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盟期末考:援烏、減碳放兩旁 農民選票擺中間

作者: Cassander (Cassander)   2024-04-28 10:46:35
標題:歐盟期末考:援烏、減碳放兩旁 農民選票擺中間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4283001.aspx
歐盟官員近年常把兩件事掛在嘴上,一是援助烏克蘭「不計代價」,二是永續減碳目標領
先全球,但最近這兩句「大話」一碰到農民議題就讓歐盟好尷尬。
中央社駐布魯塞爾特派員田習如
在4月25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大會開完後,始自2019年的這一屆歐洲聯盟
(EU)就算大致完成「畢業期末考」,立刻進入6月6日至9日在歐盟27國分別投票的議會
改選前最後衝刺階段。
但選舉氛圍早就籠罩著歐盟,最明顯的是農業議題。農民是歐洲多個國家極右派的票倉,
觸動歐盟多數中間派憂慮極右勢力竄升的敏感神經。
光是今年2、3月歐盟總部所在的布魯塞爾就有3場農民開拖拉機進城的大型抗議活動,6月
4日各國農民還將串連發動「遍地烽火」式的選前最後示威。
這些往往伴隨著推倒廣場雕像、拋擲發出巨響煙霧彈、燃燒輪胎、傾倒麥桿廢渣的大動作
,看起來很有效果。
2月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宣布撤回一項限制殺蟲劑法案。該法案是
2022年提出,目標在2030年前減少一半化學殺蟲劑用量,顯然將提高農民生產成本。
隨著選情加溫,去年11月該案先是遭歐洲議會否決,轉由歐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重新討論,最後以執委會撤案了結農民一樁心事。
再來是極具企圖心的「自然復原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目標在2030年前復原
至少20%歐盟土地和海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此各會員國需在2030年前復原30%的動植
物棲地,使其生態系狀況從劣等變良好,包括森林、草原、濕地、河川、湖泊和珊瑚床等

這項政策對農業的衝擊可想而知。雖然歐洲議會2月通過妥協的版本,但「歐洲動態」(
EurActiv)報導點名匈牙利、荷蘭、義大利、瑞典、波蘭和芬蘭仍反對,奧地利和比利時
棄權,因此恐難在本屆歐盟部長理事會過關。
波蘭上任不久的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因是前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
席,被寄予翻轉波蘭疑歐派聲勢的厚望,然而他在國內農民壓力下反對自然復原法,緩頰
說該法雖有助於農業的長期利益,但波蘭會在「不受歐盟強制下」保護自然。
不過圖斯克仍在4月的地方選舉中失利,保守屬性的反對黨派在農村地區囊括大半選票,
加深歐盟中間政黨擔心流失農民支持的後果。
農民對歐盟不滿的另一件事,是對烏克蘭農產品進口免關稅的優惠。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歐盟提供烏克蘭農產品免關稅進口的暫時性措施,以挽救烏克
蘭經濟民生。免稅措施原訂6月到期,烏克蘭卻仍深陷戰事,延長優惠勢在必行,但與烏
克蘭接壤的歐盟東境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以及法國等農業大國,紛紛面臨內部強大
反對壓力。
歐盟農民們認為自家市場遭到烏克蘭免稅湧進的低價農產鯨吞,雖然執委會提供補貼措施
,並對家禽、雞蛋和糖設下定量保護機制,亦即烏克蘭進口量超過一定標準就取消免稅,
但農民要求擴大保護範圍。
這件事在歐盟爭議了好幾個月,波蘭雖是對烏克蘭軍援最多的歐盟成員國之一,但在農產
問題上則與法國聯手帶頭卡關。
烏克蘭農業部長索爾斯基(Mykola Solskyi)無奈說,烏克蘭農民「沒有上街示威的奢侈
」。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也比喻歐盟「把烏克蘭丟到拖拉機輪下碾過」。
就在烏克蘭戰場日顯吃緊之際,歐盟在4月拍板延長烏克蘭農產關稅優惠到明年6月,但新
增燕麥、玉米、小麥等去殼穀粒和蜂蜜四項烏克蘭大宗農產納入定量保護機制。換言之,
烏克蘭農民的收入將會減少。
歐盟農民立場一開始是令人同情的,永續農業生產方式加重農民負擔,歐盟的補貼、補助
標準和程序又充滿條條框框,與中南美洲等地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帶來威脅和不公平,因為
中南美農民不像歐盟農民面臨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要求。
然而,歐盟對農業減碳目標和期程放鬆了,農民仍有不滿;歐盟與中南美貿易協定談判停
滯了,農民繼續抗爭;執委會放寬農業補貼條件、宣布簡化行政流程,農民仍不放心;烏
克蘭關稅優惠縮水了,農民還是要為其他政策上街。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分部(Carnegie Europe)永續、氣候及地緣政治計畫共同主
任高登(Noah Gordon)批評,農民把政治資源用在維護既有現狀是錯誤的方向,「旱災
不會受到抗議影響」,農民應爭取的是對永續轉型更多協助,以因應氣候變遷。
英國前歐洲事務部長麥夏恩(Denis MacShane)也在卡內基歐洲分部網站撰文指出,農業
占歐洲國內生產毛額(GDP)已從1991年的11%降到如今1.4%,但持續占25%的歐盟補貼,
比重相當失衡。
他寫道:「在歐洲,沒有其他遊說團體像農民有如此大的力量。但這還能持續多久?」(
編輯:郭中翰)1130428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