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是否能率先成為 新工業化國家?

作者: 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   2016-11-19 20:04:42
※ 引述《XX9 (米魯國王)》之銘言:
: 你說的沒錯
: 現在就是 全球化 科技革命
: 全球化的過程會帶來區域分工 衡量比較優勢把某些產業往低人力成本的地方轉移
: 由於這些產業還是需要存在 而又沒辦法全面自動工業化
: 這個過程就會導致資金在全球到處流 高水位往低水位國家流動
: 最後達到平衡 連通管效應
你說的都是屬於舊狀況了
是過去30年所謂全球化的過程
資金跟工廠還有工作機會跑到如中國這般的低成本國家
現在中國成本高了,就開始往越南等更低成本的國家移動
: 你如果以全球脫貧的角度來看不是壞事 但以自己國家來看是很糟糕的事情
: 因為後半段 底層人民的工作就因此外流不見了
: 要避免這個問題就是政府要想辦法讓底層人民的素質提高
: 可以靠教育或產業轉型的手段
: 讓大家都做高價值鏈的工作 低價值的外流也無妨
: 只是會造成產業空洞化 對國力是個問題
: 要避免造成產業空洞的一個重要方法 就是科技革命成功
: 政府全面工業轉型 產業升級
: 也就是說低階人力變成顧機台的居多 或者協同機器工作的居多
: 才有可能變成照顧到低階的就業人口 同時避免產業外流
: 產業空洞化導致工業斷鍊 按目前趨勢常常會是導致國安危機
: 現在就是先進國家 包含台灣也是做不到全面自動化
: 很多產業都是還需要許多人力
: 加上低端人力又不容易拉 政府的人力資源教育訓練政策又不夠全面
: 所以就變成無法避免的產業外移
: 尤其是低端人力需求高的產業
: 另一方面 要自動化 就要資本
: 目前傳統產業要轉型除了原本的大廠之外
: 其實普通中小企業是沒有多餘的力量轉型的
: 這除非政府也意識地去整合資源 協助再造 (整廠輸出?)
: 最好是能集中原本的屬於非法的家庭式工廠 協助組織化 重新訓練
: 並且協助找地 轉移到集中的工業區 重新創造產業聚落
: 而台灣不大 相對於中國大陸是很容易照顧到低階與民間各地的老產業人力的
: 台灣目前手上有的就是可以利用沒工作的人力資源
: 這樣做下去 就是全新的一批新傳統產業供應鏈 具競爭力的新創老公司
: 會打爆原本依賴大量勞力外移落後國家的人力密集產業 更低廉的售價 更高的產出
: 這也就是新的工業革命
: 應該是看誰先成功跨越這個障礙吧
: (目前感覺德國以色列是走在最前面的...?
: 日本技術雖好但還是太依賴人力)
: 一旦哪個國家率先成功
: 在那個瞬間會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經濟成長暴增
: 現在的反全球化浪潮其實只是一個因應這個趨勢的反抗力量
: 貿易壁壘可以先保護自己的低端工作人口
: 同時避免資本外流
: 如此才能達成以上所說的新工業化國家的狀態
: 百年前的工業化是 大量資本投入 但仍需依賴大量勞力
: 因此創造出一大段勞動力剩餘 所以刺激其他產業的誕生
: 但也出現失業問題
: 每一小波新技術都會帶來一小波衝擊 然後慢慢消化掉
: 但這一波工業科技革命是更成熟的狀態 會全面性讓人類工時平均下降一截
: 你要消化掉這些多餘勞動力 必然要配合修改休假制度
: 所以其實增加休假日是正確的 只是我們不想對舊產業衝擊太大
: 但時間再拖下去 就是延宕台灣新工業化的時間點
: 浪費的是未來可能會賺取的期望利潤
: 目前是世界的工業產品正遭遇中國超量供給的衝擊 低價競爭 逐漸被消滅
: 在這種戰略底下 也只有更低成本的全自動化傳產工業才有存活的可能
: 簡而言之 產業升級 不是指全部投入高科技電子業
: 而是指科技管理 自動生產全面走入傳統產業 融合
: 政府除了要協助整合資源資本 還要整合無業人力
: 才能躲過紅色供應鏈的襲擊
: 未來還會有很多國家遭殃
: 尤其是那些還在開發中的國家 會更艱難
: 以低廉勞力土地要素來吸引外資投資設廠的方式在自動化普及就會不管用了
: 無關政治對立
: 這應該是大趨勢 就算政治力再大也很難抵抗科技翻新的浪潮
你看錯的一點就是還在用國家的思想去思考問題
我只從產業的角度看問題就可以得到結論
老郭這些工業金融大鱷眼中是沒有國家的,只有區域利益價值而已
真正自動化走到最後就如我前例所說,一個SMD車間原本要數千工人,
現在只需要十幾到幾十人就可以管理,並且在產量與品質上得到巨大的提升
然後這個趨勢會不斷侵蝕各產業的中下游
我也舉了製鞋產業在變化的例子
不遠的未來,現在所有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崗位會被機器人與自動化機器取代
而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像你所說的可以拿來減少工時什麼的
而是這些工作機會消失了,連工人都不用請了
例如另一個以前的勞力密集產業航運業,以前一條船要開動需要成千上百的人力
但現代化的油輪與貨櫃輪,竟然只需要20多人左右的人力就可以駕馭十萬噸的船隻
所以根本不存在減少工時的問題,而是工作消失的問題
這個問題會深入到各種勞力密集的產業去
也唯有人力越密集的產業越值得投入資金成本來開發自動化
所以現在工作機會不斷往服務業傾斜就是這種趨勢的結果
等哪一天服務業又成為企業家眼中的勞力密集產業
那開發出waiter機器人來賣手搖杯或是在餐廳端盤子我也不會意外
滲透的過程一定是先從高產值往下滲透,直到透無可透為止
甚至這也跟工人的教育問題無關,從上述發展來看,
只有所學適合這個脈動的教育才有辦法生存
我舉個例子,以前台灣有不少海事學校,連老郭都是中國海專出身的
但現在這些學討海的技術一點都沒用了,如我前面所說,
一條船只要20多人,你讀到海事博士也不見得搶得到工作機會
所以教授這些知識已經變成落伍跟不實際
同樣要花成本念到博士,你會選海事嗎?念了不會後悔嗎?
所以教育問題在於產業方向,與未來產業方向不合的教育單位,
訓練再多高階人力,提升工人教育水準都沒用,因為沒人要用這樣的人力資源
另一個可以舉例的產業是汽車製造業
底特律曾養活多少美國藍領工人,現在的底特律則是破產城市之一
因為曾經的輝煌與強大的工會,所以美國汽車被自動化的日本汽車德國汽車打敗了
而現在的美國汽車工廠也不需要那麼多工人了,因為機器人無所不在
一個幾萬人的汽車工廠現在也是幾百人就夠了
這種現象不斷的在各種產業間複製
中國搞的紅色供應練也在複製這樣的過程
但最終傷害的就是中國自己的勞工
對握有龐大人力資源的中國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大量從工作崗位上被迫退下來的工人會成為經濟與政治的問題源
中國依靠房地產與建築業還一個原因就是建築業尚未被自動化全面征服
還是勞力密集產業,吸納大量的工人在這行業工作
或許哪一天蓋房子也自動化了,可能數十或數百人即可把房子蓋好
又要產生大量失業工人了
回過頭來說,如果自動化趨勢不變,產業重回美國生產其實也不讓人意外
因為不管在中國台灣日本或美國,生產者都已經改成機器人了
剩下要評估的只有建廠的土地成本,水電等基礎設施問題
但這才是先進國家的優勢之一
靠廉價勞動力搶工作的時代會慢慢過去
而且是在我們這一輩人有生之年可以看見
勞工失去工作的同時也失去了消費力
最終這些mega factory的產品要賣給機器人嗎?誰來買這些東西?
最後我舉個電子產業中的HW(硬體)工程師做觀察產業與教育界的例子好了
30年前的HW工程師需要熟悉電路學電子學,要會讀懂別人的電路設計
然後修改或模仿成自己的電路放進產品裡,那時候搞HW還挺吃香的
HW工程師來源就是電機或電子科系
現在的HW工程師一樣要念史密斯,電子電路
但在產業中的價值已經跌落一大截
因為模組化設計,CAD設計,讓HW工程師大量的經驗不再吃香
我在中國的觀察,很多小廠甚至不願意請正科生來當HW,只願意用低薪找人
老闆的邏輯:我要降低成本,現在都有ref design,我只要拿來用就好
產品有問題是上游廠商FAE要來幫我解決,不解決問題就不能賣
上游晶片廠會比我更急!
我見到的工廠裡有高職生,也有他科轉業而來的HW工程師,還很多
所以HW也是個萎縮中的行業,即使這行業在3C產業中曾佔有重要角色
但現在已經開始邊緣化了,也可以說不再重要了
或許台清交的電機電子出來還是一樣很紅很有前途
但其他科大如果沒有改變方向,那未來這產業會殺成一片我也不意外
人浮於事是肯定會出現的,甚至你想西進都沒辦法
那邊的老闆更摳!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11-19 20:25:00
那要看自動化相關設備及系統的價格及人力價格的競合例如台灣這些小工廠 如果外勞還是比自動化設備便宜的話這些老闆當然是繼續用外勞 中國的情形也是相同德國搞4.0很成功當然是因為它本來就勞力短缺 所以適合很多MES系統等都還不是賣斷的 每年要收你錢小廠哪受得了做機器人的公司相信也會發展成這樣不然賣你一個你就用十年 那機器人公司要賺什麼就像手機每年都會推出新的 微軟也是每年要跟你收更新錢最終還是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出來 即使是用創造需求的方式
作者: phoenixzero (九尾盛)   2016-11-19 20:38:00
M大談其他東西很專業 除了柯P= =
作者: GHowPan (豪洨)   2016-11-19 21:53:00
這才是正確的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燒紙)   2016-11-19 22:37:00
做給誰買xd資本得利菁英vs資本眼中無效率的「不上進」人士還有專門服侍受益階級..真是個沒救的世界
作者: Silverdawn (Ptt鄉民)   2016-11-20 01:5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