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科技既愛又怕的期待

作者: cybergirl (何夜無月)   2003-12-01 22:21:18
物理:對奈米科技既愛又怕的期待
編輯:HCC
奈米科技宛如新一代的工業革命,於先進國家正如火如荼的的展開其研發。
美國總統於2004年的預算分配了近八億五千萬美元予
國家奈米科技啟動計劃(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ꐊ策~五月美國國會也通過於未來三年總計近二十四億美元的奈米科技研究法案。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預測到2015年奈米科技可能成長到每年一百萬兆的工業產值。
而於國內,政府今年正式推動「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
擬於六年內投入新台幣231億元的經費,並且希望在2010年達到新台幣1兆元的產值。
在奈米科技的研究正熱烈地展開時,
卻有不少人士以不同的觀點開始審慎的反向思考,
評估奈米科技可能的負面影響。
例如著名的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公司
創辦人之一比爾﹒喬伊(Bill Joy),極力反對無約束性的奈米發展,
於其刊登於2000/4 Wired中的文章“Why the future doesn't need us”,
他認為奈米科技具有使人類絕滅的威脅性,
擔心人類所製造具備自我複製功能的微型機器人(nanobots)會發狂,
造成世界的混亂。最近由Michael Crichton
(侏羅紀公園與急診室的春天作者)所著作的小說“奈米獵殺 ”
(洪蘭教授翻譯,遠流出版),
即將未來一些奈米機器描繪成超微小的、無法控制的、
足以引爆全面恐慌的恐怖份子。
於歐洲以反對人造基因食物出名的
The Action Group on Erosion, Technology and Concentration(ETC),
也於今年年初要求幾乎是暫時終止奈米科技的研發,
一直到能實施奈米微粒處理的管理標準草案為止。
今年六月並與行動主義團體如綠色和平組織與
英國遺傳學監督機構(GeneWatch U.K.)於歐洲議會發起一項會議,
接櫫其理想。ETC計劃管理Jim Thomas認為由於奈米微粒在
毒性上所承擔的風險,因此急需要對其處理方式獲得一致的實驗室協定。
綠色和平組織於7月24日在New Scientist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
討論奈米科技對環境與社會的影響,
呼籲業界提供較目前更多的經費用於相關研究,
以表示其對環境關懷的承諾。
綠色和平組織在思索是否量子點、奈米微粒以及
其他丟棄式奈米元件會構成一個新類別的非生物分解式污染物,
而科學家對其了解卻不多。
報告也檢視了醫學倫理、奈米對立
(註:nano-divide,國家之間能否進入奈米科技領域所帶來的對立與差距)、
奈米科技的破壞性應用以及公眾對此科技的接受程度。
但報告中對於要如何更進一步展開其所關心的議題,
則並未提出新的、具體的科學論點;
內容反而是根據之前所發表過的新聞報導,
以及由類似ETC團體所收集的相關科學研究與資訊。
總體而言,該報告聲稱奈米科技對於社會關聯性的研究
遠落後於科學研究與其商品化成果展示,
政府與業界應該付出更多,
並置身於由奈米科技所引起的環境、醫學與倫理挑戰之前。
[接下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