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5-07-02 09:17:14※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dreeee (Adieu chérie)》之銘言:
: : 坎尼會戰後漢尼拔兵臨羅馬城下
: : 照理來說羅馬全城上下震惶
: : 應該是六神無主瀕臨解體了
: : 為何羅馬仍有足夠威信和同盟徵集兵力
: : 再拉出八個軍團重組主力
: : 對比迦太基的商業帝國和傭兵制度
: : 雖然政治制度全部仿照羅馬
: : 但這點沒有學到呢
: 倒著回
: 先前說過迦太基、羅馬的王政到共和,都在雙方的神話時代,所以都只能大概參考
: 但根據神話
: 迦太基是第一次西西里戰爭戰敗後王權倒台變成共和,480BC
: 羅馬是傲塔克王惡搞導致被貴族含自己親族在內推翻,509BC引起羅馬塔人戰爭打到496BC
: 同時跟薩賓、拉丁、戰人、同人全都開戰,中間也引發第一次平民抗爭
: 雖然羅馬共和化是比迦太基早那麼一丁點,但是我想迦太基應該不會想學習亂糟糟的羅馬
: 其實當時很多城邦也都有類似的共和制度,較可能純粹就是人類推翻國王以後的天然制度
: 沒有誰特別學誰
羅馬的共和確實並非一開始就那麼完美,一路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
羅馬共和末期征服環地中海後,羅馬人及異鄉人覺得:喔幹我們/羅馬怎麼這麼屌,然後他們檢視羅馬當時的制度,回頭去寫歷史,美化了早期羅馬
什麼元老院運作完美、執政官制度多優秀等等之類的,此類制度都是羅馬共和晚期才真的發展成熟
因此只看羅馬人自己寫的史書,會錯誤得出羅馬一進入共和就擁有完美制度的錯覺
: 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後,他的親信大將牧民騎兵將領神增建議他趁羅馬民心崩潰兵臨羅馬
: 但是漢尼拔沒有接受建議,導致失去唯一可能贏得戰爭的機會,神增還氣得大罵他
這點太過武斷
討論歷史常常會有這種現象,A計劃失敗了,就開始想像B計劃一定能成功
我只能說:莫忘子午谷奇謀(你不會因為孔明北伐失敗就吹捧子午谷奇謀吧?)
不能因為漢尼拔原先的計劃失敗,就直接下結論兵臨羅馬一定成功
: 當然漢尼拔當時自己的部隊也是連戰到瀕臨瓦解了,但是他純戰術思維忘記政治
你也不能說漢尼拔沒有政治思維
他原先的戰略:動搖羅馬的同盟體系、挖角羅馬的盟邦,這戰略沒執行前,誰能肯定會失敗?
歷史上,滿清多次入關明朝,也沒去硬啃北京城啊
滿清也是一直殺進關內,搶劫、挑軟柿子捏,一直讓明朝流血
所以說漢尼拔的這個戰略,我也沒有覺得真的很糟糕
: 後來是倒戈過來的最重要大城,平鄉的澤城,被羅馬圍死,往內往外都蓋了一圈防柵工事
: 漢尼拔前往援救時打不穿工事,這時才想去攻打羅馬圍魏救趙,連野戰工事都打不穿才要
: 去羅馬,羅馬當然一點都不怕,圍攻澤城的部隊當然也不鳥他,所以自討沒趣
: 羅馬一直生兵出來是真的,不只坎尼,整場戰爭中一直8軍團8軍團的生,坎尼前也是生8
: 先前皮洛士就已經吃過同樣的虧,不聽他最睿智的軍師密友老古的忠告,老古就是跟他說
: 羅馬跟九頭蛇一樣永遠打不完,皮洛士沒當一回事果然吃了大苦頭
: 但羅馬兵力也不是無限,漢尼拔打到羅馬的拉丁盟邦因損失太多不爽了有12個拒絕再出兵
: 這是212BC的事,不過羅馬已經找到剋死漢尼拔的必勝戰略,就是輸給漢尼拔沒關係,
: 多軍團同時攻擊,一邊輸給你,一邊在別的地方打回來,還有用野戰工事蓋贏你
: 接著3年內漢尼拔就連丟4大城,包括伊比利老巢新迦太基竟然也被非洲笏角民偷家
: 這時就已經必敗了
: 如果漢尼拔能撐過這3年,說不定羅馬會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