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文本派與理論派?

作者: zara03 (oh)   2012-08-03 23:30:50
單純以「文本」來分析,而不去找文獻或是做相關的研究,是很新批評的做法,
我覺得有好有壞。應該是說兩種方法都有它的優缺點,只分析文本,如果缺乏對歷史背景
以及作者的研究,只單純從文本及故事本身來延伸,有時候會錯失掉一些的細節的重要性,
或是缺乏深度,當然「誤讀」也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如果單單從「理論」來看作品,很容
易被局限住,可是如果像是當代作家如Don DeLillo的作品,如果你沒唸過Jean
Baudrillard的擬像/擬仿物的理論,絕對錯失掉作品本身最有趣的特點。
其實我自己本身剛開始是很理論導向的研究者,但我後來發現如果這樣,分析文本的能力
變得很弱。因此,我覺得閱讀一本小說,第一次的確可以不做任何研究,好好的享受閱讀,
好好的發揮自己的聯想力及觀察力。之後再做一些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的研究,
然後再讀一遍。我發現這是最有趣也最好的方式,
畢竟沒有哪一個方法是絕對的正確或是比較好。以上,是一點小小心得分享。
※ 引述《yuusetaniten (Ten_Ivy)》之銘言:
: 不知道這個問題發在外文小說版上適不適當,
: 只是想要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
: 我是英文系的學生,對文學相當的有興趣(特別是小說這一塊)
: 或許是因為開竅的慢,最近跟學姊聊天的時候才知道有分「文本派」和「理論派」的讀法
: 聽說是,文本派就是以文本為出發點去做延伸;
: 而理論派就是理論為出發點去看文本。
: 經過我自己的觀察,我發現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文本派
: (不會去找文獻或其他研究論文,單純以文本來佐證自己的論點)
: 但單純偏向一個方式的研究是不是不太好呢?
: 是不是在研究文本的時候的確要去多看看其他人的論點和立論的基礎會比較好?
: (其實我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擔心想法會被限制住)
: 各位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作者: julians (哞哞)   2012-08-04 17:53:00
的確。何況我們所認識這事的這些作家,有些也在讀理論有些甚至是理論書籍的作者(e.g. Umberto Eco);或是作家與理論家有類似或是同樣的關懷。
作者: yearmonthday (yearmonthday)   2012-09-28 02:16:00
我總是覺得小說還是要以文本為主去分析但比如小說著重不同地方再去選擇理論 比如大時代 心理狀態 等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