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原諒》-緊抓著恨,會害我們握不住真正

作者: lovinfaintly (我不是歸人,我是一匹馬)   2012-06-13 22:22:54
是否有劇情洩漏?
答:無重大劇情透露
請在兩個*[m中間作答,這行不用管,文章發表時這行會消失
《原諒》CAUGHT - 緊抓著恨,會害我們握不住真正重要的東西
http://lovinfaintly.pixnet.net/blog/post/30832968
圖文網誌好讀版(有圖無音樂,請安心服用)
======BBS純文字版
《原諒》 Caught
作者 / 哈蘭.科本Harlan Coben
出版社 / 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 2012年06月
===============本書為懸疑小說,為保留閱讀樂趣,下文無重大劇情透露
哈蘭.科本真的是懸疑大師。作者簡介一點都沒騙人。
書名叫做《原諒》,原本以為是溫馨路線的作品(老是不愛仔細看書介的下場),結果根
本不是如此。它一開頭就帶著讀者走入懸疑的場景,然後一路連環爆,直到最後幾頁都還
有新的爆點。
本書篇幅不短,但卻絕無冷場,像是剝洋蔥一樣讓人一層一層地接近真相的核心,給了你
很多資訊,卻又看不見全貌,令人又心急又沈迷,根本放不下書本。可能看到這一段的時
候,以為事實就是如此了;然而翻到下一段,劇情又狠狠地翻轉顛倒,讓一切都改觀。在
抽絲剝繭的過程當中,有溫情、有刺激、有悲傷、也有歡笑——即使是懸疑小說,即使有
血有槍有屍體,即使讀者正在為了搞懂真相而焦頭爛額,哈蘭.科本依舊沒有忘記在裡頭
放進情感的元素,讓整個故事更深厚立體,讓我的閱讀歷程更加享受。
溫蒂、丹、菲爾、珍娜、蜜雪兒、克莉絲塔、老爹、查理、海蕾、泰德和瑪莎……你以為
的好人不見得善良無辜,表面上的反派或許實際上另有隱情。閱讀的過程中,我和溫蒂一
樣,以為自己朝著真相步步進逼,結果卻是被誤導得越走越遠。
書中探討的問題很多,包括青少年、年少無知的學生族群、性犯罪者、網路謠言的可怕等
等。其中講到網路與「虛擬行銷」的部分,令我既驚恐又有深刻體會。在這個網路無國界
的時代裡,若有人散播與你有關的謠言,說你是戀童癖或嫖客或蕩婦或小偷或靠著跟男人
上床往上爬的賤貨,你能怎麼辦?訊息往往如同病毒一樣傳播,不管你是跳出來辯駁否認
還是低調沈默不回應,都沒有用。要創造這些故事太容易,要阻止它們卻幾乎是不可能的
任務。就算你身邊親密的人、真正與你相處過真正了解你的人願意挺身而出為你說話,又
有何益?群眾的無理智的激憤是最可怕的。因為自己無法完美,所以想要「當個好人」最
簡單的方法,就是大肆譴責、攻訐那些所謂的「不好的人」。不管看到什麼,在相信前,
多考慮一下吧。不管聽到什麼,在跳腳大罵前,多求證一下吧。一個人做的任何一件小事
,都有可能是壓垮另一隻駱駝的稻草,或是將溺斃的人的浮木。我曾傷害過人,也曾被人
傷害。書裡諷刺地說,「死者已矣。」往事不要再提,傷我的和被我傷的,就只能放在回
憶的平台上風乾,並且盡我所能的避免在這個懊悔的空間裡增加任何新成員。愛我的和我
深愛的,才是我應該重視的未來。
「原諒」這個主題前半部只冒出一點嫩芽(亞麗安娜與溫蒂),在後半部才真正綻放,如
曇花般迅速盛開。第一個說出「原諒」的人實在再有資格也不過了(原先我還以為這角色
會是個精神病患者/瘋狂殺手/鬼魅般陰沈可怖的人呢)。她說:「恨人很花力氣。緊抓著
恨,會害我們握不住真正重要的東西。」放不下的人真的才是最痛苦的。看完全書,儘管
情節真的非常精彩,但真正在我腦海裡迴盪不去的卻是這句話。感觸很深,回憶很滿,想
到很多很多事情。
這本書真的好好看,要懸疑有懸疑、要感情也有感情,樣樣不缺亦不流於雜亂無章。我對
臉譜選書越來越有信心了。推薦給所有人。
===============
【各界好評】
*暢銷作家哈蘭.科本就是有能耐將讓日常生活裡的惡夢與「萬一是這樣」的假設源源不
絕地端出來。本書也不例外。──出版人週刊
*哈蘭.科本是掀開現代郊區社群黑暗面的高手。這個故事讀來讓人忍不住發顫,尤其你
家有青少年,更會如此。──圖書館期刊
*華盛頓郵報盛讚《原諒》的情節精巧繁複,而書中關注的一些家庭情況也與社會議題貼
近,肯定會很快贏得有孩子的讀者高度認同。──書籤雜誌
*本書是繼《第43個祕密》之後最新力作,且榮獲2011年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入圍。
*翻譯37種語言、全球發行近5000萬冊、20多家圖書俱樂部共同推薦暢銷作者。
【書籍介紹】
逃不過污名審判的籃球教練
目擊凶案卻無從證明的失業女記者
下落不明的女高中生、戀童恐慌的社區
醜聞效應從小小的中心點急速擴散,至終每個人都無處可躲……
從丹.默瑟打開那扇紅色大門開始,他這個專門陪伴孩童的社工輔導員就徹底毀了。那扇
門後等著他的是裝備齊全的犯罪實境節目團隊,他也因企圖猥褻少女的現行犯身分被逮捕
,主持該節目的女記者溫蒂出庭指控他,社區裡的家長個個仇視他。丹從溫暖可親的叔叔
變成人人喊打的妖魔鬼怪。高級社區傳出孩子失蹤案。十七歲的海蕾是家裡的乖女兒、班
上的好學生,但是一夜之間,她的行蹤不明原因成了八卦話題,社區與學校裡甚至謠傳她
蹺家了。
三個月後,溫蒂的證詞因程序瑕疵使得案件不成立,電視台要小記者負責,溫蒂頓時成了
失業的單親媽媽。但是法律並未還給丹一個清白,污名始終如影隨行,丹必須在一個個旅
館間流竄,以免被某個憤怒的家長逮到,痛扁一番。
然而,就在丹希望私下與溫蒂單獨碰面,解釋自己的行為時,一聲槍響,溫蒂親眼看到丹
遭私刑處決,更糟的是,當溫蒂跟警察重返現場,屍體下落不明。或許社區裡都因此感到
安心,可是記者追查到底的本性讓溫蒂不肯死心,她必須弄清楚究竟自己是秉公行義,還
是錯怪了好人。
況且,失蹤的少女、失蹤的屍體一個個謎團彷彿相互纏繞,卻又理不清根源,但整個社區
的陰影愈滾愈大,至終像是要吞了所有人一般……
【作者簡介】
哈蘭.科本 Harlan Coben
1962年生,新澤西州人,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政治學系,就學期間
曾與《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參加同一個兄弟會,兩人相互鼓勵啟發,友誼持續至
今。
大學畢業後,科本先在家族經營的旅遊公司工作一段時日,才投入全職寫作。1995年出道
的他,靠著備受好評「米隆.博利塔」(Myron Bolitar series)系列奪下安東尼獎、愛
倫坡獎和夏姆斯獎三項推理大獎,成為迄今唯一獨攬三大獎的作家。近期,科本的非系列
作品更是受到讀者與書評人的高度期待,而不出意料的也往往是一出版就空降各大暢銷榜
第一名,因此評家也預測他即將成為愛倫坡大師獎的下一位得主。
科本的故事常常由幾個壞消息為開端,但往後卻發展成打開衣櫥看見骷髏頭等級的謎團。
科本曾在訪問中表示︰「我喜歡讓故事像是尾隨在人身後,在結尾時從後面猛一拍,讓人
恍然大悟、悵惘不已。」驚奇、曲折、機巧的對話、鮮活生猛的人物塑造,已成科本的特
徵,他的讀者甘於享受他文字所帶來的緊張、戰慄,並在峰迴路轉間探尋真相。
作者: mhahaha (宛如新生)   2012-08-28 15: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