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GaN)半導體照明技術

作者: cybergirl (何夜無月)   2003-11-01 13:49:35
工研院光電所研發成功氮化鎵(GaN)半導體照明技術
2003/04/18
工研院光電所在氮化鎵(GaN)半導體照明技術上有突破性的技術成果,
研發完成新型的LED(發光二極體)封裝技術,
提升LED照明的發光效率,並完成LED燈具之示範展示推廣,
在4月18日舉行的「氮化鎵(GaN)半導體照明技術成果發表會」現場,
展示光電所研發的LED照明相關產品,預期LED發光效率的提升,
將加速國內次世代LED照明時代的來臨。
工研院光電所所長劉容生表示,2002年全世界LED產值為32.8億美元,
台灣的產值為8.67億美元,佔全世界的27﹪,僅次於日本為世界第二,
國內LED產業今年仍繼續維持高度的成長,未來如何再創LED產業的新商機,
是國內LED半導體廠商急於努力的目標,
被譽為21世紀的環保新光源「白光LED」的商品化是一個好機會。
在技術研發上,光電所一直積極致力於LED照明發光效率之提昇,
以符合照明用的白光LED技術,期能在核心技術上紮根。
LED是由半導體技術所製成的光源,省電而不發熱,
和傳統燈泡比較,它不但體積小、堅固耐震,
操作電壓及溫度低,壽命可達燈泡之十倍以上。
目前市面上LED商品化的發光效率可達15-25流明/瓦比傳統燈泡高50~100﹪,
世界先進國家預測,未來它將取代傳統燈泡,成
為廉價、省電又環保的新光源。
光電所積極致力於LED發光效率的提昇,
目前已經有重大的技術突破成果,
開發完成GaN LED之覆晶
(Flip chip package;將元件晶粒表面朝下封裝之技術)用晶粒,
配合覆晶封裝之需求,並於LED晶粒中增加反射鏡的配置,
可以提高LED之發光效率1.5~2倍。
同時,光電所開新燈板技術,
目前白光LED燈具的應用仍以使用傳統燈泡型封裝形成集束型(cluster)
方式製作燈板,但是因為支架型(lead frame)
與PCB板的組合散熱較差,燈板溫度升高,降低LED發光效率,
同時也影響燈具的壽命,為了解決散熱問題,光電所開發新的燈板技術,
一個燈組由9個晶片組成,每個晶片有獨立的光學設計,
完成GaN LED array 模組封裝技術,配合高功率操作的需求,
開發瓦級LED模組,供燈具使用,此技術有助於提昇LED發光效率。
此外,光電所開發崁燈與投射燈兩種燈具形式,
應用在輔助照明用LED嵌燈、LED投射燈
以及LED景觀燈,平均省電力可達50﹪以上,使用壽命長。
光電所劉容生所長表示,國內LED產業已經相當成熟,
未來LED照明產業極具發展潛力,
光電所在LED發光效率提昇、封裝技術上的精進,
以及開發LED新的應用燈具上皆有不錯的成果,
期能與國外LED照明大廠同步研發,
為國內LED及照明業界進行先期研究,
以協助國內業界在國際LED照明市場中取得有利的市場競爭力。
聯絡電話:(03)5915072 光電所奈米光電半導體中心  許榮宗
聯絡電話:(03)5917624 光電所公關課  徐碧珍
[資料來源]工業技術研究院 http://www.itri.org.tw/index.js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