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03高考 國文測驗Q5

作者: wwfc (月老工讀生)   2014-07-09 13:04:32
考題:
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者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眾矣!
〈商書〉曰:『三人占,從二人。』眾故也。」
武子曰:「善鈞從眾。夫善,眾之主也。
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左傳.魯成公六年》)下列選項何者最切合本文意旨?
(A)欒武子從善如流,察納雅言 (B)三人須同時占卜,才可做出決定
(C)宴席中飲酒,比較容易說服他人 (D)世上無絕對好的事,最好能少數服從多數
答案:(A)
翻譯請參考這個網站 ,網頁中找關鍵字「武子」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anfa/s/spring_autum8.htm
故事得從頭說起,
晉國的將軍欒武子去打鄭國,楚國去救援,
有沒有打贏左傳沒寫,不過應該是打不贏楚國,
所以楚國一回去,就去打蔡國出氣,
這時候楚國又派兵救援蔡國了,
而且相當瞧不起人,只派了兩個縣的兵力前來,
To fight or not to fight? Dochi!
所以這時欒武子的幕僚就有主戰派跟主和派兩邊,
其中主和派有三人(就是考題裡面的"不欲戰者三人"),跟欒武子講了一番道理,
簡單的來說,就是師出無名,打贏也是小贏,打輸卻是慘敗,不如不要打了。
於是欒武子被說服,就決定不打回晉國去了。
接下來就是考題的內容了,八個想打,三個不想打,
主戰派用了兩個理由來說服欒武子應該開戰,
兩個理由都是跟多數決有關係,
所以包括小弟我都是選(D),
不過重點還是在欒武子接下來的狡辯,
他指出如果兩邊都是好事,那就遵從多數人的意見,
這三位大臣也都是管理眾人的公卿,
他們的意見也算的上多數人的意見,
我遵從他們也沒有不對。
#########################################################
就我個人觀點,欒武子應該是幫自己與主和派的三人找個台階下,
畢竟多數決在中國古代只是個參考,並非慣例,主要還是要看老大的意思,
但是說欒武子從善如流、察納雅言,我是覺得有點硬拗啦~
頂多也只能說主和派有把主和的原因說出來,
但主戰派用的理由是「這就是斯巴達!」(大誤)
不知道大家的想法呢?
作者: fatty3321   2014-07-09 13:07:00
哀,這種感覺就跟新詩一樣看人解讀...D+1
作者: ge0619mini (顆顆)   2014-07-09 13:11:00
最後聽從少數意見 那怎麼會選D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11:00
同上 看完翻譯豁然開朗 所以答案應該A沒錯啊
作者: louis123321 (沈胖胖)   2014-07-09 13:12:00
看很久 覺得A可以放射的範圍最廣,所以選A XDDD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12:00
一堆要戰爭 三個人不想 欒武子自己也不想 取少數意見 理由就用三人也算眾來支持自己立場 能避免國家戰爭也是好事一件說他從善如流 察納雅言 其實也不算不對
作者: ge0619mini (顆顆)   2014-07-09 13:14:00
我一開始就劃掉CD 因為他聽少數意見 就選A囉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14:00
重點應放在:從之,不亦可乎?
作者: pt7441 (批踢)   2014-07-09 13:15:00
原來!
作者: cjhcjh (魂牽夢縈 牽腸掛肚)   2014-07-09 13:15:00
本文意旨:(E)都是武子的毛
作者: nibarity (nib)   2014-07-09 13:15:00
這題在於沒有引用全文~~~看全文就是選A
作者: fatty3321   2014-07-09 13:17:00
戰鬥民族:討論什麼啊~就戰啊!!(?)
作者: GigiBuffon (忘不了那個人就投降)   2014-07-09 13:18:00
原來翻成白話文長這樣啊......XD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19:00
如果只到:〈商書〉曰:『三人占,從二人。』眾故也。那
作者: TECO2oo (小麻雀)   2014-07-09 13:19:00
刪去法,直覺就是A。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20:00
就是多數決,但他最後否決了多數的決定,重心就放在:主君怎麼說都對上,所以是A
作者: remainder (剩餘物)   2014-07-09 13:28:00
最後是聽少數人意見 不能選d吧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34:00
這題BCD都錯 截這段也看不出A(哪裡說了他察納雅言?)可以說ABCD都錯嗎?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36:00
把開戰當壞事,主和當好事。就懂得為什麼是察納雅言了..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36:00
三個大臣不想要國家開戰 不戰爭的建議對國家來說是好的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39:00
再說 他是以三卿可謂眾為由 也就是說雖最後主和,但卻沒有否定少數服從多數的道理覺得不論AD都有爭議 這題兩個答案比較不出哪個較好不出戰不見得是對國家比較好的 要看情況阿文中沒有說到不戰是較好的選擇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41:00
客觀上說 對國家而言不戰大部分是好的 戰爭都是傷國本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1:00
重點就在於這段文沒有提示要將戰還是和當壞事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42:00
有人舉出《商書》記載了多數決,希望開戰,但最後被用只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3:00
但是當多數人主戰少數人主和 如何以此資訊評斷主和較佳?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43:00
從之,不亦可乎推翻,整篇文旨就在這。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4:00
以"直覺"評斷主和為雅言 而不根據題文思考 有較客觀嗎?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44:00
不是以文中判斷主和較佳 是以現代人普世價值來判斷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45:00
開戰主和是好壞事那是用來讓人理解的,整篇文旨就在於推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5:00
所以我搞錯了 他考的是有否讀過全文 而非考文義理解?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45:00
如果這題是好戰民族的考題 那這段文旨是? 答案敘述可能變成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46:00
翻多數決的意義。與D相比,A是唯一解。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6:00
要考看不看的懂文章 卻讓人卡在邏輯推理 還滿瞎的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46:00
欒武子昏庸無能 無法察納雅言 贏取眾人信賴 而輕信小人讒言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48:00
若題目有突顯何為雅言 則A對 若無 則ABCD無適合選項從小到大考國文其實都有這個困擾 出題者文學造詣都很高但許多人不太會設計題目 又要硬ㄠ你選一個比較好的但常常根本沒有比較好的選項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51:00
於是在此情境下 來評斷過去歷史 就會認為建議不戰是好的雅言
作者: remainder (剩餘物)   2014-07-09 13:51:00
像這種有原文的 最終解釋還是在原文吧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3:52:00
所以要戰還要和 應考慮實際需求還是普世價值?這題到底是不是在考人看不看的懂?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53:00
最好的考法就是申論...但這樣的申論會出現在法科,而且有所本。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55:00
大概出題老師認為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不戰爭對國家是好的 吧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55:00
國文尚來不是讓人拿來論理講法的科目。話說這樣鑽牛角,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13:56:00
沒考慮到可能有人認為 戰爭才是對國家好 才是雅言 的情況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3:56:00
在寫作時不會碰到看到題目,寫不下去的情況嗎?
作者: nibarity (nib)   2014-07-09 13:58:00
我都用跳脫法選國文答案~~~鑽牛角會死的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4:02:00
突然想著這題出現在法科應該會很有趣,試論欒武子之決定
作者: GigiBuffon (忘不了那個人就投降)   2014-07-09 14:03:00
唉呦反正想爭取看看的話就釋疑嘛~~搞不好會賺到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4:03:00
有無效果?要釋疑也要有所本阿。這題要解釋到能否決所有答案,光蒐資料寫文,就能讓你有更多時間去準備下一次了。更別說國
作者: ge0619mini (顆顆)   2014-07-09 14:07:00
國文一直都不是用鑽牛角尖的方式來選答案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4:09:00
文就是一張張藍色窗簾,主流不承認那也沒轍,再者這成本效率也太高了吧。
作者: foreseer (動手不動嘴)   2014-07-09 14:17:00
我會傾向把"善"解釋成好的意見/決策 而且左傳原文是善鈞,從眾 也就是意見一樣好(均等)的時候就應該從眾 但文中欒書就是想把不作戰當好事 但又要回應"從眾"的提議 就硬ㄠ出這段了 這的對話也是當時晉國上中下軍四大姓間的權力結構所致 使得掌中軍之欒書必須在表面上參詢眾將的意見這題(A)從善如流是無誤的, 只是察納雅言就真的沒這回事XD但既然題幹問"最切合本文意旨"的選項 這題其他三個都錯誤要釋疑有一定的難度 但可以提看看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14:36:00
真的要釋疑的也該是認為這題有問題,故不作答的人。如果硬是要選一個答案,BCD絕非正解。要給分也是給A或答案卡空白的人。
作者: chaichai (我想要好好生活)   2014-07-09 15:03:00
我忘了這題選什麼...不是a就是d
作者: Hirano (平野)   2014-07-09 15:14:00
這題怎麼看都不會選D啊…
作者: jessicamai (噗噗)   2014-07-09 15:15:00
A跟D在抉擇 本來選D 鐘響前3分鍾改成A
作者: Hirano (平野)   2014-07-09 15:16:00
依題意是對於多數採「選擇」而非「服從」的概念在A選項有從善如流,題目又有善為眾之ㄓㄨ主的情況下不認為會考慮D(用手機在車上推文被震到推出去了XD|||)
作者: knowing (花轟)   2014-07-09 16:30:00
最後就沒有少數服從多數啊主旨有教人要少數服從多數嗎?
作者: qazqqaazz (笨到底了)   2014-07-09 16:55:00
我寫對了,當時考慮AD
作者: snow21 (snow21)   2014-07-09 18:17:00
大家想得好複雜 我看完文章就直接選A了哪裡還想到什麼善與不善
作者: pahli (天父在哪!!!)   2014-07-09 19:29:00
sinperson突破盲點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19:56:00
當時AD選不出來猜了A 算是猜對的 但還是覺得AD都不對就算認為無正確答案也一定會猜吧 沒有人空白阿~會辨不出AD是認為 雖他最後服從少數 但還是認同少從多D的敘述不代表他服從多數 是敘述"多數決的合理性"唯"世上無絕對好的事"是不符合意旨的 所以對一半A的話就是怪在察納雅言 文章中指節錄一段建言直覺會認為雅言指的就是某人跟武子說的那段主戰的話所以覺得A是錯的在做選擇題的時候 如何知道想的多深是鑽牛角尖?有一個較佳的答案應要選擇較差的 那是鑽但無法分出優劣時的思考 怎麼會是鑽牛角尖阿那是認為自己對 而別人肯定錯的批評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21:33:00
在國文考科用上思辯的思考那就是鑽,再者,文意與架構上怎樣都不會認為主戰的建言是種雅言阿而認為答案真的有問題,不作答也是一個選擇。本題答案或許有瑕疵,但不會因此妨礙作答。單選就是選出一個最合理的答案。
作者: greatime (11)   2014-07-09 22:02:00
文意與架構上看不出主戰的建言是否為雅言阿只能從結果上知道他接受主戰者的建言所以看到A 會覺得武子沒有接受建言因次並沒有察納雅言不論主戰是否為雅言 沒接受任何的建言的話 何來察納雅言所以覺得A不對上面打錯 只知道他"未"接受主戰者的建言就算考國文用上思辨是鑽 無奈出題者就超愛要我們思辨而不是只要了解文字想請教 如何知道自己在做答案選擇的思考還是思辨的思考?是指說 考語文類應該用..感覺嗎? 不應有太多思考這樣嗎?
作者: SinPerson (Sin號:)   2014-07-09 22:22:00
我只能說,是的。尤其在這種考選制度下,國文就是這樣。像這一串討論下來,我會認為這題目出現在法科的申論會很有趣。但這終究是在考國文,而且對題目的詮釋權不在條文而是在人。說難聽點,即便是現代文學,作者沒那個意思在但主流認定就是那樣,原作也沒法度。
作者: snow21 (snow21)   2014-07-09 22:59:00
我想起大學考到文學類題目的時候也會把答案寫得模稜兩可只要在不過度偏離文義的情況下我感覺什麼就是什麼這個概念拿來寫國文類考也是差不多的
作者: sssn1 (洛克)   2014-07-09 23:40:00
現代民主社會主流價值就是盡量不要戰爭阿 主戰在這種思潮下不會是好的建言的 國家和平才是我們認為的好建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