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為何沒人治水?環工技師「水王」1457字

作者: gamesame7711 (框框愛安安)   2018-05-27 22:27:04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2h_cdJ ]
作者: gamesame7711 (框框愛安安)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為何沒人治水?環工技師「水王」1457字
時間: Sun May 27 22:25:39 2018
ETtoday
為何沒人治水?環工技師「水王」1457字神解 網推爆挺:水費快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526/1173334.htm?from=ettoday_app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梅雨遲到,中央氣象局觀測今年可能「空梅」導致乾旱。水利署呼籲,今年降雨偏少,南
部水情吃緊,從去年8月至今都沒有明顯降雨,24日起實施一階段限水,甚至連北部石門
水庫都只剩44%,就有網友好奇PO文問卦「每年喊缺水,為什麼沒人治水?」釣出一名台
水服務外加環工技師1457字專業解析,讓鄉民甘拜下風,推爆直呼「長知識」封他為「水
王」!
氣象局觀測,5月底到6月初都看不到梅雨訊號,就算6月梅雨來了,雨量未達正常,也可
能出現「空梅」引發乾旱。網友PO文在批踢踢八卦版問卦,每年春天、冬天就要上演一次
缺水議題,最後都只會要大家節約用水,卻不從根本解決、替換漏水管路或新建水庫等,
為什麼沒人重視?為什麼沒人治水?
剛好有一名「環工人」台水服務外加環工技師出面,超專業三大點分析1457字回文。第一
,「替換管路」部分,他說,其實現在每年台灣自來水公司都編列一大筆經費在汰換管線
,在民國70年到80年期間,水公司大量建設管線,埋設PVCP塑膠管,經過20年,現在塑膠
管開始脆化,「只要水壓變化稍微大一點,馬上就破管給你看!一條路的路頭修漏剛修完
,馬上就換路尾破,路尾修好換中間,一條路一個月破4至5次其實不是什麼很少見的事情
。」
「有在管線單位服務的人就知道,我國的管線管理有多爛!」技師進一步分析,一條路自
來水管路可能有3至5條大幹管,中間再加瓦斯、台電、中華電信、雨水箱涵、污水下水道
、第四台,路面下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塞管線,更遑論有些地方下面還有中油的大幹管
,「說要管汰大家也都知道,一來沒人、二來沒錢」。
他說,有興趣的人可以比比看,同樣都是國營單位,中油、台電員工都破萬人,台水只比
他們少管金馬和台北市,全台灣卻只有5000多人,「早年說沒有要注重漏水率,現在卯起
來抓漏水外加汰換管線」,要增配人力,但行政院卻以營收和人事成本不合比例,所以不
同意大量增配人力。
台水要同時進行水質、水壓維持,同時設計監造,還要處理民眾陳情與其他雜事,已經把
5000多人的公司逼到極限,現在又多了大量抓漏水,「漏水,漏出地面算好的了,因為不
用去找就知道哪邊漏水了,多的是漏水漏在哪邊不知道的,有的管線在水溝下面,有的管
線在民眾增建出來的房子下,有的管線在其他管線單位的管子下面。」雖然現在台水已經
建置小區管網了,也只能初步縮小慢慢測漏,礙於人力不足,測漏的速度終究還是慢了點

第二,「錢」的部分。技師提到,台水1度水才收10元,以一個家庭4人來說,一人每日平
均用水量通常假設為250L(包含洗車、上廁所等),一個月一個家庭平均用水大約為
0.25*4*30=30度,30*10=300元,「你看多便宜!」前瞻計畫有一堆錢都丟進去埋設自來
水管線,特別是偏鄉地方,包含山上,「這些地方原本都是喝山泉水的,但是因為現在氣
候越來越極端,山泉水有時會枯竭,拉自來水管線又不便宜,所以現在都申請前瞻計畫拉
管線」,為此要蓋加壓站送水,「請問這些地方的用水成本和人口密集地區的供水成本一
樣嗎?」
偏偏不能加收偏遠地區差額,不然會被說是把這些地方的人當成次等公民;為了這些地方
要多拉十幾公里的管線,搞不好受益的民眾不到100戶呢,「這些錢要多久才能靠這些人
的水費回收呢?」以礦泉水一瓶600cc賣20元來說,之前台水也打算要賣礦泉水,結果被
罵與民爭利,「台電、中油、台糖都可以賣商品,就只有台水沒有商品可以賣。」
技師提到,今天台灣的自來水要直接生飲技術上絕對辦的到,「但各位願意為此多花多少
錢在水費上呢?有多少人在計算1個月的生活費時會考慮到水費?」大家都會考慮電費、
油錢、網路費,卻幾乎沒人考慮到水費。其實現在再生水技術已成熟,要用再生水來解決
缺水問題,技術上絕對沒有問題,海淡技術也已經成熟,像是澎湖地區的自來水,就是海
水淡化來的。
然而再生水的成本比較貴,民眾對於再生水的飲用一定有非常大的疑慮。他認為,如果把
飲用水和非飲用水再分開,勢必要再拉新管線和修改既有的建築法規,達到飲用水和非飲
用水分離,「如同我前面管線所說的,地下已經夠擠了,還有地方讓你塞管線嗎?」
第三,「水庫」的部分。技師反問,台灣環評現在搞成這樣,還有辦法建水庫嗎?
知識文被網友推爆直呼長知識了,「優文」、「開眼界」、「專業」、「台水辛苦了」,
封他是「水王」、「水行俠」、「台水元老」!甚至支持水費調漲,要發起台水一人一信
轉文給董事長,痛批台灣政府是進步的絆腳石,連管線管理、水費、水庫都硬不起來。
技師進一步回覆留言,說明小區管網的建立和管線汰換方向正確,一來是要重新建立圖資
、二要建立監測平台和監控系統,「如果我們的管線都像國外,有可容納小怪手進入的共
同管道,管線汰換反而不會那麼麻煩,且有問題一看就知道」。而水庫維持難度真的很高
,雖然定期清淤泥,仍一定會淤積,「撐多久的問題而已」;開發新水源成本絕對高於從
水庫引水來用,「請問你可以接受水費一度多少錢?」因台水早年是省營,一開始就和國
營的台電、中油不一樣。
各位覺得民生水費 一度多少錢可以接受?
15塊?20塊?還是25塊?
作者: gamesame7711 (框框愛安安)   2017-05-27 22:27:00
終於抄了 比那個只會戰年終的記者好太多
作者: lonelyboy616 (祝妳考試順利)   2018-05-27 22:28:00
人家有取得同意啦XD 不要說人家抄XD
作者: gamesame7711 (框框愛安安)   2018-05-27 22:31:00
那更正...終於有記者替台水發聲了~~~
作者: randolph999   2018-05-27 22:32:00
馬英九漲了直接被綠綠罵祖宗十八代啊
作者: Smush ( )   2018-05-27 23:00:00
換個話說,你覺得工業用水一度少錢企業會接受?不可能只漲民生用水吧
作者: gamesame7711 (框框愛安安)   2018-05-27 23:06:00
那要換企業老闆來回答了
作者: lovewhite (不回信 勿寄信)   2018-05-27 23:34:00
水費不漲 工廠就不會重視省水設備 水回收重新利用 等等的設備器材阿
作者: cocosu (起司豬排堡)   2018-05-27 23:39:00
好好治水的話,既得利益者們以後油水哪有得撈?
作者: Smush ( )   2018-05-27 23:40:00
水費問題反彈力道最大的應該不是民眾,而是老闆(個人猜測)
作者: bear753951 (bear號:)   2018-05-27 23:48:00
哪有電價油價漲爽爽,結果水價不能漲的
作者: ntuabcd01 (fufu4ni)   2018-05-28 00:02:00
93太神啦
作者: ken605032006 (小崴)   2018-05-28 00:16:00
現在工業用水的水費一度是民生用水的好幾倍
作者: yellout (怎麼會這麼癢)   2018-05-28 00:16:00
根本不可能漲 一漲民生物價全跟著漲
作者: ken605032006 (小崴)   2018-05-28 00:18:00
現在一線科技大廠的水回收再利用都能做到95%以上
作者: lovewhite (不回信 勿寄信)   2018-05-28 00:46:00
工業用水水費一度哪有民生用水好幾倍?????台水工業用水和普通用水 一度的水費都是一樣的 哪來的好幾倍
作者: minga0102 (一抹勝利的微笑是在笑啥?)   2018-05-28 01:00:00
廢水回收再利用還不是被環評壓著做的 不然環評哪會過
作者: sad1314 (小簡)   2018-05-28 07:07:00
水真的很重要。
作者: frice (Frice)   2018-05-28 07:23:00
看看以色列 新加坡 台灣廢水處理連小學生程度都沒有
作者: dsfrf (銅噓哥)   2018-05-28 07:40:00
記者終於肯抄些中肯的了
作者: ups ((貨幣+信心=趨勢))   2018-05-28 14:06:00
作者: mild7no1 (地虎人)   2018-05-28 15:18:00
漲屁!我就是要白嫖玩免錢+使用者不付費!誰多跟我要錢我咒罵他祖宗十八代!柯屁跟我收停車費 、砍我敬老金一年1500我上街頭跟他拼命抗爭!
作者: coolice0825 (風紀股長)   2018-05-28 19:57:00
工業用水跟民生用水費用都一樣
作者: nra7346 (暴徒滾蛋!滾蛋!)   2018-05-28 22:51:00
漲水費本身沒錯,但這篇新聞根本是要洗風向吧!
作者: chenpfu0394 (monkey)   2018-05-29 23:42:00
某樓一看就知道唬爛
作者: s123188s (HAN)   2018-05-30 00:25:00
漲水費引發可能的物價噴出後果,無人敢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