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罗辑思维 你怎么还信中医

作者: giveUstars (大城市的游牧民族)   2015-07-17 15:21:06
※ 引述《william1587 ()》之銘言:
: 本身是剛要就讀的學生,也算是個門外漢
: 看來這一集的邏輯思維思緒上有一點衝擊
: 主持人以非常科學理性的觀點來談論
: 不知道是否有其他人看過或學長有什麼想法?
: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GBtuL_RDA
我很認真的看完,也寫了很多很多,
但我很難不去公開批評到所謂的古中醫,這是我情感上不願意的。
所以我決定只把對於他所舉一些小故事的看法貼出來,其他就算了。
這就是我思維方式的盲點,公司老闆要錄用我還要仔細的想想。
如他的開場白,
這個話題牽涉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觀。
我覺得最精華看的地方出現在 38:20-44:40 那一整段,差不多就是這小時的濃縮了。
主要的討論核心在於:你對醫學的觀點是什麼?
你能夠接受簡單直觀的醫學因果關係嗎?
還是你認為醫學上的處置都必須要經過理論推導證實才能使用呢?
這整個小時,其實他討論的是科學方法。
在分組對照實驗中,他舉了維生素C與壞血病之間的關聯來說明,
但正好證明了在醫學上要求處置皆須經理論推導方可使用是不必要的。
(維生素C的發現距離林德發現此方法已經過兩百年以上)
而主講人認為在中醫之中沒人幹過分組對照實驗,這有爭議,關鍵字是「以囚試醫」。
另外這麼單純給了什麼病就好的例子,在醫學上其實沒這麼多。

放血療法退出舞台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增加了致死率。
以他舉的例子而言,三個對照組之中放血療法的組別死了 35 人、另兩組加起來死五個。
但我想問,若今天放血療法組也就死兩個呢?
這種對照實驗法能夠淘汰掉的是「有害」,而不是「無效」

所以理所當然的,接著就引入了安慰劑效應,開始討論雙盲測試。
這裡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辯症論治的中醫該怎麼來做雙盲?
國外機構在研究針刺時研發出了一種皮內假針,
能夠在針刺時讓他無法到達有效深度,所以對於針灸的國外研究就比較多。
但是中藥呢?同一個醫師依據自己的症型開處方,
再由第三方決定是否給予假煎劑,給藥經由鼻胃管灌?
但那樣做出來的也就是「該醫師對該症型療效」的雙盲測試啊?
由於中醫是症候群醫學,而不是病名醫學,除非建立準則,
不然光要開始進行疾病的定義中醫就跨不進去了。
當然你可能會問西醫也有一些領域是 criteria 醫學,那人家為什麼可以?
依照我微薄的認知,criteria 醫學的準則光要定下的確就很難,也常常在改動。
(而且也有醫師認為這種準則的制定就是為了方便研究,而不是臨床判斷..)
我們當然可以從這裡去嘗試,也許可以獲得些什麼成果。
但後續的隨機、大量病人,
依台灣中醫各山頭林立,少人肯留在醫院做大規模臨床的現狀而言,這是辦不到的。
且要通過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動輒就是數十億起跳;
現代醫學的常用藥物真的都是大樣本隨機雙盲試驗的產物嗎?
的確不少有 class I 的等級證明,但也很多不是-
因為醫學本來就是經驗的累積,而金錢與人力並不是無限的。

所以綜合以上所敘述,中醫自己能夠做些什麼?
48:55-50:08 這一段可以看一下
就是從中先建立起可信賴的醫案,然後等待他累積起來。
其實治療一種病,只要找到確切有效的方法即可,主講人在這段也如此表明了。
只可惜許多網路上的所謂科學信徒,看待事物並沒有如此的認知;
惶惶然喊著:「你的病生理機轉呢?你的理論架構是虛構的呀,怎麼能治病呢?」
醫學不是這樣搞的,
實證醫學也不是什麼都要窮極細胞生理、分子生物、蛋白質體學。
你告訴我這療法是可信的,咱就找人找錢寫計畫來給他測一下
治療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對哪些人好,對哪些人最好不要用,這才是醫學的重點。
在沒人沒錢能這樣搞的時候,
你就上網打打嘴砲,充實自己實力,
努力增加效案並思考如何去現代些的歸納他們。

希望這樣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並且以本影片 58:53 之後之話語共勉。
若你閱讀至此,尚未萌生踏上賊船的感覺;歡迎你初入中醫。
作者: HGFN (風楓峰)   2015-07-17 15:39:00
給星必推
作者: fecent   2015-07-17 15:40:00
戰神!戰神!戰神!
作者: SamZJ (SamZJ)   2015-07-17 16:53:00
推你的想法
作者: gentlwind (ㄉㄊ)   2015-07-17 17:56:00
很多人不知道許多常用西藥的機轉迄今還是不確定
作者: william1587   2015-07-17 19:10:00
我本身是藥學系畢業的,其實我一直西醫總是把人當作培養皿一樣在對待,但怎麼可能這麼簡單
作者: Uber (Uber)   2015-07-17 19:26:00
100分
作者: WeaveBear (Code Grease反胃の魯魯熊)   2015-07-17 20:45:00
真的很多藥物 mechanism 是未知,像是鋰鹽
作者: roastchicken (咕咕咕)   2015-07-17 21:01:00
作者: ccc99188 (.)   2015-07-17 21:42:00
推 就是選擇相信什麼!
作者: Dejavua (javaua)   2015-07-17 21:48:00
其實那則youtube不僅能看到邏輯思維也能看到對岸目前對於中醫看法是如何
作者: Taeyeongirl   2015-07-17 22:34:00
回樓上 我覺得不能因一個影片就說全中國人反對中醫中醫在對岸的狀況跟台灣感覺差不多耶
作者: junior1234   2015-07-17 22:56:00
兩套不同系統理論,硬要用西醫(方)發展出來的“科學”方法套用在中醫,有失公平。一個看的是巨觀,一個看的是微觀;一個看的是全人,一個看的是疾病;一個是講症候群,一個是講病名醫學。
作者: ellisnieh (落魄書生)   2015-07-17 22:57:00
作者: wgs360 (DD)   2015-07-18 13:09:00
推!!!
作者: Jilan   2015-07-18 14:48:00
雙盲試驗根本就fucking of bullshit
作者: WeaveBear (Code Grease反胃の魯魯熊)   2015-07-18 20:38:00
中醫界的現有資源追不上他們要求的EBM,以前嫌中醫沒有品質好的RCT,現在嫌中醫沒有證據等級高的系統性回顧。就算做了,也是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不信恆不信。但是可以從簡單的開始做,像是之前有台大西醫師利用健保資料發現使用中醫師處方的病患腎病 mortality 比較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