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全幅鏡用在APSC的銳利度

作者: bluebread (麵包)   2019-03-26 10:22:47
各位攝影前輩好
我是6年D5100的用戶
未來想昇MILC全幅,但礙於現在價格仍高昂
所以想先弄個全幅鏡來小昇級一下
目前對跳水不回頭的Nikon 24-120 f4有興趣
但我用DXO來比較鏡頭發現(裡面沒有D5100,所以都用D7100取代)
原本APSC的kit鏡的sharpness竟比號稱小三元的金圈圈還要高分
AF-S DX 18-105mm f/3.5-5.6G ED VR: 10 P-Mpix
AF-S VR Zoom-Nikkor 24-120mm f/4G ED: 9 P-Mpix
想像中全幅鏡用在APSC裁切中央畫質且邊角失光變形都變優勢
不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
還是18-105天生神力呢
如此的話換鏡頭會有昇級感嗎?
求解,謝謝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3-26 10:31:00
18-105很讚,我用好幾年,現在還在用少了18-23的焦段,是滿痛苦的一件事銳利度24-120比較優但是要看你優的程度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銳利度,我個人建議乾脆別換了XDDD
作者: asters (嫩星)   2019-03-26 10:36:00
到時候再買更便宜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3-26 10:36:00
18105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縮光圈一樣糞,光圈全開也沒那麼糞(?
作者: asters (嫩星)   2019-03-26 10:37:00
勸你先買28/1.8來用用 之後無痛升級
作者: qss05 (minami)   2019-03-26 10:38:00
可是你現在升級這顆,到時候還要買轉接環才能用,乾脆直接硬捏買Z6 kit
作者: chairman129 (chairman129)   2019-03-26 10:40:00
正常啊 apsc的像素密度普遍比ff高 所以鏡頭的解析力要求相對更高 這現象去看m43鏡頭也有類似情況
作者: bluebread (麵包)   2019-03-26 10:44:00
恩,像素密度很有道理,或許D5100只有16MP對昇及較有感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3-26 10:54:00
這兩隻 APS-C 上表現只在伯仲之間。DXO 列表中的Sharpness 是中央加權,取各焦段最佳光圈平均。這意味中央銳的鏡頭佔優,另外變焦鏡只要一個焦段表現渣一點,就會拖累表現;如果有隻 24-70和24-105比較,24-105 和 24-70 在重疊部分打成平手,但 105的表現不如 24-70 焦段,那麼 24-105 會是Sharpness評分比較低的鏡頭。最後,同體積鏡頭放在 APS-C 上,APS-C 專用鏡的表現正常要好過 FF 鏡,這是常理。如果是新一代針對40MP FF感光元件設計的巨鏡,那麼在 24MP 的 APS-C上也不會弱。總之:APS-C 機身捨棄同規的 APS-C 專用鏡換 FF 鏡只是浪費錢,沒有太大意義。
作者: bluebread (麵包)   2019-03-26 11:06:00
感謝l大詳盡的解說
作者: rahim1211 (幫你買果汁)   2019-03-26 11:14:00
18105好鏡,其實舊的18135也不錯啊
作者: rjhowmanyo (RJ)   2019-03-26 12:35:00
D5100戰夠久了 可以換相機了
作者: k13223344 (EJ)   2019-03-26 13:37:00
推l大解說
作者: tings0910 (Delete_Lee)   2019-03-26 15:29:00
拿FF鏡頭裝在APSC機身,浪費錢,APSC首推sigma 18-35f1.8
作者: RS232SDG (JYL正常了((((;゚Д゚)))   2019-03-26 18:13:00
S18-35 F1.8真的這麼強喔?原本想換,但被重量勸退,最後還是拿S17-50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3-26 18:28:00
17-50和18-35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XDDD
作者: wumingsh (劉2)   2019-03-26 21:13:00
我d5100和18105都用了很多年,換17-50的時候畫質比較有感,但其實換80200或50定焦,不同的焦段和大光圈差距更大
作者: a0607152 (小白)   2019-03-26 23:51:00
18-35那個重量我寧願背全幅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3-27 00:11:00
全幅的重量要不要乾脆背中判??
作者: RCV4   2019-03-27 01:32:00
18-35真的頗重,後來幾乎都躺防潮箱沒帶出門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3-27 07:24:00
18-35 Art是給有預算和便攜性考量,主要使用 APS-C但也經常需要高品質照片的用戶。掛 18-35 的 APS-C基本和 24MP 等級的 FF 在畫質表現上已經沒有甚麼落差,你可以用很低的代價就在某些焦段上取得大光圈,優秀的光學表現。如果說寧可背 FF,那請問要便攜的時候呢?保留一台 APS-C 或 M4/3?那你的預算?你旅遊的時候帶著一機三鏡有時想認真點,有時想輕鬆隨拍呢?對岸有句話:脫離了使用情境去討論器材,那都是在耍流氓。
作者: jackel9960 (D.D Player)   2019-03-27 10:20:00
APSC少18-23這段其實有時候會抓襟見肘但24-120之後如果有意換FX的話可以沿用但是你應該先看你要拍什麼~再決定需要什麼器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