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82 (消脂努力中)
2025-10-15 21:51:53※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服役年限和有沒有戰鬥力無關,否則亞洲最強軍事國就是北韓
: 當然有關,尤其是3年以內
: 軍事跟所有行業一樣,都是做越久經驗越足
: 而義務役有個致命性的重點,是 新訓+專精訓練 就要半年
: 這就是為何現在 1 年役期會被美國碎碎念,你半年下來剩半年,啥都還沒搞懂就退伍了
: 我當年在砲兵,那時役期減到 1 年半,就出現很尷尬的狀況
: 因為砲兵要摸熟那門砲大概要 1 年,下部隊就剩 1 年,阿艮,才剛摸熟就退伍
: 根本沒辦法傳承經驗,所以從那開始砲兵戰力出現斷崖式下降
: 不要說砲兵,就是我們義務役軍官也是,我是醫官因為很缺,士林衛校一個月就下部隊
: 所以我多了其他人 5 個月,不要小看這 5 個月,差這 5 個月,我整天都在幫其他預官
: 解決疑難雜症,因為我知道營區裡面該找誰他們剛來不知道
: 所以役期延長物理上(時間)就是很重要,必須至少延長回到 2 年,最好 3 年
: 然後數學上就是很重要,少子化要維持一樣的兵力,當然服役時間要延長,
: 這是很單純數學問題
但少子化之後你的人還是不夠,人不夠唯一的解方是自動化,讓機器代替人力
所以在這點上,用自走砲/卡車砲取代老舊的牽引砲仍然是不可避免
畢竟一個拖砲的砲班9-11人才能操作一門砲
如果換成現代化的自走砲/輪砲車,連同彈藥車只要5-6人就能操作這門砲
同時大幅縮短收放列跟射擊解算的時間,又有最基本的輕兵器/破片防護
就算砲被無人機炸了,只要人能安全撤回陣地,就不會損失有經驗的老兵
裝備再買就有,人沒了可不是再生一個這麼簡單的事
至於藍大之前講的操作問題,如果役期都延長了,換成輪砲/履帶自走砲也不是不能訓練
重點還是少子化後精簡人力+提升人員存活性是絕對必要的
能用6個人+自動化設備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多浪費三個人去做
有錢的話,最好是連同後備的105拖砲也逐步換裝
: 裝備本來就是因應任務不同,後備旅給到相同的武器幹嘛,不只是太多的問題
: 而且咧,說真的,正規部隊拿T91的話,我才不要跟他相同,請給我K2就好了
?????為什麼????? T91比較好裝部品捏
: : 參加這種演戲的演習有甚麼用途?全部人都知道天威那些人很厲害
: : 一樣海岸軍事化前會立刻下台
: 當然不會,因為我們從我們小時候以前早就海岸軍事化,以為中部粽只是為了消波嗎?XD
現在中部粽不只中部,整個台中以南的海灘,只有分成上岸後滿地魚塭
跟上岸前都是消波塊兩種選擇,不管哪一種都不適合登陸作戰
還有台61高架道路,HESCO或是貨櫃灌沙堆個兩層在前面就可以當急造碉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