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史觀錯亂 台自殘文化話語權

作者: jeanvanjohn (尚市長)   2017-07-15 08:00:39
※ 引述《Warnerting (天下一大五郎)》之銘言:
: 前文化總會祕書長、作家楊渡便指出,從不少史料包括《陳逸松回憶錄》可見,台灣在二
: 二八之後,仍參與了中國歷史的變革。然而台灣人卻把這一段視若無睹,抹的抹、塗的塗
: 。台灣為去中國化,而任由史盲與雙重標準,近年均不少見。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5000698-260301
陳逸松是個搖擺狗兼政治變色龍,我摘一下他的生平好了?
=================================================================
一九四五年,隨著日本的戰敗,陳逸松的人生也展開了新的一頁。
和大陸的國民黨密切聯繫的陳逸松,成為了台灣國民黨主導的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
核心成員,協助國民黨接收台灣。
可是,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台灣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這起事件乃是起因於國民黨的腐敗和治理無方,導致民眾的憤怒達到頂點而掀起暴動。
陳逸松加入了「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周旋於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間,
並向政府起草了改善要求。
可是,派遣軍隊、鎮壓民眾的國民黨,對處理委員會成員發布了通緝令,
陳逸松也在名單之中。慌張不已的陳逸松,找上了以前認識的台灣省主席陳儀向他請託
,於是得以被排除在通緝名單之外。
但另一方面,除了他以外的處理委員會成員,則都陷入了不得不逃亡的局面;
故此,陳逸松這時候的行動,遭到了不小的批判。不過,在我看來,
被逼到極限的陳逸松為了保住自己性命而採取的行動,
就算在政治上容有批判餘地,但也算是人情之常吧?
之後,陳逸松和國民黨的關係看似一時之間有所修復。
國民黨先是任命他為政府高官—考試委員,接著又起用他擔任中央銀行的常任理事;
但是他因為直言無忌的性格,在組織內不斷發生意見衝突,
所以在一九五三年轉而投身企業經營。
一九六四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他以「黨外」的立場出馬角逐。
陳逸松不只呼籲解除戒嚴令,還尋求修憲達成民主;這種進步的主張,
令實施專制體制的國民黨有足夠的理由為之側目。一九七一年,他被捲進某件灰色事件
,遭到當局逮捕;後來他被國民黨以罪證不足為由釋放,
此後便從台灣經日本抵達美國定居。
這時候,陳逸松寫了一封包括「不應敵視台灣獨立」等對台政策建言的信給中國政府。
這封信吸引了周恩來總理的目光,於是邀請他前來中國。接下來的十年間,
他成為中國的人民代表委員,運用他身為法律專家的知識,
協助中國的刑法與刑事訴訟法近代化。根據陳逸松的回憶錄指出,
他曾經不只一次就台灣政策,向周恩來提出降低中國敵意的建言,
對於軟化中國的對台政策頗有貢獻。
在這之後,他一直在中國待到一九八三年,然後又回到美國。因為和中國的關係,
他被台灣列入黑名單不得返鄉,不過在一九九七年,他終於從名單上解禁,
得以回到台灣。然後,就在二十世紀正好告終的二○○○年,
彷彿自己的任務已然落幕般,九十四歲的他,在美國的自宅中畫下了生涯的句點。
=========================================================================
拿陳逸松來說嘴,根本就是讓人笑掉大牙而已啦!
作者: zp01 (zp01)   2017-07-15 08:04:00
這你自己想的吧?
作者: coolda (cool)   2017-07-15 08:0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