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0403kimo (nonickname)
2025-09-02 10:40:25我們在一起的那一年,他32歲,我30歲。說不上什麼高齡,但在父母的眼中,好像一旦過了某個數字,婚姻就成了緊急待辦事項
他爸媽從我們交往半年後就頻頻問他「什麼時候要結婚?要不要先見個家長?」好像深怕錯過這一段,他們的兒子可能就不會結婚了。起初是他擋了下來,說還太早,對彼此還不夠了解。這一點,我們很有共識
然而,交往滿一年,他媽直接跟我說:「看你父母什麼時候方便,幫我們安排一下見個面吧?只是認識一下而已,沒有要幹嘛。」我一聽覺得還行,畢竟感情也走了一年。結果初見面當天就聊起了聘金禮數,我當下有種被設局的感覺,真的不是很高興,他也一臉錯愕。我們原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見面,沒想到竟然談到提親
三個月後,進行到真的論及婚嫁,我們爆發了一場大吵。衝突來自我們對婚後經濟規劃的認知差異,他覺得家裡的工作能養活孩子,我有存款也有收入,不需要想太多,但我更關心的是未來獨立經濟與責任分工的問題。他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還沒進入社會的男生
其實也不怪他,他畢業後在外頭工作個幾年,之後就回去接家裡工作,沒有經歷過太多外界的歷練。他大姐曾說:「我弟像跟社會脫節一樣」;我爸也說過類似的:「這男生個性缺少社會的磨練。」
那場爭吵使得婚事就此打住,甚至一度到了分手的地步。好在後來他親自登門道歉,來到我家面對我的父母,一臉誠懇地説抱歉、對不起
我爸媽知道我交友不廣闊,加上年紀的關係,未來要遇到適合的對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認為這個男生雖然不是多麼優秀的人,但說差也沒有到很差,可以再磨合看看
於是我們決定繼續交往一段時間,給彼此也給這段感情一次喘息與修補的機會。可是,除了我爸媽以外,幾乎所有親戚、兄弟姐妹都持反對意見,覺得我值得一個更成熟可靠的人
我知道他聽見了這些聲音,也感受到壓力。他沒多說什麼,只是一點一滴做出細微的改變。不到三個月,雙方父母又開始問婚事的進展,我看到了他的努力與長進,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相信。
我們結婚了,不是因為他完美,而是因為我們都願意在不完美中,努力去愛一個人、懂一個人、成為能陪伴對方的那個人。
***本篇日記禁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