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空想] 琉球王國南進台灣

作者: hsufrank (松韻之聲)   2019-12-18 20:00:09
身為《康熙台北湖》的作者,看到相關討論,姑且來分享一點淺見。
17世紀的北台灣沿海,確實是各村社林立的狀態,
幾個比較大的村社如金包里社、大雞籠社、三貂社等,基本上都是說巴賽語的族群
(這邊希望能推廣一個資訊,過去習慣稱呼的凱達格蘭族,應該改稱巴賽族比較合適)
依荷蘭人1650年左右進行的戶口調查,最多4、500百人(2、300人以上就算是大村社了)
單一村社人數確實不多。
然而,這些巴賽族村社彼此之間是有親戚關係的,
犯錯被西班牙人或荷蘭人問罪時,也常常躲到別的村社避風頭。
雖然沒有一個較具號召力的番王或政權,但意外的是,
1642年在荷蘭人進攻西班牙人在北台灣最後一個據點聖薩爾瓦多城時,
巴賽族竟然出動了1000名弓箭手幫荷蘭人助陣(雖然最後還是沒派上用場),
所以,數百名琉球士兵,恐怕一個村社都打不下來。
進一步來說,就算勉強佔領了一塊地,也無法長期發展。
1642年的聖薩爾瓦多城之戰與其說西班牙被VOC打敗,不如說是補給撐不下去。
1662年VOC被國姓爺趕走後,1664年又重新攻佔雞籠,
但1668年也是因為補給困難、長期虧損而自行撤離。
那時的北台灣糧食生產不豐富,幾個比較能額外供應糧食的圭柔社、內北投社,
都有其他村社的巴賽人跑去打工換食物,
整體來說,那時的北台灣就是養不起那麼多人口。
17世紀的北台灣,除了荷西之外,漢人、日本人、琉球人都經常到淡水、雞籠貿易,
那時的琉球人,可能比現在的我們還要更了解北台灣的實際狀況。
最後當然免不了做個想像,為何18世紀後漢人大舉進入台北盆地開墾的盛況,
在17世紀並未出現。
自然環境的狀況,特別是天災,或許真的是原因之一。
高度爭議的康熙台北湖,是否存在?如何造成?何時出現、何時消失?
對當地各族群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康熙台北湖》就是嘗試去建構一個虛實交錯世界的一部架空小說。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銘言:
: 標題: Re: [空想] 琉球王國南進台灣
: 時間: Tue Dec 17 21:16:42 2019
:
: 原文刪,抱歉
: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銘言:
: : 標題: [空想] 琉球王國南進台灣
: : 時間: Sat Dec 14 21:28:22 2019
: :
作者: leon4287 (左邊的一陣風)   2019-12-18 20:23:00
作者: darksnow   2019-12-19 00:19:00
感謝分享
作者: vikk33 (陳V)   2019-12-19 07:30:00
謝謝 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9-12-19 10:17:00
能生千人弓手還蠻威的,表示這些部落是因生存方便而分散,彼此有一定協調沒有中央,但類似去中心化組織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9-12-19 14:32:00
推認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