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Vtub/問題] 日常台語vs現代布袋戲台語?(目前無法在布袋戲版詢

作者: WindHarbor (莁彤花)   2021-01-23 11:14:16
※ 引述《boxing0407 (揍揍)》之銘言:
: 本來是想要去布袋戲版詢問的...(相信那邊臥虎藏龍,能人輩出)
: 但是因為登入次數不足,無法在布袋戲版PO文。
: 至於Vtuber版...我應該也會去試著PO文問問?
: (雖然感覺應該那邊沒人能解答)
: 總之先來試試看這邊有沒有人能解惑就是了
: 好的正題開始:
: 我們家的Vtuber阿辰(順帶一提我是阿辰的經紀人)
: 她最近跟另外一個自稱是布袋「系」的Vtuber穆斯丁合作了一個影片如下
: https://youtu.be/zMsd7GO854Q
: 影片在上傳之前,我已經有事先看過。
: 當時我就有先問穆斯丁:
: 「你這影片是左聲道白話台語,右聲道文言台語,沒錯吧?」
: 對方回:
: 「然也」(牠硬要這樣回話就是了w)
: 我問:
: 「你知道為什麼布袋戲要用這種日常不太會用的台語嗎?」
: 對方回:
: 「吾也不知,只是模仿布袋戲講話罷了。」
: 一旁聽的阿辰嗆對方:
: 「啊你不是自稱是布袋『系』Vtuber?不是應該要知道?」
: 身為經紀人的我連忙勸阻阿辰:
: 「等一下,別用這種口氣,這樣有點沒禮貌...」
: 對方說:
: 「無妨。模仿布袋戲講話,正是吾自稱『布袋系』的原因。但因何布袋戲會如此講話,
: 這吾便不知了。」
: 既然問不出所以然,就想說去PTT布袋戲版問...結果目前在那邊發不了文。
: 所以只好來這裡問問看,想說有沒有人知道一個確切的脈絡,或先例可供參考?
: 十分感激。
其實就是文言、白話、文白交雜的差異
這情形在中文作品也看得見
現代偶像劇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聽到的白話
古裝劇就傾向夾雜更多文言詩詞典故,給人一種咬文嚼字的感覺
在台語部分
現在台語戲劇大多是一般熟悉的口語
只有傳統戲曲才比較能看到文白交雜的情況
尤其南管更是明顯
有直接吟唱詩詞的
https://youtu.be/UJC4st7lPqw
也有古人寫的文白交雜劇本
https://youtu.be/OH_VNBoTM3I
布袋戲是傳統戲曲之一,背景主要設在古代
自然也會傾向於文白交雜
另外
有些人會覺得布袋戲的台語聽起來很怪
很像所謂「中文直翻」
所以在這邊想多嘴談一下這類問題
首先
台語書面語可粗略分為漢字與羅馬字
其中漢字又可分為
1.孔子字
所謂孔子字,就是大家在國文課本上會唸到的那些文言文
現在大家都是用中文學
但在國語運動推行之前
各地讀書人都是用自己家鄉的漢語學習的
廣東文人用粵語學
閩南文人就用閩南語學
而用台語唸出這些古文就是所謂的讀書音
2.唐人字
所謂唐人字就是用北京官話寫成的白話文
是當初一些台灣文人受到中國白話文運動影響
認為台灣也要跟進這類的文學改革
所以主張用唐人字取代過去的孔子字
而且也進一步用台語的發音去唸這些官話白話文
3.台語白話文
這部分就是目前推廣台語文主要著力的地方
很簡單
就是直接我手寫我口
把嘴巴裡講的台語直接用對應的漢字寫出來
再回到布袋戲這個主題
現在的布袋戲劇本是現代人寫的
大家也知道台語現在的處境
會聽就很棒了,會講的不得了
會讀會寫的根本如鳳毛麟角
所以台語文學底子不好的人
在寫布袋戲這種需要文白交雜的劇本時
可能就會同時出現文言、中文白話文、台語白話文
至於為什麼有些人聽著會覺得怪
我猜主要是兩種情形
其一是所謂的「中文直翻」
類似於上面提到的唐人字
這爭議很大
日本時代就吵過
現代也有人在吵
正方認為漢字本來就兼容各種使用漢字的語言,過去文言文可以,現在中文白話文也行
反方則認為台語白話文就是要能我手寫我口
如果你是站在反方立場
當然就會覺得這種中文直翻的台語很奇怪
另一個原因就是「誤認某些文言詞彙專屬中文」
前面也說過,文言文是各漢語共有的
故而文言文在各種漢語留下足跡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呢,因為我們現在都只用中文學文言文
幾乎完全喪失台語漢學的能力
導致誤以為文言詞彙就是中文專屬,進一步認為用台語唸中文專屬詞彙很詭異
像是「憂鬱」這個詞
一般人會覺得中文是憂鬱、鬱悶
台語則是鬱卒
所以有人用台語唸憂鬱、鬱悶時,就會被一些人認為是「華語直翻」
但其實憂鬱、鬱悶是文言詞彙,本來就能用台語唸
日本時代編輯的台日大辭典中也能找到這兩個詞
代表以前台灣讀書人會在台語中使用這類的詞
反倒是現代台灣人少見多怪了
類似例子還有「奢侈」、「宴飲」等等
大概是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