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 二戰日本西進印度大戰略

作者: fw190a (las)   2023-03-16 21:36:52
難得假設一下,
有爬文看以前文章,但以前日本西進策略的討論,
似乎把杜立德空襲當作中止信號就結束了。
這裡想提一個比較腦洞且遊戲性的假設,
就是忽略日本陸海軍的見識與爭鬥部分,
當作他們能同心協力執行風險極大的戰略。
戰略核心:
假設的核心思想部分,日本必須拋棄小富為安的搶地盤搶資源思想,
而是從世界大戰的戰略角度,優先瓦解英國的作戰意志。
進而從這個角度逼戰美國艦隊。
手段則是,完全承認/應允。東南亞/印度/非洲/西亞區域民族的獨立,
僅控制關鍵戰略物資以及港口。
短期戰略:
在馬來西亞半島戰役之後,陸軍在陸上區塊只需採取守勢。
騰出軍力在海軍配合下,重點打擊沿岸目標,
拿下特定港口之後也只鞏固防禦不試圖擴大控制面,
只配置守得住的人數,跟當地對方殘餘軍隊打消耗戰,
集中兵力再去打下一個重點港口,
這樣一路把海軍的運作範圍推到非洲與紅海區域。
配合北非軍團、把北非、西亞拿下來鞏固油源,之後開始玩內線作戰。
長期戰略:
以威脅到大西洋的美英運補路線或
拿下南美洲據點/威脅攻擊巴拿馬運河為戰略籌碼。
如果英美試圖把兵力集中擺來西線,日艦隊就回頭去威脅東線與澳洲。
如果美國試圖在東線施加壓力,就讓陸軍盡量扛,然後才尋求防禦型決戰。
落實以陸軍當坦,海軍集中化運用的策略,必要時可以放棄陸軍守軍,讓他們吃自己。
優勢:
在低裝備與較惡劣環境下日本陸軍具備相對優勢,
初期日軍享有撬動海軍平衡的實力,透過快速拿下的東南亞為陣地防禦,
全力發揮,需要往敵人密度低與脆弱的地方落實進攻。
在全世界範圍下爭奪制海權與實際威脅到敵人戰略軟肋,
以此尋求更有利之決戰機會。
一些問題點:
我知道鼓動各地民族政治支持,算是更複雜,也容易一廂情願的部分。
還有如何組織協調這種兩棲強襲,也會是個謎一般的難題,
(但至少戰列艦在這劇本比較不用在後方發呆)
至於如何在這情況維持海上補給線,短期靠陸基飛機+少量海軍頂著。
潛艇部分則是落實護航以及打擊可能基地、收縮航線來撐。
總之,好奇這樣的戰略成功機率,會不會至少比,靠中途島方案,
更有機會獲勝或把英美逼上談判桌。
歡迎反駁、討論但鞭小力點,我承認這有點像HOI劇本了,
甚至有些參數設定得比遊戲還理想化,
雖然遊戲有時也不如現實腦洞大。
作者: TetsuNoTori (台南空三小鳥)   2023-03-16 21:39:00
問題是交通線維持還有登陸作戰,這兩點當時日軍都缺日本DD是為決戰設計,數量也不足,無法100%保護航線
作者: fw190a (las)   2023-03-16 21:51:00
可能大船集中西進,DD保留較多來護航與預備決戰突擊任務
作者: TetsuNoTori (台南空三小鳥)   2023-03-16 22:01:00
如果這變成國策,那日本要提早開始爆丁驅(松、橘型)
作者: ja23072008   2023-03-16 22:33:00
當年日軍船隻運補到阿圖島-中途島(未成)-瓜達康納爾島-緬甸一線就是極限。要更多處點狀擴張,海軍跟船運艦隊規模需求增加得用倍數來算。但能打造並維持如此龐大艦隊的日本帝國國力,大概是另個平行世界的日本了。
作者: fw190a (las)   2023-03-16 22:38:00
嗯,具體運補的船數的確是個可以研究的問題,但至少不是人力那種等比級數運糧
作者: TetsuNoTori (台南空三小鳥)   2023-03-16 22:42:00
日本國力有其極限,史實那樣已經是使出吃奶力氣造船只能說沒那屁股別吃那瀉藥
作者: ja23072008   2023-03-16 23:35:00
後來盟軍反攻的跳島作戰戰略其實日軍完全無解。因為先決條件海空實力不足,無法阻擋。把面縮成點,就會讓盟軍有空隙登陸,不一定要推過去控制全島,蓋機場、基地、港口,主要以海空火力照三餐招呼日軍,把人打進叢林就可以。而擴大到整個面,就會讓盟軍跳島只挑關鍵點打。全部集中到要點防禦,就是雷伊泰灣、台海航空決戰跟沖繩戰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