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l35566 ( 東健哥)
2014-08-07 15:03:02※ 引述《atropos ()》之銘言:
: 每次討論到機身的像素提升,總會有個說法出現:
: "鏡頭不夠好(或鏡頭跟不上機身),像素提升反而會更糟"
: 但事實是?
: http://tinyurl.com/ks4cphx,直接跳第二十四頁
: Zeiss的Dr. Nasse直接拿12MP跟24MP的機身跟一好一差的鏡頭來交叉搭配測試
: 毫無疑問總和解像力最高的是24MP配好鏡(綠線),而最差的是12MP配爛鏡(紫線)
: 但如果比較爛鏡搭配12MP跟24MP的結果來看就可以發現,配24MP還是比較好的
: PS. 這裡的爛鏡解像力是不及24MP機身的
如果這樣來思考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
假設我們在無窮遠有兩個點 把他想像成星光好了
經過鏡頭成像之後因為各種物理學上面的限制
所以成像其實是兩個圈圈
●●
我們用不同畫素的感光元件去取樣
首先是用跟低畫素密度的感光元件
我們的訊號可能會變成
□□□□□□□□□□□□□□□□
□□□□□□□□□□□□□□□□
□□□□□□□□□□□□□□□□
□□□□□□■■□□□□□□□□
□□□□□□□□□□□□□□□□
□□□□□□□□□□□□□□□□
□□□□□□□□□□□□□□□□
這樣根本沒有辦法分辨出那是兩顆星星
提升一點畫素密度
□□□□□□□□□□□□□□□□
□□□□□□□□□□□□□□□□
□□□□□□■□■□□□□□□□
□□□□□■■■■■□□□□□□
□□□□□□■□■□□□□□□□
□□□□□□□□□□□□□□□□
□□□□□□□□□□□□□□□□
這樣就稍微看出有兩個點狀物連在一起
再提高一點
□□□□□□□□□□□□□□□□
□□□□■■□□■■□□□□□□
□□□■■■■■■■■□□□□□
□□□■■■■■■■■□□□□□
□□□□■■□□■■□□□□□□
□□□□□□□□□□□□□□□□
已經可以看出很明顯的兩個圓盤了
再再提高一點
□□□□□□□□□□□□□□□□□□
□□□□■■■□□□□□■■■□□□
□□□■■■■■□□□■■■■■□□
□□■■■■■■■□■■■■■■■□
□□■■■■■■■□■■■■■■■□
□□■■■■■■■□■■■■■■■□
□□□■■■■■□□□■■■■■□□
□□□□■■■□□□□□■■■□□□
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兩顆光點的形狀了
但是如果鏡頭不好的話 畫素密度再高 頂多也只能把成像完整還原
並沒有辦法超越極限
所以剛剛atropos大大給出的數據
我所思考的結果應該是 雖然爛鏡解像力並沒有超越畫素
但是高畫素密度所帶來的能力應該就是更能夠還原你的成像吧
像剛剛的第二圖裡面鏡頭解像力差不多是3個畫素
但是比較起最後那一張圖
但是更高密度的影像擷取 還是更能夠還原你的原始影像
作者:
Beanie (與天分享的愛*~')
2014-08-07 15:53:00的確,所以當高畫素無法再搾出鏡頭的解像力時,低畫素換來高ISO可以得到更好的畫質,因此畫質不單單只是看畫素而已結案。
作者:
Catlaco (深淵正凝視著你)
2014-08-07 15:58:00特殊設計的感光源件 像是有機感光、Foveon X3、曲面也許比一昧衝高畫素更讓人期待吧..
作者:
osaka80 (osaka)
2014-08-07 16:27:00如果有可抽換式感光元件就更不錯了可以的話我要隨身帶APS-C的24MP、6MP、FullHD
作者:
SYNACK (雞排咧)
2014-08-07 17:16:00可抽換式? 那不就底片嗎 快點買幾捲來拍吧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4-08-07 18:29:00可抽換 GRX XD
作者:
osaka80 (osaka)
2014-08-07 23:36:00底片不行XD 想要連續拍個幾千張也不增加重量...很好奇若把APS-C只做FullHD畫素 感光能否接近人眼?
作者: MP345 2014-08-08 00:02:00
A7S高ISO應該已經看得比人眼亮了吧...
人眼最神奇的是白平衡補償和超寬動態範圍 又不會斷階
作者:
brucemail (觀心自在...了卻俗塵...)
2014-08-08 22:01:00不放大看,不會~~。真正影響畫質的是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