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奈米科技既愛又怕的期待

作者: cybergirl (何夜無月)   2003-12-01 22:26:07
[接上篇]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A. Paul Alivisators 則稱停止奈米科技的研發極不道德,
特別是在醫藥與能源上,因其奈米科技的潛在利益不可忽視。
其他的學者也認為研發的暫停不僅不需要也不實際,
因為僅會讓研究轉為地下化而已。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生物奈米科技中心主任,James R. Baker, Jr.
則認為如果研究能公開,而且由主管機構進行審查並相互討論,
同時在科學期刊上由其他的研究學者與以複審,
即可獲得超出所需的監督,並保證環境或生物議題都妥為處理。
美國奈米商業聯盟執行董事 Mark Modzelewski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批評更為尖銳,
認為該組織於7月24日發表的報告為科技業界的恐怖主義活動。
他推論這些團體會注意到奈米科技,
是因為奈米科技被認為是下一個工業革命,
所以他們打算延緩奈米科技的進展、創造恐懼、使大眾不安,
造成工業與技術進展的阻礙,
因為綠色和平組織在基因改造食品
(genetically-modified food)的反對運動上頗有收獲,
所以這是他們再次表現的大好機會。
而奈米科技的主流研究人員則爭論,
若干對奈米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情景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許多科學家同意這個迅速成長的領域其所可能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值得進一步的加以檢視。
有些科學家則以更審慎的角度來檢視這個新興科技,
希望能未雨綢繆對其不可預測的將來加以規範與約束,
例如前瞻協會(Foresight Institute) 及
分子奈米科技製造協會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Manufacturing)
於2000年所修訂的分子奈米科技研發規範
(Foresight Guidelines on Molecular Nanotechnology)草稿3.7版,
其目的是要對分子奈米科技提供一個負責任的研發基礎。
試舉其開發原則瑩瑩大者如下:
1. 人造複製機器絕不能在自然的、沒有控制的環境中複製。
2. 在一個能自複製的製造系統環境條件之內,要阻止其演化。
3. 任何被複製的訊息均不能含有錯誤。
4. 分子奈米科技元件設計應該明確的限制其擴散,
並且對任何複製系統需提供可溯性。
…等等。
奈米微粒對生物組織的影響研究也次第展開中,
但是今年年初於美國新奧爾良所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全國會議
有關奈米微粒毒理學的研究顯示,
奈米科技對生物影響的疑義一點也不明確。
依據詹森太空中心Chiu-wing Lam
所進行之三種碳奈米管材料對老鼠肺功能的影響試驗,
將含有不同數量鐵金屬與鎳金屬的碳奈米管懸浮液或對照粉塵置入老鼠的氣管,
在7至90天之內對老鼠肺部進行檢驗,
研究人員發現碳奈米管會引起與劑量有關的反應,
在碳奈米管材料週遭會發生炎症反應(inflammation)與
組織壞死(tissue death),科學家聲稱於其試驗條件,
如果碳奈米管侵入肺部會比石英材料(quartz)更具有毒性。
相對的,由杜邦公司David B. Warheit所帶領的
碳奈米管試驗卻顯示其副作用較低,雖然曝露在碳奈米管下的老鼠,
於最初的24小時內有15%的老鼠會死亡,
不過科學家確定其死因為奈米微粒黏著在一起所造成的窒息,
其他存活的老鼠確實有肺部發炎的初期表徵,不過與劑量無關。
除此之外,發炎反應僅持續了一週,
而石英微粒所造成的持續反應長達三個月
(喔喔,題外話:七月份的中國時報曾刊出飛灰廠
僱用非成年國中生打工的新聞,飛灰是一種石英與鋁酸鹽的混合物)。
兩個研究團隊都認為必須再進行動物對空氣中奈米微粒反應的更進一步研究。
[接下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