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底大一級壓死誰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0:50:12
原文恕刪
一路以來從APSC(一年多)
作者: paul861124 (天黑黑手不黑)   2018-08-28 20:52:00
一樣就那句話 什麼需求用甚麼裝備
作者: wheat1130   2018-08-28 21:00:00
每個人需求不同,自知這輩子都不會買ff的1.4(含)以上鏡頭。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18-08-28 21:03:00
你的比法怪怪的 f4是變焦,1.4是定焦
作者: kenneth17 (朝向目標前進)   2018-08-28 21:35:00
為了拍小孩跳到A7III,使用batis25,還是很輕便啊 , 眼對焦的準焦率高到可怕,畫質又好...出遊搭配24-105 , 這樣就足夠了,所以每個人想法與需求都不盡相同,各取所需誰說買sony一定要搭GM...
作者: sleepgod0602   2018-08-28 21:37:00
其實現在大多數人都在手機上看照片了..
作者: littledrop (修行中的小水滴)   2018-08-28 21:37:00
弱弱地問...如果要拍小孩(2y) 建議A73還是m43?
作者: kenneth17 (朝向目標前進)   2018-08-28 21:39:00
樓上, 我有2歲與5歲小孩 , 跳A7III後眼對焦讓我驚艷,不過價格與重量你自己要取捨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1:39:00
如果是拍室內跑來跑去的 A73還是會強一些
作者: kenneth17 (朝向目標前進)   2018-08-28 21:41:00
自己去試M43/APSC/FF, 看哪個適合妳, 三個系統各有優缺點
作者: evacyl (我愛外景節目)   2018-08-28 21:41:00
誰說Sony一定要搭GM+1, 選擇A7系列還有一個原因是它是北港香爐啊XD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8-28 21:43:00
用A73拍小孩回不去了...
作者: kenneth17 (朝向目標前進)   2018-08-28 21:44:00
目前A7III 搭配batis25, 小孩室內跑跳情況下,只要眼對焦抓到,95%可以補抓到小孩的瞬間表情動作
作者: REMEMBER13 (13)   2018-08-28 21:45:00
有A7III的預算,幹嘛選其他的?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8-28 21:50:00
大家都嘴一個忽略其他的 全面性的參考 好好理解別人講話好像很難一樣(攤手)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1:53:00
因為都在忙著扭曲,然後嘴的人還要花時間解釋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8-08-28 21:54:00
想要輕便時,A7+APS鏡頭也很小啊... 要幹大票的再用FF這點彈性優勢為什麼不要? 負擔一直都是鏡頭不是機身
作者: GPX2000 (阿忠)   2018-08-28 21:57:00
我FF好像還沒一顆鏡頭超過3萬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00:00
片幅小於FF的又更便宜了我當初看到12-40/2.8二手不到一萬五的時候有驚嚇到...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04:00
同樣材料、尺寸你做成 FF 像場就是 24-80 F5.6一款 24-80 F5.6 的 FF 鏡二手一萬五你會覺得便宜?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07:00
樓上 這顆接上去就是2.8的進光量 可以不要偷換概念嗎
作者: nickname1o1 (小資BOY)   2018-08-28 22:08:00
問題是A7III的BSI CMOS讓可用ISO提升了不只兩級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08:00
拿M43+12-40跟FF拿24-70 同樣ISO光圈快門 拍出來曝光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09:00
你先搞懂:通光孔徑就是決定鏡頭價格的主要因素。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09:00
就是一樣的 F5.6是景深表現 不要亂換概念謝謝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09:00
看到等效光圈頭又開始痛了...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11:00
我就問你12-40跟24-70同樣光圈快門ISO拍出來的曝光直方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11:00
所以我們要賣一樣價錢?言盡於此,好好弄清楚概念再來跟人辯。愛用甚麼是你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12:00
圖是否一樣 我如果開小車就可以飆100公里我幹嘛非得要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12:00
家的事,但在那裏胡說八道就讓人很受不了。
作者: volcom (南台灣建材小天王)   2018-08-28 22:12:00
拍照只會用淺景深就像看棒球只看得懂全壘打一樣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13:00
我說的不是你要用甚麼引擎開甚麼車;說的是小引擎不會因為推小車時和大車跑得一樣快就有了大引擎的身價這就是為什麼 12-40F2.8 要比價就得跟 24-80F5.6的 FF 鏡比價。我問的是:你覺得這樣一支鏡頭便宜?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8-28 22:15:00
你可以用定焦鏡,最便宜的全幅配法是A7+28F2,50F1.8和85F1.8這全部加起來最低(全買二手)可以弄到20k+10k+5.5k+15k=40.5k,不到一台A7III的價格呢重量461g+200g+186g+371g=1218g,才1.2kg,有很重嗎?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19:00
只要拍出來直方圖一樣 比我拿FF+24-70便宜 那就是便宜
作者: Uncontinue (骯康梯紐)   2018-08-28 22:19:00
A7有防手震嗎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20:00
從口袋實際花出去的錢是最實在的 那麼愛談身價 多出來的價差你要幫我付嗎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8 22:20:00
有個問題,12-40mm直接比例放大到成像圈能涵蓋FF的24-80mm,光圈開孔不是也會跟著放大嗎?
作者: Uncontinue (骯康梯紐)   2018-08-28 22:22:00
會吧? 感覺這就是上面講的進光亮的概念
作者: ReDmango (愛戰暱稱的哪個白癡)   2018-08-28 22:22:00
硬要拿GM來比也太令人傻眼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23:00
簡單的例子,12-40 接個兩倍增距就變成 24-80,像場就放成 FF 像場,但通光口徑不會改變。它就變成一支24-80F5.6 的 FF 鏡。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8 22:25:00
如果也會放大,那麼就代表12-40mm等比例放大至可CoverFF的24-80mm後,f-number應該一樣對嗎?我指的是等比例放大,不是增距鏡這種增加焦距但光圈開孔固定的情況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8 22:27:00
焦長增加為兩倍,但你鏡頭的通光口徑不會改變所以焦比自然就加倍。噢,那就是兩支物理上不一樣的鏡頭了。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8-28 22:30:00
對,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全幅,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上全幅,但不代表別人在發問的時候,有納入全幅為選項的時候,我卻不能推薦全幅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31:00
不是不能推,是沒看清楚就亂推,我想是這個意思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8-28 22:32:00
還有回上面的推文,1.2kg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重的
作者: volcom (南台灣建材小天王)   2018-08-28 22:33:00
我剛算一下 E-M5ii+12/2+25/1.4+42.5/1.7=929g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33:00
哈,我正想說之前去三創,光是拿50mm那支就重得要命...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8 22:33:00
在比價上該用那種型式去比,這是一個弔詭的地方。因為認為太貴的,會從光圈開孔大小固定的情況來比,認為值得的,會從整個鏡頭結構等比例縮放來比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8-28 22:33:00
而且不用說如果拿等效焦距跟光圈下去選相對應M43的系統,重量至少再打七折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35:00
樓上 我也是有推FF的(上面推文我才剛推A73)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35:00
所以我覺得用價錢看的話,其實什麼都不對勁的說=.=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35:00
謝謝版友指教,其實不用比GM,Sony的ZA跟G系列也沒多便宜
作者: billliu (Bill)   2018-08-28 22:36:00
不少 m43 鏡頭也蠻貴的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36:00
決定好選擇時 其他人還要再來曬一波FF的好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36:00
因為我第一台單眼就是Sony A550,Sony鏡頭一漲價後就跳了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36:00
M4/3也有分高低階,不知某樓說的是...?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37:00
個人認為比價格就是比原價哪有在比二手..二手變數太多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8-28 22:37:00
從我這個學生的角度來說 M43入門門檻很低 這點挖尬意3000塊GX1+2000塊14mm f2.5就可以有對學生來說不錯的方便的相機倒是我很想把A550出了上A7 =.=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8 22:40:00
樓上順從你的渴望吧XDDDD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41:00
我沒說FF不好,只是要推人直上FF我會順便說鏡頭要花多少FF機身花費從來不是重點,鏡頭的坑才是錢井深阿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43:00
樓上說的對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45:00
以O家最頂級F1.2pro鏡頭來說也才只是三四萬的價位頂多小三元等級 對從FF家跳過來的人來說看見都會笑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8-28 22:46:00
可是我那樣配全部加起來才4萬啊……也沒比上面說的M43重多少,M43我是會拿來拍鳥和微距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8-28 22:47:00
我剛入M43 我會覺得萬元左右的鏡頭如25/1.4很吸引我但是頂級1.2 就沒吸引力...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8-28 22:48:00
大家是不是都忘記FE還有一顆50mm狗頭了?那顆才重186g,應該沒比其他系統鏡頭重多少
作者: Uncontinue (骯康梯紐)   2018-08-28 22:49:00
M43我也比較傾向輕便取向但又有一定畫質的鏡頭在這個地方選擇空間其實滿不錯的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50:00
jh大你是用A7還用二手價再算的 不是A73阿 A73就五萬多了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專業)   2018-08-28 22:50:00
Sony 可以轉接M鏡...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8-28 22:51:00
jh用A7一代算的吧 他說是上"FF"的花費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8-28 22:51:00
那M43用二手價算也可以啊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51:00
w100大,我也是耶~跳來m43後都在挖更便宜的鏡頭 XDDD
作者: jengmei (鄭小妹)   2018-08-28 22:51:00
無感。拿手機最強啦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專業)   2018-08-28 22:51:00
M鏡除了大光圈的,體積都不大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8-28 22:52:00
我目前的打算是14/2.5 25/1.4 45/1.8
作者: zebirlin (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28 22:52:00
一萬五以上就在掙扎了! 以前一萬五連FF入門鏡都買不起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8-28 22:53:00
現在一萬五有FE 85mm F1.8喔我三顆鏡頭也沒有超過一萬五吧,就算都買新的也一樣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2:54:00
拿手機跟DSLR、MILC爭什麼爭,去去手機走!
作者: hell4765 (開心!)   2018-08-28 22:55:00
不太懂這有什麼好談的,各取所需而已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8-28 22:57:00
嗯啊 像是之前我來版上問 預算有限 又有錄影需求最後的答案是G8/G85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8 22:57:00
另外反過來說,FF的24-80mm f/5.6接上0.5x的減焦鏡後就是Cover 4/3片幅的12-40mm f/2.8,要比價的話是否該「FF的24-80mm f/5.6」+「0.5x減焦鏡」的總價去比單顆Oly的12-40mm f/2.8的價格?減焦鏡跟增距鏡都不是便宜的東西,比價有時會有盲點就在這裏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8-28 22:58:00
就很多人不懂"各取所需"是什麼意思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8-08-28 23:08:00
可以體會FF用戶覺得片幅比他小就是不專業、不愛攝影的自我心態
作者: RaynX (Ray)   2018-08-28 23:12:00
A7系列還嫌重 根本不該拿FF 去運動好嗎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3:13:00
樓上算是最佳示範?
作者: farnorth (可愛北極熊)   2018-08-28 23:17:00
FF幾乎大多鏡頭都超級貴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8-08-28 23:20:00
sigma、或小三元都還好吧,c家還有cp神鏡135 f2
作者: min0825 (IAMMIN)   2018-08-28 23:22:00
都已經建立大又重又貴了 為何不用M43 F4跟FF F1.4比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8 23:22:00
再比下去就比不完啦...
作者: kenneth17 (朝向目標前進)   2018-08-28 23:23:00
樓上突破盲腸我指min0825,不是加拿大哈
作者: sa074463 (壘包)   2018-08-28 23:33:00
G8用戶路過。各取所需實在沒什麼好爭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9 00:24:00
@aztec1234 事實上兩種規格的鏡頭就是本質相近的東西;計算成本時消費者會考慮"轉接的額外花費",但討論鏡頭本身的價格和價值時,不會把這點放進來;你不會說:拿 Canon 35F1.4+轉接環 來和 Sony 35F1.4比價,然後說 Sony 比較便宜,這沒有道理。事實上,小片幅鏡頭因為試圖追上大片幅組合的解像力所以製作成本比較高,加上受眾少,價格貴一些理所當然。當你選擇了小片幅機身,就要有心理準備在相近的畫質水準下,你在鏡頭的花費會比 FF 貴。如果用戶這點都沒弄清楚,那我只能說其選擇就不是明白的選擇,只是美麗的誤會。再談一另一面:眼下沒有任何一間公司會生產24-80F5.6 的變焦鏡,因為賺不到錢,沒有市場價值。但是在著重便攜的 M4/3 上,這種鏡頭可以被賦予更高的價格,所以廠商樂於提供這樣的選擇。其實便攜的需求一直都在,但是 24-80F5.6 和12-40f2.8 這兩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造成了消費者價值判斷的落差,也影響了消費意願。如果廠商作一支F5.6 的全幅恆定標變,它也可以很變攜。但是消費者因為光圈分級制的成見而不願意買單。這才是造成 FF系統不可能變攜的主要理由。便都打成變了...:P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8-29 01:23:00
你把12-40/2.8等比例放大200%,就變成24-80/2.8了光學設計f2.8的鏡頭,不管怎麼縮放,都是f2.8只有在生產時,比例縮小50%投產,出來的東西就焦長減半m43 12-35/2.8 跟 ff 24-70/2.8 的設計難度完全相同實際上m43和ff大三元的成本差別,只在模具和材料費用15cm長15條刻度的尺,尺寸減半後7.5cm長,但刻度還是有15條原本解析力40lp/mm的鏡頭,尺寸減半後自然就會得到80lp/mm基本上對光學設計完全沒概念的人才會拿等校光圈出來
作者: smileahpain   2018-08-29 01:38:00
https://tinyurl.com/qejk9r7我記得我之前貼過,這是冼鏡光的部落格光圈值在計算時,是沒有考量感光元件大小的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9 01:51:00
趁亂問 如果我拿FF的24/1.4跟M43的25/1.4(同接M43)開同樣的光圈快門ISO 曝光值會一樣嗎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8-29 01:53:00
樓上,這不一定,曝光實際上是看T光圈,不是F光圈像戴外型相同的清透眼鏡跟墨鏡,眼睛曝光值完全不同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9 02:00:00
所以假設T值相同的話 曝光值都會一樣囉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8-29 02:02:00
對,快門,iso全都一樣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8-29 02:35:00
實際上並不是...你的鏡頭t光圈即便固定,中心與周圍到邊角的透光度還是不保証一樣,可以拿dxomark的數據自己實驗看看
作者: angenieux (Charlotte)   2018-08-29 02:51:00
樓上好像沒看懂我問這個問題的用意用最白話文的問法:開同樣的數值,兩個的曝光度會不會差到該死的兩格如果兩支鏡頭開出來的結果一樣,那就表示不同片幅鏡頭的光圈開孔大小不影響實際進光狀況,也就不存在什麼你的2.8是2.8,我的2.8是5.6這種鬼話了有些人的心態真的很奇怪聊M43的文就非得要來曬一下FF高ISO有多優秀講M43同規格比較小顆便宜時再來踩一腳說我們是低配高賣^鏡頭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8-29 04:28:00
樓上你從頭到尾都沒搞清楚重點,這篇不是在聊M43,這篇原po有提到FF有些人的心態真的很奇怪,只要提到FF就是瞧不起M43,就是在炫耀高iso好棒棒其他po文說是來亂也就算了,這篇原文就有提到FF你還在那裡大家現在討論的是M43?更何況現在A7iii已經推到有時候根本只是反串了,是在認真什麼?
作者: bmf3dy (bmf)   2018-08-29 04:53:00
2.8不是就是2.8的進光量,為什麼硬要把它等校F5.6另外,這麼鄙視M43真的有實際用過嗎? (12-40/2.8)真的太小看M43了,我本來也是大片幅控,實際用過跟接觸過我反而覺得,大部分M43用戶群是真的了解自己需要什麼
作者: REMEMBER13 (13)   2018-08-29 06:01:00
好忙啊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9 07:07:00
@lantieheuser: 我認為不能拿轉接環的Case來類比,因為轉接環不會改變鏡頭的光學結構,但增距鏡或減焦鏡會。事實上,Olympus在4/3系統上做過的14-35mm f/2.0其結構也很類似APS-C的18-50mm加減焦鏡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8-29 08:39:00
就討論光圈(進光量)有人就要嘴等效光圈(景深)討論自己泛用iso 有人要嘴最高可用iso咋看好像是一回事,實際根本兩回事
作者: qss05 (minami)   2018-08-29 09:08:00
那M43的f2的進光量對於m43這個片幅來說是f2,可是對於FF來說進光量可能不足以讓整個感光元件都吃到f2的光,所以才會讓等效光圈大概只有f4,是這樣的概念嗎?
作者: smileahpain   2018-08-29 09:30:00
這樣有可能會有成像圈的問題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8-29 09:46:00
不是 等效光圈是討論景深 而不是進光量
作者: MAXX228 (IBM eServer pSeries)   2018-08-29 10:21:00
M43跟FF比沒有比較便宜呢,拿得動當然FF一路從43轉M43轉FF的心得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8-29 10:34:00
但沒有每個人都拿的動 這就是需求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18-08-29 10:36:00
為什麼一直有人問A73要配什麼鏡 不就24-70/2.8 又貴又重
作者: F04E (Fujitsu)   2018-08-29 11:08:00
奇怪了,一定要R3,GM? a7 a72也沒停產啊
作者: ReDmango (愛戰暱稱的哪個白癡)   2018-08-29 11:10:00
其實M43黨就是兩個點:預算跟重量。但問題是M43並不是消費級市場最便宜或者最輕的選擇。而135卻是消費級市場畫質與高ISO最頂的選擇了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8-08-29 11:31:00
一句話啦 FFp:買什麼其他片幅 43p:為啥不能買其他片幅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29 11:34:00
你搞錯了,在意預算與重量不是追求「最便宜」與「最輕」,而是在有限的預算與可負擔的重量下所能做到最佳的選擇,APS-C、M4/3甚至1吋片幅DC都可以是選擇之一
作者: s6525480   2018-08-29 11:49:00
真的沒有Morris搭電聯車 Dnglish搭雲豹甲車 就講x組一定比x組好的 ok? 理性 和平 務戰我還是很喜歡我的GF1 時不時拿出來摸一摸路過防潮箱時不時要看看他 但是要特地帶她喔?手機就好其實樓上上上篇講 用不了gm 要屈就其他鏡頭那他寧願用pro鏡 我是覺得戰的有夠大
作者: vicryo (GG)   2018-08-29 12:44:00
其實M43更適合拿過FF的玩家回來拿,因為他們懂自己要什麼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8-08-29 12:50:00
現在就是雙方各自紮稻草人在那邊打 蠻好笑的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9 13:07:00
是嗎?我怎麼看都是想要嘴贏別人然後在7pupu
作者: gmoz ( This can't do that. )   2018-08-29 13:11:00
兩邊打的點沒交集阿 只會無限循環吵而已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8-29 13:12:00
所以我就說「再比下去就比不完啦」XD
作者: jlhc (H)   2018-08-29 13:57:00
真的是兩邊沒有交集點 身為m43用戶 我都狂推別人買sony XD
作者: DESIGNERJACK (助理工程師)   2018-08-29 16:20:00
配一個35 f28才120g ,價錢也才2萬初 ,不錯的餅乾FF鏡
作者: wheat1130   2018-08-29 16:40:00
樓上這顆是我第一顆ff鏡,很低調隨身ㄉ鏡頭連遮光罩都超低調
作者: s70160 (question)   2018-08-29 17:06:00
這.當初我買PenF 40990 12-40/2.8 16k,25/1.7 9k,15/1.7 10k,75/1.8 17k,42.5/1.2 28k ,40-150/2.8 32k 這是我以前m43的裝備....最後受不了畫質跟高感全出 入手a72 +28/2,85/1.8 ,外加老鏡 現在又轉接mc-11轉接L鏡.....對我來說 m43時期..玩超爽的因為鏡頭群多 又便宜 但是畫質不能接受! 本來都不能兼顧也沒什麼好爭論更正25/1.4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29 23:34:00
@aztec1234 Sigma 18-35 也是類似的結構。鏡組裡加入這樣一個結構並不會使成本和售價增加到一個減焦鏡的售價。而用其他途徑:比方前面的直接縮小尺寸也有APS-C 17-50F2.8 16-50F2.8 這些鏡頭可以參考。如果 12-40 F2.8 二手一萬五叫很便宜,那 Sony 的DT16-50,Sigma 的 17-50 DC 不就便宜到炸裂?我可以理解 M4/3 這樣的鏡頭要價比較貴,我只是誠懇地指出請不要把它拿來和 FF 的 24-70F2.8 比價,然後覺得自己撿到便宜.....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30 06:31:00
「不會使成本增加到一個減焦鏡的售價」,我認為你把成本增加與售價增加搞混了。事實上成本本來就不會增加到這麼多,單一個減焦鏡的成本也不像它的售價一樣高,但是售價是拿來獲利的,多這些東西自然售價會跟著拉到一定高度。另外我不是要說M4/3的鏡頭很便宜,我是要說不能這樣去比然後說誰便宜誰貴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8-30 09:55:00
我的意思是:成本的增加很少,售價也不至於增加到單售減焦接環的幅度。至於說便宜這件事那是在回應我並非認為 12-40F2.8 不該賣這個價格,而是前面有人推文說:驚訝於 12-40F2.8 二手價只要一萬五。我前面也提了,不想比 FF,Kit也還有 APS-C F2.8 的標變可以參考。你說你不接受光圈等效,不想跟FF Kit比(事實是鏡頭也不只解像力,所以這也合理);那跟APS-C F2.8 標變比總不算委屈了吧?消費者可以很喜歡這系統的輕便和平衡而願意多付一點錢,但連自己多付了錢都搞不清楚就有點誤導視聽了。富士和 M4/3 陣營在這類鏡頭上都是獨門生意,所以他願意給,你願意付,這樣就好。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30 10:09:00
OK,了解
作者: loxjjgu (ゼノ)   2018-08-30 12:52:00
設計難度怎麼會一樣??不用考慮重量跟體積?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8-30 13:14:00
當然要考慮,所以實際上並不存在片幅小的鏡頭比較便宜好做這種關係,前面的討論也提到很多比較上容易出現的盲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