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切磋] 稍作總結。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7-27 15:16:13
→ pork: 老子怎麼教你收稅、法治還有建構想像的共同體?請用原文說服07/27 12:42
→ pork: 人XD07/27 12:42
大抵上道家是效益主義,重視每個百姓的安樂,
卻不以民主為唯一手段,
例如用兵應急之時,你用民主方式決策,可能會有很多風險。
如決策時效、保密、軍心不定、派系拉扯等等。
但若平時狀況,
適當的民主很可能有助於呈現各階層、各處的問題,
避其害、取其用就是道家的重點,
它討論的往往不是出左拳才『對』、出右拳才『正確』,
它的強處是讓你出拳不會出成王八拳,
講的時候義憤填膺、頭頭是道,
但拿上場就荒腔走板,難以跟實務接軌。
至於法規、共同體、收稅或最近很夯的公民責任,
這些現代概念,道家若讀通要回應應該是不難的。
例如一個大國如果一心想養蓄更多的人,
得像海納百川一樣,以謙下的態度吸引眾小邦歸順,
它會開出許多利多政策,讓他國的百姓願意過來生活,
甚至讓小邦整國一起歸順。
而小邦想要生存,必須審時度勢,
以保存自己的文化為根本,
適當的侍從於大國之間,
以長期的實利為依歸去看事。
在經濟上,要創造出人才更不容易外流的環境,
除了在稅制上能跟大國的利多抗衡外,
在稅款使用的『效率』上更需把握『事少而功多』的原則。
以列支敦士登為例,
有次瑞士不小心把陸軍都開進去,
他們也只是回應:『路不好認,走錯路也沒辦法嘛』。
在國防跟資源仰賴於瑞士的情況下,
它可不能為了無長遠實利的一時尊嚴搞壞跟瑞士的關係。
而要懂一個善巧,
讓瑞士相信,兩個文化地理極近的國家,
分開會比合一更好,也值得挪出部分資源去幫助她。
回到台灣來看,
如果為了守護自己的文化,
而不想在對岸體制跟思路未正常化的狀態下統一。
我們除了要小心對台百姓的利多之外,
在他們態度不鴨霸、不以強者自居的時候,
反而會是吸納力最強的狀況。
(好險他們一直是以崛起強國自詡)
那時這個國家討人嫌的地方會減少很多,
若再加之以一個可以信賴的環境規則,
那麼台灣人民就很難不被吸納。
如果要想守住一個分庭抗禮的定位,
自身的文化論述是很重要的,
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健全的論述,
讓對岸相信分成兩塊比合而為一好,
雞蛋都放一個籃子對文化經營不會比較聰明。
而不是故意要一直扯壞跟中共或美國的關係,
放在心裡瞧不起是一回事,
拿到台面上批判,把兩邊能走的路僵化是另一回事。
荷蘭是個小國,它的國力也許不弱,
卻是極少數有投降SOP的國家,
目的是讓文化可以再起,甚至憑藉文化再次復國。
但台灣目前有健全的文化論述很難,
彼此都覺得某方的文化論述就是跟政治牽扯,
而忽視了『不同文化論述』的『實用意義』與『戰略意義』,
甚至少了『納敵為用』的企圖心。
本來是最有文化薈萃資源的國度,
搞到現在那麼僵,
也不是道家從事者所樂見。
聽說台灣第一個儒家成年禮是由非常親綠的團體所舉辦,
或許有機會我會去認識認識。
本來想順便帶道家看儒家人物的品評,
來以古明今。
但辭忌枝蔓,也擔心僭越惹來反感,
還是下次適當時機再提吧。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5-07-27 12:42:00
老子怎麼教你收稅、法治還有建構想像的共同體?請用原文說服人XD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7-27 18:01:00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6-07-27 22:28:00
引到玉了XD我從不懷疑先秦諸子怎麼在當下實用,我只懷疑說嘴的人會不會用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7-27 22:51:00
重點不是實用,而是建立理論體系。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7-27 23:03:00
最近比較在構築的是神學的體系,文化部分不能完全按經講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7-27 23:35:00
要搞這東西只看實用而不做理論那是行不通的。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7-28 00:18:00
就文化而言,我現在煩惱的點是,我覺得夠直觀的東西,怎麼講到讓"本來沒這個迴路"的受眾能夠明白。不明白的話,就算再有益,可能也看不出來。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6-07-28 12:13:00
我就不覺得你懂道家,就算有個nknuu幫你提出方向了,你也無法憑己力論述。想反駁我,還需多讀原典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07-28 13:38:00
原po的方向並不算很明確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7-29 10:55:00
一個過大的問題,如果有個太『明確』的答案反而不太誠實,如果把問題拆解成更小的疑問,我蠻樂意再詳述。如果不明確是指政策光譜上的『立場』,我只能說道家對於極端的立論本是『常抱懷疑』的,蓋『弱者道之用』,用懷疑檢省來分析更種逐漸僵化極端的『主義』,表面看來不下太明確的判斷,但透過辯證提升其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另一個實務意義是,『保留對話的空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