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艱辛印度高考:凌晨3點起床4點參加輔導班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4-07-11 19:15:15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4-06/18/c_126635279.htm
  印度目前的教育體制是在英國統治時代奠定的。印度的中、小學并不是截然分開的
,許多學校都實行8年一貫制。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可以從一年級一直讀到8年
級。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從同一個校門口走出來的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高
個子的學生已經像個大人,矮個的新生才剛剛五六歲。根據去年4月1日開始執行的《兒
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印度實行8年義務教育制。涉及這一階段教育的初級學校包括
國際學校、公共學校和政府學校這三種。前兩種屬于私立學校,政府學校完全由國家投
入。但是,即使是私立學校,政府也要求它們招收一定比例的免費學生。一個印度孩子
經過了8年義務教育階段后,就可以走向社會,當然也可以選擇繼續學習。但在完成了8
年義務教育階段之后,他就進入高中階段了。印度學校的年級是連續計算的,8年級后就
是9-10年級,這被稱為高中;11-12年級被稱為大學預科。
  在印度,10年級畢業考試和12年級結業考試是兩項最重要的考試,通過10年級考試
的學生等于得到了高中畢業證,他可以選擇參加預科,將來考大學,也可以選擇就業,
或者參加職業教育。印度12年級的考試相當于中國的高考,在結束了12年級的考試后,
印度學生的初級和高中教育階段就結束了,他們由此正式走上了成人社會。由此可見,
在進入大學階段之前,印度學生的學制也是12年,盡管高、中、初級的劃分不同,但總
的學習時間跟中國是一樣的。但是進入大學以后就不同了,印度的大學是3年本科制加兩
年研究生制,也就是說,一個印度大學生,順利的話三年就可以拿到學士學位,再學習
兩年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這樣,一個印度學生經過12年中小學教育,加上5年的大學學
習,當他來到社會上時,手中已經有了一張碩士文憑,而中國的大學生通常要多學習一
年才能拿到同樣的學位。
  印度高中階段的考試,最重要的就是10年級畢業考試和12年級結業考試,都由印度
中央中等教育委員會統一組織和命題。印度的12年級結業考試,跟中國的高考非常類似
。這一考試的成績對于考生能否考上大學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所以難怪考生和家長們極
為重視。筆者認識的印度家長朋友中,也有幾位他們的孩子今年面臨“高考”。同中國
的家長們一樣,印度家長們也是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一切可能的條件。6月初,“高考”
分數陸續發榜,考試的結果通過網絡和報紙等公共媒體向整個社會公開。學生們知道了
自己的分數,綜合衡量了自己的實力,就該開始決定向哪一所大學投遞自己的申請了。
所以目前正是印度學子們急急忙忙前往各個大學遞交“投名狀”的時候。印度實行西方
式教育體制,各大學獨立招生,學校和考生之間,嚴格地說是雙向選擇的。考生的分數
通過網絡公布后,各大名校也非常關注,對于一些高分數學生,各個大名校也是極力爭
取。但是,也有一些不那么具備吸引力的高校,甚至可能會面臨招不滿學生。
  不過,像印度的德里大學和尼赫魯大學這樣的一些名牌大學,是不愁沒有生源的,
例如筆者曾經留學過的印度尼赫魯大學,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尖子學生前來報考。印度的
大學可以自主決定對報考的學生進行何種形式的入學考試,也可以不進行入學考試,全
憑考生的12年級畢業考試成績和日常成績來決定錄取。但許多像德里大學和尼赫魯這樣
的大學,對考生只進行一些簡單的面試,此外它們在錄取學生時不是僅僅看“高考”這
一項成績,從小學到中學的成績單,每學年由學校所給予的評語,校方的推薦信等等,
也都是錄取與否的根據。另外,如果學生入學后表現不佳,校方有權根據規定予以除名
。但是,印度是一個多元社會并存的國家,各個地區、各個階層的學生實力很不平衡。
為了兼顧社會公正,印度政府對落后種姓、少數族群、殘疾人等特殊階層實行預留名額
制度。根據政府規定,所有公立大學在每年招生的總人數中必須留出超過20%的保留名額
,“照顧”給那些落后種姓、少數族群和殘疾人。這一條規定對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
會的公正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對于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高等教育不可能滿足整個人口的需要。所以,通過
考試選拔人才是一種不得不實行的殘酷但有效的方式。印度有12億人口,每年有上千萬
高中生畢業,但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中只有三分之一能最終幸運入學。激烈的競爭對于
印度學子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許多學生每天凌晨3-4點就起床,前去參加各種校外輔導
和殘酷的死記硬背學習,這一切,都是為了參加5月底舉行的12年級畢業考試。
  印度的12年級畢業考也分文、理兩科。文科考試包括英語、數學、地理、歷史和簡
明經濟學;理科包括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每場考試兩個半小時,試卷全部
是英文。考試的成績按百分比成績計算,也就是說,考生所參加的5門科目的總成績除以
5門科目的總分。舉例來說,5門科目的總滿分是500分,如果一名考生的成績是375分,
那么他的高考成績就是75%分。一般情況下,平均分能拿到75%的成績就有希望考上大學
了,但要想上名牌大學,至少拿到90%的分數以上。印度的高考和隨后的大學入學考試通
常都在5-6月份,這期間正是印度最熱的季節,持續的高溫加上在各個學校間奔波,學生
的體力和意志力都受到嚴峻的考驗。但這是他們人生中必須邁過的關卡,只有通過這樣
的考驗,他們才能順利進入高校,繼續學習成長,成為對社會和家庭有用的人。
  印度的教育方式雖然是西方的,但是印度的國情卻是發展中國家的。在一個資源有
限的國家,所謂“應試教育”是無法避免的。印度學生們知道,為了在層層選拔的階梯
上向上攀登,他們只有設法拿到更好的分數。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印度學生也是每天機
械重復,死記硬背。這樣的教育方式加重了學生們的精神和身體壓力,摧殘了他們的創
造能力。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除了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目前并沒有別的更好選
擇。因為在有限的機會面前,有太多的競爭者在等待。因此,是這樣的國情把學校、教
師和學生們逼上了應試教育的獨木橋。這種死板的教育方式對學生個性的摧殘,印度政
府和社會輿論并不是沒有意識到,據悉,印度政府準備出臺新的法案,對現行教育體制
進行改革,取消基礎教育階段的考試制度,以減輕學生們的負擔,使他們可以有更多的
時間從事娛樂、體育和業余閱讀。
  印度最熱門的大學是號稱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齊名的印度理工學院,其自助命題的
入學考試試題也被認為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之一。2004年,全印度有17.5萬人參加了印
度理工學院入學考試,錄取率僅為2.6% 。
  為了能考生像印度理工學院這樣的理想學校,印度考生也會拼命補習,上各種補習
學校,盡量了解自己打算報考的大學的考試出題思路。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高考考生
凌晨3時起床,先上補習班,然后趕去學校上課的情況非常普遍。補習班的收費也不低,
在新德里,理科補習班的收費有的高達20萬盧比(約合4000美元),報紙上常常可以看到
補習學校的廣告,登出“某理科狀元出自該補習學校”。
  為了應對高中學習的高強度和高壓力,印度考生也有各種減壓方法。有的是喝濃咖
啡,每天最多喝6杯,以免學習中打瞌睡;還有的為增強記憶,求助于各種補腦藥物。(
來源:新華網、廣州日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