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美國大選——拜登爲何佛系競選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7-06 11:42:46
標題: 美國大選——拜登爲何佛系競選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0509
黎蝸藤 2020年07月06日 07:00:00
2020年是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年。以前,美國總統選舉是全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舉
世矚目。今年政治形勢非常詭異。至今,總統選舉在各項議題中依然退居二線。在國内,
疫情和反種族歧視運動完全蓋過了選舉的風頭,在國際,中美關係的急劇惡化也超越選舉
議題。
拜登成爲這一系列政治事件最大得益者
回到初選,從去年宣佈參選以來,拜登就是傳媒中的頂頭大熱,可是競選活動一直不慍不
火。在一、二月份,拜登經歷了最艱難的階段。在南卡萊羅納州初選前,桑德斯聲勢大漲
,一度有望問鼎。拜登力挽狂瀾,贏得了南卡初選,中止了頹勢。說實在,拜登嬴南卡也
不過「剛好而已」,這裡黑人選民比例非常高,本來就應是拜登囊中之物。拜登的選舉代
表票也還落後。
這時拜登時來運轉。傳媒一片「社會主義恐慌」導致股市大跌,其他建制派候選人在奧巴
馬等人的幕後運作下,紛紛退選「撐拜登」。一下子讓拜登在超級星期二中戰勝桑德斯。
即便如此,桑德斯和拜登鹿死誰手還言之尚早。結果新型肺炎疫情在美國急速擴散,一下
子改變了政治議程。桑德斯回天乏力,只能黯然退出。
可以說,在初選中,拜登策略就是「吃老本」,主打「止蝕」。他只在南卡辯論中「雄起
」了一次,然後靠著對手棄權和疫情,輕鬆地取得初選勝利。
然而更有趣的是,在贏得初選後,拜登的策略依然是「無爲而治」,佛系競選,繼續吃老
本。
這當然和疫情和反種族歧視運動相繼佔據了政治主戰場有關。在疫情中,拜登被擠到政治
議程的邊緣。共和黨方面是川普繼續大嘴;民主黨方面,紐約州長庫默異軍突起,以每天
一次的電視講話牢牢佔據了話語權,包括怒懟川普。不少人高呼,庫默展示了危機時的領
袖風範,他才應該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無可奈何地退居二線。
如果說,在疫情方面,拜登位置確實有點尷尬(沒有任何實權,也很難設置議題),那麽
到了反種族主義活動興起後,拜登依然無爲而治就值得探討。換了其他候選人或正好展示
領導力,大力攻擊川普。但拜登的風頭不但不如運動群衆,也不如民主黨其他領袖,如佩
洛西等。雖然他發表聲明支持黑人反歧視,但只是說了一堆等於沒說的話。
拜登本人和競選陣營的弱點
這種競選節奏,更多地歸咎拜登的個人因素。即拜登本人和進步派主導的這些議程格格不
入,有時還根本在「被革命」對象的位置上。這樣一來,倒是讓「子彈自己飛」,自己躲
在一旁更好。在這幾個月,拜登最惹人注目的新聞是三宗,都説明了拜登本人和競選陣營
的弱點。
第一是拜登的性騷擾案。事緣一個名叫Tara Reade的婦女,指控在1993年她在國會當拜登
的議員助理時,拜登曾對她性侵犯(Sex assault)。在2019年,好幾個婦女指控拜登「
性騷擾」,她就是其中的一個。但當時,她只是指控拜登接觸自己的頸和肩膀,令自己不
舒服。今年她把指控從「不舒服」提高到「性侵」,並有繪形繪色的細節,諸如拜登把她
推到牆角,掀起衣服,又親又摸,還有「手指插入」的兒童不宜情節,性質就嚴重得多了
。拜登否認指控。
在2018年卡瓦諾(Brett Kavanaugh)提名最高法院法官一案上,同樣有這樣的「企圖強
姦指控」。人們不免把兩者類比。平心而論,卡瓦諾案中的受害者提出的證據比Reade女
士多。比如她事後(遠在卡瓦諾被提名最高法官之前好多年)曾向丈夫、醫生和友人都敍
及此事,不是「即興作出來的故事」。她描述的情節和環境細節也高度可信。沒有多少人
認爲這是一個虛構的指控(大部分人認爲是這位女士記錯了人)。
相比之下,Reade的「性侵」指控就沒有什麽可以印證的細節。發生在將近30年前的事,
沒有第三者見證,Reade也提不出事發當年的記錄,時間地點一概不知。最大的問題是,
她當時曾報告拜登「性騷擾」自己,但沒有提到「性侵」。爲何不報告性質更嚴重的性侵
,這難以理解。而且她就連以前對友人提及此事之類等「環境證據」也沒有。於是事件的
可靠程度不高。
如果在「me too」運動之前,這種指控大可歸類為誹謗。但在Me too之後,社會的範式已
經轉移,人們願意先把婦女的指控當成真,要求男性一方提出「反方證據」。這對拜登相
當不利。
何況拜登一向有「毛手毛腳」的記錄,衆人皆知,這本來就是他最大的弱點之一。即便性
侵指控不成立,也會加深了這種負面形象。而且,民主黨當初一定要把卡瓦諾拉下馬,現
在卻袒護拜登,不免給人「雙重標準」的印象。
第二是拜登關於黑人問題上的失言。事緣拜登在五月22日在一個訪問中說,如「果(黑人
)你還在考慮你要投給川普還是投給我,那麽你就不是一個黑人」。這種説法,把黑人投
票給自己視爲理所當然,當然犯了選舉的大忌。(凴什麽什麽都不做就要投給你?)上綱
上線一點,還有種族歧視之嫌(暗示了黑人不能有自由的投票意志)。幸虧黑人佛洛依德
被殺事件在此事後幾天才爆發,而他又在第一時間道歉,做了危機管理。倘若此事和佛洛
依德被殺事件「挂鈎」,那麽拜登的選情就堪憂了。
這件事證明了拜登的另一個弱點,就是「大嘴」,經常口不擇言。「少說少錯」可以說是
最佳戰略。
第三是民主黨尋找競選拍檔。由於民主黨要兼顧主流派和進步派,因應時局的發展,民主
黨必須不斷為自己設限,以致可挑選的對象越來越少,現在成爲頭疼的難題。
因應Me too 的大潮,民主黨對婦女參政呼聲很高。拜登早在3月初的亞利桑那的初選辯論
中已承諾要找一個女性搭檔。這把一堆有潛質的男性候選人拒之門外(比如抗疫中的明星
紐約州長庫默)。
現在黑人反歧視運動蓬勃發展,於是候選人範圍又再次縮小到「黑人女性」。幾個很有資
格的候選人如痲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有助團結進步派)、密歇根州長維特
瑪(Gretchen Whitmer,有助贏下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參議員巴爾達文(Tammy
Baldwin,有助贏下威斯康星)、明尼蘇達參議員克洛布查(Amy Klobuchar)、紐約參議
員吉爾佈蘭達(Kirsten Gillibrand)、伊利諾伊參議員德克沃斯(Tammy Duckworth,
戰爭英雄)等,都一一因爲膚色而被傳言被放棄。
這樣一來剩下的可選對象就不多了。在目前大約有四大選項,她們都有不足之處。
「佛系」競選是最好的選舉策略
加州參議員哈利斯(有個正式的中文名賀錦麗)本來是個不錯的人選。問題有兩個:第一
是來自民主黨州,對吸引搖擺州選民沒有太大幫助,又是溫和派,對拉攏進步派沒有額外
幫助。而且她是牙買加移民(父)和印度泰米爾人(母)的後裔,曾被共和黨(川普的兒
子)指責「不是純正的美國黑人」。
曾任聯合國大使和國家安全顧問的蘇珊賴斯是個純正的黑人,履歷也不錯,但她在2012年
班加西襲擊事件中被指控故意散發假消息誤導公衆(即說這是因爲右派拍攝的一部基督影
片惹怒了阿拉伯人),這是她的重大弱點。況且她從未有選舉經驗,可選舉性成疑。
還有佐治亞州的前民主黨州長候選人阿佈拉姆斯(Stacey Abrams)。在2018年成爲首個
被主要黨派提名參選州長的黑人女性,一舉成名,也是進步派的心頭好。她本人也對副總
統後續人躍躍欲試,佐治亞州也是重要的搖擺州。問題是她參選州長失敗,而她之前的經
歷最高也不過是州衆議員,經歷嚴重不足。
最後還有佛羅里達的衆議員達明斯(Val Demings)。她或有助拜登贏下關鍵的搖擺州佛
羅里達。問題是她的全國名氣太小,只是最近才引起關注。不過,她以前曾任警察,或許
在現在「黑人vs警察」的爭議中,成爲一個優勢,變成黑馬。
由於拜登和民主黨的種種問題,現在看來「佛系」競選是最好的選舉策略。正好因爲疫情
關係,拜登有藉口不舉行競選集會,掩蓋了人氣低迷活力不足的缺點。他又拒絕了川普要
求多場辯論的要求(維持在三場辯論的慣例),有助「少說少錯」。
當然,川普的種種不足也是拜登佛系選舉策略的重要原因。這點,筆者另文探討。
※作者為旅美學者
───────────────────────────────────────
美國總統選舉之經驗談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13404
陳靈素 2020-07-05 05:30
在民主的國家中有各種的選舉,而選舉的制度卻有很大的不同。近日在台灣的各個政論節
目及許多名嘴都有自己對美國選總統的看法,其實就是在美華人對美國總統的選舉也有很
多有自己的想法及看法,但是絕大多數是不對的,因為這不是容易了解的,這是我寫這篇
文章的主要原因,希望看完後能對美國的選舉有真正的認識。
筆者早年負笈美國研讀工程,對於民主國家的選舉可說是略知一二,早期在台灣也參與選
舉,還擔任過選務監票人員,總是認為只要得票最多的人就是當選人,並且在台灣選舉的
日子也大多是選舉數月前決定哪天是選舉投票日,自己以為這是絕大多數民主國家的模式
,到了美國多年後才真正了解到這個國家是怎麼訂出遊戲規則的。
我經歷過的美國總統有卡特、雷根、老布希、克林頓、小布希、奧巴馬及川普。雖然經過
這麼多,也參與過投票,但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還是太多,也曾和比我早來十年的移民(
亞裔及非亞裔們)請教過,但是他們不清楚,後來發現就是很多美國白人也答不出來這個
問題,直到十年前一位公司白人同事才把美國的選舉日的訂定講的清楚。
首先投票日的訂定,早期各種文明都脫離不了農業,美國也不例外,尤其在北半球,自然
的春耕夏長秋收冬藏模式和絕大多數北半球國家一樣,所以決定選舉日就在不太忙的晚秋
,也就是十一月份。但到底是哪一天呢?西方和東方最大不同點在於,東方節日多使用陰
曆,就是陽曆的也是用日子固定。像是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台灣四月四日兒童節,
大陸六月一日兒童節,雖然春節、端午及中秋會有不同的日子,那是因為陰曆和陽曆的轉
換關係,但是西方喜歡訂浮動的日子,五月第二星期日母親節,六月第三星期日父親節,
另外放假日除了新年、聖誕、獨立日之外,全部浮動,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總統日,復
活節,國殤,勞工節,感恩節通通是浮定的,也都是以某月第幾個星期幾決定。選舉日已
訂為十一月,但是哪天呢?訂為十一月而不是一號的第一個星期二。
換言之有可能是二號到八號(因為一號不能是選舉投票日)。那又為什麼非要星期二?早
期居民大多是清教徒,星期天去教堂做禮拜,而且十八、十九世紀的交通不便,投票所的
地理位置大多只能在人口密集地區,像是大小城市區而不是小鎮或鄉下,往往人民利用星
期一乘馬、座車(也是馬車)進城,待上一晚,星期二一早投票返家,而星期三一般是農
民市集的日子。這是1845 年所修訂的,更早的投票法是1788 年訂定的。
接下來談一下美國的選舉人制度,雖然在美國投過幾次票,但一定要了解他們的選舉人制
度才能真正知道他們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說如何能在明明名調落後但又可以贏得選舉的訣
竅。首先美國共435 位眾議員,眾議員是由各州人口決定,每十年人口普查會決定該州的
眾議員數目。筆者早期在麻州,當初我們有十二個眾議員(1976),現在只剩九個。接下
來是參議員,每州兩位,大州和小州議員數一樣,共100名。最後在華府特區還有三個名
額,所以共計538 選舉人,這也就是誰能贏270 票,誰就可以當選總統的原因。
美國有48州有贏家通吃的法律,所以只要在該州小贏,整個州的選擇人票都是你的。兩州
例外,緬因和內布拉斯卡,他們的選舉人由他們的眾議員選區決定,但即使如此,很多時
候也是全州投下同一候選人。在美國華人同事總喜歡討論選舉,還有住在麻州的人説我投
了共和黨一票,其實那都是假象,因為麻州向來都是民主黨的鐵票倉,雖說你投票給的人
當選了,但我可以保證不是你那一票所造成的結果(悲哀吧)!因為你投票的州把所有人
投的票只能給一位候選人。
選舉人制度的壞處在於投票的比重不同,舉個例子說明,南、北達柯塔州人口稀少,每州
只有一個眾議員(因為是人口數決定),但他們共有四個參議員(因為每州兩位),所以
他們可以有六票選舉人票。相對的加州五十三個眾議員,但也只有兩個參議員所以只有五
十五選舉人票,如果加州分成了上中下三個小加州,五十三衆議員跑不掉,可以增加四個
參議員,那麼就多增了四選舉人票。當然這是個假議題,因為參議院只有一百席位,以後
會不會改變就不知道了。
長期以來美國的選舉藍紅壁壘分明,東西兩岸大多為藍色也就是民主黨的選舉人票,中央
部分大多為紅色也就是共和黨的選舉人票。傳統以來支持民主黨人的比較多,但選出的總
統如小布希及川普都是輸了普選卻贏得大選,原因就在傳統上參議院有較多的共和黨員(
選舉人票的分配)。而在美國歷史上共有四個沒有贏得普選而當選的總統,1876年的海斯
,1888年的哈理遜,2000年的小布希及2016年的川普。
再來談一下美國的傳統鐵票區,民主黨有西海岸三州,新英格蘭(新罕不什爾除外),紐
約到馬里蘭(包括華府特區),共和黨也有整個中央地區,加上南部各州。一般來說選舉
結果大部分是所謂的搖擺州決定,這也是為什麼普票贏的候選人不見得能贏選戰。傳統搖
擺州有十個,大多為中西部加上佛羅裡達州,可能和他們老年人口居多,人可能特別注意
候選人有關,還有就是沒自由吾寧死的新罕不什爾州,以及大西洋沿岸到北卡是搖擺,再
往下到南卡就紅了,但有時候也會有更多州由紅翻藍或由藍翻紅的。這樣的選舉的最大的
問題在於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都沒有候選人去造勢,因為大多數大城市都已經決定了他們的
投票依規,人口最多的城市大多是民主黨的票,如紐約市、洛杉磯、芝加哥等。但是第四
大的休士頓就是共和黨的。更正確的説法是選舉完全是搖擺州來決定白宮未來的主人,這
也是我和白人同事一直探討應不應該改變為普選的問題,畢竟這是一個兩百年歷史的選舉
制度,而贊成我的想法的白人還不少。
世界上的領導人選舉至少有三種方式產生,第一種是一次選舉得票最多的當選像是台灣,
第二種是歐洲部分國家是由絕對的多數當選,這種選法通常要選兩輪,第二輪只有兩個候
選人,所以得勝的人一定有超過半數的絕對多數,而美國的選舉也絕對是特殊的,這就是
台灣媒體人、名嘴及政治評論員都沒有辦法説清楚講明白的原因了。
───────────────────────────────────────
支持黑人平權、不滿特朗普施政 Kanye West參選美國總統
https://is.gd/xh88FJ
近日共和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跟民主黨對手拜登(Joe Biden)在總統大
選中鬥得如火如荼,美國著名饒舌歌手Kanye West趁着前日是美國獨立日加入戰團,他在
twitter表示將參加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其實Kanye過往曾是特朗普支持者,不過因近日
黑人平權運動而不滿對方施政,他更被拍到參加示威譴責警暴。
現年43歲的Kanye West是美國著名饒舌歌手,他曾在2015年的MTV音樂影帶頒獎禮上,公
開表示有意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但隨後沒有實際行動。前日是美國獨立日,Kanye突然
宣佈將會參選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他在twitter上寫道:「我們現在一定要用信仰
、統一我們的視野和創造我們的將來,從而體現美國的承諾。我將會參選美國總統!」並
留下「#2020願景」(#2020 VISION)的hashtag。
轟美警濫暴
其實Kanye過去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曾在多個訪問中表揚特朗普。他在2018年又曾與老婆
造訪白宮與特朗普會面,但有指他近來對特朗普的施政非常不滿,至近日發生白人警察跪
頸謀殺黑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事件,Kanye更現身芝加哥,與當地學生遊行示
威,抗議警方濫用暴力,支持反歧視黑人運動。
Kanye其後更捐出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支援因種族歧視而被殺害的黑人,當中包
括為弗洛伊德的6歲女兒Gianna成立基金,以及為2月緩步跑時遭槍擊的阿伯里(Ahmaud
Arbery),及3月在家中被警員闖入、連轟8槍死亡的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的
家人支付律師費。Kanye上周更與Travis Scott合作推出新歌《Wash Us in the Blood》
,聲援示威民眾,MV從一開始就由警察以及市民之間的爭執做開頭,歌詞則激勵現正追求
平等的黑人同胞。
馬斯克力撐
Kanye參選消息傳出後,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即在twitter留言表示會全力
支持好友。不過也有大量網民留言表示不會支持 Kanye,更指他參選總統是想幫特朗普分
散拜登票數。其實現時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餘四個月,未知Kanye 是否已遞交所需表格,
很多州分仍接受獨立候選人的登記。
於1996年出道的Kanye West在2004年推出首張大碟《The College Dropout》後,隨即獲
得格林美最佳饒舌專輯,歷年來已累積共21個格林美獎項。Kanye也是全球最暢銷歌手之
一,總銷量高達1.4億張。除音樂事業外,Kanye近年積極發展時裝設計事業,與不同大型
運動品牌聯名推出波鞋,成功引發搶購熱潮。憑着他獨特的生意頭腦,今年首度登上美國
財經雜誌《福布斯》的「10億美元富豪榜」,估計他的身家,包括其品牌Yeezy的股份、
現金、房地產和土地等,總數達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20-07-06 16:09:00
「社會主義恐慌」--OBAMA反社會主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