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4地特三等文化行政新北區上榜心得(上)

作者: tobomouse (上善若水)   2016-03-06 17:11:17
103年7月跨入這「死亡之組」,因得益於國考版良多,決定也來寫心得還願文,希望對正
在準備的板友能有所幫助。成績如下:
103地三(成績單消失,根本就沒上排名)
104高考(成績單消失,只記得差0.27分錄取,全國排名36)
104地三 國文67(申51+測16)
     法英64
     本國74
     藝概56
文行80
文化史69
     人類學68
     文資法52
     平均66.3 區排名1
一、個人背景介紹:
  高中念三類組,公館大學管院畢業後跑去中文所的怪咖。中文所畢業後和甫退伍的男
友相約一起拚102高普考,卻高估自己對法條的吸收能力,直接放棄文化行政這個「死亡
之組」,跑去考「錄取率比較高」的人事行政。
  殊不知,這導致了接下來三年的悲慘人生--
  第一年:被民法、刑法、行政法、人事法規等法條折磨到快發瘋,覺得自己腦殘
又廢,102高普考一敗塗地。(但隔著中央山脈的男友鐵特、高普全中…orz)
  第二年:覺得還是去業界比較實際,但文組的薪水少得令人想掀桌。(不要問,
你會怕~= =)
  第三年:辭職後,週一至五蹲新北市圖,週末去看文化場館和便宜的展覽。遇到
親友問「什麼時候要考?」「加油喔~」「沒關係啦,下次一定會上的」,就覺得國考之
路似乎永無止盡,很想翻白眼。
  所以我在此要對即將踏入國考長路上的朋友們呼籲:「一定要慎選考科啊!!!!!!!!」
二、時間安排:
  以文化行政六科來說,就算是「中文所」,也只討到1/12的便宜(台灣文學對我們而
言根本是異世界~泣);加上高中念三類組,根本沒好好讀過歷史、地理(以上兩科為世
界文化史的根基)、公民(別小看它,據說和人類學、文化政策有關係),只好仰賴補習
班生存。
  103/07~104/02 白天上1~2堂視訊班,下午、晚上複習/預習老師的進度,或是到
圖書館查資料、做少少的電子檔筆記(因為字很醜,手寫慘不忍睹)。
  103/12 沒念完,但還是報了台中區地三「體驗考場氣氛」,整個被狂電…
  104/03~104/05 參照《考典》系列,用三個月的時間寫考古題,個人覺得「實力大
進」全賴此舉。
  104/06~104/07 狂背考古題、文資法規。
  104/08~104/09 用等放榜的時間打短期工,萬一掛了,至少還有全職拚地特的錢。
  104/10~104/12 繼續躲在新北市圖念書、背法條。但因為考古題已背過一輪,基礎
架構(骨)已建立,所以可撥出大量時間補強弱點、閱讀新資料(增添血肉)。
  原則上,國考生活除了寫考古題那3個月,和高普、地特前1個月會拚9到10小時(我是
懶鬼,無法更多),其餘時間都蠻爽的。每天8點起床,9點進圖書館/補習班,12點到一
點半吃飯睡覺,6點回家煮飯、吃飯、做家事、看電視(看原視安慰自己有在努力),
偶爾抓個網路資料。週末凹男友載我去逛各大文化園區、場館和展覽,休閒兼長知識。
  上述時間安排跟其他上榜前輩可能大同小異,若真要說我做了什麼比較特別的事,可
能是我每一兩天都會在睡前或起床後,撥出40分鐘靜坐。經個人實驗證實,念書效率確實
會比較高,也可避免睡覺時法條、課文繼續在大腦裡飛來飛去,被搞得失眠;解考古題解
到頭腦要燒壞時(有經驗的人會了解我在說什麼),靜坐一下也會讓人有力氣繼續戰鬥下
去。情緒也會比較穩定,考前/臨場不會自亂陣腳。(立石鐵臣是誰我根本不認識,亨利
四世怎麼死的我也不知道,但我還是掰了兩頁)雖然練習靜坐要花時間,但光這幾點,
就值了!這個奇特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註:靜坐方式眾多,效果可能不同,有興趣者請站內信聯絡)
  
三、各科書單及準備方式:
 (一)本國文學概論
  ◎志光殷平之老師的課本★★★★★
   簡練易懂,整本背熟加點連接詞即可上戰場。但台灣文學針對各作者的部分可能有
點薄弱,須配合其他資料服用。
  ◎宋裕‧中國文學史試題詳解800題(上下冊,萬卷樓)★★★★★
   考中文所時好朋友,考國考還是一樣好用。詞藻優美,適合用來參酌申論題的寫法
,單純拿來當課本可補充殷平之在細節上的不足。
  ◎文學@臺灣 (台灣文學館)★★★★★
   版上多位前輩推薦的打底書,非台文系所出身者認識「台灣文學」的最佳捷徑。
(不得不說,中文和台文也是「隔行如隔山」哪~~)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冊,聯經)★★★★
   資料豐富,可大力補強殷平之台灣文學課本的不足。但強力建議新手要邊看邊做筆
記,要不然會被淹沒在龐大的資訊洪流中。
  ◎台灣文學史長編(共33本,台灣文學館)★★★
   地特前才發現的寶庫,依時代和專題(游宦/50年代新詩/鄉土文學論戰/都市/
旅行/女性/原住民/馬華文學…)分類,用料紮實豐富,新手或時間不足者請酌量服用
,以免撐死。
  雖然是本科生,但「中國文學」因距離碩班考試太遙遠而產生失憶症,只好靠800題
和殷平之老師拯救。
  
  「台灣文學」則是毫無了解,只能先看「文學@台灣」,再看陳芳明,一邊跟著殷平
之跑。夭壽長的「長編」則是104地特前「行有餘力」才去翻閱的。
 (二)世界文化史
  ◎志光黃雋老師的課本★★★★★
   如果沒有完整的高中三年歷史課本/參考書,那就認真地把黃雋老師的書啃完。個
人感覺,這兩年來考古題重複的機率似乎正在下降,所以任何細節都不要放過,歷史大神
會給你報償的。
  ◎王曾才教授的歷史書們(世界通史/近代史/現代史)★★
   響噹噹的參考書,但不知是因為排版傷眼,抑或本人和它們「不來電」,總覺得難
以捕捉重點,令人昏昏欲睡,覺得有看沒看也差不多。
  ◎Wiki★★★
   自己查關鍵字,在電腦上剪剪貼貼作筆記。猜關鍵年份(10、20、30…100、200、
500、1000年前)的世界史大事,運氣好可能也會起作用(但去年徹底槓龜~orz)。
  對高中沒念過世界史的三類組而言,這科簡直黑暗到一個程度。王曾才的書永遠念不
完,總是猜不透典委想出什麼(最近都不太出考古題了~哀)。除了緊抱黃雋老師的課本
這根國考大海中的浮木,外加抓wiki抓的頭昏眼花外,我也沒別招了。
 (三)藝術概論
  ◎志光馬克老師的講義★★★
   因為把「馬克」看成「艾克」所以報了名(大誤~),導致上起課來無比斜線。馬
克老師的講義涵蓋西洋/中國/台灣藝術史三大部分,可惜對台灣現代藝術著墨太少(這
正是典委的最愛啊~~捶桌)。但對藝術門外漢而言,依然是打底的基本好書。
  ◎宮布利希‧藝術的故事★★
   大部頭故事書,說得很詳細,但對藝術門外漢而言,容易被大量的資訊灌死,建議
能專職一年以上的人再看。如果有補習,基本上不需要它。
  ◎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共24本,文建會出版)★★★★★
   分門別類的論文式寫法,搭配豐富的插圖,對於考試非常有幫助!一開始看會非常
痛苦,因為太專業了;但仔細唸完後,就能對台灣藝術圈有強大的理解。強烈建議全套念
完+作筆記,要不然就會跟我地特敗在「版畫」上一樣(以為不會考所以沒念,沒想到卻
爆冷門 = =)。
  這科常被視為「無範圍」,但如果仔細看考古題,還是會發現典委喜歡的東東不脫藝
術政策(公共藝術、博物館)、台灣藝術史(尤其是日本殖民~現代)、西洋藝術史(通
常是近現代,但104地特的韋倫多夫維納斯、梅迪奇家族就有點奇特了)。
  因為藝概開課晚,一開始是硬ㄍㄧㄥ著先看「藝術的故事」,看完之後再上馬克的課
就覺得如履平地。但因為這兩者都有共同的敗筆--對台灣現代藝術介紹嚴重不足,所以
一定要補充文建會的資料,否則必死無疑。
  但因為文建會的資料本質上比較像「一套互有關連的論文集」而非「入門書/課本」
,所以個人建議要在「有西洋藝術史+台灣藝術史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再看,否則看不懂
也只是浪費時間。
(下回待續)
作者: lisapl (啦啦)   2016-03-06 17:18:00
想聽靜坐的心得文,我也是睡前想很多
作者: thebestone (最佳代言人)   2016-03-06 17:53:00
恭喜,不過新北市~~很精實,好好享受基礎訓的生活
作者: preed (Freedom)   2016-03-06 18:20:00
恭喜
作者: dylenYen (顛噹)   2016-03-06 22:41:00
恭喜!謝謝分享!
作者: cherish210 (守著陽光)   2016-03-07 14:34:00
恭喜上榜,大部分文化行政上榜的平均考三年以上不少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