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北 新醉紅樓

作者: violetphoeni (ç´«é³³)   2014-11-16 18:20:31
無音樂圖文網誌(2014/10)
http://blog.yam.com/viophex/article/81626261
自從吃過醉紅樓後,便一直想試試與其頗有淵源的新醉紅樓一較高下。
殊不知高下立判,甚至有種畫虎不成的感覺啊。
清湯薄芡、但仍滋味層疊的潮州菜,雖未身列八大菜系中,只是粵菜的旁系,但依舊自成
一格。
醉紅樓一行後,對其中幾道念念不忘,到了新醉紅樓幾乎點了一樣的菜色。
這一比較,似乎店名如人不如衣啊,還是舊的好。
招待的小菜
滋味不錯,尤其左邊的酸菜醃得酸甜交融,相當開胃。
且茶水是普洱茶,令人意外。
潮州絲瓜烙
可看出未煎至乾酥,其脆度被濕軟的蒸氣掩蓋,調味也遜一籌。
其中的核果或花生倒是相同提升口感,但應有的軟黏有餘、爽脆不足,明顯失衡。
芥蘭牛肉
芥蘭上桌時居然有部分是冷的,與牛肉的溫度中和後很快降至室溫。
至此開始心情不是很好,牛肉表現一般,開始懷疑烹飪的心態。
金銀蛋燒莧菜
普通的熱炒菜,皮蛋的融入不是很好。
收汁有些不夠的感覺。
滷水拼盤
與醉紅樓的相比,應是少了些「鮮」一味,或許是新滷非老滷吧。
鵝血、鵝肉、鵝胗、鵝腸等用料算是不錯,但滷水味道過淡,鹹香、甘甜皆不足。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的一道。
太極天河素
上桌感覺就不好,太極畫得歪扭,芥蘭牛肉上桌時那種感覺又浮出來。
口感不錯,不過雞湯的成分不如想像的濃,素菜幾乎掩過雞湯應有的鮮甜。
潮州芋泥鴨
照片中看不出來,不過醉紅樓厚上許多。
之前吃的感想,芋泥與鴨肉的結合作得不錯,這道有做到;
但脆皮的比例又影響其平衡性,芋泥的軟黏本就需要中和,比較之就遜色了。
通篇看下來好似挑剔連連,實在是與期待落差太大,且感受到不太用心的態度才會這樣。
芋泥鴨居然最後才上,顯示店家對上菜順序漠不關心,著實影響吃飯的氣氛與意願。
看了其他的評論,好似沒有如此的感覺,只能當作當天運氣差,正好碰到品質不好的一天
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