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38歲大叔的斜槓人生請益

作者: 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   2019-02-12 23:04:51
※ 引述《LongTim (Everyne is NO.1)》之銘言:
: 這應該是我十幾年來第一次在生涯規劃版po文,小弟今年即將38歲,即將邁入不惑之年,
: 今年是任公職第10年,這幾年看透公務體系的文化氛圍,加上針對性年金改革等大環境不
: 利因素,所以我這幾年盡全力賺錢存錢投資好公司,透過複利效果期望50歲能完成年領股
: 息100萬以上,另方面由於錯過緣份,所以也沒有結婚生子的打算。
這你不需要放棄。另外你沒有說明是幾職等的,
最好是10職等以上再來考慮你目前想要做的事,
先把自已顧好才重要。
也不曉得是什麼部門,難道沒法在職位上對於社會有所貢獻嗎?
: 另方面,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麽想做的事,除了希望40歲後能每年出國遠行一次
: 外,因爲本身從小生於較窮困家庭,一路走來深知窮人要翻身有多難,若少子化的情形不
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會主張禁止窮人生小孩,免得貧窮再度複製。
因為窮人就是智商低,沒法從事高薪工作,自已也不知道如何規劃未來,
甚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這種人沒有資格當爸媽,
他們的小孩要如何從父母的身上學到什麼生存技能?
: 改善,接下來8年級,9年級的年輕朋友,要翻身更難!所以我很想能有機會從事跟中小學
你這觀念我不認同。8、9年級走資訊產業,只要走對產業,夠聰明,能夠考上台清交
依然可以翻身。新的時代會有新的熱門產業。而這些產業都是由一些聰明的菁英創造出
來的。
: 生或年輕人教育相關的志工,除了課業外,希望能針對職涯或理財等財務教育進行分享(
: 不敢講指導),窮人或比較貧困的人,你只有盡早選對你想做的職業,賺了錢後瞭解有錢
: 人的金錢運作,你才有可能改變你的階級或困境,否則永遠只能幫資方或有錢人工作。
我覺得先禁止笨的窮人生小孩,因為生出來的小孩很難教。
再來就是補助窮人裡面的聰明小孩,讓他們考得上台清交等理工科系。
先找到高薪工作才是根本作法,
薪水不夠高,哪裡有多餘的閒錢理財呢?
至於幫資方工作?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人無法避免的,
包括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和醫師。
因為經濟的型態就是自然產生出少數的公司,也就是少數的企業主,
和多數的勞工,
這是自然規律,
不可能有一間公司是股東數多於勞工的,
不然股東就自已下海做就行了。
所以你講這個是不可能發生。
你唯一能夠做得就是讓他們走進高薪的熱門產業。
何況你自已本身也不是老板,或是厲害的投資人別說巴菲特,
就說國內的基金經理人,
你都不是這幾類人是如何做理財教育?
教財務管理?金融市場實務嗎?
若只是理論這些學校的經濟系、財金科系教授相信做得比你好。
而你也沒有相關實務經驗。
: 承上,這幾年陸續做了幾份志工,覺得獲得比較大的成就感是在故宮的導覽,年後沒意外
: 地話,會開始接觸單親學生的課後輔導志工,由於該基金會尚屬草創,很多的服務內容還
: 在試驗階段,我最終的目標會希望公職只是我的一份工作,除了投資持續產生被動收入外
保有持續的被動收入的很難的。你再過個5年10年看看,
: ,我最終希望自己能有機會接演講分享職涯規劃及理財,當然在這兩塊我還太多地方要加
: 強及學習,所以我給自己的第一個目標期限是45歲,這段期間我有想過是否要考職涯規劃
: 師,另方面希望自己的投資經驗能投搞理財週刊,想請教各位優秀的先進,是否還有什麽
: 管道,方法可以提供給我參考呢?希望能集思廣益,讓我有機會為自己的夢想及社會弱勢
: 盡點棉薄之力,由衷感謝
社會上就一大堆基金會了如家扶中心或是伊甸等,還有宗教團體,
重點在於這些團體都經營了數十年了,
有沒有減少所謂的窮人數量?沒有。
你在捷運門口,是不是還有在賣愛心手工餅乾的?
你應該思考為何這些人會被生育出來,
從根源下手才對。
我小時侯就比我還窮的窮人,現在還有,是怎麼樣呢?
陳水扁都我父輩,那一代就有三級貧戶了,
現在居然還有,你有沒有思考為何社會進步了,
變富裕,開始有了豪宅了,為何還是有窮人?
應該從根源下手而不是讓一群窮人又製造了另一群窮人,
然後你又只是治標不治本地提供食物,去孤兒院去教一教,
這些行為我看來都是一種假惺惺。
一個人有能力可以在社會上生存了為何需要被幫助?
他們若不被生出來,就根本不需要承擔生存競爭路上的弱勢的罪,
再來也不需要被一堆所謂的有錢有勢的所謂「善心人士」去扶助,
人都是有自尊的,讓別人幫助會傷害自尊心,
難道他們這一輩子就是在滿足你所謂的善心而被生出來的嗎?
請你仔細思考這一點。
你們這群人不去試著從源頭去制止貧窮的發生,
而只是在悲劇發生之後,
再試著利用社會寶貴的稀缺資源來扶助,
然後又治標不治本,讓窮人一代又一代地出現,
這是種資源的浪費。
何況對那些人來說,
痛苦已經產生了,之後的扶助都無法治癒那些痛苦的心靈。
作者: medintc32397   2019-02-12 23:32:00
光定義笨跟聰明就無解了,不要講空話y大,智力測驗很不牢靠,人的智力有分很多種,所以說要知道一個小孩聰明與否很難用標準量化,也難用政策執行,而且其實人的心理並不會過了嬰幼兒時期就完全定型,心理也跟智力測驗沒什麼相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