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單] 普魯申科簡介 Tsar on the Ice (14)

作者: sunfires (miyako.I)   2014-08-15 21:59:55
Evgeni Plushenko –Tsar on the ice XIV.The godfather, Alexei Mishin
網誌原文(含照片、影片連結以及賽事曲目及戰績表等)
http://blog.yam.com/sunfires/article/50954797
雖然有點突然,但來談談阿列克謝・米什吧。
米什年少時期曾經把自己用條繩子偷偷地綁在車子的後面,讓車子拖著他在雪地上享受滑
冰的速度感,他的父親看到這個景象實在太過危險,所以才讓他正式學習滑冰。
他開始滑冰生涯是在15歲的時候、以選手而言相當地晚,但即使如此也曾經以雙人滑冰選
手的身分拿下過世界錦標賽的銀牌。
米什自幼喜好機械工學,引退後除了從事滑冰指導的學習外,也順利地取得了電子工學的
博士學位,以科學的角度書寫了相當多如何提升滑冰技術進步的論文,並且得到了教授身
分在俄國的大學中授課。另一方面米什的說話方式相當饒舌卻狠毒,經常使用眾多巧妙獨
特的譬喻,頗有諷刺詩人的風骨,他早年的教練生涯甚至曾因為尖銳的風格及極為年輕便
成功指導出蘇聯冠軍鋒芒過露而受KGB監視過。
簡單地講,米什是個非常地聰明並獨具自己的一套哲學跟美學的人,同時他也以頑固跟霸
道聞名,這並不令人意外,一個年長同時兼具有權威、科學思考跟思辨說話方式的教練,
年少的小選手們很難搶白贏過他。
米什基本上喜歡順從聽話的選手,並且大多是從小就開始讓這些小選手們習慣自己的風格
,尤其中年氣壯時的米什相當地嚴厲,因此破門的也不是沒有。
但是米什風格不可否認地有他的優點,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旦認定這個選手有才華,他會
不收教練費並且不惜拿出自己的儲蓄盡其一切力量協助選手繼續滑冰生涯,並且對外時會
盡力地誇讚捍衛自己的學生。
米什幾個知名的學生多少都有點家境困難的狀況,烏曼諾夫年少時經濟狀況也不好、亞古
丁是單親家庭、普魯申科更是一度必須靠拾荒維生、賈欽斯基相較之下比較好一點但也父
母離異、連伊麗莎薇塔・圖柯塔米薛娃(Elizaveta Tuktamysheva)也在14歲就面臨了父親
的早逝,這些選手們的訓練、居所、服裝、交通等等費用幾乎通通都是米什來尋找贊助商
周轉的。對於這些年幼就來到他身邊的選手們來說,米什是他們的大黑柱,即使連亞古丁
都曾經說過對年少時的他來講米什就像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當這些小選手們開始贏得獎
金之後,他們會將獎金的一部分作為謝禮再還給米什。
除此之外米什的團隊以聖彼得堡為據點原則上不出外指導,讓學生們在聖彼得堡落地生根
,訓練以外的寢食學習生活都相當緊密,只有夏季在海外歐洲的度假地舉辦的滑冰強化營
才會指導自己所收的學生以外的他國選手,當然他的學生們也會伴隨前去。
特別在近年的花式滑冰界中大多數的選手都已是考慮自己應加強的技巧等需求,每兩三年
就更換教練的風氣之中,米什的弟子多是長年跟隨,以米什為中心,各自再分別擁有自己
的體能訓練師、編舞師及音樂,這一切、特別在經歷米什跟普魯申科十數年如一日的關係
強化之後,營造出米什團隊強烈的『家族』色彩。
*米什與普魯申科
如同這系列文章在一開始就曾經闡述過的,普魯申科在年僅11歲那年來到聖彼得堡後,
窮困到米什都不忍心地而將他接進自己家中,從此於公於私都對他無比照顧。
普魯申科曾經這樣形容他與米什的關係:
「他是我的第二位父親,是我的希金斯教授*。
 他教會我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該以哪一隻手拿刀、哪一隻手持叉。
 他將我從汙泥中拉起,讓我用自己的雙腳站立。
 ──他讓我成為一個『人』。」
「有很多俄羅斯甚至美國的教練曾經主動來詢問我願不願意去他們那邊,但是我有我的教
 練。我過得非常幸福、我不需要其他的教練。」
相較於普魯申科的坦率,米什倒是比較保守,他在被詢問自己與普魯申科的關係時,總是
會嚴正的這樣子強調:「我不贊成將教練與選手之間的關係弄成像是作秀。寢食與共、只
有在電視機前才彼此互相熱切的擁抱…人前人後的姿態應該要是一致的。教師必須要在學
生的上方,跟學生平起平坐這種事情根本就是荒唐。」
然而周遭的選手看來卻似乎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曾經參與過米什的夏季訓練營的日本選手村主章枝就在接受日雜訪問時洩過米什的底。
「米什不時會用十分焦心、有如父親般的眼神凝視著普魯申科的一舉一動。」
或許正是因為普魯申科年幼時沒有親人照應太過貼近,他的思想舉止都源自於自己,所以
才讓米什覺得他必須時時提醒恰當的距離及權威好保有緊張感吧?不過這種舉動也隨著時
間的流逝而逐漸淡薄。
2011年3月8日,普魯申科籌辦了一場盛大的冰秀來替米什慶祝他的70歲大壽。
賈欽斯基與圖柯塔米薛娃等目前的弟子們不用說,包括米什教出的第一位奧運金牌,現在
是教練身分的大大師兄烏曼諾夫也回來,亞古丁當天雖另有行程,但也錄製了影片祝福。
普魯申科還請來冰界的好友,曾於夏季訓練營中受米什指導過的蘭比爾及威爾一起給予祝
福。但籌畫之中普魯申科自己卻罹患了重感冒,逞強到當天被救護車送醫,原訂聽說要表
演三首曲目的他被醫生勒令禁止上場,他再三懇請醫生,終於上場滑了一曲。曲目是他在
2006年都靈奧運拿下金牌時的安可名曲Caruso,並且請來友人的季馬.比蘭現場演唱。
就像是他們去參賽時一如往常的場景似地,米什在冰場外雙手抱胸前靠在檔版上凝視著普
魯申科,而穿著粉色襯衫的普魯申科在高燒39度中臉色飭紅地調整呼吸,但樂聲一響起便
輕柔地舞了起來,每一個動作都是朝向米什。
曲畢普魯申科要來了麥克風,滑向為自己鼓掌的教練,單膝下跪彷彿誓約忠誠。
「我愛你有如我的父親。」
在這場冰秀前的訪問中,才剛剛強調自己與普魯申科「不會私底下為彼此慶祝過生日,秀
結束了之後就一起坐在冰場邊,然後就結束了。這才是教練跟選手應有的距離,我們這種
良好的關係從他小時候到現在都不曾改變。」的米什,早已敞開雙臂等著迎接他,更不甘
示弱地拿走了麥克風搶白。
「我愛你有如我兒子,或許更勝於此。」
一路互相扶持情深之切,觸動了不少觀眾。
*米什與其他弟子
米什原則上偏愛指導男子單人滑冰選手,甚至說過這種足以惹火全世界女性主義者的話:
「比起教導一個超級有才華的女選手,我寧願指導兩個有平均水準以上才華的男選手,
 因為比起女孩子,男孩子們是比較俱備運動性而且更有能力快速地去學習那些技巧的
 ──女孩子們太過易感而且情緒不穩。」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跟他與選手間十分緊密的師徒關係有所關聯,因為米什也做過這樣子的
發言:「指導女性是危險的──皮革馬利翁*的故事太容易反覆發生,我的妻子一開始就
是我的學生,瞧、現在發生了什麼事?」
幾位知名的男性弟子在他旗下的期間分別是:
烏曼諾夫(1988-1999)、亞古丁(1992-1998) 普魯申科(1993-)、賈欽斯基(2002-2014*),
不管哪一個時期,米什的門下都同時兼有著兩位甚至多位奪牌熱門選手,對此米什表示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雖然普魯申科跟亞古丁曾因此而分道揚鑣各自雄據一方,但事過境遷後兩位選手也紛紛認
同如果沒有對方的存在來給與刺激,自己恐怕是無法抵達那樣的一個高度。
近幾年來,米什的形象相對的慈祥了許多。
所有人都清楚,米什在2006年普魯申科奪下奧運金牌前,幾乎是沒有心力去指導其他選手
的,賈欽斯基雖然隸屬於米什旗下,但他早年的教練其實是米什的妻子塔提安娜・米什娜
(Tatiana Mishina)。普魯申科已經是世界冠軍的時候,賈欽斯基才剛進入米什的團隊,
我們可以在普魯申科2000年初期的紀錄片中,發現背景裡10歲不到的賈欽斯基正一面暖身
一面凝視著他一舉一動的畫面;在普魯申科進入了三年的休養期後,米什才將重心移轉到
賈欽斯基的身上。
他與賈欽斯基的相處模式相較早年其他弟子相當不同,米什雖然依舊是較為權威式的,但
對待賈欽斯基的態度卻相對地鼓勵,在賈欽斯基好幾次被俄國媒體拿來與普魯申科相比較
時,更不斷地替他說話辯稱。
「有很多人經常喜歡批判賈欽斯基根本是熱尼亞的複製人,我完全不贊同這樣子的聲音。
我的弟子們只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跳躍的技巧。普魯申科與賈欽斯基表彰了兩種不同的
面向,熱尼亞將他的自信與積極包覆在他的藝術裡,賈欽斯基則是內化為自己而滑的類
型。如果這樣的比喻堪稱恰當的話,他們就像是瑪雅‧普麗瑟斯卡婭(Maya Plisetskaya
)*與加琳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
尤其米什與賈欽斯基是在相隔了一個普魯申科世代所構成的師徒關係──普魯申科現在身
兼米什的助理教練,米什不在時他會指導賈欽斯基、圖柯塔米薛娃跟其他所有米什團隊中
的弟子,甚至在夏季集訓時還會親自下廚,就像米什當年為他作的一樣。
「我們有一位充滿豐富經驗的前導者,普魯申科在我的團隊裡面是非常友善紳士的,他在
我缺席不在的時候會去確認我的孩子們的狀況,有些稱讚有些則是精準地調整著,他的
批評指點充滿建設性,而且熱尼亞很仔細,他不光只是照顧奧圖跟麗莎‧圖柯塔米薛娃
,還有所有團隊裡的小選手們。」
但這種同時具備著指導者及偶像的特殊身分並不影響同為選手的互相砥礪。
「當賈欽斯基狀況優異的時候,熱尼亞會變得很敏感。但這是好事情。」
「奧圖會跳非常棒的四迴轉,所以我非跳不可。」
前兩年也曾有過流言說賈欽斯基曾有意離開米什,原因就是因為憂心普魯申科復出後米什
是否會偏心及與普魯申科相比較的壓力,但至今看來,相較穩重的賈欽斯基與米什之間的
感情也有股爺孫般溫馨的感覺。
這個現象在難得的女弟子伊麗莎薇塔・圖柯塔米薛娃身上就更為明顯。
米什對麗莎(Liza)採取了他從未做過的教導方式,他與麗莎原本的教練史崴拉娜・維列坦
尼可娃(Svetlana Veretennikova)共同擔任麗莎的教練進行指導。他給予麗莎資金的支援
及包括從頭矯正她的跳躍等技術性上的指導,米什稱這個機制叫做三方同盟。
「沒錯、這樣子的體系是很稀有的。
一般來說當選手來到另一個人的團隊裡時,原先的教練就會從此消失。
但是史崴拉娜的存在是必要的。麗莎來到這裡之後,我們為了修正她的技巧必須做很多
大幅的變更及練習,她們撐過去了。選手跟教練都是,她們都完美地學會了新技巧的基
礎。這就是我們三方同盟最大的業績。麗莎這樣的選手的存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能夠
學會新的指導法的教練也是不可取代的。為了指導麗莎,我們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領讓她
吸收,沒有所謂的地位階級,非常調和融洽地進行著我們的工作。教練到了我這個年紀
,有著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承給其他人的義務。」
麗莎在接受訪問什是如此形容他們的大家族的。
「我們有一個非常友好的團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階級甚至是前、後輩之分。」
「我了解到阿列克謝・尼可拉維奇是非常和藹的人,一點都不嚴厲。他是位經驗豐富而且
總是願意理解選手的教練。米什真的是非常棒的教練而且為人風趣!」
*米什開始積極導入新的技術及編舞
不光只是與弟子相處之上性格上變得圓融,米什甚至在面對花式滑冰本身的想法上也更加
地開明而且兼容並蓄。
米什對於自己有關花式滑冰的研究都很大方分享,他出版過四本有關於花式滑冰技術及教
練技巧的教學書籍,並且在網站上公開自己所使用的道具以及指導時的場景。
特別是關於跳躍技術上米什所研發的harness式學習法,除了米什自己的子弟兵外,包括
現任世界冠軍的陳偉群也表示自己在習得四迴轉的過程中有利用此種學習方式。
而今年(2012-2013)賽季,米什旗下的三位主力弟子的編舞師,更是都換成了一批令人驚訝
的成員。普魯申科在米什的推薦下找來了義大利的帕斯奎萊・卡梅連果(Pasquale Camerl
engo),普魯申科已經有將近十年沒有換過編舞師;而賈欽斯基則是與美國的湯姆・迪克森
(Tom Dickson)合作;圖柯塔米薛娃更是令人驚訝地找來了加拿大的大衛・威爾遜(David
Wilson)。
從蘇聯崩壞以來,相較於如塔拉索娃等優秀教練紛紛奔向海外執教,米什向來固執於俄羅
斯本土,除了夏季的短期集訓以外,從未將自己的據點搬離聖彼得堡,甚至從來沒有擔任
任何一個非俄羅斯人的正式教練。
如此堅持十數年下來的米什,在現在這個年紀還肯做這樣的變化跟挑戰,當然源自於他對
於自己的團隊以及學生的信心以外,也不得不佩服他充滿精力的生活方式以及對花式滑冰
的執著吧。
*Professer Higgins 劇作皮革馬利翁(即電影『窈窕淑女』的原作)中的男主角。
*瑪雅‧普麗瑟斯卡婭/加琳娜‧烏蘭諾娃兩位都是世界最傑出知名的芭蕾舞者,英文wiki
都有頁面可供參考。
*我必須很遺憾地承認這篇2012年寫的文章有一部份變成了一篇打臉文...
首先普魯申科最終沒使用卡梅連果的編舞;再來史崴拉娜離開了三方聯盟;最後賈欽斯基
在2014年索契冬奧後,決定投身去資源較多的莫斯科--塔拉索娃所在的CSKA
(CSKA是俄國由政府成立的體育指導機構,經費跟資源都是俄國國內最充裕的地方。)
普魯申科在跟雅娜結婚之後,其實現在住在莫斯科,但練習時他依舊堅持前往米什所屬的
聖彼得堡由比列尼運動俱樂部。
作者: spittz (背中から抱きしめて)   2014-08-16 01:20:00
謝謝,我也對祕辛這位大教練感到好好奇喔!
作者: sunfires (miyako.I)   2014-08-18 22:01:00
不客氣~也謝謝各位賞光~
作者: spittz (背中から抱きしめて)   2014-08-19 08:23:00
而且我也喜歡B'z~~~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