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是否能率先成為 新工業化國家?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6-11-19 18:40:25
: : 我個人認為未來的勞動環境還會更糟
: : 而且不是區域性的問題,是全球化的趨勢
: : 那就是機械人與軟體會取代大量中階的勞工
: : 只有高階人力可以少受影響,而受影響的中階人力會去搶低階的工作
: : 造成全球工人過剩,勞動力過剩
: : 現在的情況有點像當年機械動力剛取代人力切入農業時的情況
: : 大量的農民失業,新的工作體系尚未建立,或者說仍在萌芽中
: : 就造成了悲慘世界描述的情況。
你說的沒錯
現在就是 全球化 科技革命
全球化的過程會帶來區域分工 衡量比較優勢把某些產業往低人力成本的地方轉移
由於這些產業還是需要存在 而又沒辦法全面自動工業化
這個過程就會導致資金在全球到處流 高水位往低水位國家流動
最後達到平衡 連通管效應
你如果以全球脫貧的角度來看不是壞事 但以自己國家來看是很糟糕的事情
因為後半段 底層人民的工作就因此外流不見了
要避免這個問題就是政府要想辦法讓底層人民的素質提高
可以靠教育或產業轉型的手段
讓大家都做高價值鏈的工作 低價值的外流也無妨
只是會造成產業空洞化 對國力是個問題
要避免造成產業空洞的一個重要方法 就是科技革命成功
政府全面工業轉型 產業升級
也就是說低階人力變成顧機台的居多 或者協同機器工作的居多
才有可能變成照顧到低階的就業人口 同時避免產業外流
產業空洞化導致工業斷鍊 按目前趨勢常常會是導致國安危機
現在就是先進國家 包含台灣也是做不到全面自動化
很多產業都是還需要許多人力
加上低端人力又不容易拉 政府的人力資源教育訓練政策又不夠全面
所以就變成無法避免的產業外移
尤其是低端人力需求高的產業
另一方面 要自動化 就要資本
目前傳統產業要轉型除了原本的大廠之外
其實普通中小企業是沒有多餘的力量轉型的
這除非政府也意識地去整合資源 協助再造 (整廠輸出?)
最好是能集中原本的屬於非法的家庭式工廠 協助組織化 重新訓練
並且協助找地 轉移到集中的工業區 重新創造產業聚落
而台灣不大 相對於中國大陸是很容易照顧到低階與民間各地的老產業人力的
台灣目前手上有的就是可以利用沒工作的人力資源
這樣做下去 就是全新的一批新傳統產業供應鏈 具競爭力的新創老公司
會打爆原本依賴大量勞力外移落後國家的人力密集產業 更低廉的售價 更高的產出
這也就是新的工業革命
應該是看誰先成功跨越這個障礙吧
(目前感覺德國以色列是走在最前面的...?
日本技術雖好但還是太依賴人力)
一旦哪個國家率先成功
在那個瞬間會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經濟成長暴增
現在的反全球化浪潮其實只是一個因應這個趨勢的反抗力量
貿易壁壘可以先保護自己的低端工作人口
同時避免資本外流
如此才能達成以上所說的新工業化國家的狀態
百年前的工業化是 大量資本投入 但仍需依賴大量勞力
因此創造出一大段勞動力剩餘 所以刺激其他產業的誕生
但也出現失業問題
每一小波新技術都會帶來一小波衝擊 然後慢慢消化掉
但這一波工業科技革命是更成熟的狀態 會全面性讓人類工時平均下降一截
你要消化掉這些多餘勞動力 必然要配合修改休假制度
所以其實增加休假日是正確的 只是我們不想對舊產業衝擊太大
但時間再拖下去 就是延宕台灣新工業化的時間點
浪費的是未來可能會賺取的期望利潤
目前是世界的工業產品正遭遇中國超量供給的衝擊 低價競爭 逐漸被消滅
在這種戰略底下 也只有更低成本的全自動化傳產工業才有存活的可能
簡而言之 產業升級 不是指全部投入高科技電子業
而是指科技管理 自動生產全面走入傳統產業 融合
政府除了要協助整合資源資本 還要整合無業人力
才能躲過紅色供應鏈的襲擊
未來還會有很多國家遭殃
尤其是那些還在開發中的國家 會更艱難
以低廉勞力土地要素來吸引外資投資設廠的方式在自動化普及就會不管用了
無關政治對立
這應該是大趨勢 就算政治力再大也很難抵抗科技翻新的浪潮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18:41:00
等等 你們要在這樣的標題下 隱藏你們的好文嗎?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6-11-19 18:43:00
是喔我改一下標題
作者: milk7763 (甘摳郎)   2016-11-19 18:44:00
換個標題吧XD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11-19 18:49:00
你很適合去當政府智庫 講得一口好產業 也有對策但實際都不會有作用 智庫專門幹這事就是丟一堆名詞出來 只要把這些詞鍵入資料庫拿出來堆疊排列組合就是一篇智庫文章了而政府官員也不懂 就隨便被智庫虎爛過去了
作者: nike00000000 (總動員的進步,提升人類S)   2016-11-19 18:52:00
樓上是多懂?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11-19 18:55:00
政府給智庫的錢大部分就是這樣無用地浪費掉了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6-11-19 18:55:00
樓上應該也是工程師吧? 看你都寫堆疊了 看來也略懂push pop
作者: nike00000000 (總動員的進步,提升人類S)   2016-11-19 18:56:00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11-19 18:56:00
當你看到層級很高的官員在那邊像學究一樣計較簡報上的一兩字 甚至標點時 內心都流下淚來
作者: nike00000000 (總動員的進步,提升人類S)   2016-11-19 18:57:00
鍵盤科技最懂...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11-19 18:57:00
唉~~ 天佑呆丸吧~ 希望別的政府也是一樣爛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6-11-19 18:57:00
首先要用愛發電 然后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同時干掉國民黨這樣才有希望把臺灣帶進工業化地區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6-11-19 18:59:00
樓上還是回頭先關心一下自己的同胞吧...
作者: qwxr (kekeanHsian)   2016-11-19 19:00:00
臺灣同胞是我關注的一部分啊 我爺爺的哥哥就在臺灣 他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19:03:00
除了製造業、科技業 服務業也是面臨到同樣的困境如銀行為例 網路自動化服務平台漸漸成為主流 使得銀行廣設據點的需求不再 進一步也縮減了人力需求未來政府要著重的大概是教育 讓人們的夢想、未來想從事的職位多元化 不讓大部分的人在特定領域上競爭
作者: GHowPan (豪洨)   2016-11-19 19:06:00
當消費市場縮減,全自動化是沒用的。
作者: DICB (曾經擁有)   2016-11-19 19:18:00
說那麼多有用嗎? 這個早在阿扁時代推廣了,還每年提供很多貸款和補助款,結果到頭來勒?還是代工+大量人力,完全沒有轉型的跡象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19:20:00
不論是技術上的研發或管理制度上的研發 都很燒錢尤其要打世界這樣的市場 光是UBER 目前已經燒了40億美金了現在還是持續
作者: beinggood   2016-11-19 19:34:00
推這篇
作者: Luke2000 (香蕉共和國)   2016-11-19 20:16:00
看來很多人還沒意識到原po描述的這個即將發生的未來世界是對台灣有利的,原本台灣的缺點瞬間轉變為優點。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20:18:00
台灣的哪項缺點 會轉變為優點?
作者: Luke2000 (香蕉共和國)   2016-11-19 20:18:00
這個未來世界一旦具體實現,全球各國家拚的將是一個機器人可以養多少人類。機器人愈多、效率愈高、人口愈少的將占優勢。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20:20:00
台灣人口以土地面積來說 不算少 密度算是極高
作者: Luke2000 (香蕉共和國)   2016-11-19 20:21:00
那些人口龐大,乃至於機器人再多也養不活的國家勢將分裂
作者: evangelew (uwe)   2016-11-19 20:21:00
所以早年才有辦法搞起需要勞力密集的傳產業、代工業
作者: GHowPan (豪洨)   2016-11-19 20:54:00
機器人又不提供薪資,怎會養活人民...
作者: thegod13 (thedog13)   2016-11-19 21:18:00
屆時商業模式很難說
作者: GHowPan (豪洨)   2016-11-19 21:27:00
當企業賺錢時,就存在被賺錢的對象,反之被賺錢的對象消失,那企業就不再賺錢,無關商業模式。在生產大於需求時期,所有的經濟成長或是經濟復甦,都是創造被賺錢對象,而不是依靠創造商品。
作者: 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   2016-11-19 21:57:00
同意樓上說的道理 機器人不會成為消費者機器人會掠奪工人的工作機會但不提供消費因為機器人是為企業老闆工作 並不會無償去養活XX人機器人越多的社會 低階工作就會消失的越快
作者: quiet93 (台大雲嘉傳真情^^ NI
以全球脫貧來看不是壞事+1如果討厭貧富不均,台灣位於高所得國家組,讓資源到低所得國家組不好嗎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