬斯克造訪橢圓形辦公室的報導截圖,並稱之為「全面性主導」。
川普已經簽署了數十項命令,他的工作人員對這些命令進行了協調,以最大化其新聞價值
,並宣揚川普「做出承諾,兌現承諾」。
根據參與政權移交的官員透露,白宮負責政策的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領導了大
部分行政命令的規劃。米勒表示,這次需要迅速採取行動,因為川普政府在第一屆任期時
,因白宮內部的分歧而受到阻礙。因此,過去幾個月的大部分時間,米勒不分晝夜地工作
,為上任第一天做準備,而川普的其他顧問則專注於募資和人事工作。
曾擔任川普顧問的班農(Steve Bannon)說:「我們的策略是回來改變體制,並顛覆行政國
家(administrative state)。」與川普一直保持聯繫的班農表示,一系列外部團體已經準
備了好幾年。
班農表示,川普對他的一些行動感到高興,例如撤換甘迺迪中心(Kennedy Center)的董事
會。 班農在談到民主黨人和其他人時說:「他(川普)想真正摧毀他們的精神,就像他們
試圖摧毀他的精神一樣」,「連日的雷聲不會很快停止。他想要勝利,他想要手下敗將。
」
共和黨內存不滿、政策成果有待觀察
但川普即興宣布政策的速度,有時也惹惱了共和黨議員。他們這個月曾向川普特使魏科夫
(Steve Witkoff)表示沮喪,因為他們沒有事先被告知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重建計劃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對於沒有獲知有關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和其他政策的決定,
國會議員們也表達了不滿,但大多數成員都忍了下來。
幾位白宮顧問表示,他們需要改善與盟友之間的溝通,但他們也表示,考慮到白宮在貿易
、移民和文化戰爭方面的進展速度,這樣做會很困難。
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顧問艾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說:「我認為他(川普)
會因充滿能量與積極行事而得到短期的讚譽」,「問題是,這樣的行動會帶來什麼?」
川普繼承了拜登的通膨問題,面臨降低成本的壓力。川普競選的主軸是遏制通膨,但由於
他熱衷於提高關稅,這項任務變得更加複雜。川普承諾的大規模驅逐計劃起步緩慢,儘管
白宮不斷透過公關活動來支持其初步努力。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歷史學家傑里哲(Julian Zelizer)說:「危險的地
方在於,在混亂的溝通中,他的注意力正從那些使他當選的議題上移開了。」
不過,傑里哲表示,川普已經掌握了他的策略,並提到前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如何使用廣播,以及約翰甘迺迪( John F. Kennedy)和雷根(Ronald
Reagan)如何使用電視,來塑造他們的公眾形象。
傑里哲認為:「這不是有關捕捉特定的時刻」,「這是關於持續的閃電戰、主導注意力,
並在許多不同的碎片化平台上提供內容。拜登因為做不到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某些方
面來說,他完全消失了。」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