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資訊網30歲 創辦人憂網路遭惡棍挾持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9-03-05 01:06:53
標題: 全球資訊網30歲 創辦人憂網路遭惡棍挾持
新聞來源: https://is.gd/CzCnsD
30年前,英國物理學家柏內茲李在實驗室發明「全球資訊網」(WWW),讓學術界分享研究
成果,也改變人類社會樣貌;30年後,這位WWW之父警告,這套系統「已遭惡棍劫持」。
法新社報導,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位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舊研究室在偌
大建築內,和其他研究室看起來沒有不同。
唯一可看出這裡曾寫下一頁歷史篇章的地方,是一幅乍看不起眼的紀念牌,一張CERN舊網
頁目錄的文件掛在門上,柏內茲李名字旁還以詼諧字眼寫著「暫時離開辦公室」。
當時,柏內茲李雖負責CERN內部目錄,卻對可讓全球各地和CERN合作的數以千計科學家更
容易分享研究資訊的方式感興趣。
柏內茲李希望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資訊管理系統」,不久後便催生了「全球資訊網」
(WWW,World Wide Web)。
其實原始的網路型態早已存在,但要等到全球資訊網問世,人們才可以利用瀏覽器瀏覽網
頁,蒐集網頁資訊。
柏內茲李的CERN同事弗路克格(Francois Fluckiger)說:「我們很早就有一種正在創造歷
史的感覺。」
1990年,比利時科學家凱佑(Robert Cailliau)加入團隊,協助改善這項新系統,利用超
文字標示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作為網頁標準。
他們開發超文字傳輸協定(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只要點一下超連結,
就可以連上網頁,並利用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URL),作為網址
系統。
1990年底,柏內茲李讓CERN的第一台網頁導航伺服器開始運作。這項網頁瀏覽器1991年首
度對CERN以外的組織開放,首波開放給其他研究機構,之後才對大眾開放。
在柏內茲李1994年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後接手全球資訊網團隊、如今已退休
的弗路克格讚揚,全球資訊網、網際網路協定(IP)以及Google開發出的演算法是20世紀三
大重要發明。
但弗路克格卻不禁感嘆網路上充斥「網路霸凌、假新聞、集體歇斯底里」等亂象,隱私權
也受到威脅。
「我們要捫心自問,如不躬自反省,最後可能會創造一頭完全失控的怪獸。」
柏內茲李發起搶救網路的運動。他去年11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網路峰會(Web Summit)
提倡成立「全球資訊網契約」(Contract for the Web),人人都扮演確保全球資訊網為人
類服務的角色,協助保護開放的全球資訊網為公共財和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柏內茲李去年12月投書「紐約時報」(NYT),提到暗網(dark web)、網路犯罪、假新聞以
及個資外洩等網路威脅說:「網路已遭惡棍和酸民挾持,在全球各角落利用網路操縱人們
。」
被尊稱為「全球資訊網之父」的柏內茲李今年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呼籲全球精英
,一同加入對抗「網路爭論兩極化」亂象。
柏內茲李呼籲打造網路討論平台,連結擁有不同意見和背景的人們,有別於當前普遍的「
網路貧民窟」(online ghetto)以及針對個人化搜尋篩選內容結果的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和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等現象,這些現象讓人們難以接觸看法不同的其他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