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川普大審》聯邦參議院定罪表決,煽動叛亂的前總統逃過一劫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2-14 07:35:29
標題: 川普大審》聯邦參議院定罪表決,煽動叛亂的前總統逃過一劫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474320
閻紀宇 2021-02-14 07:30
https://i.imgur.com/oE8rd2H.jpg
https://i.imgur.com/UYLvYlg.jpg
2021年1月6日,川普煽動支持者進攻國會山,釀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的大禍(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川普涉嫌在今年1月6日煽動支持者攻佔國會,企圖改變2020年總統大選落敗的
結果,1月13日遭到聯邦眾議院以「煽動叛亂罪」彈劾,1月20日下台之後仍被移送聯邦參
議院審判。參議員2月13日進行表決,結果57票贊成川普有罪,43票反對,贊成票未達3分
之2(67票),川普逃過一劫。
參議院這場「前總統大審」由代理議長萊希(Patrick Leahy)主持,100位參議員(包含
萊希)擔任陪審員,眾議院派出9位代表擔任「處理員」(manager,檢察官)揭示川普罪
狀,川普派出律師團答辯。最後表決結果大致依循黨派界限,48位民主黨籍與2位無黨籍
參議員全部投下贊成票,50位共和黨籍參議員只有7人加入贊成陣營。
7位認定川普有罪的共和黨人分別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布爾(Richard Burr)、路易斯安
納州的卡西迪(Bill Cassidy)、緬因州的柯林斯(Susan Collins)、阿拉斯加州的穆
考斯基(Lisa Murkowski)、猶他州的羅姆尼(Mitt Romney)、內布拉斯加州的薩瑟(
Ben Sasse)、賓州的圖米(Patrick Toomey)。
川普雖然僥倖逃過被參議院定罪的命運,但仍寫下諸多美國歷史的「第一」:第一個任內
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前一次是因「烏克蘭門」醜聞)、第一個被控「煽動叛亂罪」的總
統、第一個卸任後受審的總統。此外,川普拒絕認輸、干預選務的諸多作為,未來都有可
能遭到司法體系起訴。
2020年11月3日進行投票的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拿到8127萬張
普選票(51.3%),大贏川普約705萬票;選舉人票(electoral vote)也以306票對232票
勝出。但川普至今拒絕接受敗選的結果,持續以各種假訊息與陰謀論誆騙支持者、鉗制共
和黨,為「美式民主」寫下最惡劣的負面案例。
13日的表決如果認定川普有罪,雖然已無法將他「免職」,但參議員可以提案禁止他日後
再次擔任或競選公職。因此,逃過定罪他表川普仍有可能在2024年大選東山再起,而且以
共和黨籍參議員投票情況來看,川普與「川粉」仍然牢牢掌控共和黨,川普就算不選2024
,也將是黨內獨一無二的「造王者」(Kingmaker)。
參議院共和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雖然痛斥川普「可恥地怠忽職守」、「
在實務上與道德上都要為煽動當天的事件負責」,但仍投下反對票。多位贊成彈劾川普、
將他定罪的共和黨籍國會議員,都可能會在2022年期中選舉面臨黨內「川粉」強力反撲。
───────────────────────────────────────
川普獲判無罪!卸任後支持度仍高達八成 共和黨不敢違逆「川粉」意志
https://www.storm.mg/article/3474833
王穎芝 2021-02-14 16:00
美國參議院於13日表決前總統川普彈劾審判,最終以57票贊成有罪,43票反對,且贊成票
未達3分之2(67票)的絕對多數,因此宣判川普無罪。但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再度批
評川普「應為暴動負責」,凸顯共和黨內部的分歧加深,卻因忌憚川普的群眾魅力而不敢
有所反抗。
川普在1月6日造勢場合上鼓動支持者推翻大選結果,促使群眾衝入國會山莊大搞破壞,還
釀成5死慘劇,因此遭眾議院彈劾、並以煽動叛亂罪起訴。在歷經幾天辯論攻防後,佔半
數的50位共和黨議員仍只有7位認定川普有罪。川普差一點點就成為史上首位犯下叛國罪
的美國總統。川普也是唯一一位遭彈劾二次的總統,上一次彈劾是在2019年「烏克蘭門」
一案獲判無罪。
美聯社(AP)報導,無罪判決將讓共和黨與川普粉絲的連結加深,但對討厭川普的共和黨
人而言,這卻是個危險警訊,全黨未來發展方向可能將延續川普的策略,繼續疏遠溫和派
、女性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共和黨員等族群。
如此一來,共和黨上上下下勢必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日益深化的分歧中站穩腳步,試
著在明年國會選舉以及2024年總統大選中奪回主導權。
共和黨的分歧幾乎是立刻在參議院表決後爆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
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也在表決中投下反對票,但他在會
後馬上發表演說,批評川普「肆無忌憚的行為」實際上與道義上都應為暴動負責。麥康奈
爾稱,川普「激發了這場目無法紀的暴力行動」。
然而麥康奈爾也轉了個彎,表示川普已經卸任,因此參議院沒有將他定罪的憲法根據,這
也是共和黨內部多數的共同想法。
川普從政以來,為美國政壇掀起極大的波瀾,他那口無遮攔、桀驁不馴的性格,吸引眾多
厭煩傳統政治的保守派與中間選民,並在一次次政經與社會議題上激起衝突與對立,川普
與其支持者也漸漸形成如邪教般的狂人崇拜,不少兩黨政敵也開始效法,大大影響了這個
老牌民主國家的政治氛圍。1月初國會暴動正是川普魅力的極致體現:支持者為了他寧可
觸法破壞既有體制,這對保守派而言,理應是件罪大惡極的事。
然而,共和黨放棄了處罰川普的機會,僅有17位議員出面表達對川普的不滿(眾議院10位
,參議院7位),未來黨內如何面對新興的破壞式價值觀?又要如何與「卸任總統」居高
不下的人氣達成平衡,都是極大的挑戰。根據蓋洛普(Gallup)民調機構上月的調查顯示
,在自稱共和黨員的民眾間,川普的支持度仍高達82%;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
sity)近日調查也發現,仍有高達72%自稱共和黨員的民眾相信川普,認為民主黨拜登(
Joe Biden)能夠當選總統是靠著大規模舞弊。
正是考量到廣大的川粉,共和黨在許多方面都漸漸陷入綁手綁腳的情況。不久前眾議院民
主黨(多數黨)發起了一場表決,要將喬治亞州新科聯邦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逐出她參加的兩個委員會,因為她是強烈的川普支持者、白人至上主義者與種族
歧視者,她也相信、渲染過不少荒唐的陰謀論,在社群媒體上極富爭議。
然而,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日前召開閉門黨團會議,重申無法苟
同格林的言行,最後還是號召同僚投下反對票,保護格林不被逐出。換言之,格林糟糕的
程度連同黨也心知肚明,但有了龐大的川粉撐腰,共和黨繼續與「毒瘤」同一陣線。
麥卡錫在國會暴動案之後,也曾批評川普應為慘劇負責,但他很快就發現苗頭不對,甚至
還前往川普位於佛州的私人莊園與他會面,確保兩人之間關係無礙。而在7位認為川普有
罪的參議員中,只有1位明年將面臨重選的壓力,多少也透露出這些議員之所以敢於反對
川普,都是經過縝密的政治盤算。
7位認定川普有罪的共和黨議員分別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布爾(Richard Burr)、路易斯
安納州的卡西迪(Bill Cassidy)、緬因州的柯林斯(Susan Collins)、阿拉斯加州的
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猶他州的羅姆尼(Mitt Romney)、內布拉斯加州的薩瑟
(Ben Sasse)、賓州的圖米(Patrick Toomey)。
薩瑟曾明確指出,川普在選舉舞弊一事上根本是「撒謊」,而且他為了擋下過會確認拜登
的儀式;不停煽動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破壞程序,不惜斷送彭斯的政治生涯;薩
瑟批評川普「正在把我們帶往殘酷的憲政危機」。薩瑟直到2026年才會面臨參議員改選,
但他可能在2024年投入總統大選。
另一位知名共和黨政治家海莉(Nikki Haley)本週也公開與川普站在對立面,海莉是前
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亦曾是川普任命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但她告訴政治雜誌Politico,
她認為川普在國會暴動事件的行為,已經證明他沒有資格再次競選公職。「他太墮落了,
」海莉說:「他走上不該走的路,而我們不該跟隨他,不該聽從他。我們更不能讓那種事
再發生一次。」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委哈里遜(Jaime Harrison)則說:「我們都應該提醒選民,共和黨
人願意為了對單單一人的忠誠而拋棄對國家的誓言,(在他們眼裡)那個人比他們自身更
重要、比美國憲法更重要、比我國擁有的偉大民主更重要。」
儘管如此,兩黨政治人物都不得不承認的是,卸任後的川普從未遠去。在無罪宣判消息傳
出後,川普很快就發表書面聲明,表示「很快就會復出」。
「極具歷史性、愛國的美麗運動『讓美國再度偉大』才剛剛開始,」川普聲明:「未來幾
個月,我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們分享,很期待一起繼續我們的旅程,為全美人民實現美國的
崇高理想。」
───────────────────────────────────────
特朗普律師團隊花3小時辯護 原預計今表決 美參院召證人作供 彈劾難速決
https://is.gd/WM6YB1
https://i.imgur.com/lIwPUDW.jpg
美國參議院以55對45票通過傳召證人在前總統特朗普彈劾聆訊上作證,令共和黨盼可速戰
速決的希望幻滅。(路透社)
【明報專訊】
美國參議院昨日(13日)繼續就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進行聆訊,在多數共和黨參議員反
對將特朗普定罪下,其律師團隊上周五選擇速戰速決,僅用了3個多小時辯護,遠少於獲
分配的16小時,外界原本預計最快在香港時間今日就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表決。不過,
兩黨議員昨日出乎意料地同意傳召證人作證,法新社形容這令共和黨盼可速戰速決的希望
幻滅。
參議院於美東時間昨日上午10時(香港時間昨晚11時)恢復聆訊,其間全部50名民主黨人
和5名共和黨人投票支持傳召證人。外界原本預期雙方都不會傳召證人,在通過決定後,
參議院會堂一度出現混亂,領袖們要呼籲議員冷靜。
律師:彈劾是「憲法上的封殺文化」
在上周五彈劾聆訊的第四天,特朗普律師團隊只用了3個多小時辯護,相比下眾議院檢控
幹事用了13小時。辯方抽出民主黨人在演說提及「戰鬥」(fight)一詞的片段,與特朗
普過去強調「法律與秩序」的片段並列。
辯方律師范德費恩(Michael van der Veen)稱,特朗普在騷亂前促支持者「拚命戰鬥」
(fight like hell)只是「普通政治言論」,受憲法保護,斥今次彈劾是民主黨的政治
報復和「憲法上的封殺文化」。
范德費恩聲稱,騷亂是由「不同派別和政治信念的極端主義」組織預先策劃,包括極左組
織Antifa,「你無法煽動已準備發生的事」。惟聯邦調查局(FBI)高級官員上月初已表
示,沒迹象表明Antifa成員偽裝成特朗普支持者。范德費恩批控方忽略特朗普曾發文促支
持者保持和平,並強調他有合法權利質疑選舉結果。
特朗普被質疑罔顧彭斯安危 律師否認
國會山莊騷亂時,有示威者曾高叫「吊死(副總統)彭斯」等口號,彭斯要從參議院緊急
撤離。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向控辯雙方提問,特朗普當日下午發文批評彭斯「沒勇氣做應
做的事」時,是否得知對方正陷入危險。范德費恩稱特朗普「從未得知副總統身處危險之
中」。
另一共和黨參議員卡西迪(Bill Cassidy)指,新任參議員圖貝維爾(Tommy Tuberville
)上周受訪時,稱騷亂期間曾與特朗普通話,提到彭斯正在撤離。卡西迪問到,特朗普的
帖文是否反映他不關心彭斯陷入危險時,范德費恩否認指控。
料最終無罪 仍恐官司纏身
若要將特朗普定罪,至少要有17名共和黨參議員倒戈,但大多共和黨人表明認為對已卸任
總統展開彈劾聆訊違憲,外界普遍預期特朗普將獲判無罪。但即使特朗普過得到彈劾聆訊
一關,未來仍可能面對連串調查。喬治亞州調查員上周表示,正調查特朗普涉要求州務卿
拉芬斯珀格「找出」足夠票數推翻大選結果一事,富爾頓縣檢察官上周四稱,調查範圍超
出早前傳媒披露的電話錄音。另外,據報至少3個單位正調查特朗普2017年就職委員會的
籌款和開支問題。
特朗普的個人業務亦不例外,其前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前年在國會作證時,
曾提到特朗普集團涉虛報資產價值以減少物業稅,觸發多項調查,紐約州檢察總長辦公室
正就該集團的財政展開民事調查,紐約曼哈頓區檢察官亦正就同一問題進行刑事調查。
(CNN、彭博社、華盛頓郵報、BBC)
控辯雙方部分理據
特朗普律師團隊理據
・播放民主黨人在2017年確認選舉人票時提出異議的過程,稱諒朗普有合法權利質疑選舉
 結果;又抽出民主黨人過去在演說提及「戰鬥」(fight)一詞的片段,稱特朗普在騷
 亂前促支持者「拚命戰鬥」(fight like hell),是美國政治長久以來的「普通政治
 言論」,應受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保護。
・質疑控方選擇性抽出特朗普的講話內容,有辯方律師播放特朗普回應2017年以暴力收場
 的白人至上主義示威完整片段,當時特朗普稱示威「兩邊都有好人」。
・主張騷亂是由「不同派別和政治信念的極端主義」組織預先策劃,特朗普無法煽動「已
 準備發生」的事。辯方又稱有一名極左組織Antifa領袖在騷亂被捕,所指的應是一名聲
 稱在現場拍攝而被捕的社運人士,該人曾在社交平台提及Antifa,但否認是其成員。
眾議院檢控幹事理據
・列舉多則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的帖文,指控他促成騷亂,包括去年12月19日發文指1月6日
 華盛頓市將有大型示威,呼籲其他人到場,又稱「將會變得狂野」;播放特朗普競選集
 會畫面和支持者受訪的片段等,有人稱是響應特朗普號召而在1月6日到該市。最具爭議
 是示威者當日前往國會前,特朗普曾向他們稱:「若不拚命戰鬥,你將不再擁有國家。
 」控方強調,特朗普並非只是「一個普通人」發表爭議言論。
・指控特朗普試圖從4個行動推翻選舉結果,為騷亂奠定基礎。首先是去年春天就稱只有
 在選舉被偷走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輸掉大選;11月在不同層級法院發起針對點票的法律挑
 戰;再之後是施壓喬治亞州選舉官員為他「找票」;最後是1月6日國會點算選舉人票的
 程序。
・嘗試重組當日騷亂經過和突顯嚴重性,包括公開之前未見過的閉路電視片段、警員急於
 要求支援的錄音等,又批評特朗普從未為當日的事感到懊悔,拒絕認貴。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BBC
分析:民主黨盼藉彈劾動搖共和黨支持
管外界認為特朗普在參議院被定罪機會甚低,但分析指出,民主黨希望透過今次彈劾審訊
說服公眾,這位前總統應對國會騷亂承擔最終責任,從而動搖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有民
調顯示,最新支持特朗普競逐下屆總統的親共和黨選民比例,較去年12月大跌20個百分點。
民主黨檢控幹事在兩天的陳辭中,播出大量國會山莊騷亂的影片,以描繪特朗普是一名長
期姑息右翼極端主義的總統,甚至鼓勵支持者闖入國會。弗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主任薩巴
托(Larry Sabato)說:「這是我見過最具說服力的陳述之一。若這是一個公正的陪審團
,我們會押注判定有罪。」雖然幾乎不可能有17名共和黨參議員倒戈將特朗普定罪,但薩
巴托預計,審訊過後民意會改變,「共和黨部分人也許首次看到這人(特朗普)是一個災
難,若他們容許他捲土重來,他們將被他拖累」。
民主黨策略師馬什(Mary Anne Marsh)認同薩巴托的看法,「這裏有兩個法院,一個是
美國參議院,一個是民意法院」,「這個國家的獨立選民已不接受特朗普,不接受1月6日
發生的事,並將不接受任何捍衛他的人」。
民調:撐特朗普再參選選民減
縱使特朗普仍得到共和黨右翼基本盤支持,但逐漸失去溫和派共和黨人力挺。這些選民中
有一大部分人在去年的大選中捨棄共和黨,令特朗普失去白宮,也讓民主黨在參議院關鍵
戰場中勝出。在拜登就職後,共和黨民調機構Echelon Insights進行的調查顯示,45%共
和黨選民及傾向共和黨的獨立選民希望特朗普在2024年再競選總統,較去年12月、即1月6
日國會騷亂前大跌20個百分點。
(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