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國議員:應對中國 北約太小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1-01-18 16:15:56
標題:德國議員:應對中國 北約太小
新聞來源: https://is.gd/jwNMiB
如何在與中國的體制競爭中存活下來,這是德國人現在關注的一個話題。自民黨籍國會
議員Johannes Vogel 在《明鏡》週刊上發表客座文章表示,要應對中國,北約已經太小
。歐洲必須重新恢復與美國的聯盟,和美國新總統拜登一起打造一個更大的跨大西洋民主
聯盟來應對中國。
Vogel 在其文章中寫道:中國在香港推出了新的安全法。自由在香港被削弱。阿里巴巴創
始人馬雲在內地失蹤,讓所有人都看到,在共產黨的中國,人們沒有人身安全,只有全面
控制,前所未有的數字監控、殘酷的侵犯人權行為以及氣勢洶洶的對世界施加影響。為迎
接這一全新的的挑戰,歐洲必須從戰略上進行全盤考慮,恢復跨大西洋聯盟,並邁出更大
的一步。這不僅能療傷,而且能為西方創造新的身份。
拜登希望能讓美國社會重新團結起來,並對中國繼續強硬。拜登在任期內能否成功,還取
決於能否與其他盟國良好合作。另一方面,歐洲希望在平起平坐的基礎上,加強夥伴關係
,並正在考慮採取更多的「戰略自主權」。這不應被理解為反美的暗語,而是願意承擔更
廣泛的國際責任的表現。
德國和歐洲必須在三方面採取行動。
歐洲必須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成熟起來。歐洲聯盟決定中的一致原則必須廢除。連
貫和健全的共同安全政策是在習近平和普京面前能繼續存活的先決條件。我們都已經看到
,歐洲在敘利亞的失敗,導致數百萬人逃亡。這意味著,德國必須準備好,在軍事上花費
更多的金錢。德國必須增加國防投入。美國新政府會認為,這是早就應該發生的事。德國
早就應該在聯盟內承擔一定責任,包括在緊急情況下在南中國海採取行動。法國海軍已參
加了在該地區保護航行自由的任務。德國護衛艦則從未穿越台灣海峽。這是一個全世界都
能理解的象徵。這一點必須改變。
2. 德國必須促進自由貿易的復興。這一點這並非易事。因為就像貿易保護主義者特朗普
對德國汽車施壓一樣,此前德國也把美國的氯化雞作為敵對形象,對美國的家禽宣戰,使
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遭到破壞。但現在,人們可以嘗試重新起跑,加強與大西洋
和太平洋周圍政治自由區的貿易和投資,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好聽的話打動不了習近
平。但市場力量和良好的談判地位可以做到這一點。和中國共產黨打交道時,人們還必須
準備好,在短期內在貿易上展示強硬,以獲得真正的經濟平等和可靠的人道主義承諾。中
國在世貿組織裡只挑好葡萄吃的做法在投資保護協議中不允許再發生。
3. 西方政治必須承認,傳統的國際組織已難以滿足需求。大西洋西部在21世紀已經太小
。但太多的跨大西洋主義者只看到北約防禦的必要性。數十年來,都沒有由此升發出任何
政治動力。這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組織空白:現在還沒有任何組織能囊括世界上所有市場
經濟下的民主。聯合國不是這樣一個組織。它是讓所有國家都彙聚在一起,共同解決全球
人類問題的一個組織,例如流行病,氣候變化。歐洲應和新美國政府一起,與全世界的自
由國家接軌,建立一個全球性的民主聯盟以應對中國。今天的自由世界遍佈所有大陸。但
它仍然需要一個跨大西洋的引力場。歷史的機會之門在此打開。特朗普被選下台,美國人
由此邁出了第一步。現在,輪到歐洲人行動了。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