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郵》深入金門:冷戰下的台灣前線島嶼 居民稱「沒有中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10 23:44:00
《華郵》深入金門:冷戰下的台灣前線島嶼 居民稱「沒有中國,就沒有未來」
https://www.storm.mg/article/3022677
蔡娪嫣 2020-09-10 20:30
https://i.imgur.com/vFO8pZ7.jpg
海龍蛙兵平時負責防區水文偵查、海域巡弋、運補護運等任務,戰時更是反特攻作戰、秘
密滲透的關鍵兵力,堪稱外離島最有戰力的部隊。圖為總統蔡英文前往金門視導工程,遠
處海面就有海龍艇戒護。(取自總統府)
從金門的馬山到廈門的角嶼,只有1800公尺;這裡離中國很近,戰爭的記憶也是。
金門沿岸遏止「水鬼」入侵的軍事障礙物與沙灘上的廢棄坦克,對準隔海相望的中國福建
省。在這個過去受到戰火摧殘、滿布防空坑道的島嶼上,年長的居民可以侃侃而談中國幾
十年前是如何在夜半時分開炮,還有當時的反共標語:「殺豬(朱德)拔毛(毛澤東)!」
1949年至1970年代,金門是台灣在冷戰期間的前線,歷經八二三砲戰、古寧頭大戰等大小
戰役。《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0日報導,如今隨著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加劇
,再次引發了中國武統台灣可能性的討論,「但在中國槍聲沉默了半個世紀之後,金門居
民對龐大鄰國的普遍情緒並不是歷史仇恨或恐懼,現年45歲的金城鎮北門里里長許績才說
,金門人對中國的情感是「友愛」(fraternity)。
https://i.imgur.com/72ZLQiG.jpg
國民黨前黨主席朱立倫(見圖)在823之前,搶先總統蔡英文來到金門大膽島。(取自朱
立倫臉書)
坐在里長辦公室裡,許績才感嘆歷史的轉折,竟使飽受戰爭創傷的金門成為台灣最傾向北
京的選區。《華郵》認為,金門在台灣無論地理還是政治上都是「局外人」,金門同時也
是存在於台灣好幾個世代的中國爭論縮影,這些爭論包含政治、經濟、文化、血統等難以
解決的問題。
「你能拿步槍指向曾跟你一起吃飯與參拜的人嗎?」許績才痛斥「中國威脅說」根本是台
北政客在「危言聳聽」,「如果台灣政治人物抱怨我們跟中國太親近,或許他們可以把我
們島拉過海峽,或至少對我們的經濟做多一點投資。」
大國角力之間的離島
自2001年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小三通」之後,金門打開與中國
本土貿易與貨運的通道,迄今約2000萬中國觀光客透過福建省搭乘20多分鐘,湧進金門;
金門鄉親則是幾乎每周都會籌辦到中國本土旅遊、購物與探親祭祖的活動,這些交流受到
與中共聯繫密切組織的追捧,直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小三通」暫時關閉。
金門縣為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而向中國買飲用水,2018年初兩岸正式「通水」,透過海底
管線跨海輸送,此後金門再與中國商議天然氣與電力供應問題。金門的提案受到中國國家
主席習近平的讚賞,他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提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
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
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近年來,金門政府官員正在策畫以往戰時難以想像的事情:搭建前往福建的跨海大橋,或
者把金門變成吸引中國投資的自由貿易區。這兩項提案都擱置不前,但在台灣本島引發關
於金門政治認同的辯論。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一書作者宋怡明(Michael Szonyi)指出
,現在關於中國與金門關係的辯論大致上局限於「不是譴責某人危害關鍵地緣政治關係,
就是痛斥某個人叛國」。
他強調,但是實際上金門島嶼上的任何問題,都可能跟中國崛起、是否與中國交好和汲取
貿易利益等較大的地緣政治議題相連結,這也是台灣、非洲、拉丁美洲等面臨中國強權的
地區,都亟待解決的問題。
兩岸若開打,金門怎麼辦?
1990年代拋出的「金馬撤軍論」,以及長期流傳的「台獨陣營支持金馬割棄論」等概念,
讓離島民眾惴惴不安。民進黨執政之下,金門重返新冷戰時代的前線,美國國防部9月2日
發布的「2020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萬一中國攻打台灣,金門、馬祖、太平島恐怕失守。
金門夾在大國角力之間,曾經是不受保護的,1955年美國與台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金門、馬祖不在實施範圍內,因此沒有美軍駐防。當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為測試美國
是否會協防台灣離島,1954年9月突然毫無預警向金門發射數千枚炮彈,造成重大傷亡,
還使兩名美軍顧問犧牲。《華郵》指出,五角大廈曾為此考慮對中國使用核武,最終被時
任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擋下。
1958年「八二三砲戰」,毛澤東再次下令攻擊金門島上的軍事目標,美軍並沒有參戰反擊
,但是出動第七艦隊協防,提供國軍AIM-9響尾蛇飛彈及巨砲。隨著冷戰局勢成行,1960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甘迺迪(John F. Kennedy)、尼克森(Richard Nixon)還曾就是
否保衛金門展開辯論;直到2020年的現在,「美國是否保衛金門?」依舊沒有答案。
金城鎮以北的海灘是1949年古寧頭戰役激戰的地點,現年92歲的在地人林榮貫(Lin
Rongguan,音譯)指出,解放軍發起登陸金門時,才21歲的他躲在床底下。如今他是國民
黨死忠支持者,上個月看見新聞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隨同總統蔡英文飛到金門,出席八二三戰役六十二週年紀念追悼活動,他
搖了搖頭。「美國人是最糟糕的」,他聲稱,「他們干預戰事是因為不希望中國統一。」
金門渴望經濟發展前景
1990年代國軍實施「精實案」以來,金門島上的10萬駐軍已經裁撤到不足萬人,金門人不
喜歡黨國體制的軍事管理與封閉,但是需要國軍的強大消費力,軍隊撤離之後,當地立刻
面臨經濟蕭條,餐廳、自助洗衣店的鐵捲門紛紛拉下。旅遊觀光業成為金門的關鍵出路,
近年為了吸引商機,特產店和餐飲業雲集的金城鎮模範街,一邊掛上中華民國國旗,一邊
則曾掛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旗。
作為經濟增長緩慢且年輕人外流的離島,金門居民多半是老年人,因此看護需求量大,當
地人陳永雄(Yung-hsung Chen,音譯)向《華郵》指出,他認為:「這裡沒有活力、沒
有人流或投資。沒有(中國)大陸,就沒有未來。」民進黨籍的金門民主運動先驅翁明志
無法認同,他說民進黨執政下,金門縣的基礎設施、教育等所有預算都增加了,「我們可
以珍視經濟繁榮並與中國建立友誼,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接受他們的統治。為什麼要把
自己放回籠子裡呢?」
離島的國族與政治認同
金門人的歷史政治文化背景,確實不同於台灣。金門、馬祖不在清朝與日本帝國簽訂的馬
關條約割讓範圍,因此沒有受過日本殖民統治。而《華郵》指出,近代以來把政黨、戰爭
、統一等事情撇開不談,剩下的問題就是許多金門人所說的基本事實──他們根本感受不
到台灣。
在金門長大的25歲陳姓學生克拉麗莎(Clarissa Chen)指出,她以前時常聽聞中共侵台
以及金門如何犧牲自己保護台灣,當她到台北讀大學時,她不斷感受到台灣本島人對金門
的刻板印象,比如說同學問她「是不是都騎牛上學」,或是「為什麼說話像中國大陸人」。
「當我自稱為金門人、中華民國國民的時候,他們(台灣本島人)會感到受傷。」克拉麗
莎表示,但是近來她得知有關中國鎮壓香港或希望在2049年吞併台灣的消息時,她非常擔
憂中國的侵略,但是她以及家人也對台灣國族認同的概念感到懷疑,並擔心與中國對抗的
後果。「我們的政府是在危言聳聽嗎?」她說道。
克拉麗莎的朋友、「敬土豆文化工作室」創辦人王莛(Wang Ling),她在當地經營一家
咖啡廳,而「敬土豆」則是島上少數供給返鄉年輕人聚集的創意空間。王莛希望民進黨政
府可以更關注金門,吸引年輕台灣人到這裡定居或吸引年輕金門人回鄉投資,她說,也許
有一天,年輕人會開始在金門建立社區並改變長年不變的政治版圖。
但她也沒有過於樂觀。「我們已經嘗到與中國保持關係之後的甜頭」,她說,「我們很害
怕發起(兩岸和平試點城市/一國兩制實驗區)公投的結果,很難想像:如果我在這裡蓋
房子,結果房屋所有權卻換給另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