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聖經>信經>信條>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作者: BaoLiao5566 (包先生)   2016-03-03 02:03:41
※ 引述《theologe (そなたは無能だ)》之銘言:
: ※ 引述《alchem (mathematician)》之銘言:
: : [心得] 聖經>信經>信條>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 : 在此提出一個觀念,相信正信的基督徒應該毫無異議,就是當我們使用資料時,權威度與
: : 準確度高低為:
: : 1.聖經>2.信經>3.信條>4.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 : 做為頭腦清楚的基督徒,請先確認此一優先順序的絕對性,以免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 1.信仰=做門徒
: 2.做門徒=聽道+行道
: 所謂的「權威」,應當指的是聽「道」的來源。
: 「正確」與否應是與聖靈當下的互動為準(嚴格來講,不純然是「真」的概念,
: 更多是「善」與「美」乃至於「信.望.愛」),
: 而這些互動相當大程度包含著與這些來源的互動過程。
: 3.所以「正典聖經」、「三大或四大信經」、「7世紀左右為止的七次大公會議」這三者
: 都可說是聽「道」的主要來源及判準(canons)的核心。
: 所謂的「正統信仰」在形成以上三者的過程中大致確立了基礎。
: [信仰中的「真」應當有「歷史性」的概念,也就是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表現其真實;
: 故談「權威」、「判準」等等不應脫離歷史性;但當然「歷史」不只是facts....]
: 當然「歷代聖徒的言行」也是幫助我們走入正道的途徑,但仍應以以上三者為主。
: 而以上三個來源其實是緊密相連的有機體,很難分孰先孰後。
: (辯論孰先孰後正如一些推文指出的,是假議題或難逃自我矛盾)
: 但無論如何,確認好以上來源只是「聽道+行道」的必要條件,但仍非充要條件。
: 贊同某推文講的,關鍵還是在聖靈。
: 而聖靈論的核心,我認為是從路德到康德的「自由」概念(自由地行道或遵行神旨意);
: 當然,回到信仰的語言,「自由」就是「聽道+行道」不斷循環的過程。
: 而個體的自由到群體的自由的發展(通過「聽道-行道」的循環發展),
: 就能夠將信仰的資源,延伸到生活、工作乃至政治領域
: 也就是主禱文「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發展
: 基督門徒應遵行神旨意,參與「再創造」或「末世盼望-新天新地」的過程。
: [murmur]
: 信望盟不只是少了愛,還少了太多神學的反省與梳理
: (其實各方面的知識常識也很缺乏),
: 這樣就想搞政治,是要敗壞多少教會的名聲才滿意呢......
信望盟不是某教會授權成立的,它當然不足以代表整個教會,其作為亦或有可議之處。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跟其劃清界限,亦可同非教友一般給予無情的批判,如同只是批判另一個政黨罷了。
但請不要忘記:我們和「他們」所誦念的是同一個主禱文,頭一句都是「我們的天父」,代表我們有共同的父親,也就是其實我們和他們同樣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身為一家人,當家人懷著好意卻因無經驗而犯錯時,除了如同和其無關係之人般給予抨擊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愛的真諦?更何況他們所努力到達的地方,我們可能根本就連那第一步都沒踏出過!我們又知道當他們到達今天如此規模,付出了多少心血?如同其他國家,台灣的政治勢必需要注入源自於基督信仰的生命力,如耶穌在會堂所引用的以賽亞書;而願意開始這麼做的,我會想先給
予鼓勵,而非先一味批評。
否則,這不就是耶穌最痛恨的法利塞人的行為?盡管把沉重的負擔加諸於別人身上,自己卻連跟手指也不肯動。
在教會做事,最令人厭惡的不是那些冷淡教友,而是那群什麼都不做只會批評的「熱心」教友。所謂「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沫」正是如此。
"When the shits hit the fan, some guys run and some guys stay." 當我看到有人在做一件需要做的事卻做得不夠好時,我會選擇支持他甚或加入他,想辦法讓他做得更好,而非冷眼旁觀。
作者: BaoLiao5566 (包先生)   2016-03-03 02:06:00
手機排版請見諒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6-03-03 02:13:00
你和「3K黨」念的也是同一個主禱文
作者: BaoLiao5566 (包先生)   2016-03-03 02:19:00
這些人不悔改就跟教宗說的下場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作者: 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   2016-03-03 05:15:00
Just because one stays, doesn't mean thatthe person agrees with the "shi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