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Sony FE 85mm F1.4 GM 開箱/實拍/評測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9-02-28 00:50:50
終於...寫完了
結果寫完 135GM 就出了(翻桌)
因為全文多達七千多字 還有50幾張實拍圖
建議全文可點圖文好讀網誌版:http://immian.com/sony-85gm-reviews/
或是可看以下 PTT 精簡版XD
雖然在目前看來,Sony E-Mount 的鏡頭群已經頗為完整,但在發表當時,它是 Sony 全片幅 E 接環系統中唯二的 85mm AF 定焦鏡頭。其實從發表的 2016 年到現在也不過才 3 年的光景,Sony FE 鏡頭的支援度也早已非吳下阿蒙,Sony A7 系列的用戶也已有更多的鏡頭選擇。
舉例來說,在 85mm 這個焦段,有表現極佳的輕便入門鏡 Sony FE 85mm F1.8、有蔡司所推出的中階之選 Batis 85mm F1.8,以及本次開箱的高階旗艦鏡頭 Sony FE 85mm F1.4 GM。而除了這些鏡頭之外,Sigma 所推出的 85mm F1.4 Art 也有提供加墊鏡後距的 E 接環版本,其他副廠如三陽光學(Samyang)也有推出 85mm 的 FE 鏡,可說是各種價格、定位的鏡頭盡皆齊備。
「但倘若要在其中選一顆最經典、具有指標性意義的,那無疑是 Sony FE 85mm F1.4 GM, 原因在於它那以柔順散景作為號招的『GM』之名。」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842_85.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849_79.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853_84.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4827_2.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910_7.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902_14.jpg
關於鏡頭的「Click on/off 鈕」之前曾介紹過多次,它的用意在於消除光圈環切換的操作音,並且讓光圈的縮放更加線性。但實際上無論 Click on/off 鈕是否開啟,鏡頭的光圈作動都會是線性的而非有段式,Click 鈕只是提供段落感而已,我個人還滿喜歡這樣的設計。
舉個例子會比較容易明白:假設現在我把光圈環轉到 F1.8 和 F2.0 這兩個值的中間,那麼鏡頭實際的光圈值也會是介於 F1.8 和 F2.0 之間,不會因為你轉到中間某一點就突然由 F1.8 跳成 F2.0,而 Click on/off 鈕的主要差別,是在於你轉起來會不會有「一段一段」的感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943_41.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952_6.jpg
http://img.immian.com/20190218183955_94.jpg
關於對散景的追求
在正文前我想先聊聊「GM」鏡頭的特性,而這顆鏡頭的主要魅力,是源自於對「散景」的追求。首先是 Sony 在「GM」系列鏡頭中採用了研磨精度標準更高的 XA 鏡片,因此 GM 系列的鏡頭都強調一個特性:散景的完整性。
無論是大光圈定焦的 Sony FE 85mm F1.4 GM、標準變焦的 FE 24-70mm F2.8 GM、超廣角定焦的 FE 16-35mm F2.8 GM、望遠變焦的 FE 100-400mm F4.5-5.6 GM,這系列都盡可能地做到了散景最佳化,同時在焦外光點(彌散圓,Circle of confusion)的呈現上也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洋蔥圈」的產生,從而降低了焦外二線性散景的發生可能。
雖然不是很嚴謹的定義,不過「洋蔥圈散景」應該算是國內外攝影界約定俗成的稱呼(Onion-ring bokeh),有洋蔥圈的散景會在光點中呈現類似同心圓的紋路,起因是因為現代鏡頭採用非球面鏡的緣故。Sony 對於洋蔥圈的解法非常直接,就是直接提高這些非球面鏡的研磨精度,這就是 XA 鏡片(極限非球面鏡片)的由來。
不過,並不是每一顆 Sony GM 鏡頭都搭載了 XA 鏡片,而是當鏡頭有使用到非球面鏡片時才會加入 XA 鏡片加以補償,甚或是以 XA 鏡片將全數的非球面鏡片給取而代之。因此與其說 XA 鏡片是 GM 鏡頭的必要條件,倒不如說「散景」是 GM 所追求的根源,而 XA 鏡片是到達根源的一種方式。
http://img.immian.com/20180515235129_7.jpg
另外一點是 GM 系列的鏡頭大多都搭載了較多枚的光圈葉片,FE 85mm F1.4 GM 具備同級鏡頭中較罕見的 11 枚光圈葉片(其他鏡頭大多都是 8~9 枚),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於讓鏡頭縮光圈後仍能保有較接近正圓的散景光點。
Sony FE 85mm F1.4 GM 實拍照片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算是輕便鏡頭的愛好者,老實說在 Sony FE 85mm F1.4 GM 剛發表時,我對這顆鏡頭的態度其實還是滿保留的,但或許也是因為那心血來潮的「還是試試看吧?」的想法,讓我因此對這顆鏡頭完全改觀。
畫質方面,這顆鏡頭完全沒有任何疑慮,這就是 GM 鏡頭一以貫之的最高水準,F1.4 光圈全開下就擁有很出色的畫質。在 DxO Mark 的鏡頭排名上,Sony FE 85mm F1.4 GM 與 Zeiss Otus、Zeiss Milvus、Sigma Art 皆名列 85mm 焦段的最佳鏡頭。
相信很多人都拍過展場,這張是在電玩展用閃燈拍攝的照片,使用 Sony FE 85mm F1.4 GM 光圈全開 F1.4 拍攝,搭配機身是高畫素的 A7R3: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020_74.jpg
▲f/1.4 1/160s ISO 5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這是 100% 尺寸擷圖(1280×800 畫素):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015_42.jpg
嗯,我想只用一個擷圖、一張範例來說明就夠了,雖然光圈全開 F1.4 距離最銳利還是有段距離,但「畫質」是你用這顆鏡頭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
散景表現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429_53.jpg
▲f/2.0 1/25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其實我認為 Sony FE 85mm F1.4 GM 所追求的並不完全是所謂的奶油散景,傳統的奶油散景還會帶有一些油潤、厚重的特質,但這並不完全是 GM 的特色。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436_31.jpg
▲f/2.0 1/16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441_75.jpg
▲f/1.4 1/16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這顆鏡頭雖然也有如同奶油般的化開效果,但它所帶來的是一種更明亮、乾淨、通透的散景,這與以往 ZA 鏡頭強調對比與發色的表現頗有不同。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456_26.jpg
▲f/1.4 1/2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逆光構圖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911_72.jpg
▲f/1.6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902_72.jpg
▲f/1.6 1/400s ISO 16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64201_78.jpg
▲f/1.6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05444_74.jpg
▲f/2.0 1/32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人像拍攝
本篇所有的實拍照片(包含人像照)都是使用機身 Jpeg 直出拍攝,人像照使用的機身是 Sony A7R3,旅行拍攝使用的則是 Sony A7 III ,所有實拍照並未經過任何裁切或是重新構圖,也並未拉曲線、磨皮或是液化。以下的人像膚色也可以給大家作為 Sony 機身直出膚色的參考。
如果要具體一些來描述,我會覺得 F1.4 就是可工作光圈(如果你不介意景深太淺的話),縮到 F1.8 就差不多與 F4~5.6 幾乎同樣銳利,而我在拍攝人像時大多會設定在 F1.6,以取得散景和景深的平衡。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62732_68.jpg
▲f/1.8 1/16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012_10.jpg
▲f/1.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其實,與其說它是「光圈全開即可用的鏡頭」可能還不太精確,我比較傾向用另一種形容詞來形容:它的畫質特性是「傳統中帶有革新」的。
過往傳統的 85mm 定焦鏡大多有項特徵,為了利於拍攝人像,這些鏡頭在光圈全開時的畫質大多不算太好,拍出來的照片大多有種類似柔焦的朦朧感,再加上 F1.4 光圈的景深極淺、DSLR 大多也會縮光圈拍攝,因此各廠在 85mm 的焦段大多不十分追求光圈全開的銳利度(但近年已有很大的改變,這也算是現代鏡頭的特色吧)。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029_46.jpg
▲f/1.6 1/400s ISO 125,Sony A7R3 機身直出
以我之前開箱過的平價鏡頭 Sony FE 85mm F1.8 來說,它追求的是全開光圈下極佳的銳利度,但這次開箱的 Sony FE 85mm F1.4 GM 則不全然是如此,它的特性是讓鏡頭在光圈全開時,能夠在銳利與柔順間取得一個較佳的平衡,同時在光圈稍小時又能有絕佳的銳利度;這讓它在全開光圈時既可以擁有工作用的畫質、又可以確保人像照的柔順調性。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018_56.jpg
▲f/1.6 1/400s ISO 125,Sony A7R3 機身直出
85mm 是非常適合拍攝半身人像的鏡頭,在這樣的視角下,拍攝者與 Model 的距離並不會太遠,退幾步可以帶出全身照,進幾步又可以拍攝半身特寫。
當然,使用 Sony FE 85mm F1.4 GM 的最佳回饋還是在於它的散景與立體感: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54520_95.jpg
▲f/1.6 1/100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036_16.jpg
▲f/1.6 1/250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旅遊與街拍
以這顆鏡頭的體積和重量而言,要用來拍攝旅遊用的照片其實還是有點吃力的,較大的體積加上遮光罩,在「拿進拿出背包的便利性」是一定不及輕便鏡頭的,它的用法比較適合常駐在背帶上邊走邊拍用,而不太適合收進背包隨時拿出來快拍。
話雖如此,但用 Sony FE 85mm F1.4 GM 來拍攝這些旅遊途中的照片,還是能回饋給使用者更多水準之上的照片,像是更好的發色、更淺的景深、更以層次的立體感。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310_99.jpg
▲f/1.4 1/8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632_33.jpg
▲f/1.8 1/8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單純以光圈數值來說,F1.8 與 F1.4 在帳面上似乎差距不大,只差了 2/3EV 而已,但兩者可說是截然不同的鏡頭定位。
雖然這是一顆在 DxO Mark 上評分相當好的鏡頭,如果只看數據的話,其實是有點埋沒了它。Sony FE 85mm F1.4 GM 是一顆除了畫質以外,也在其他地方都盡量做到最好的鏡頭。
換言之,高畫質其實只是 GM 的基本。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318_74.jpg
▲f/2.0 1/1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320_76.jpg
▲f/8 1/250s ISO 100,Sony A7 III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705_76.jpg
▲f/1.6 1/125s ISO 2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707_66.jpg
▲f/1.8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708_41.jpg
▲f/2.8 1/30s ISO 250,Sony A7R3 機身直出
http://img.immian.com/20190211110713_9.jpg
▲f/2.2 1/80s ISO 100,Sony A7R3 機身直出
在定位上,我會傾向把較平價的 Sony FE 85mm F1.8 設定為隨拍、街拍、生活使用的鏡頭,而 Sony FE 85mm F1.4 GM 則是 85mm 焦段的頂級鏡頭,在拍攝人像上擁有比前述這些鏡頭更優秀的氛圍與表現,兩顆鏡頭也分別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與優勢。
雖然我們前面提到了它的畫質、散景、發色、通透感、人像表現、旅遊使用情境… 但其實這顆鏡頭也並非沒有缺點,最常見的抱怨主要源自於兩點:對焦速度與對焦聲音。我的看法是這樣,其實大部分的 85mm F1.4 由於鏡片組較重的緣故,大多不會設計成為一顆對焦飛快的鏡頭,因此我會覺得 Sony FE 85mm F1.4 GM 的對焦速度應該算是「雖然不快,但符合預期」。
另一方面是 Sony A7 系列的無反相機在「AF-C 連續對焦模式」時,對焦速度會有飛躍性地成長,這在 Sony FE 85mm F1.4 GM 身上依然適用,當使用 AF-C 對焦模式加上眼控 AF 來拍攝人像時,對焦速度與對焦聲音的問題也會隨之迎刃而解。
http://img.immian.com/20180515235246_35.jpg
或許有些人會這麼問:「如果我手上已有了平價的 Sony FE 85mm F1.8 或是中階的 Zeiss Batis 85mm F1.8,那麼還適合再花一筆不小的預算升級成 Sony FE 85mm F1.4 GM 嗎?」其實這完全視乎你對於畫質之外、數值之上的需求,因為即使是平價的 Sony FE 85mm F1.8 也有水準之上的畫質,而 GM 能帶給拍攝者的,更多是畫質之外的東西;例如:同光圈下更銳利的畫質、更輕微的色散、更柔順的散景、更舒服的發色、更具層次的立體感相信這些透過以上的實拍並不難體會。
可以這麼說:或許在某些狀況下 Sony FE 85mm F1.4 GM 的體積、價格與重量限制了我們攜帶它出門的便利性;但以一個影像工作者的角度而言,GM 鏡頭的差異化,也帶給了我們更多在這焦段上創作的可能。
作者: rxiang (rxiang)   2019-02-28 00:56:00
只好敲碗135GM了? XD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9-02-28 00:57:00
幸好距離上市還有段時間(喘)
作者: bicedb (包莖童子)   2019-02-28 00:58:00
先推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2-28 01:05:00
前排推手上的FE F1.8決不會想換成GM才不要為了那點畫質結果爬山重死自己況且對焦速度超慢,FE F1.8對焦速度比他快N倍一堆拍小孩的拿這顆真的是傻了,根本追不到小孩啊結果都怪到機身上Orzzz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9-02-28 01:11:00
要用AF-C阿樓上的兄弟,AF-S的話85GM確實很慢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2-28 01:15:00
用AF-C感覺在A7III才能發揮全力A7II的AF-C似乎還是有點卡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9-02-28 01:16:00
是的,要三代機身比較能發揮
作者: Colsebaw (永遠的大傻~R.I.P)   2019-02-28 01:22:00
85GM在更新02版後進步不少,但在三代機身才完全解放....從R2換R3後特別有感...但等135到貨後應該還是會冷凍了..
作者: h311013   2019-02-28 01:24:00
推85雞
作者: s6525480   2019-02-28 01:29:00
135 期待下一集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28 01:37:00
推爆 真的是最完美的85定不過 似乎有幾張白天高速快門的照片因為開了電子前廉快門 所以散景光點有些不自然的漸層
作者: Derek324kimo ( D for Demon)   2019-02-28 02:30:00
結果達到根源的只有黑桐幹也一人 (欸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2-28 02:41:00
推 同時期待135文章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19-02-28 02:44:00
真是期刊等級篇幅的
作者: Derek324kimo ( D for Demon)   2019-02-28 02:51:00
證明不是只有看圖啊XDDDDDD
作者: Aerogel (無視宵夜文)   2019-02-28 06:26:00
不是要“返家還債”了嗎?
作者: pptricky (蘇老頭)   2019-02-28 06:47:00
135等你歐啾咪
作者: soarling   2019-02-28 07:49:00
感謝F大賣肝賣腎的開箱文
作者: Tristan0918 (Tristan)   2019-02-28 08:56:00
大推
作者: yuchien1223 (yc_wang)   2019-02-28 09:10:00
感謝F大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9-02-28 09:20:00
作者: WindwithRain (風與雨之地)   2019-02-28 09:27:00
推 很詳細 照片也很好看!
作者: nohair (老同鄉)   2019-02-28 10:04:00
感謝
作者: ntuarthur (ntuarthur)   2019-02-28 10:54:00
感謝大作!!!
作者: ByKiss (白親)   2019-02-28 11:26:00
推 最愛的一顆鏡頭
作者: abscented (心之所向 素履所往)   2019-02-28 11:40:00
推 看到海琳了XDD
作者: takeda0727 (rena)   2019-02-28 12:35:00
作者: cheerptt (Cheer Up)   2019-02-28 12:43:00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28 12:52:00
https://i.imgur.com/YGg1Glb.jpg 不好意思截了內文圖~~ 應該是這張 後面綠色光點有出現漸層的狀況https://i.imgur.com/LRvlrOG.jpg通常電子前廉快門在1/500以上的快門速度之後會出現像左邊那張的現象
作者: superyow (陽光男孩)   2019-02-28 13:05:00
作者: SaiMenZ (賽門 )   2019-02-28 14:41:00
繼續安心使用85 1.8 重量差距太多 畫質差距太少 對焦勝
作者: chuck5669 (better life)   2019-02-28 15:37:00
等大大開135GM
作者: bighang   2019-02-28 18:42:00
85GM追不到小孩?怪器材前先想想技術層面的問題如何?
作者: salamanda (sala)   2019-02-28 22:10:00
好,看到F大先推
作者: pirateboris (pirateboris)   2019-03-01 08:18:00
推推推
作者: kai7632002 (御前帶刀)   2019-03-02 09:05:00
F大必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