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東亞中原王朝-中產階級

作者: plamc (普蘭可)   2023-08-22 19:12:22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同樣引內容給你看。
我只是懶得打全部因為你明明有全文...基本四書五經也不是普通讀了就能考科舉的
不需要再解釋下去了吧,這就是啟蒙性質而已
禮儀律令上篇說明過了,顯然是實用性質
: 等儒典籍並兼讀御制+大誥及明朝律令。"
: 陳寶琛在光緒九年的奏摺:
: 冷籍者,雖身家淸白,但三代無人與考,其子孫出而應試,則羣詆爲冷籍
這種叫潛規則,不是明令的,這是基本社會常識
: 所以就回歸一開始我舉的例子,如果是林家的旁枝,平常日子也過不好,
: 因為小輩的資質被選中,就因此財產屬於前列?
: 所以普通人現在不包括有錢人家的親族了?
我定義從來沒有搖擺,我一直跟你說可讀書的親族比普通親族(例如李自成李家)有錢太多
絕對是在1%之內
是你不知為何一直要把這些1%分來分去,要跟我盧,根本不用分,全部都在<1%裡面的
: 連關係上也沒有的,到底人口比例該是幾趴?
: 有可能99%?
數據顯示就是>99%
: 99%的一般人有機會混進1%粗通文墨的人群,
沒有任何可能,所有粗通文墨的人全部加起來都不到1%,才0.75%
你再把不通文墨的可能有錢人(很難,前面說過你發家起來就得略懂文墨)加進去
也不會到1%人口
我已經在數學上取了很大的安全範圍了,你從一開始沒發現嗎?
: 然後1%裡面概率更低的情況就會靠科舉發達,
: 甚至它們也不一定要靠一代人就完成這個翻轉。
如果你說不一定靠一代,那我就可接受,但是靠幾代呢?
大概就是要累積200年,前面tomer說過曾國藩曾家的例子
: 為了對抗大世家,拉起了小世家/寒門/庶族的對抗能力。
所以叫你要有歷史感,所謂的庶族,也是非常大的世家,你要從歷史情況去搞清楚這些
基本大觀念,你不想去認真看,不知道這點,只會從字面看
下層啦...是貴族裡的下層
寒門啦....是很久沒當到官涼著叫寒但還是很有錢
庶族啦.....非四大望族或五大望族,就變成庶族
就會盧個沒完沒了,根本上理解錯誤,還以為我「論點亂跳」
我根本沒有「論點」,到現在都還只在跟你說明基本情況而已
我說的也通通都一致完全沒有任何跳動
就只是要告訴你古代的99%絕對不是現在的中產普羅大眾
不知道這麼簡單...也不是我說的,是基本歷史常識,不然你問其他大家...的觀念
以你的認真程度,到底為何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困難
你K的資料量應該早就超過會自己發現這點的程度啦
: 我對階級的理解是動態的,
: 他可以因為特定論述,或者特定事件,形成一個共識或認定,
: 但也可以因為流動性以及隨機性而融解。
可不要把古代農業社會當成現代工商業社會啊
針對現代社會,我說過很多次,只要在一個正常運作的經濟體
再窮的人一輩子努力都會翻身,可階級上升,沒有上升的,怪自己不要給我怪環境
(這部分才是會產生現代版無財必無德的結論)
在古代東亞農業社會,99%幾乎沒可能翻身,台灣的日本時代佃農永無翻身的可能性
他們是直到國民黨來了,才把階級重新洗牌,之後又進入工商業社會所以才全面翻身
(這部分是產生子孔丘版不可跟小人 = 小民來往)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你應該可分得清楚才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